1岁内宝宝打人,父母该做的和不该做的

经常有父母询问孩子打人的问题,特别是一岁内宝宝,打人毫无理由,高兴了也可能打,生气了打,困了打……最让人头疼的是,小家伙跟他好好沟通他不明白,告诉他“不可以这样做”根本无济于事,父母无端生出深深的挫败感。怎么办?下面我们整理了3个真实的个案,来解析一下孩子为何打人以及如何处理。 案例1: 我娃儿8个月,老喜欢打人,谁抱着她就打谁,而且打完还笑,还会打比她大的宝宝,抢人家的东西,想着就头疼,不知是不是因为大人老逗她导致的,怎么改掉她的这个毛病呢? 小编说: 这个阶段孩子对手的控制能力变强了,运用更加自如,加上有了更多自主表达的欲望,故而很喜欢用“打”来表达自己、吸引大人的注意。这个时候,父母可以握住孩子打过来的手,引导说,“你是不是想……你可以这样……”并演示给孩子看,正确的表达愉快和亲密的方法。 也有的老人很宠爱孩子,孩子偶尔伸手打了一下他,他反而高兴地大喊:“哎呦我的乖孙子,可真虎实。来,再打我一下。”大人的反应等于给了孩子一个强化,导致孩子会以为大人是在跟他玩呢。故而,大人不要故意逗弄孩子。 案例2: [您.好]!我家是男宝,现在快1岁了,有一个不好的地方就是,很喜欢抓东西,扔东西,见到人,手也很快,经常一不小,就被他抓伤脸拽掉一大把头发,怎么办才好? 小编说: 对手部的控制和运用,对孩子来说,是很大的进步。可惜很多父母反应错了。 我们不妨反思一下,以前孩子抓大人头发时,大人反应太激烈,如大喊大叫疼,大声训斥让孩子放手等,这些都可能成为强化孩子行为的信号。 所以,下次请试着不要太过激反应。你完全可以轻轻握着孩子的手,告诉他不要抓头发,并让他松手,再转移孩子注意就好。或者,在发现孩子有要抓大人脸或头发的企图时,假装将孩子搂起来,与孩子玩别的游戏就好。 案例3: 你好,宝宝九个月了,老是自己打自己的头,这是怎么回事?会不会有什么隐患? 小编说: 可留意一下,孩子通常会在什么情况下打自己头。他这么做,可能是在通过自己的动作吸引大人的注意。不妨多抽一些时间陪伴孩子,跟孩子说说话,玩玩游戏。 专家建议:多给孩子关注,可通过游戏转移孩子注意 孩子在没有发展语言之前的打人(尤其集中在孩子一岁左右的时候), 是他们在用“打人”引起你的关注。 因为他不会说话,他特别想希望你关注他的时候, 刚好他的手部动作已经可以支配得很好了, 所以这个时候,他就可以用手的语言告诉你——妈妈我需要你关注一下我。 如果你发现自己家里不到1岁的小宝贝,总爱用手抓、掐人,要怎么做? 第一,不要故意逗弄孩子; 第二,给孩子提供一些可供手部探索的玩具;

Read more

孩子特别爱撒娇,怎么办好!

妈咪们是否遇过孩子特别爱撒娇呢?有时一回到家看见了妈咪就会抱着不放,爱哭闹。特别做了哥哥姐姐孩子更会娇!其实孩子爱撒娇是有原因的。 孩子爱撒娇和大人的态度是密切相关的。2~4岁的孩子爱撒娇,女孩较明显。其表现是哼哼叽叽、哭哭啼啼、抱手缠腿、说话故意吐词不清,提出要求家长答应慢一点则大哭大闹,有时还得让家长抱着。造成孩子自娇撒娇的原因是家长和周围的人比较宠爱,父母夸奖、疼爱、娇惯过多,孩子为了获得更多的爱抚,有事没事都爱哭,久而久之形成了爱撒娇哭闹的习惯。 其实撒娇对小宝宝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心理营养。小宝宝喜欢对妈妈撒娇,在心理上产生依赖,这是种依恋。 1、父母对“我”的纵容。 有的小孩太爱撒娇,一遇到自己不如意的事情不管是好言央求还是哭闹“示威”,总是觉得可以在和父母的斗争中取得胜利。为什么孩子会有那样强烈的信心呢?其实根源在父母。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身子女,当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就受到长辈家人的疼爱。很多父母面对孩子的无理要求没有及时劝阻和制止,也就养成了孩子不良的性格习惯。当孩子发现每次和家长的谈判中总能得到父母的让步时,孩子就会认为父母也并非“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所以才会变得习惯性地索取和要求。久而久之孩子也会变得更加不可理喻,总是试图和父母较劲,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2、祖辈对“我”的疼爱。 由于隔代教育的原因,老人对孩子比较疼爱,即使父母对其严格要求,但是孩子觉得有“靠山”,容易“仗势”撒娇、哭闹。 3、“我”为了引起父母的关注。 有些父母因为工作原因,与孩子的交流、沟通太少,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总是试图满足孩子的要求以达到补偿,孩子因此变得爱撒娇。 4、“我”不懂得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 有一些孩子没有养成直接提出自己请求的习惯,在不满意时就会哭。有的父母只注意就事论事,问清哭的原因加以解决就完了。他们常常忽略了教育孩子应该怎样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由于父母一次次地忽略,一次次地在孩子撒娇哭闹之后满足他的愿望,孩子就渐渐形成了这一不良习惯。 5、“我”情感脆弱。 由于幼儿认识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局限性,情绪上往往易表现为爱冲动和不稳定性。因为一点委屈或不满就撒娇或大哭大闹。 6、父母过早地让“我”独立。 父母急切地想要孩子独立,急于加以禁止、干涉、叱责。为了使父母的关爱恢复如往昔一般,孩子则采取撒娇的手段。 方法:爸爸妈妈可以这样做: 孩子对父母撒娇是难免的,这也是亲子情感交流的一种形式,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做父母的不能百般迁就,百依百顺,否则就会对孩子产生不利。关键是父母要把握一定的尺度,不让孩子过分撒娇。 1、区分孩子的撒娇哪些是合乎情理的,哪些是不合乎情理的。 例如孩子生病、身体不舒服时,就比较容易撒娇。婴幼儿每天的午后和晚上要睡觉时会撒娇。另外,外界扰乱了孩子的生活习惯就可能导致孩子吵闹、撒娇,孩子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因为不熟悉环境而产生心理不愉快也会撒娇。专家们认为孩子也有生理节律的周期变化,当孩子情绪低落、心情不舒畅时也易撒娇……这些父母都应予以理解、原谅。但对那些因不顺心不讲道理而故意发脾气撒娇的,父母要对其进行教育,不能听之任之,任其发展,至少要让孩子知道自己错在哪儿,应该如何改正。 2、父母情绪要前后一致,不要太宠爱孩子。 有的父母心情好时,能够耐心地被孩子“撒娇”;心情不好时就把孩子一把推开,这种前后不一致的态度容易使孩子无所适从,反而会增强孩子的“撒娇”。 3、接受孩子适当的撒娇行为。 撒娇是孩子的情感需要,孩子在以下情境中常常撒娇:当他生病、不舒服的时候,当他情绪低落、心情不舒畅的时候,当他感觉委屈的时候,当他遇到困难的时候,当他每天午后和晚上要睡觉的时候,当他来到一个陌生环境的时候,一段时间没见妈妈爸爸的时候,当他思维活跃、比较开心,想跟大人开玩笑的时候……撒娇的孩子是在跟大人做一种情感交流,或求助、或依恋、或分享,他的态度比较温和,行为也比较适宜,这样的撒娇就是正常的、可以接受的,而且有利于孩子的情感发育和亲子感情的升温。 4、不拿撒娇与行为习惯做交换。 家长要注意,不能让孩子拿撒娇与行为习惯做交换,这样会影响行为习惯的稳固性,要尝试其他更好的方式来满足孩子撒娇的愿望,这样对孩子来说就不会顾此失彼了。

Read more

孩子放学回家,父母第一句话请一定说这句

据了解,父母大多数问的是孩子吃穿等生活情况,其次是询问孩子学习情况,还有少数家长甚至会像侦探一样,询问老师是否打人、是否凶人。 问什么话其实反应了大人的生活态度,决定了孩子的人生观,会把孩子向正面或反面的方向引导。 所以说,放学后你问孩子的第一句话不仅会决定孩子的心情,甚至会决定孩子的一生。 来看一则正面例子:刚上幼儿园的小女孩眼巴巴地等待着妈妈来接,孩子看到妈妈来了,嘴巴嘟嘟很委屈的样子。妈妈故意忽视孩子的表情,微笑着问:“今天遇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小女孩滔滔不绝地跟妈妈描述她跟一个小同学如何将积木堆成了一个小山……其实本来打算抱着妈妈大哭一场,还要跟妈妈说永远也不要上学。只因为妈妈的一句话,情绪立即180度转变。 请试试这类正面的问话 今天遇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你今天开不开心? 你跟小朋友玩了什么好玩的游戏? 你的好朋友是谁?他有哪些优点? 给妈妈讲一个你今天觉得特别好玩的事儿! [父母传递给孩子的信息]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勇敢面对、乐观向前;不愉快是生活的一部分,接受了生活的不完美,关注我们值得关注的事情,我们才能快乐。孩子头脑中总是带着对上学的美好,孩子自然喜爱上学。 请拒绝负面的问话 今天哭了吗? 今天是不是没有吃饱? 今天有没有人欺负你? 老师凶不凶?批评你了吗? 老师有忘记带你上厕所吗? [父母传递给孩子的信息]上学总是很不愉快!引导孩子瞬间想:在家里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能吃饱睡好,也没人跟我抢玩具爸妈也总能第一时间回应我的需求。这里不好,我上学不快乐。 会让孩子对老师产生偏见的问话 今天哭了吗? 今天是不是没有吃饱? 今天有没有人欺负你? 老师凶不凶?批评你了吗? 老师有忘记带你上厕所吗? [父母传递给孩子的信息]老师不尽责,我受伤或遇到不愉快是老师或别人的责任。让孩子学会了抱怨,渐渐地,你可能会发现孩子会跟你抱怨说,铅笔丢了是某某同学搞鬼,今天没喝水是因为老师总是玩手机等。无论对老师有万般意见,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和批评老师。

Read more

每天看电视超过1小时,3年后孩子的变化让人吃惊!

1. 每天1小时,注意力将有大差别 曾经有调查研究显示,如果孩子在他们1-3岁时每天看一个小时的电视,那么孩子日后出现注意力缺陷的风险便会增加近10%,而且一般要到他们7岁左右才显现出来。 这也就不难解释,当孩子入学后,上课总是小动作特别多,写作业时总是坐不住,喜欢东摸摸西弄弄的原因了。如果孩子出现这种情况,那家长可以留意一下,孩子是否平时看电视或电脑的时间超过了1小时甚至更多? 孩子的精力那么旺盛,正是需要多跑动的年纪,如果看电视的话,就等于占用了大量原本有利于培养注意力的活动时间,如阅读、运动、游戏等。 每天1小时,3~4年后注意力差于同龄人,也就不足为奇了。 2. 爱看电视的孩子,往往不太爱读书 很多家长认为,看电视能让孩子学习知识,好的电视节目,可以取代阅读。那么首先分析一下孩子为什么会喜欢看电视?电视集声、光、影为一体,拥有不断变化的画面、丰富鲜艳的色彩、动听好玩的声音……这些刺激对孩子而言一定比书本具备更大的吸引力。但是,正因为电视全方位地提供了信息,给人想象的空间就很少,所以孩子看电视时是一种被动式的灌输,缺乏自己的思考和想象。对孩子而言,相比看电视而言看书无疑是枯燥的。有机会看动画片的孩子会优先选择这种不费力气的形式,长此以往,阅读的分量在他们的心中会越来越少,将难以养成喜爱阅读的习惯,而这对今后的学习和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很多教育专家认为: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是需要在早期教育中打下基础的,否则会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而孩子迷上电视也是在最初成长的几年里形成的。 3. 给3岁内孩子看电视?弊大于利! 因为0-3岁是生命成长最关键的时期,孩子需要在真实的世界中发展和构建自我,把孩子交给屏幕上的虚拟世界,除了能让家长轻松一些之外,百害而无一利。坏处1:看电视替代了孩子的玩耍,而玩耍对孩子的成长极其重要。坏处2:看电视阻碍了孩子的语言发展,因为看电视是单向的,语言学习需要通过交流来实现。坏处3:看电视阻碍了孩子想象力的发展,因为孩子处于被动的灌输。坏处4:看电视限制了孩子的感觉体验,感觉体验丰富的孩子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坏处5:看电视多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使孩子今后的学习变得更加困难。 坏处6:看电视多导致活动减少,使孩子的身体协调能力降低。 坏处7:看电视多的孩子习惯不假思索地接受信息,懒于思考和探索。 坏处8:看电视多的孩子人际交往能力差,因为缺少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体验。 坏处9:看电视会上瘾,看电视多的孩子会受到电视中购物消费的影响,养成不良消费习惯。 所以,如果家长有条件陪伴孩子看电视,不如把时间和精力用于帮助孩子把课外生活放在更加丰富多彩和有意义的事情上。 如果希望通过看电视扩大孩子的知识面和视野,不如和他一起读书看报,一起去博物馆展览馆,一起去自然界观察和探索。看电视能给予孩子的,现实生活能给予的更好更多! 此外还有和重要的一点: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不变成“电视迷”,那么至少你家里应该没有“电视迷”,否则你没有理由要求孩子比大人更有控制力。 图来自:pixabay.com

Read more

当年说只要孩子快乐的,现在都在面试名校

人生很多的时候,初心就是用来更改的。谁让那时候见的世面少呢? 我的朋友圈里,大家都陆续当了爹妈了。孩子还在肚子里和刚出生的时候,自己一路从独木桥挤出来的爹妈都说——我一定要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那时候都信奉“快乐哲学”,各种要遵从孩子的天性和本性,信誓旦旦蜗牛漫步陪着孩子慢慢长大,深情款款我不希望你出人头地只要快快乐乐。 一转眼,该上幼儿园小学了,面对择校,就没几个不焦虑的。到底是公校还是私校,要不要上国际学校,孩子以后要高考还是出国留学,还是干脆全家移民出国得了。选择越多越焦虑,妈妈群里每天散播名校入学考试题增加恐慌情绪。有的人自己创业没哭拿到孩子录取通知书哭了;有的金融工作者“分分钟几百万上下”手不抖,陪孩子面试手抖了。那请问了,要孩子快乐的初心还在么? 当然是在的。比如说我,我就特别想让孩子快乐,也特别想让孩子上名校。 首先我们一定要承认,教育是一种资源。公共教育是公共资源,私校是私人资本带来的资源。但好的资源永远是稀缺的。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每个人都有权利得到公共教育资源,但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稀缺资源。要得到稀缺的资源怎么办?当然是资源置换,不是家长的资源,就是孩子的资源。家长的资源,比如说家长的财力、家长的人脉、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倾注;孩子的资源,比如说孩子的智商、才艺天赋、后天习得的技能、某种难得的品格。 自己资源越少的父母,越应该重视孩子是不是能得到这份教育资源。 所有自己名校毕业,年薪几十万跻身中产的爸妈,当他们说出“我不指望孩子上什么名校”,其实的意思是“你不是非得上哈佛耶鲁北大清华”,但是,二本总是要有的吧?当他们说“我不指望孩子出人头地,他们高兴就好”,但是,你不能一辈子在麦当劳打工在酒店拉门吧? 在麦当劳打工就一定不快乐么?当然不是。只要这个人修养高,能够在这个嘈杂的时代恬淡自守,他仍然可以很快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是孔圣人都赞叹的颜回的境界。放在现代语境下,就是吃着地沟油、污染水,蜗居在出租房,别人都觉得他可怜,他自己倒是仍旧很高兴。孔圣人都达不到的境界,我并不指望自己的孩子年纪轻轻就达到。 其次,不上二本就一定不能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么?当然也不绝对。任何一个时代,都有英雄不怕出身低的励志故事。在中国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最先富起来的那批除了官倒,反而是社会边缘分子,很多人做着小生意跑着单帮就积累了第一桶金。所以大谈特谈“读书无用论”。但现在的时代不同了——这是一个社会经济结构越来越固定的时代,这是一个高科技人工智能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知识是真正有价值的。 我们津津乐道比尔盖茨辍学、扎克伯格辍学,但有没有想过,如果他们不在哈佛,能不能辍学?大家不要忘了,他们是创业成功退学的。比如说,扎克伯格一拍脑瓜,要做一个facebook,首先要找程序员,再要有人推广,再之后要找人融资,他找的是谁?同学。所以他的哈佛同学里,随便挑几个,就能凑齐这一班人马了。比尔盖茨也是一样。 作为个体,我们永远不能说一个没上名校的人就不如上了名校的优秀。但是作为一个群体,我们必须要承认名校里聚集着更多优秀的人和更多优秀的头脑。我大学时候打工,那时Ebay还在中国,某个总监跟我说他的经历——从香港去澳大利亚,去澳大利亚去美国,在某所不算一流的大学读计算机。刚毕业时雄心万丈,觉得哈佛斯坦佛的有什么了不起,自己也未必比他们差了。但那么多年过去,他忽然明白一个道理——原来哈佛斯坦佛的毕业生,他们的同学朋友,也是哈佛斯坦福的。 第二个非常重要的点,是我刚才说过,名校作为稀缺资源,有些人是用自己的资源换进来的,有些人是用父母的资源换进来的。有人说教育就是拼爹,这是对的,不光是拼爹的财力,更是父母的眼界、学识和判断力。工人的父母可以很好地指点孩子怎么做工,但指点不了孩子怎么做企业、做官员。 像我一样家庭出身非常普通的同学们可以回想一下,父母最初对你的职业期望是什么?我记得我小学时候,我妈妈希望我长大做秘书,因为相比车间里的工人而言,秘书这个工作坐在办公室里看上去很舒服。于是我小时候放弃了学画画、学音乐、学下棋,专心致志参加一个课后班,叫“英文打字”。年轻的小朋友们不要以为是在电脑上练打字哦,是用一个体积庞大而笨重的机器,叫打字机。风里来雨里去,拎着这个机器从学校走到少年宫,还参加上海市的打字比赛。而现在的唯一用处呢,就是打字打得比别人快一点。 人在成长过程中很多阶段是需要有人指引的。需要学一点什么技能,哪些有所谓哪些无所谓,考大学学什么专业,第一份工作找什么样合适,如果这些教导父母因为眼界局限没有能力给出,可以看看自己同学的父母都是怎么建议的。 最后一点,根据我个人的经验,越是名校其实越注重“人”的发展。文学、艺术、哲学、思辨能力、对权威的质疑,我真正接触到这些都是在复旦里。中学课本里都学过《狂人日记》,鲁迅简直是当年所有中学生的噩梦。但大一上文学课,教授问:你们看《狂人日记》记住了什么?有个学生说,她就记住了“青面獠牙”一伙人,好吓人。教授夸她有灵气。我那时才突然知道,原来对文字的感性感受和共鸣才是最根本的,而不是夸夸其谈主题思想和创作背景。不是名师,讲不透这一层。 快乐是重要的,快乐也是最终目的,但是对绝大多数人而言,快乐都是有物质基础的。我相信名校这个资源能够带给孩子很重要的物质基础,而且对家庭资源越少的孩子,名校这个资源就越重要。我还不够牛,所以我希望我的孩子能上名校。至于怎么推孩子上,怎么不给孩子太大压力,怎么尊重孩子天性发展,怎么全面培养一个“人”,这是另一个话题。但是如果有的选,当然要选名校。 来源:虎皮妈的夜航船(hupima) 图来自:google.com

Read more

做妈妈 要学会心上插把刀

父母应放手,让孩子独立。心上插把刀,看着孩子受苦,揣着自己的心,站在孩子的身后,默默地看着他跌倒,把担心、焦虑、不信任转化成放手,相信和鼓励,这才是爱,这是真正的爱,这是更高层级的父、母爱! 孩子被子叠得不整齐,帮他叠叠;鞋带系不上,帮他系上;骑车摔倒了,帮他扶起来,看着孩子难过,去哄他、抱他……做一个为孩子遮风挡雨的妈妈很容易,但做一个心上插把刀看着孩子受苦的妈妈非常非常不容易。 有时,我们甚至觉得这样的妈妈非常残忍,怎么可以这样对待孩子。可是,没有父母完全能挡住的风雨,而挡住的风雨也许正是练就坚强翅膀的源泉,挡住了风雨,夭折了飞翔的翅膀。作为妈妈,要承载自己的不舒服,承载自己内心的痛苦,陪伴着他长大,不是帮助他长大,这是对妈妈非常大的考验。 现在不吃苦,将来准辛苦 每个孩子都必须承担起自己生命的责任。我们都想培养一个具有独立自理生活能力的孩子,这个能力不是说出来的,是做出来的。而做的过程,开始是踉踉跄跄,做得勉勉强强,然后比较熟练,最后非常地娴熟。能够自如地安排自己衣食住行的能力,这一定不是保姆能够帮着达到的,这个能力也不是爷爷奶奶帮助完成的,更不是自以为很爱孩子的妈妈包办完成的。 我女儿要去国外读书,我想培养她自己学会做饭、不管去了哪里都不至于饿肚子的能力。可是刚开始,她宁愿不吃饭,不学也不做,看着她这样子,其实我在旁边,内心是很挣扎的,但是我想我得熬住,因为,我肯定不可能永远陪着她,每顿饭都做好,她爸爸也不可能,而她将来是要自己做的,不仅要做,还要学会能够为自己一日三餐做的比较好。 做一个让孩子高兴、自己内心舒服的妈妈是非常容易的,可是,顺风顺水和舒舒服服不会给人带来成长,孩子也是在跌跌撞撞、经历各种体验中才能羽翼丰满。因为没有一种能力纯粹是在欢乐和愉悦中产生,面对风雨的能力都在痛苦和挫败中培养起来的。现在不吃苦,将来准辛苦。 孩子心理上也需要“蹒跚学步” 每一个当下,回到我这么说这么做到底对孩子有没有帮助,即便你当时心里非常难受,但是当你想到孩子将来能够独自生活,这个苦自己要吃下来。这个苦也是你作为妈妈必受之苦,而孩子成长的苦他一定要经历的。 每个孩子刚开始蹒跚学步,如果摔倒了,马上扶一下,每一次都这样,孩子永远也学不会走路。但路肯定是要他自己走,我们肯定不会抱着孩子,一直把所有的路帮他走,你抱着的孩子,永远都不会走路的。 我们在一个物理上面来讲,比较容易就说是接受这样一个现实,而从心理上来讲,孩子也有这样一个蹒跚学步的过程,而心理的这个过程是我们很多人不知道、不了解的。之所以有些家庭养出体格比较健壮,而人格、能力有缺陷的孩子,就是因为父母在心理上没有帮助孩子完成蹒跚学步。 一个真正的有能力的妈妈,能够真正培养一个能够承载自己生命责任的孩子。做每一件事,说每句话都要想到,能够帮助培育孩子独自面对生活风雨、驾驭跌宕起伏世界的能力。 为了帮助孩子成长 忍着内心的痛苦 才是更负责任的一种母爱 现在对孩子的“残忍” 才是对孩子未来的负责 你赞同吗? 图:pixabay.com

Read more

俞敏洪:斤斤计较的家庭走不出胸怀博大的孩子

俞敏洪不仅创造了新东方教育,而且他本身就是一个极好的教育例子。决定孩子教育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他说是培养一系列性格特质。 以下是网上流传一篇他的讲话。今天推荐给天下父母—— 父母的心平气和是孩子成长的最大养分 家庭教育既难,又不难。前两天我读到一篇文章,父母的心平气和是孩子成长的最大养分。 父母如果随着自己的情绪好坏来教育孩子的话,那么这个孩子成长过程中一定无所依从,他搞不清楚到底想要什么,也搞不清自己怎样去迎合父母的脾气。 如果我们的父母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在任何时候都能充满理性地跟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话,那么孩子一定可以养成心平气和的情绪,这样氛围当中生长起来的孩子就能够心平气和地面对困难、挫折、失败等等。 说到家庭教育有几个要素,第一个要素,孩子生长的环境要素。 我在很多家庭教育讲座问过一个问题:请问多少家庭家里是有书架的? 第二个问题:书架上面放满五百本书的有多少? 第三个问题:有多少家长有晚上睡觉以前看半小时到一小时书的习惯? 我做过很多家庭调查,喜欢读书的孩子,将来克服挫折的能力强很多,他会把从书中得到的知识变成自己内心的思想,当然,书呆子型的读书除外。 我在三四岁的时候,母亲只给我买书,不买别的东西。母亲要营造一个读书氛围,于是我喜欢上读书。父母种下的种子会在孩子身上生根发芽。孩子在什么样的氛围当中长大,他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这是非常关键的。 家长给的时间多少,决定孩子对家的感觉 我们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其实有意无意中已经通过自己的行为传输我们的人生价值,孩子对父母一定是有样学样。 我们很难发现一个斤斤计较的家庭里面能够走出胸怀博大的孩子,我们很难在一个庸俗的家庭里面发现一个孩子有着高雅和清纯。 我们总说为孩子花有质量的时间。有质量的时间概念是什么? 我们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要对他们进行心情教育、性情教育,塑造他们健康快乐的个性、积极向上的态度、宽阔的胸怀以及坚韧不拔的精神。 我们怎么样让孩子在这种教育中长大? 我一直认为比知识教育要重要很多。如果把孩子的人格、个性、态度、精神、习惯、心理、能力、处世、技能培养好,即使在班里是最后一名我也不认为这个孩子会没出息。 在美国曾经有一个调查:决定孩子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不是我们给幼年的孩子灌输了多少知识,而是在于能否帮助孩子培养一系列的重要性格特质,如毅力、自我控制、好奇心、责任心、勇气以及自信心,这些将影响其一生。 拥有坚毅品格的孩子更容易取得成功。 坚毅怎么培养?我想到挫折教育。对于挫折教育每个人有不同的理解,有的父母想的是,打骂得越多孩子越皮实。 很多有出息的孩子都是被打骂出来的,我小时候被打骂现在一点点心理障碍都没有。因为农村孩子家家户户都打孩子,扯平了。 语言也好,行动也好是不是给孩子造成心理障碍和心理伤害,如果没有的话那就没事。

Read more

别急!大数据告诉你,让孩子晚一年上学原来有这么多好处

新一年度的入学报名又开始了,最近有一宝妈在吐槽说学校规定9月1日出生的孩子不能上学这一规定不合理,因为她家里的儿子刚好是9月2日出生。她又跳又叫,说人家8月31日的都可以入学,为啥差几天就要等一年……还举例说自己的孩子多聪明。 这宝妈的心情幼儿说表示理解,所以才有很多宝宝为提前入学而剖腹出生,或者千方百计找关系提前入学。但是,真有必要这么早入学吗? 相比之下,英国爸妈的做法却与中国爸妈的做法大相径庭。9月1号也是英国上学年龄的分界点,但不少英国临产妈妈把宝宝憋到9月1日之后才分娩。 因为国外的科学家用大数据证明,他们发现在小学毕业时,一个年级中年纪大的学生成绩往往比年纪小的学生成绩好12%。 到了高考差距更加明显,数据表明9-12月出生的小孩进牛津剑桥的比率比一般人高25%,这个太惊人了。另外,也有人做过统计,他们发现英超联赛大部分球员都在9~12月出生,加拿大著名的青少年曲棍球联赛的成员出生月份几乎都集中在1~4月。 这里面包含什么玄机? 对一些同岁的孩子们来说,越早出生的比晚出生的孩子虽然相差几个月或大半年,但这样的年龄差距体现在一个孩子的体能、情商和学习自律、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可能就是一个不少的差别。对一个老师或教练来说,他们往往是青睐班里那些学习能力好、听话、又能较好胜任的那些孩子,因为会让他们减少更多的精力。 教育领域里也有个“马太效应”,“凡是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孩子在幼年时期表现出来的优势,会被老师们更多地关注,因此带给他们更多的自信,但年龄的差别往往是被忽略的,很少老师会因为一个孩子成绩差而将原因归根于年龄太小,对老师们来说也没必要。所以那些年龄小的孩子在学习上表现出来的弱势就会给他们带来更多负面的影响,他们会接受老师更多的批评和指责,甚至被贴上差生或坏学生的标签,对孩子的成长可以说是致命的。 所以,提前让孩子上学,到底是赚了还是亏了,答案一目了然。 晚一年上学,带给孩子哪些方面的优势? 1、更容易被老师们喜爱 晚一年上学的孩子,由于他们的心智比同班的其他孩子成熟,花不多的时间就能适应学校生活,给老师们减少麻烦。他们在体能和情商方面表现出来比低龄孩子的优势,往往会得到老师更多的青睐,表现在情绪控制、吃饭睡觉是否自律、是否容易跟老师沟通等,都为孩子增分不少。 2、更容易成为班里的优秀学生 年龄较大的孩子,他们的理解能力、自我约束能力都会比年纪小的孩子好一些。一般来说,班里那些最喜欢在课堂里走动,不认真听课,东张西望,专注力差、理解力弱的,除了多动症的孩子外,往往是那些年龄较小的孩子。所以年龄大的孩子在知识接收方面比年龄小的孩子会更好。 3、孩子自信心会更强 年龄大的孩子,由于其生活自理能力相对较强,他们的心智更成熟,独立能力也会更好,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表现出来的优势,会更容易让他们成为班里的佼佼者,给他们带来的自信和从容,将是影响他们一生的宝贵财富。因为自信会让他们更加努力地投入,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马太效应”将继续发挥着作用。 除了大数据之外,瓜妈亲自上阵,披露泣血经历。阿瓜刚好是8月份出生,给老娘长脸啊,不用拖后一年才上学,当时还自感庆幸。上学前好端端的,没给老娘添什么麻烦,到刚好3岁一个月上幼儿园了,瓜妈那真是一个头痛。 上学时永远坐在前排的凳子,全班最矮的一个; 人家孩子刚上学最多哭一个星期就完了,阿瓜哭了半个月,后来生病痊愈再上学又哭,好不容易撑到放寒假,放完寒假后上学又重新一趟适应期; 自制力能力比班里的大孩子差,老师多次反映无论是吃饭还是睡觉,叽叽喳喳的总有阿瓜; 生活技能欠缺,人家饭碗刚发下就立即被干光,阿瓜还没吃几口,好几次阿瓜回家委屈地说“人家没吃完就被老师收走……” 如果上天给我再选择一次,我宁愿选择让孩子晚一年再上学! 最后温馨提示,如果你家的是男孩子,幼儿说建议宜迟不宜早。因为男孩子的发育一般晚于女孩子,根据科学家的研究表明,男孩子的读写能力比女孩子晚一年左右,即使到了5岁的男孩子,他们的大脑语言区水平仅仅相当于3岁半的女孩,所以为什么小学初中一般女孩子的成绩比男孩子好,就是这样的原因。 所以,不要老抱着“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无知想法了,早一年上学还是晚一年上学,可能会影响孩子一生的成就。 作者:佚名

Read more

为什么现在养孩子这么累?

偶然听到几个阿姨吐槽儿媳妇:一岁就送早教班,奶粉要买最贵的,孩子啥要求都满足,请了保姆又有老人搭手还整天嚷嚷着累…… “咱们那时候一个人带三五个怎么过来的?孩子没喝过奶粉没穿过纸尿裤也水水灵灵地长大成人了。” “现在年轻人带孩子太矫情了。”这是总结陈词。 听来也是耳熟能详的千古名句了。 前阵子我写了篇讲职场妈妈辛苦的文,也有读者评论说,新生代父母太矫情,过去谁家不是好几个孩子,也没见费这么大劲。 这话我特别不赞同。 现在养孩子的确比过去费劲,但这绝不是因为父母矫情。 ******** 有个段子,说母女俩带小孩时发生分歧争执。 母亲说,我养活了你们四个孩子,经验丰富,当然听我的。 女儿说,是啊,你是养活了四个,但你还养死了仨呢。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就算一个母亲用同一种方式养活过好几个孩子,也不代表她就养得对。 当然,如果不把孩子养死就算成功,那标准也太低了。我们的目标应该是不但“养活”,更要“活好”。 我有个闺蜜。她小时候父母工作都特别忙,她常常被一个人锁在家里,没电视没玩具没吃的没喝的,就趴在窗边看马路上的人,在苍茫无垠的时间荒漠里绝望地等大人回家。那种孤独感到现在还特别强烈。她都快四十了,还很害怕一个人在家,每次老公出差,关门离开那一瞬间她都有一种濒死的绝望。 但是闺蜜的妈妈是看不到这种绝望的。 大部分那个年代的父母都看不到。 他们只看到自家孩子全须全尾地长大了,没缺胳膊没少腿,好像一切都正常得不得了,却看不到他们内心自卑,没有安全感,没有存在感,难以与人亲近,知识积累不够,了解世界不够,对物质的欲望一辈子也填不满,所有的兴趣爱好特长都没得到培养…… 这些,有可能就是养育方式不当所致。 而现在,我们认识到了人是多维度的,除了吃饱穿暖,还有更多需求。 照马斯诺大叔的理论,人有六大需求: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过去的父母觉得只满足孩子前两项就足矣,而现在我们想尽量多满足几项。 就是说,过去养孩子是粗养,稀里糊涂长大就好。现在我们要精养,要让孩子不但身体健康,还要心理健康,人格完善,智力得到开发,特长不被淹没,有自制力有想象力,有教养有素质有美好前程,不孤独不委屈不出任何意外…… 这当然要多花大把大把的精力和财力。 而且养孩子学问太大了。老套的育儿百科已经完全不能满足需求,你得懂教育学心理学,看无数大神的文章,花很多时间去学习去揣摩去实践,否则你怎么知道几岁跟孩子分床,该不该让他们看动画片,要不要给他们报课外班? 这都是看不见的付出,但劳心劳神是真的。

Read more

接到电话不要第一反应喊“喂”了!

最近俊俊妈在育儿群里提醒所有爸妈,接到陌生电话最好改掉“喂”的习惯,随后她给大家讲了她邻居睿睿妈的经历,真的非常惊险! 睿睿妈这天在公司上班,突然手机铃声响起,一个本地的陌生来电,由于睿睿妈经常会接到客户的电话,她想也没想就按了接收键下意识地“喂”了一声。 随后一个陌生男子的声音恶狠狠地响起:“叫妈妈!”一个怯怯的小孩子的哭腔:“妈妈!救我!” 睿睿妈心里一紧,下意识地叫了声“睿睿!”,恶狠狠的男声又响起:“你们家睿睿在我手上,我只求财,识趣的赶紧给我汇1万块,不许报警,否则你将收到睿睿的手脚!” 对方挂掉电话,随后发来了一个银行卡账户,说“必须在20分钟内汇,汇完就放人,否则会后悔……”。 睿睿妈惊慌失措找银行卡,找完了钱包找手提袋,发现身上没带任何银行卡,急忙给睿睿爸打电话,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睿睿爸后,到底还是男人冷静:“你确定是睿睿的声音吗?” “好像……是!”紧张和害怕冲昏了头脑,“好像……又不是!”睿睿妈语无伦次了,睿睿爸说:“你先别汇款,我打电话给睿睿的班主任!” 一语点醒梦中人,怎么听到小孩的喊叫就没神了呢,竟然完全没想到要给老师打电话确认! 几分钟后睿睿爸的电话回来了,睿睿果然安然无恙在学校上课。 据说这是电话骗子的最新骗术,各位爸妈尤其要警惕。无独有偶,最近也有其他家长类似的警示: ******** 这类骗术是如何引诱家长上当的? 1、随着接电话的一声“喂”,对方判断你是爸爸还是妈妈; 2、用小孩的哭声叫“爸爸”或“妈妈”戳中父母的弱点,引起家长的紧张,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最紧张的就是自己的孩子,听到小孩叫“爸爸”或“妈妈”,自然而然会想到自己的孩子,如果遇事不冷静,家长就会下意识地叫出孩子的名字,让骗子掌握了孩子的信息; 3、骗子就会通过掌握了孩子这点小信息,可能会旁敲侧击地继续刺激家长,套取更多的信息; 4、最后骗子会威胁说要伤害孩子,从而让家长乖乖就范。 那么,家长们遇到陌生电话应该有防范意识,因为陌生电话经常会遭遇电话骗子: 接到陌生电话时可以先保持沉默,让对方先出声,待了解来意后再出声; 即使让对方知道了你是男还是女,听到小孩声音时务必要保持冷静,仔细辨认是否自己孩子的声音; 家长可以问问对方手中是男孩还是女孩,长什么样,穿什么样的衣服。如果对方不回答或答不上,那一定是有诈; 挂电话后第一时间确认孩子是否安全,如果孩子在上学的要打电话给孩子的老师,如果孩子在家里的要打电话给家里人确认孩子是否在安全在家里; 如果以上的信息都不能确认,那么最好的处理方法是跟对方周旋,同时寻求警察的帮助。 最后,警惕电话骗子的一些常见的骗人手段 1、冒充学校的老师,说孩子在学校出意外,正在医院手术,急需手术费用从而骗钱; 2、冒充医保局的,准确说出宝宝出生日期、宝妈名字,然后说针对新生儿有个补贴,说之前联系不上,马上快到期了,赶紧给指定的手机号码打个电话咨询办理领取;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