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关系,是我懂你的不容易

01▼ 姐姐和姐夫结婚快二十年,感情很好,极少吵架,是亲戚里的好夫妻典范。 大家说起他们来都会纳闷:这俩人,好像就不会生气似的。 我以前也纳闷。不过现在懂了。 前几天住姐姐家,姐夫晚上十一点才回来,当时我们都睡了,但姐姐一听开门声,就立刻爬起来,说你姐夫醉得不轻。 我迷迷糊糊跟着出来,只见姐夫正扶着卫生间的门狂吐,马桶近在咫尺。 但他全吐在了地砖上,溅得到处都是,姐姐轻拍着他的背。 看他吐够了,接了杯温水让他漱口。 又找出睡衣帮他换上,安顿他躺好,然后自己去卫生间打扫。 全程没有一点不高兴。 我说姐,你真是好脾气。 后面的话没说: 男人在外面喝到半夜回来,门开得咣咣响,吐得满地都是,换一般女人,怕是早烦了吧?不骂几句就是好的了,哪有心情照顾他? 姐姐也明白我的意思,边打扫边说: 你姐夫不容易,现在大环境差,生意难做,他也是苦拼啊, 要不谁愿意把自己喝成这样,这是实在忍不了了,才吐地上, 但凡能忍一下,他也得吐马桶里啊。 理解了,就不会生气了。姐姐说。 02▼ 这话让我想起另一件事。 是几年前,姐夫跟朋友合作一个项目,投入很大,结果血本无归。 那段时间姐夫很消沉,整天闷在家里,除了睡觉就是玩游戏。 姐姐工作本来就忙,下班还得带孩子、做家务,变着花样给姐夫做好吃的。 有次她想给姐夫做辣子鸡,拿不准做法,就打我妹电话问。 我妹就不爽啊,说姐你怎么这么惯着他,把家底赔光了他还有功了?一天啥事不干让你伺候着,看那没出息的样儿,你怎么就不知道生气呢!

Read more

早衰的坏习惯,你有几个?

1、不吃早餐 不吃早餐不仅伤害肠胃,使人疲倦、胃部不适、头痛,而且容易产生胆结石,同时催人老化 2、空腹跑步 空腹跑步增加心脏和肝脏负担,容易引发心率不齐,甚至猝死 3、用滚开水泡茶 滚开水泡茶破坏茶叶中的维生素C,最好使用70到80度的白开水,这样泡出的茶水有益健康 4、睡前不刷牙 睡前不刷牙危害很大,经常不刷牙者容易患感冒和肺炎,也特别造成牙齿腐坏、牙龈出血,甚至脱落 5、睡前不洗脸 面部上的化妆品和污垢会刺激皮肤,堵塞腺体或毛孔,损害皮肤健康 6、用油漆筷子吃饭 油漆含多种对人体有害物质,其中硝基成分被吸收后,会与含有氯乙胺的物质合成强有力的致癌作用的亚硝胺 7、鱼刺卡喉后喝醋 醋非但不能排除鱼刺,相反还会引起黏膜灼伤、食管水肿 8、药片掰开服用 药片掰开后会出现棱角而不利于吞咽,易损伤食管和肠胃 9、餐桌上铺塑料布 塑料布是由含毒的游离体聚氯乙烯树脂制成的,餐具经常接触这种有毒物质,会使人慢性中毒 10、醉酒后饮浓茶 茶中的咖啡碱与酒精反应产生不良作用,加重醉酒人的痛苦 11、清晨吸烟 早上醒来,身体新陈代谢还未恢复到正常水平,呼吸频率慢,二氧化碳沉积较多。如果这时吸烟会使支气管受到刺激而导致痉挛,使二氧化碳排出受阻,从而产生气闷、头晕、乏力等症状 12、空腹喝牛奶 牛奶中的蛋白质经过胃和小肠消化成氨基酸才能在小肠被吸收,而空腹喝牛奶使胃排空很快,蛋白质还来不及被吸收,造成营养浪费,而且蛋白质在大肠内还会腐败成有毒物质 13、如厕看报

Read more

自卑的你,只能用努力补偿自己

幼时因为家庭教育的古朴,鲜少得到家人的夸奖,我一直是个自卑的人。因为嘴巴不太好看,长相也常被诟病。久而久之,“长得丑”便入住于我的潜意识。以至于,每当身边有人说谁长得难看的时候,我心里会犯起嘀咕:“不是吧,比我还难看吗?” 自卑是一种坏情绪,它不断地暗示与摧毁,让我错失了青春的太多美好,让我从来不敢争取。学生时代除了默默地用成绩说话,从没参加过任何活动,也没有担任过任何职务。大学之后,偶尔遇到男生追求也不敢相信对方是真的喜欢我。甚至,当真正对一个男神心动的时候,却只敢压抑暗恋,怕对方知晓。 毕业后去一家公司面试一个前台行政工作。面试官直接对我说:“各方面都还行,就是嘴巴不太好看。”找工作频频受挫,让我开始怀疑这个世界的善意,感觉自己并不被这个世界所欢迎,也一度有过去整容的冲动。 有一次面试,遇到一个美女老板。她与我聊了很久,说看到我眼里的不自信,很像几年前刚毕业茫然失措一无所有的自己。她来自山村,家境贫寒,一路不断努力,从不放弃改变命运的机会。如果没有读大学,没有去北京,没有在存得人生的第一桶金后就勇敢地辞职自己创办公司,那么她就不会成为现在的她。也许现在她还在山村里,拖着几个鼻涕孩子,无奈却甘心地望着走不出去的山头。幸亏,她从来不是个甘心的人。 “你涂复古色的唇膏会很好看,厚唇对欧美人来说一直是性感的标志。”离别时,她对我说。 之后,我开始尝试用哑光复古的唇膏。世界上每一种美都是独一无二的,它的天然,只是从未用心雕琢。我开始逐渐懂得欣赏自己。 在找工作失利后,我尝试跟朋友合作创业,可惜同样以失败告终。然而,失败其实是个契机,给人转身的机会,去寻找别的出路。一无所有的我,百无聊赖的我,委屈和自卑的我,在报刊亭迎着老板的白眼儿翻看免费杂志,然后跟自己赌气:“这些文章,我也能写。” 开始时,我其实并不笃定。那是杂志的黄金期,月销量超过10万的杂志不胜枚举。而定稿与收稿量的比率是千分之一。如何让自己的文章能够在杂志上发行,并以此养活自己?我真的可以吗?以前的我肯定会因为自卑而否定自己,但这次,我选择相信自己,并且努力争取。 这真是我最认真做过的一件事。每一篇样文分析,每一个故事拆写,和编辑交流沟通,去勾搭成熟的作者。每天5000字的写,只是作为练习。 你有没有全身心地投入过一件事?无论吃饭、睡觉、走路、朋友聚会甚至是和男朋友吵架,我都会下意识地寻找所谓的故事题材和灵感。小本子从不离手,手机拍下路边触到内心的所见,缠着我所有的朋友讲他们的爱情故事,半夜醒来因为灵光乍现爬起来在电脑上噼里啪啦敲上一阵,经常因为一篇文章写不完而忘记吃饭。是真正的废寝忘食。 两个月后,我在杂志上发表了我的第一篇小说。那是08年的夏天,我站在报刊亭前,对卖报纸的阿姨说:“阿姨,这本《花溪》上有我写的小说哦。”阿姨说:“是吗?你这么棒哦。” 嗯,感觉自己棒棒哒,我第一次没有怀疑其实我真的可以。 当然世事永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也遇到过很多次退稿。曾经向一家很棒的时尚杂志投稿时,被编辑直接退回来说:“什么乱七八糟的。”但我从不因为编辑的不友好而退缩,我目标明确:“我要在这本杂志上看到我的名字。”我每个月都交A3篇稿子,所有的修改要求都虚心接受。后来这个编辑开始很认真地对待我和我的文章,说我是她见过最打不死的铜豌豆。而我也终于做到了每期都在那本杂志上看到我的名字,现在还在合作。 从第一篇开始,之后我每年都以百篇的数量在杂志发表文章,迄今已逾百万字。就算是后来在DM杂志工作,自己开广告公司,开网店,结婚生子,我也从来没有放弃写作。 可以很确切地说,写作带给了我自信。再确切一点说,通过自身努力获得的成就感会带来自信。而自信会带来幸福感和对这个世界的温柔理解之心。当我微笑,再也没有人提起过我的嘴唇。也许是有,但我已经不再介意。 之前看到波士顿芭蕾舞团首位亚洲领舞仓永美沙的视频,感同身受。“我的基因决定了我的不够完美,但也决定了我从不会向命运低头。” 对每一个曾经自卑的人来说,努力是一贫如洗的人点滴创造财富的双手,是脆弱的人默默织就的铠甲,是推翻过往所有不堪的力量。因命运而自卑的你,只能用努力来进行补偿,只能用努力来改写命运。 3个月前,曾经那样自卑的我,出了我人生中的第一本书。此刻,与从不低头的你,共勉。 文/李荷西 图来自:pexels.com

Read more

没人意识到“寄宿制”对孩子带来的惨痛伤害

孩子真正属于父母的时间只有十几年,如果不珍惜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就错过了生命中许多美妙的时刻。要培养一个出色的孩子,父母必须有这样的意识和自信:父母是最好的老师,亲情是最好的营养品,餐桌是最好的课桌,家是最出色的学校。 [1] 我是明确反对寄宿制的,如果把孩子和父母隔绝开来,就可以锻炼出很强的自理能力——按照这样的逻辑,孤儿院的孩子受到的早期教育应该是最好的。事实上,在孤儿院长大的孩子大部分有较重的心理问题。 要培养一个出色的孩子,父母必须有这样的意识和自信:父母是最好的老师,亲情是最好的营养品,餐桌是最好的课桌,家是最出色的学校。 我认为孩子在读大学前都不应该寄宿。到了高中阶段,寄宿对孩子的负面影响会小很多,但仍然建议最好住在家里。 [2] 寄宿制下长大的孩子,是半个孤儿院儿童 关于孩子寄宿,赞成派认为可以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集体意识,反对派认为缺少家庭的温暖,不利于孩子的情感培养及智力发展。 我是明确反对寄宿制的,如果把孩子和父母隔绝开来,就可以锻炼出很强的自理能力;把孩子早早送入集体生活中,就可以有很好的集体意识、善于和人合作——按照这样的逻辑,孤儿院的孩子受到的早期教育应该是最好的。 事实上,在孤儿院长大的孩子大部分有较重的心理问题,自我意识和合作意识往往停留在较低层面——不是他们天赋不好,也不是保育员的工作不尽责,是他们被剥夺了正常的家庭生活和父母之爱,从小缺少家庭气氛滋养,缺少和亲人的情感及语言交流,以至于成年后在心理及能力方面表现出永久的缺陷。 脑神经科学已证实,早期情感发育不良,会直接损害大脑的正常发育,使其结构异常,造成无法逆转的病理性改变。在这方面,罗马尼亚曾犯过一个致命错误。 二战后,罗马尼亚人口锐减,政府规定每个育龄妇女至少要生4个孩子并可以送到政府出资的国家教养院集体抚养。此后先后有6万多名婴儿一出生就被送进教养院批量抚养。这些孩子后来几乎都出现行为异常,大多数智力低下,情感发育不良,不会和人交流,无法形成对视和对话,独自坐在角落,不停地前后摇晃或不断重复某种刻板行为,对陌生人没有恐惧感,也没有沟通能力——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称之为“孤儿院现象”。 [3] 美国心理学家曾用猕猴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充分证明早年情感滋润对一个有思维的生命到底有多重要。 心理学家把一些幼小的猕猴和母亲隔离开来,在笼子里安装了两个“假妈妈”。其中一个用硬邦邦的钢丝做成,但胸口上有奶瓶,另一个妈妈用绵软的绒布包裹,但没有奶瓶。按照“有奶就是娘”的常理推断,小猴子应该和有奶的“钢丝妈妈”更亲近。但小猴子只有饿了才靠近钢丝妈妈,一吃完奶,就回到了绒布妈妈身边。这个细节让我们看到小生命内心本能的向往和恐惧,它们对温暖的依恋和需求甚至超越了食物。 更令人警醒的是,这些猕猴成年后,大多数性情冷漠,不会交配或拒绝交配,不能正常融入集体生活中,走路也蹒跚不稳,甚至连叫声都不正常,永远处在猴子社会阶层的最下端。即使通过人工办法让一些母猴怀孕,它们也对小猴冷漠无情,残忍虐待甚至咬死自己的孩子。 猕猴和人的基因有94%是相似的,它们身上反映的这种“孤儿院现象”说明,温暖的怀抱、慈爱的眼神、温柔的话语、肌肤相亲,是一个有智力的生命能正常成长所不可或缺的。 孩子从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必须依循成长秩序渐次展开,宛如一粒种子必须依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过程成长一样。孩子首先要获得温饱、安全感、爱和亲情等这些自然需求,然后才能发展出更高一级的自律、合作、利他等意识和能力。家庭的温暖,尤其是母爱,是一个儿童成长必不可少的心理营养品。 送孩子寄宿,本质上是反自然、反天性的,是成人无视儿童作为一个人的自然需求、把自己的需求强加到孩子头上。尤其是送孩子上全托幼儿园,是在孩子幼年时期就急于去发展他的社会属性,减少他和父母相处的时间。这样的拔苗助长,让孩子原始的自然需求得不到满足,今后他的社会属性也难正常成长、无法正常表达。 [4] 为事业打拼,不是对孩子大撒手的理由 有些家长说,我知道寄宿对孩子不好,但工作实在忙,没办法。 其实,观察我们身边的孩子,很容易明白一个事实:儿童和父母感情的建立,必须要有相处时间的长度和频次。孩子越小,对父母之爱的要求越多,对相处时间和频次也就要求越多,这是儿童获取安全感的必需。长期寄宿的孩子,潜意识中既害怕被父母抛弃,又对父母有怨恨,所以经常会表现出委屈、拒绝、过度缠绵和不可理喻。 有一次朋友聚餐,一对事业有成、中年得子的朋友带着5岁的儿子,据说那孩子3周岁就被送进北京市非常有名的一家幼儿园全托,自己会洗袜子内裤、睡觉起床都很自觉。孩子看起来很聪慧、非常乖,坐在妈妈旁边默默地吃着饭。那天一起吃饭的另外两个五六岁的小朋友一会儿就混熟了,吃完饭就跑到旁边的沙发上玩儿去了,而这个小男孩一会儿爬到妈妈怀里,搂着妈妈的脖子和妈妈缠绵,过一会儿爬到爸爸怀里和爸爸缠绵,看起来十分忧郁又烦躁,不说话,也始终不肯下地和小朋友玩儿,看得出内心有强烈的不安全感。 事实上,寄宿造成的情感疏离,不仅仅发生在孩子心里,也发生在父母心里。缺少相处的长度和频次,彼此间的情感联结就会比较稀疏,爱的浓度和质量就不会高。许多父母不能很好地理解孩子,难以很好地与孩子沟通,这与他们和孩子相处机会少,建立的感情联结比较稀疏有关。

Read more

让孩子为自己的错误买单 远比批评责骂有效

1 一天,我下班回家,发现儿子正在看课外书,没有做作业。我很好奇,由于临近期末考试,他们的回家作业比平时多很多,要做到很晚才能完成。 一问才知,他找不到要做的语文和数学试卷了,仔细一回忆,才想起是放学前误将试卷和其他试卷混在一起交给老师了。 这熊孩子,居然读书读得连回家作业都搞丢了,糊里糊涂的,不知在慌什么劲。 虽然有些生气,但我强忍住火气,平静地问他:“那你打算怎么办?” 他自知理亏,语调明显比平时低:“只好明天早点起来,去学校找同学抄题目再做。” “明天早上时间那么紧,要做两张试卷,来得及吗?要不这样,你在QQ上让同学将题目拍照给你,你先抄下来,能做多少是多少,剩下的明天早上再去学校做。” 他一听很高兴,连说“好”,立马上QQ和同学联系。 到晚上睡觉时,他语文完成得差不多了。我安慰他不要着急,好好睡觉,明天早上肯定没问题。他才安心地上了床。 2 睡觉前,儿子一再提醒我将闹钟定早点,第二天闹钟一响就叫他起床。 第二天早上,天蒙蒙亮,闹钟响了,我赶紧叫他起来。 他从睡梦中醒来,迷迷糊糊睁开双眼,突然,他一反平时的磨磨蹭蹭,立刻爬了起来,快速穿衣、刷牙、洗脸、背上书包、出门。 动作之利落,程序之流畅,让我大为惊讶,继而哑然失笑。他是真着急啊,他得早点去想办法补救啊,否则,他就要被老师批评,被同学们笑啊。 我庆幸当时控制住了脾气,没有大声批评指责他,而是引导他自己去积极解决。有了这次的教训,相信他以后也会长点记性,做事认真仔细些。 如果我当时简单粗暴地将他训斥一顿,结果会怎样?他不开心,我也不开心,大家都不开心,问题依然得不到解决。而且,因为担忧惧怕,他睡觉肯定也不安稳,对身体也不好,真是一点好处都没有。 一念之差,选择了不同的处理方式,结果完全不同。 3 有个熟人,每次和我聊起她那快二十岁的儿子,眼泪都要出来了。 她儿子初中都没读完,就死活不肯读书了,辍学后,成天泡在网吧里,和社会上的一些小年轻混在一起,很快学会了抽烟喝酒打架闹事。这么大了也不去找个正经工作,只知道伸手找父母要钱,不给的话就发飙,在家里砸东西。 正当青春年少的小伙子,本该朝气蓬勃,却因长期在网吧熬夜,显得蔫头耷脑,灰头土脸,佝偻着身躯,一点精气神都没有。 “整个一废人!我这是造了什么孽呀!”她痛心疾首地叹道。 经过深入交谈,我了解到,这位大姐脾气比较火爆,对孩子的教育非打即骂。 孩子一犯错,她就生气,就训斥:“你怎么这么笨?这么不听话?你长耳朵没有?别人怎么不像你那样?我将你养这么大都白养了吗?” 久而久之,孩子越来越内向和叛逆,有什么话也不跟家里讲。有一次,他居然偷偷从家里拿了两百块钱,被她发现了,她气得半死,抄起撑衣杆就朝他挥去。孩子跑出了家门,再也不肯上学了,从此流连于网吧。

Read more

真正强大的人,从不抱怨

01 – 大家都知道祥林嫂。就是那个丈夫死后,被婆婆卖到山里的可怜女人,小说里大部分人是觉得她讨厌的。抛开封建与时代因素,她本人也的确是惹人讨厌的。 在没有被卖到山里之前,祥林嫂性格是倔强的,她不服输,通过各种手段让自己成为被大家接受的人。那时候的祥林嫂,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话少,是干活的好手,她提着一口劲要改变自己的地位,不做别人眼中不祥的人。所以,虽然她是寡妇,但大家还是挺喜欢她,只要她不去碰寡妇不能碰的祭祀的东西,还是能很好的活下去的。 但是当她的儿子被狼叼走之后,祥林嫂就完全变了个人,她彻底蒙圈了,不再试图证明自己不是不详的人,她接受了命运,从心底里觉得自己是弱者。然后,抱怨,成了她唯一喜欢做的事。这时,她才成了那个人见人厌的祥林嫂。 只有无能的人才爱抱怨,她本是个能干的人,后来变得人见人厌,便不能只怪封建时代了,祥林嫂自己也有责任。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一味抱怨的人,是放弃了改变的。 他们的身体歇了下来,不肯辛苦,但脑子却不接受蹉跎,要一直抱怨。这是典型的让身体闲着,把烦恼留给灵魂,这就是无能啊。不满就去奋斗,祥林嫂还奋斗过呢,我们能比她阻力更大?阻挡她的是整个封建社会,而阻挡我们的,往往只是自己而已。 02 – 职场君曾有个同事,每天都在抱怨。抱怨公司里人际关系复杂,自己的直属领导人渣一个,把下属的工作成果说成是自己的,拿去邀功。抱怨工作索然无味,重复无聊,不知道这样下去还有没有前途。说,好羡慕,工作有意义,生活过得多丰富,而自己都要烂在这家公司了。 他愤世嫉俗,觉得全世界都欠自己的。终于有一次,我打断他的抱怨,说,那你离职啊,这么糟糕的地方,你为什么愿意待着?他愣了几秒,说,我怕找不到工作…….一语点醒梦中人,是啊,怕找不到工作!愿意改变的人会怕这个吗? 在我们现在这个社会,所谓的稳定,再也不是能傍上一个企业一辈子,因为越来越少有企业可以活人的一辈了。最近的创业公司,寿命能有十年,就算是相当不错了,很多都是两三年就完蛋,也就是把投资人的钱花完而已。 所以说,现在的稳定,是一个人在哪里都能活。他不依赖于一家公司,也不执着于一个地方。他们可以与时俱进,让自己永远有用,他们可以挑用人单位,有选择的权利,而不是必须在一个地方混吃等死,边不满边抱怨。 03 – 真正会付诸行动的人,是不屑于去抱怨的。他们会首先想办法改变现状。最近有个作家走红了,叫范雨素,哦,说作家好像也不合适,应该是读书写字的人。 她是农民工,在北京,做服务员和月嫂。是中国大地上再普通不过的穷苦农民。但是现在,她只用一篇文章,就火遍中国。当然,她的文章我就不去拔高文学价值了,文学毕竟也是有门槛的。只有一点,写的是非常能令人产生共鸣的。一般的写手都不一定能做到,这一点,她是相当不错的。 比起她的文笔,我更赞叹的,是她面对挫折的态度。她从不抱怨,只会用行动去改变。她已经四十多岁了,这半生,她经历了数不尽的挫折,但却依旧成为一个有文学素养、有思想的人。 她十二岁时,因为读书太多,向往书中流浪的生活,所以她离家出走了。三个月后回来,父兄认为她是个伤风败俗的女孩,要把她赶出家门,因这“伤风败俗”,她再没机会上学。没机会上学,又是女孩子,一般人就会这样认命了,顶多抱怨抱怨。 但是她不,她选择只身一人闯北京,没有学历,没有关系的她,干活的速度还没有别人快,她陷入穷困。这时候,她遇到了自己的丈夫,顺利即结了婚,婚后发现丈夫是个酒鬼,经常酗酒家暴。 她再一次果断做出选择,没有忍受,没有抱怨,而是果断离婚,带着两个女儿回娘家。家里哥哥却不接受她,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她无家可归了。但是她没有沮丧,立马带着孩子们就又去了北京,她来做小时工,养活两个孩子。 不管是遇到事业困境,婚姻挫折,还是养育孩子的艰难,她都没有摆出弱者的姿态,抱怨生活。她一次次的陷入绝境,又一次次的把自己捞出来。她做的每一个选择,都能让自己摆脱之前的困境,逃离令自己不舒服的环境。她说自己内心很强大,无法改变的事,也不必抱怨。 04 – 逃离,是一种本事,没有本事的人,根本就没资格逃出。有多少女人,宁愿忍受家暴也不离婚,她们口口声声说是为了孩子,其实只是自己不敢面对离婚之后,要独自抚养孩子的现实。她们已经很多年不工作了,甚至不敢走向大城市,面对陌生,满心的恐惧,这恐惧,比丈夫的毒打要恐怖多了,她们觉得自己无法生存。其实,哪有那么恐怖,去饭店洗碗都比家暴好受好吧?逢人就抱怨没有用,要用行动改变才行。

Read more

时间对所有人,都很公平

《心理导读》:时间安排给我们的,终究会出现,时间注定要带走的,也终究不会多留一天。只有你自己的脚步,你自己的路,你的时间钥匙,是掌握在你自己手里。时间很公平,会给你一个公平的一个结果,也会让你,成为一个独一无二的你。 记得每年学期末的时候,提交的作文上一定会有这么一句话,”时间流逝,一转眼就到了N年了”。 曾经小时候,对时间是极没有概念的,总希望时间能快快过去,可以快快自己赚钱。总希望时间能快快过去,可以快快自由。总希望时间能快快过去,可以快快独立,意气风发。 如今的自己,塞着耳机,等着好友,码着字,把两天的任务尽量压缩到一天。总希望时间慢慢过去,可以慢慢睡一觉。总希望时间慢慢过去,可以慢慢爱一个人。总希望时间慢慢过去,可以慢慢保住自己的纯真。 但是,生活和时间却如此无情,春夏秋冬,一个又一个的快速轮回,凶狠地逼着我们面对现实,面对仅剩下不多的青春,更多的,逼着我们面对那个无法直视的自己。 在家宴上,亲戚总是催着你,不要挑了,赶紧找一个吧,老大不小了。这时候你才意识到,自己真的不再是那个小女孩,虽然你依然可以穿花花衣裳,可以浓妆淡抹,可以嬉笑打闹,但是夜深人静,你扳着手指纠结于自己的实岁和虚岁时,就有一种无法摆脱的紧迫感,好似有无数鞭子抽赶着你向前走。 在人群中,你无意中遇到那个给让你从天堂坠落到地狱的人。这时候你才意识到,那些苦苦执着的,只不过是自己心中的幻影,当你开口,当你直视,你才发现,时间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时间逼着你往前走,也在他身上,留下岁月的印记。 原来,一切都是公平的。 想起那部叫大逃杀的电影。时间和那个荒岛一样,只有击败一个再一个的敌人,才不会被淘汰,而所谓的敌人,其实只有你自己。 我常听别人说,若干年以后,我要如何如何,那些一般喊着口号要达成某某宏伟目标的人,通常再若干年后还是如何如何,就好比能减肥成功的,一般都是默默节食,默默运动的姑娘。 时间对所有人都公平,几年的时间,有人脱胎换骨,有人还在原地踏步,有人转而沉沦。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我常常被人嘲笑,因为我的目标就是在30岁前,体重减少到多少,年薪提到多少。我承认我没有远大理想,建设祖国保家卫国,都是我所力不能及的。 我所能做的,就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让自己更好,完成那些年留下的遗憾,奋斗那些没有奋斗过的目标。哪怕是完成一点点,就那么一点点。都比原地踏步,要强太多太多。 你很普通,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你。你孤军奋战,却有很多靠谱的战友。你身上有你独有的善良品质,你身上更有你不知道的温暖和闪光点。 如果你察觉,那你是幸运的。因为好好多人活了一辈子,都不知道能为别人做些什么,更不知道能为自己做什么。于是选择障碍,痛苦,纠结。羡慕着别人的优秀,苦逼着自己的无能。一天天过去,优秀的更加优秀,苦逼的更加沉沦,时间对谁都公平,没有给谁多一分,也没有少谁一秒。 如果你无法面对自己,无法自问自答,那时间永远不会把钥匙挂在你身上。你越祈求,越是无法如愿。你越抱怨,时间越会在你身上留下烙印。不上不下,橄榄核的中心永远是最无力的。不进不退,卡在时针间的永远是自我折磨的。 力所能及,偶尔焦躁,更多平静。时间安排给我们的,终究会出现,时间注定要带走的,也终究不会多留一天。只有你自己的脚步,你自己的路,你的时间钥匙,是掌握在你自己手里。 时间很公平,会给你一个公平的一个结果,也会让你,成为一个独一无二的你。 图 | pixabay.com

Read more

身在万物中,心在万物上。

生命的完整, 在于宽恕、容忍、等待与爱。 聚散离合本是人生难免。 人生的路上, 谁也说不定会发生什么事情, 难免一时分开一时重逢, 我们得想开点, 人生其实是美好的, 只是我们没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生活简单了,就有时间去享受人生。 人生,要努力得到的不是呼风唤雨的能力, 而是淡看风云的胸怀。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看得淡才能放得下。 背负太多,就会活得很累, 放下即是解脱。 淡看人生荣辱得失,一切均如过眼烟云, 去留无痕,这才是淡定人生的最高境界。 身在万物中,心在万物上。 纷扰喧嚣的红尘,心更要简单明约, 懂得享受,懂得生活。 世态本就炎凉,无需去迎合; 人情多有冷暖,勿去在意是非。 荣辱与成败,不足为耻, 可耻的正是自己的软弱,不敢去面对。

Read more

不要轻易辜负曾真心对你的人

1. 小美是我的大学学妹,这次要说的是她的故事。 2. 小美上大二那年,结束了异地三年的初恋。 据说那也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但最终结束的匆匆了事颇不负责,可以单讲一个故事了。 简单来说就是,小美受不了这一年只能见两次面的频率,而且万事都没人在身边只能自己扛着,距离远了感觉似乎不需要男朋友也照样活了,于是在机缘巧合下就仓促分手了。 当时我作为小美的知心学姐,在小美朋友们的怂恿下,就介绍了个学长给她认识。 学长比小美整整大4岁,已经是毕业年了,但准备留在本地找工作,所以理论上也是可行的。 学长叫大竹,学计算机的,身高180+,长相干净,性格温和,母亲是音乐家,父亲做生意的——种种条件算不错了。 最关键的是,大竹偷偷喜欢小美很久了。 小美在学校里是舞蹈队的,跳民族舞,长相身材都是A,娇小玲珑型,喜欢她的人也不在少数,但真正追的人寥寥无几。 大概许多暗恋者都是在舞台下仰望的姿态,深深觉得自己追不上。 3. 那时,我们引荐大竹给小美认识之后,小美也觉得眼缘不错,就和大竹慢慢接触起来。 小美告诉我,他俩刚接触的那段时间里,干的最多的就是两件事: 一, 上自习; 二, 散步。 上自习就不说了,没什么可描述的。 散步就不一样了。 每天晚上,天刚黑的时候,大竹就准时来到学校北门等小美。俩人先是从北门进入学校,沿着操场篮球场教学楼等等一直走到南门,先把校园内部走个遍。然后再从南门外面的街道,沿着校外绕着学校一直走到北门,算是第一遍校园散步结束。 如果时间还很充裕,且俩人聊得正欢,那散步路线会反着再来一遍。 如果俩人都不想走了,大竹就会送小美到她宿舍楼下,然后在楼下隐秘的地方腻歪一会儿,最后目送小美上楼。 当然,那会儿的腻歪还仅限于语言上的——牵手都没有。

Read more

深到骨子里的教养 就是不对亲近的人发火

“别tm跟我分析什么对错,老子在家就是天。” “如果不是你那么蠢,我tm的需要在外面这么累吗?” “滚。” 这是昨晚打车回家的时候,听到一位中年司机师傅说的话。对话中,他不断痛斥着电话那头的人,言辞激烈。而我虽无法确认与他通话的是谁,却能确定对方一定是他亲近的人。 有时候,你总是可以通过一些人,看到自己的影子….. 想起之前自己的种种行为,正如眼前这位司机师傅如出一辙,每当自己发生不顺心的事的时候,总是有理由怪罪到身边人的头上。 出门旅行不开心,全都撒气在男朋友身上。 参加演讲压力紧张,抱怨闺蜜在旁边给我添堵。 大型考试睡过头,抱怨妈妈没有叫醒我。 来姨妈肚子疼,抱怨爸爸给我做的饭放凉了。 后来连自己的事业有些不顺,也会怪父母没有在创业路上给予支持。 当然也看过很多人与我和这位大叔有类似的情况,有人事业受挫就回家借酒撒泼,甚至打骂女人。有人在外受欺负一声不吭,回家却吆五喝六。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有太多人都会把最差的脾气留给最亲的人。 02 一位旧友,是某品牌公司的艺术总监,和她交谈时,总感觉如沐春风。我几乎从未见过她发火的样子,即使下属犯下再大的错误,她都会悉心教导。公司里一些脾气古怪的客户,她都能收拾得服服帖帖。 而就是这样一个女神,曾在酒后跟我忏悔:很多人都说她温柔善良,可唯独面对自己的亲人,她就像一只张牙舞爪的老虎。 父母催婚时,她经常恶言相向。同在艺术品行业工作的弟弟只要工作表现有一点不好,她就觉得丢了自己的脸面,每次回家都会把弟弟骂得抬不起头。 似乎我们就是这样,也许能对陌生人客客气气的,可一面对亲人,就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所有的负能量瞬间爆发。 03 小时候,跟小伙伴一起玩耍,无论吃什么都会平均分配。可回到家面对兄弟姐妹的时候,就连一盒糖果也会争得你死我活。长大后,对同事,我们谦让有礼,偶尔也会请客吃饭。对不熟的人,我们毕恭毕敬,偶尔也发条节日祝福的短信。 可唯有对身边的亲人,可能连一句节日问候也都不会记得。 人们说:你永远只能伤害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我想,这应该真是个悲凉的真理。 周国平说:“对亲近的人挑剔是本能,但克服本能,做到对亲近的人不挑剔,则是种教养。” 我想最好的教养,就是不对亲近的人发火,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 愿我们都能拥有这深到骨子里的教养。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