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看电视超过1小时,3年后孩子的变化让人吃惊!

1. 每天1小时,注意力将有大差别 曾经有调查研究显示,如果孩子在他们1-3岁时每天看一个小时的电视,那么孩子日后出现注意力缺陷的风险便会增加近10%,而且一般要到他们7岁左右才显现出来。 这也就不难解释,当孩子入学后,上课总是小动作特别多,写作业时总是坐不住,喜欢东摸摸西弄弄的原因了。如果孩子出现这种情况,那家长可以留意一下,孩子是否平时看电视或电脑的时间超过了1小时甚至更多? 孩子的精力那么旺盛,正是需要多跑动的年纪,如果看电视的话,就等于占用了大量原本有利于培养注意力的活动时间,如阅读、运动、游戏等。 每天1小时,3~4年后注意力差于同龄人,也就不足为奇了。 2. 爱看电视的孩子,往往不太爱读书 很多家长认为,看电视能让孩子学习知识,好的电视节目,可以取代阅读。那么首先分析一下孩子为什么会喜欢看电视?电视集声、光、影为一体,拥有不断变化的画面、丰富鲜艳的色彩、动听好玩的声音……这些刺激对孩子而言一定比书本具备更大的吸引力。但是,正因为电视全方位地提供了信息,给人想象的空间就很少,所以孩子看电视时是一种被动式的灌输,缺乏自己的思考和想象。对孩子而言,相比看电视而言看书无疑是枯燥的。有机会看动画片的孩子会优先选择这种不费力气的形式,长此以往,阅读的分量在他们的心中会越来越少,将难以养成喜爱阅读的习惯,而这对今后的学习和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很多教育专家认为: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是需要在早期教育中打下基础的,否则会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而孩子迷上电视也是在最初成长的几年里形成的。 3. 给3岁内孩子看电视?弊大于利! 因为0-3岁是生命成长最关键的时期,孩子需要在真实的世界中发展和构建自我,把孩子交给屏幕上的虚拟世界,除了能让家长轻松一些之外,百害而无一利。坏处1:看电视替代了孩子的玩耍,而玩耍对孩子的成长极其重要。坏处2:看电视阻碍了孩子的语言发展,因为看电视是单向的,语言学习需要通过交流来实现。坏处3:看电视阻碍了孩子想象力的发展,因为孩子处于被动的灌输。坏处4:看电视限制了孩子的感觉体验,感觉体验丰富的孩子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坏处5:看电视多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使孩子今后的学习变得更加困难。 坏处6:看电视多导致活动减少,使孩子的身体协调能力降低。 坏处7:看电视多的孩子习惯不假思索地接受信息,懒于思考和探索。 坏处8:看电视多的孩子人际交往能力差,因为缺少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体验。 坏处9:看电视会上瘾,看电视多的孩子会受到电视中购物消费的影响,养成不良消费习惯。 所以,如果家长有条件陪伴孩子看电视,不如把时间和精力用于帮助孩子把课外生活放在更加丰富多彩和有意义的事情上。 如果希望通过看电视扩大孩子的知识面和视野,不如和他一起读书看报,一起去博物馆展览馆,一起去自然界观察和探索。看电视能给予孩子的,现实生活能给予的更好更多! 此外还有和重要的一点: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不变成“电视迷”,那么至少你家里应该没有“电视迷”,否则你没有理由要求孩子比大人更有控制力。 图来自:pixabay.com

Read more

你把工作放在心上,老板就会想着你的前途

没有人愿意一辈子只做一个小职员,但是你知道怎么才能成功跃进“龙门”化身为龙吗? 秘诀就是:你把工作放在心上,老板就把你放在心上;你把工作抛在脑后,老板就把你抛在脑后。 所以,作为一名员工,一定要心无旁笃,一心扑在工作上,像老板一样爱企业,像老板一样工作,只有这样,老板心中的那杆秤才会向你倾斜。 如果你时时想着公司的事,总把工作放在心上,老板就会时时想着你的前途,把你放在心上;如果你很少想着公司的事,时常把工作抛在脑后,老板就会很少思考你的未来,也会把你抛在脑后。 据统计,在有的公司里,有35%左右的员工不敬业,这些员工在公司里总是混日子,他们得过且过,对公司缺乏敬业度。而且,研究结果表明,员工资历越长,越不敬业。其中有大部分资深员工“人在心不在”或“在职退休”,他们把工作远远地抛在脑后,给公司带来巨大了的损失,这种损失表现为浪费资源、贻误商机以及收入减少、员工流失、缺勤增加和效率低下等。 他们通常是很被动地工作,对待老板安排给的任务,总要计较分内和分外,如果不是分内的事,则会说“这应该某某去做”。即便是分内的工作,如果不被监督,他们也常常拖延,甚至干脆不做。 对于老板没有安排的工作,他们往往视而不见,比如公司某个地方的材料正被雨水淋着,他会说“这是仓库管理员的事情,不关我的事”,因为很多人都这么认为,于是一大批材料被淋坏了也没人管。 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形:还没有到下班时间,公司门口打卡机旁,就排满了人,他们在等待下班时间的到来,以便准时打卡离开。在他们心中,8小时之内是干老板的活,8小时之外就与公司毫不相干了。 一位经理刚到某公司任职。一天下午,需要撰写一份重要文件,写好后还得复印几十份。下班的时间马上就要到了,但还差一点没写完,为了确保有地方复印,他专程跑到楼下文印室,对那里的文员说:“我一会儿要复印东西,麻烦你稍微等我一下。”等他写好文件,打印出来时,已经过了下班时间3分钟。 他急急忙忙拿起文件去文印室,可等待这位经理的,却是文印室紧锁的门。因为文件当天晚上就要用,他只得请保安把已经离开的文员追回来,可她却指责道:“我一直等你到下班,你都没有来!”当保安提醒她这位是新来的经理时,她才吓得满头大汗,并毕恭毕敬地把经理迎进文印室。 这些“境界”不够高的员工,老板实在没有理由说他们错了,因为下班了,时间的确就属于他个人所有了。可是,老板也实在找不到理由去喜欢甚至重用这样的员工。 三洋公司创始人井植薰的话,表达出了许多老板的心声,他说:“对于一般的职员,我仅要求他们工作8小时。也就是说,只要在上班时间内考虑工作就可以了。对于他们来说,下班之后跨出公司大门,爱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去。 但是,我又说,如果你满足于这样的生活,思想上没有想干16小时或更多的念头,那么你一辈子可能永远只能是一个一般的员工。否则,你就应当自觉地在上班以外的时间多想想工作,多想想公司。” 没有谁心甘情愿一辈子做小职员,可很多人只知道“不愿”,却不去思考如何摆脱小职员的身份。 一位在职业路上非常顺畅的职业经理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时时想着公司的事,总把工作放在心上,老板就会时时想着你的前途,把你放在心上;如果你很少想着公司的事,时常把工作抛在脑后,老板就会很少思考你的未来,也会把你抛在脑后。” 这位职业经理人曾经在某汽车公司工作。关于他,还有一段故事。如果你是某汽车公司的生产经理,有一天,你下班后途经某停车场,发现一辆你们公司生产的汽车出了故障,你会怎么做?很多人可能会说,这关我什么事,我还是回家去吧;也有人会说这是售后服务部的事,我不用管;境界高一点的,可能会主动走过去,询问情况,然后给售后服务部的人打个电话。 刚才说的这位职业经理当时还没有当上经理,只是生产部一名普通技术工人。有一天,他在下班回家的路上,碰上一辆汽车出了故障,便主动走上去,询问了情况后,拿出车上的备用工具,花了两个小时,把车给修好了。 车主很感动,问他是不是售后服务部的工作人员。他说不是,他是生产部的。车主又问他既然不是售后服务部的,为什么主动来修车。他说因为车是他们公司的车,就得维护公司的形象,理所当然应该修,至于是哪个部门的并不重要。 事情很快就过去了,就在这位技术工人几乎忘记了这件事情时,公司一位领导找到了他,宣布要提拔他为生产部经理。原来,那位被感动的车主把他的事告诉了公司,公司领导感动于他的敬业精神,给了他机会,并对在场的很多人说:“一个能够在下班路上,把维护公司形象的事当做自己的事的人,正是我们要重用的人!” 对于老板们来说,凡是有益于公司的事情都会去做。他们总是渴望能够找到视公司的事情为自己事的员工,希望这样的员工能够成为他本人的“替身”,去完成他没有精力完成的事情。很显然,他对员工的要求,就是像他那样去工作。 如果你能够做到像老板那样,时刻把工作放在心上,把公司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做,那么,你一定可以让老板眼前一亮:这就是我要找的人!接下来,好机会、高职位、高薪水都会随之而来。 图:pexels.com

Read more

血型排行榜,超准!

最近身边的人越来越多的谈论血型和性格等方面关系,今天小编就特意整理下关于这方面的信息,与大家共享,希望大家喜欢哦! 最容易动怒的人是: O型:急性子,一点小事就能惹火他,性格中有好斗的一面,会以“我想发泄一下”为理由大发雷霆。 B型:看上去脾气很好,其实性情很直接,被愤怒冲昏头脑时,平日的理性立即消失不见,周围人通常不明白他为何发火。 AB型:以冷静著称的AB型人基本上不会生气,可一旦偶尔发起脾气来将十分恐怖,由于他们会控制情绪,一般怒火很快会平息。 A型:善于忍耐的A型,往往在实在忍不住的时候才会爆发。所以一旦生气,后果往往不堪设想。 最不会察言观色的人是: B型:B型人活得自在,我行我素,周围怎样都与自己无关,想说的话随口而出,不会考虑对方的感受。 O型:当O型人将精力集中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时,就会忘记还要顾及周围的事情。 A型:最在乎他人对自己看法A型,决不能忍受来自对方的批评,所以他们会拼命洞察周围的情况,避免出错。 AB型:思维敏锐,具有瞬间分析和适应环境的才能,能迅速地了解周围的情景,并做出得体的应对。 能大胆说出自己意见的人是: O型:有了不一样的意见时,他们基本上不会保持沉默,不管多么无聊的建议,不管对方地位多高,他们也会直言不讳。 B型:他们并不在意别人怎么想,所以对任何人他们都能坦率地表达,但是B型人不善于在很多人面前阐述观点。 AB型:最在乎人际关系的和谐,在直白自己的意见之前往往会考虑一下“如果我说了,会给我们的关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A型:谨慎小心,做事多虑的A型人,即使有很多想法,也无法将其顺利表达出来,因为他们怕被人反对。 喜欢存钱的人是: A型:A型人的口袋如果没有钱就会感到不安,哪怕是很少的积蓄,如果能存起来也是令人开心的事情。 O型:对存取这件事情本身没有太大的兴趣,也不是十分积极,但如果他们有想要购买的东西,有了动力就会为实现目标而存取。 AB型:虽然他们很想存取,但同时也喜欢花钱的毛病,如果不利于买保险、投资债券等无法随时取现的形式,恐怕很难存得下来。 B型:他们认为不存钱人生也不会有多大障碍,而且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要拼命积蓄。 容易乱花钱的人是: B型:B型人是标准的浪费专家,不考虑将来,只认定自己“现在想要的”,导致经常性冲动购物。 O型:具有领导天分,致使请客次数过多,总是第一个冲到款台结账的话,有再多钱也不够花。 AB型:难以抵抗精神压力的AB型,比起食欲来说,更希望先满足物欲,所以超爱购物。

Read more

送给优柔寡断的你!

优柔寡断是很多人都有的通病,做什么事情都犹犹豫豫、拖拖拉拉、思前想后,就是不去实践。结果就是什么都没做成,什么都没做好。这样的性格真是够可怕的。 你是否经常狠不下心来做事,对自己不够狠,对别人也不够狠。所以,你总是黏黏糊糊,总是不忍心去拒绝别人,总是下不了决心让自己过的更好,总是缠绵过往不能自拔?完了,优柔寡断的你,必须狠一次,看完这篇对你有助益的金玉良言吧。 在这个竞争异常激烈的社会,优柔寡断是使不得的。优柔寡断的人容易怀疑自己的能力,容易受负面情绪影响。本文赠送17条金玉良言,经常胡思乱想和优柔寡断的人一定要看。 1.不要在流泪的时候做任何决定,情绪负面的时候说话越少越好。 2.不要去反复思考同一个问题,不要把所有的感情都放在一个人身上,你还有父母,还有其他朋友。 3.不要害怕做错什么,即使错了,也不必懊恼,人生就是对对错错,何况有许多事,回头看来,对错已经无所谓了。 4.有负面情绪是正常的,但是自己一定要知道,要明白这只是生活的一小部分,在其余的时间里,要尽量的让情绪平稳起来。 5.那个人突然不联系你了,很正常;那个人突然又联系你了,也很正常,这也不说明什么。 6.如果不懂,就说出来,如果懂了,就别说,笑笑即可。 7.一切的烦恼都是自找的,因此也只能自己解决,不要找朋友哭诉,找他们去打球。 8.说过的话一定要做到,即使是很蠢的话,再蠢也比言而无信好。 9.无论发生怎样的变故,不要打破生活原有的规律,要按时吃饭,按时睡觉。 10.不要去害怕做一件事,不要害怕触景伤情,不要害怕说错话,不要害怕想起过去,不要害怕面对未来。 11.无论是对是错,你需要一个准则,你的行为应该遵循这个准则,并根据现实生活不断的修正。反反复复优柔寡断的人,是不可能讨人喜欢的,在对错之间徘徊的人,形象不如从错到对的人正面。 12.当他说“让我们冷静一段时间好吗?”的时候,要冷静的说好,然后挂断电话。不要哀求,他不是来征求你意见的。 13.不要把心底的话全掏出来,这些是只属于你的财富。 14.不要跟一个人和他议论同一个圈子里的人,不管你认为他有多可靠。 15.当你不知道和他说什么的时候,那就什么也不要说,沉默有无限种含义。 16.不要追求什么结果,每个人结果都一样,就是死亡。 17.不要后悔,无论怎样都不要后悔,后悔的情绪比你所做错的事更可怕,因为这会摧毁你的自信,自尊以及很有可能让你去做一件更错的事。 图来自:pixabay.com

Read more

没房没车怕什么!这样的男人女人赶着嫁

有的男人讨不到老婆就会抱怨女人只想找有房有车的男人嫁了,太物质!虽然“有房有车”是大多数女人理想的择偶条件,但一个男人没有女人想嫁绝对不是这个原因,如果一个男人能做到以下行为,没房没车女人也赶着嫁。 男人就算日子过得再苦再累,也不会亏待女人,会带她去吃好吃的,买好玩的。 虽然现在有不少女汉子,看似强得不需要男人照顾和关心,也能一个人活得好好的,其实她们只是表面坚强,也还是希望被一个知心人宠着爱着,就算不是宠上天,至少也能带她吃吃好吃的,玩玩好玩,她们就很心满意足了! 男人就算现在穷得吃土,也不会灰心丧意,而是更努力工作、拼搏,给自己和她一个美好的未来。 女人其实不怕男人穷,也不怕跟着他吃苦,就怕这个男人不上进,要一起吃苦吃一辈子,这样不上进的男人,就算有千万身家,女人也不愿意嫁给他,陪他走一生。 男人就算穷到身上只剩100块,也会分88块给她,剩下的12块购买一包烟就行了。 这样甘心分享自己的男人,再穷也不会让自己的女人过苦日子,这样的男人女人怎么不嫁呢? 男人就算被骂吃软饭,被世人唾弃,也会坚持拉着她的手,给她一份“一生只爱一人”的爱情,用无声的行动证明自己的真心。 就像张杰一样,就算被无数网友骂“软饭男”,骂他是老婆谢娜的“裙带”,也不会因为承受了这样巨大的负面和压力,就放开谢娜的手,而是爱她宠她,给她最真的爱情,让她越来越幸福! 男人就算不懂浪漫,也会为了她用一辈子学会“浪漫”。 有人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其实只要是爱,就不怕迟到。只要对方是你爱的人,就不怕他不懂浪漫,因为他用一辈子的时间,向你说一句“我爱你”。这样爱,最深刻,也最动人! 图/pixabay.com

Read more

有病不拖着,及时就医,就是对家人最好的爱

01 一天夜里,一位做房地产宣传文案的朋友发来私信,说她可能不再继续写字和图文设计工作。 我一时惊奇,问她何故?才知她脑袋瓜里长了一个瘤,幸好是良性的,但是医生建议术后尽可能避免太费脑的工作,还说这个病十之八九就是长期熬夜埋下的病根。 有病不拖着,及时就医,就是对家人最好的爱 朋友想起一段时间里,经常加班到深夜,常常会莫名其妙地头疼,当时年轻,觉得能熬,也当是小时候撞破过脑袋,流了太多血,如今是遇上阴雨天气出来作怪的毛病。 想着能拖着就拖着,也不会是什么大毛病。 直到几个月前,她在客厅里赶一份策划书,一阵阵眩晕,恶心难挡,一头栽倒在沙发上。 被家人发现及时送去医院,得知这些年的疼痛不是平白无故,而是里面不知道何时长了这么个很危险的东西。 很多人对她说:幸好发现的早,肿瘤的位置也十分便于手术和日后恢复,要是一直拖着不被发现,后果将不堪设想。 朋友说这件事后她先生十分后怕:真要是这样,我们一家人以后还怎么过下去?一生幸福全毁。 想来心里一阵发毛,悔不当初不爱惜身体。 而住院那段日子,她经常听医生们说:其实很多人的病都是拖出来的。 如果每一个人能够早一点重视自己的身体爱惜生命,不过度挥霍年轻的资本,就会少一些后来的疾病缠身;如果每一个人知道定期体检,适时养生,有病就看,无病防范的话,就可以多一些生命的璀璨。 对于这些话,我深以为然。 而很多时候我们明知道熬夜不好,却还在熬夜,很多时候我们明知道有了病要及时就医,却还在继续硬撑,殊不知,疾病正在一点点侵袭我们,躲在暗中发笑。 而我们还一直坚信着自己可以爱着一切的人,像个英雄所向无敌。 其实很多病真的是拖出来的,很多问题也真的和自己马虎不重视太有关系。 而我们懂得的时候,往往已经迟缓,比如我自己。 02 去年夏天,酷暑难熬,尤其夜里,无风无阴凉,闷热得很,为了得到现成的清凉,总把空调开到25以下,凉爽是凉爽了,但也得了一场重感冒。 有一天清晨醒来,我的被子滑落在地,鼻子一阵酸楚,随即喷嚏不断,一直到夜里都未曾停歇,手帕握在手里,鼻子被擦得红彤彤的,眼睛猛流着眼泪,心里苦不堪言。 而我还想着只是一场普通的感冒。 以前都是吃点药或者喝点热水熬过去的,这一次无不例外,草草应付。 谁知,连续了几个月也未见好透,反反复复,折磨人心烦躁。 不爱惜身体,身体必然就会惩罚你,一点也虚假。

Read more

四个故事带你走更远

1、停车位 瑞典沃尔沃总部有两千多个停车位,早到的人总是把车停在远离办公楼的地方,天天如此。问:“你们的泊位是固定的吗?”他们答:“我们到的比较早,有时间多走点路。晚到的同事或许会迟到,需要把车停在离办公楼近的地方。” ——多为别人着想时,路才会走得更远。 2、 借伞 孔子有天外出,天要下雨,可是他没有雨伞,有人建议说:子夏有,跟子夏借。孔子一听就说:不可以,子夏这个人比较吝啬,我借的话,他不给我,别人会觉得他不尊重师长;给我,他肯定要心疼。 ——和人交往,要知道别人的短处和长处,不要用别人的短处来相处和考验,否则就会友谊不长久。 3、 取经 一头马、一头驴听说唐僧要去西天取经,驴觉得此行困难重重,便放弃了;而马却立刻追随而去,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取回真经。驴问:兄弟,是不是很辛苦啊?马说:其实在我去西天这段时间,您走的路一点不比我少,而且还被蒙住眼睛,被人抽打。其实,我是怕混日子更累。 ——真正的累,来自于内心的无知与迷茫。 4、合作 一日,夜深人静,锁叫醒了钥匙并埋怨道:“我每天辛辛苦苦为主人看守家门,而主人喜欢的却是你,总把你带在身边,真羡慕你啊!” 而钥匙也不满地说:“你每天待在家里,舒舒服服的,多安逸啊!我每天跟着主人,日晒雨淋的,多辛苦啊!我更羡慕的是你!” 一次,钥匙也想过一过安逸的生活,于是把自己藏了起来。主人出门后回家,不见了钥匙,气急之下把锁给砸了,并顺手扔进了垃圾堆里。进屋后,主人找到了钥匙,气愤地说:“锁也砸了,现在留着你还有什么用呢?”说完,把钥匙也扔进了垃圾堆里。 在垃圾堆里相遇的锁和钥匙,不由感叹起来:“今天我们落得如此可悲的下场,都是因为过去,我们没有看到对方的价值与付出,而是这山望着那山高,彼此斤斤计较,相互妒忌和猜疑啊!” ——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相互的,互相扯皮、争斗,只能是两败俱伤,唯有互相配合、相互欣赏、相互团结、相互支持、相互信任、相互珍惜,方能合作共赢。 图/wallcoo.net

Read more

当一切放下,醒来便是再生!

人生,需要有一些时刻,慢下来,静下来,听一听花开的声音,看一看叶子舒卷的曼妙。不要以为你放不下的人同样会放不下你,鱼没有水会死,水没有鱼却会更清澈。 该来的都会来,该走的全会走,别抗拒,别挽留。用最真实的自己,才能遇见最应该的那个人。一个人真正的强大,并非看他能做什么,而是看他能承担什么。这个世界上总有那么一个人,是你的念想,是你的温暖。 死党是那群即便知道你傻,还跟着你犯傻的人。没有人可以左右你的人生,只是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多一些勇气,去坚定自己的选择。好时光总是很短暂,多想身在其中,赖着不走。懂事,让我懂了很多不该懂的事。 人,偶尔大醉一次,似乎无可厚非。醒来,就是再生。有时候在乎的太多,对自己也是种折磨。我喜欢现在的自己,褪尽曾经的幼稚;我更喜欢明天的自己,会比今天更美丽。如果没有盲目的期待,就不会有失望。 这个世界,没有一种痛是单为你准备的。何必向不值得的人证明什么,生活得更好,是为了自己。如果你无法忘掉昨天,就不会有一个更好的明天。世界再大,大不过一颗心;走得再远,远不过一场梦。 注定要分开的,各自安好,是否晴天,都已不重要。前路曲折其实是好事,因为我们能够看到更多的风景。脚踏实地走好每一天,每一个现在,都是我们以后的记忆。 以平常之心,接受已发生的事。以宽阔之心,包容对不起你的人。当一切放下,醒来便是再生。 图/pixabay.com

Read more

当年说只要孩子快乐的,现在都在面试名校

人生很多的时候,初心就是用来更改的。谁让那时候见的世面少呢? 我的朋友圈里,大家都陆续当了爹妈了。孩子还在肚子里和刚出生的时候,自己一路从独木桥挤出来的爹妈都说——我一定要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那时候都信奉“快乐哲学”,各种要遵从孩子的天性和本性,信誓旦旦蜗牛漫步陪着孩子慢慢长大,深情款款我不希望你出人头地只要快快乐乐。 一转眼,该上幼儿园小学了,面对择校,就没几个不焦虑的。到底是公校还是私校,要不要上国际学校,孩子以后要高考还是出国留学,还是干脆全家移民出国得了。选择越多越焦虑,妈妈群里每天散播名校入学考试题增加恐慌情绪。有的人自己创业没哭拿到孩子录取通知书哭了;有的金融工作者“分分钟几百万上下”手不抖,陪孩子面试手抖了。那请问了,要孩子快乐的初心还在么? 当然是在的。比如说我,我就特别想让孩子快乐,也特别想让孩子上名校。 首先我们一定要承认,教育是一种资源。公共教育是公共资源,私校是私人资本带来的资源。但好的资源永远是稀缺的。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每个人都有权利得到公共教育资源,但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稀缺资源。要得到稀缺的资源怎么办?当然是资源置换,不是家长的资源,就是孩子的资源。家长的资源,比如说家长的财力、家长的人脉、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倾注;孩子的资源,比如说孩子的智商、才艺天赋、后天习得的技能、某种难得的品格。 自己资源越少的父母,越应该重视孩子是不是能得到这份教育资源。 所有自己名校毕业,年薪几十万跻身中产的爸妈,当他们说出“我不指望孩子上什么名校”,其实的意思是“你不是非得上哈佛耶鲁北大清华”,但是,二本总是要有的吧?当他们说“我不指望孩子出人头地,他们高兴就好”,但是,你不能一辈子在麦当劳打工在酒店拉门吧? 在麦当劳打工就一定不快乐么?当然不是。只要这个人修养高,能够在这个嘈杂的时代恬淡自守,他仍然可以很快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是孔圣人都赞叹的颜回的境界。放在现代语境下,就是吃着地沟油、污染水,蜗居在出租房,别人都觉得他可怜,他自己倒是仍旧很高兴。孔圣人都达不到的境界,我并不指望自己的孩子年纪轻轻就达到。 其次,不上二本就一定不能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么?当然也不绝对。任何一个时代,都有英雄不怕出身低的励志故事。在中国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最先富起来的那批除了官倒,反而是社会边缘分子,很多人做着小生意跑着单帮就积累了第一桶金。所以大谈特谈“读书无用论”。但现在的时代不同了——这是一个社会经济结构越来越固定的时代,这是一个高科技人工智能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知识是真正有价值的。 我们津津乐道比尔盖茨辍学、扎克伯格辍学,但有没有想过,如果他们不在哈佛,能不能辍学?大家不要忘了,他们是创业成功退学的。比如说,扎克伯格一拍脑瓜,要做一个facebook,首先要找程序员,再要有人推广,再之后要找人融资,他找的是谁?同学。所以他的哈佛同学里,随便挑几个,就能凑齐这一班人马了。比尔盖茨也是一样。 作为个体,我们永远不能说一个没上名校的人就不如上了名校的优秀。但是作为一个群体,我们必须要承认名校里聚集着更多优秀的人和更多优秀的头脑。我大学时候打工,那时Ebay还在中国,某个总监跟我说他的经历——从香港去澳大利亚,去澳大利亚去美国,在某所不算一流的大学读计算机。刚毕业时雄心万丈,觉得哈佛斯坦佛的有什么了不起,自己也未必比他们差了。但那么多年过去,他忽然明白一个道理——原来哈佛斯坦佛的毕业生,他们的同学朋友,也是哈佛斯坦福的。 第二个非常重要的点,是我刚才说过,名校作为稀缺资源,有些人是用自己的资源换进来的,有些人是用父母的资源换进来的。有人说教育就是拼爹,这是对的,不光是拼爹的财力,更是父母的眼界、学识和判断力。工人的父母可以很好地指点孩子怎么做工,但指点不了孩子怎么做企业、做官员。 像我一样家庭出身非常普通的同学们可以回想一下,父母最初对你的职业期望是什么?我记得我小学时候,我妈妈希望我长大做秘书,因为相比车间里的工人而言,秘书这个工作坐在办公室里看上去很舒服。于是我小时候放弃了学画画、学音乐、学下棋,专心致志参加一个课后班,叫“英文打字”。年轻的小朋友们不要以为是在电脑上练打字哦,是用一个体积庞大而笨重的机器,叫打字机。风里来雨里去,拎着这个机器从学校走到少年宫,还参加上海市的打字比赛。而现在的唯一用处呢,就是打字打得比别人快一点。 人在成长过程中很多阶段是需要有人指引的。需要学一点什么技能,哪些有所谓哪些无所谓,考大学学什么专业,第一份工作找什么样合适,如果这些教导父母因为眼界局限没有能力给出,可以看看自己同学的父母都是怎么建议的。 最后一点,根据我个人的经验,越是名校其实越注重“人”的发展。文学、艺术、哲学、思辨能力、对权威的质疑,我真正接触到这些都是在复旦里。中学课本里都学过《狂人日记》,鲁迅简直是当年所有中学生的噩梦。但大一上文学课,教授问:你们看《狂人日记》记住了什么?有个学生说,她就记住了“青面獠牙”一伙人,好吓人。教授夸她有灵气。我那时才突然知道,原来对文字的感性感受和共鸣才是最根本的,而不是夸夸其谈主题思想和创作背景。不是名师,讲不透这一层。 快乐是重要的,快乐也是最终目的,但是对绝大多数人而言,快乐都是有物质基础的。我相信名校这个资源能够带给孩子很重要的物质基础,而且对家庭资源越少的孩子,名校这个资源就越重要。我还不够牛,所以我希望我的孩子能上名校。至于怎么推孩子上,怎么不给孩子太大压力,怎么尊重孩子天性发展,怎么全面培养一个“人”,这是另一个话题。但是如果有的选,当然要选名校。 来源:虎皮妈的夜航船(hupima) 图来自:google.com

Read more

做妈妈 要学会心上插把刀

父母应放手,让孩子独立。心上插把刀,看着孩子受苦,揣着自己的心,站在孩子的身后,默默地看着他跌倒,把担心、焦虑、不信任转化成放手,相信和鼓励,这才是爱,这是真正的爱,这是更高层级的父、母爱! 孩子被子叠得不整齐,帮他叠叠;鞋带系不上,帮他系上;骑车摔倒了,帮他扶起来,看着孩子难过,去哄他、抱他……做一个为孩子遮风挡雨的妈妈很容易,但做一个心上插把刀看着孩子受苦的妈妈非常非常不容易。 有时,我们甚至觉得这样的妈妈非常残忍,怎么可以这样对待孩子。可是,没有父母完全能挡住的风雨,而挡住的风雨也许正是练就坚强翅膀的源泉,挡住了风雨,夭折了飞翔的翅膀。作为妈妈,要承载自己的不舒服,承载自己内心的痛苦,陪伴着他长大,不是帮助他长大,这是对妈妈非常大的考验。 现在不吃苦,将来准辛苦 每个孩子都必须承担起自己生命的责任。我们都想培养一个具有独立自理生活能力的孩子,这个能力不是说出来的,是做出来的。而做的过程,开始是踉踉跄跄,做得勉勉强强,然后比较熟练,最后非常地娴熟。能够自如地安排自己衣食住行的能力,这一定不是保姆能够帮着达到的,这个能力也不是爷爷奶奶帮助完成的,更不是自以为很爱孩子的妈妈包办完成的。 我女儿要去国外读书,我想培养她自己学会做饭、不管去了哪里都不至于饿肚子的能力。可是刚开始,她宁愿不吃饭,不学也不做,看着她这样子,其实我在旁边,内心是很挣扎的,但是我想我得熬住,因为,我肯定不可能永远陪着她,每顿饭都做好,她爸爸也不可能,而她将来是要自己做的,不仅要做,还要学会能够为自己一日三餐做的比较好。 做一个让孩子高兴、自己内心舒服的妈妈是非常容易的,可是,顺风顺水和舒舒服服不会给人带来成长,孩子也是在跌跌撞撞、经历各种体验中才能羽翼丰满。因为没有一种能力纯粹是在欢乐和愉悦中产生,面对风雨的能力都在痛苦和挫败中培养起来的。现在不吃苦,将来准辛苦。 孩子心理上也需要“蹒跚学步” 每一个当下,回到我这么说这么做到底对孩子有没有帮助,即便你当时心里非常难受,但是当你想到孩子将来能够独自生活,这个苦自己要吃下来。这个苦也是你作为妈妈必受之苦,而孩子成长的苦他一定要经历的。 每个孩子刚开始蹒跚学步,如果摔倒了,马上扶一下,每一次都这样,孩子永远也学不会走路。但路肯定是要他自己走,我们肯定不会抱着孩子,一直把所有的路帮他走,你抱着的孩子,永远都不会走路的。 我们在一个物理上面来讲,比较容易就说是接受这样一个现实,而从心理上来讲,孩子也有这样一个蹒跚学步的过程,而心理的这个过程是我们很多人不知道、不了解的。之所以有些家庭养出体格比较健壮,而人格、能力有缺陷的孩子,就是因为父母在心理上没有帮助孩子完成蹒跚学步。 一个真正的有能力的妈妈,能够真正培养一个能够承载自己生命责任的孩子。做每一件事,说每句话都要想到,能够帮助培育孩子独自面对生活风雨、驾驭跌宕起伏世界的能力。 为了帮助孩子成长 忍着内心的痛苦 才是更负责任的一种母爱 现在对孩子的“残忍” 才是对孩子未来的负责 你赞同吗? 图:pixabay.com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