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过自己

没人心疼的时候,就自己心疼自己;没人爱的时候,就自己爱自己。人生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快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忧伤,每个人有自己的幸福,每个人有自己的痛苦。 人累了,就休息,心累了,就沉默。开心了就笑,不开心就过会再笑。哭的时候不一定就真的伤心,笑的时候不一定就真的开心。幸福的人不代表没有烦恼,伤心的人不代表没有快乐。 宁可让人看你活的没心没肺,不要让人看你楚楚可怜。伤心难过的时候,蹲下来抱抱自己,原谅别人,放过自己。 不是所有委屈都可以呐喊,不是所有心事都可以述说,有些事只能自己懂,有些话只说给自己听。 不要轻易的流泪,难过伤心抬头望望天,天那么大,会包容你所有的委屈。 人冷了,可以找个地方取暖,心冷了,却很难在暖过来。两个人的世界,不怕吵架,怕冷漠。冷了一个人,冷的却是两颗心。一道菜凉了我们可以再热,一颗心凉了,却很难再热。怕的是一热再热,那颗心会变的七零八碎。 老天给了我们一颗心,是要我们用来爱的,不是用来伤的。 我不说不代表我不知道,我不计较不代表我就不在乎,宽容别人,就是善待自己,原谅别人,就是给自己生路。不要让自己的眼睛蒙蔽了你的心,时间是最好的证人,会让你懂得,日久不一定见真情,但是一定会见人心。 图 | wallcoo.net

Read more

转化金钱为善财

我们也必须明白,世间的成就都是因缘和合而成。比如一个人的成长,从呱呱坠地到成长,这过程有父母养护、师长教导,乃至各行各业供应衣食住行的因缘等等。 我们读书做人、成家立业,无不希望有所成就。但成就不是凭空想像,也无法不劳而获。适当的外缘帮助,固然对自己有利;过分的依赖他人,也不能有所成就。 人往往贪心,如果有了钱,就会只想把钱存到银行里,就要积聚,那就不能创建事业。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都是五家共有的(五家为:王、贼、水、火、恶子) 1、一场水火地震、疾病天灾都会让人倾家荡产。 2、强盗土匪会劫夺我们的财富。 3、贪官污吏会以种种手段侵夺百姓财产。 4、不孝子孙会耗尽家财。 5、国家的苛政赋税会使民不聊生。 若能够不执着于钱的拥有,让钱财流通,成就更多的好事,才能发挥金钱的价值。所谓“十方来十方去共成十方事,万人施万人舍共结万人缘”,那么俗世的钱就兼具了出世与入世的大用。 有此人执着于修行就不要有钱、不能有钱,要住在贫穷里,但是,贫穷并不保证更高的道行,这样也是执着于我、执着于相的,执着于“我要有贫穷的样子”才是行者。 除非一个人不必做事,要做事就离不开钱,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若是一无所有,怎么财布施?我们度生、布施,要有体力、才华、能力或愿心,为什么独独要排斥钱财,心或物质的贫瘠,在不同层面上会令布施和度众有所局限。 真正值得关心的课题,应是如何将信施的善财、净财、圣财好好用在有利众生的事情上,不应该落入“贫穷才表示修为足够”的执念。 图/wallcoo.net

Read more

年薪百万的人都在靠什么赚钱?

归根到底,大家都是出来卖的,你能卖什么,决定了你的收入最终落在什么档次。 一个人能合法地卖的东西,无非就四样: 1、最高端的,靠卖信息赚钱 信息不对称,是白手起家最快的捷径,越不对称,越来钱。 古代消息迟滞,商旅靠A地买,B地卖的差价就能赚取巨额财富,这是因为“什么东西在哪里稀缺”的信息是差价的关键,一旦掌握,就站到了价值链的上游。 垄断了信息交换节点的人,往往在体系中拥有最大的议价权,什么都不需要自己干,光靠制定游戏规就能赚钱。例如:房地产中介。 2、最轻松的,是用钱来赚钱 房产增值、房租、利息、股权收益这些都算靠钱赚钱。年薪几十万,不如拆迁户。 对于普通人而言,在这个时代,个人财富增长的主要载体就只有房产增值。什么都不如买房是过去十年来中国的社会共识。但很多人没有再往深去想?为什么啥都不如买房呢? 答案是,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资本回报率增速高于劳动回报率增速的时代,也就是:房价只要稍微涨一点,普通白领辛辛苦苦攒了好几年的收入瞬间前功尽弃,赚的再多也追不上资产增值的速度。 现在只有极个别的行业(如互联网),其劳动回报率的增速才有可能高于资本回报率的增速,所以这其实也可以作为判断一个行业是否是朝阳行业的标尺。 3、性价比最高的,靠卖他人的注意力赚钱 所谓的注意力经济,其商业模式可以用一句非常久远的大忽悠话来概括:“全中国只要每个人给我一块钱,我就是亿万富翁了”。 这句话大概20年前就有了,在90年代末第一次互联网泡沫时不知道忽悠了多少美国投资者,后来事实证明绝大部分都是胡扯。 现在20年过去了,技术手段可以让一个在边远小县城的人在一秒钟之内把钱支付给上海写字楼里的某个人,这句骗了20年的大忽悠话终于有了实现的可能。 注意力经济这个东西的规模其实很好计算,假设一个人一天24小时,除了工作8小时睡觉8小时外,还有4小时闲暇时间,那么注意力生意就是在抢这四个小时。 而一个人愿意为闲暇时间支付的开销是固定的,那么简单的计算就能得出平均每分钟的注意力停留时间值多少钱,再乘以关注数,papi酱之类的网络红人就可以开始定价叫售了。 所谓得粉丝者得天下,在卖注意力这个行当体现的淋漓尽致,一台电脑一根网线,一年几百万上千万的来钱,无本万利,玩的就是群聚效应和粉丝经济。这些新经济的现状有时会让许多传统的,循规蹈矩好好读书上班的人心里不平衡。 就比如说 网络直播,一个脸蛋还不错的漂亮姑娘月入十万不是问题,凭的是什么?男粉丝够多,男粉丝手机有支付功能,满足这两点就够了。 第一个条件以前一直有,第二个条件最近几年才达成,所以对于这些姑娘来说,这个以前自己根本不敢想也想不到的神奇的时代就这样来到了。 4、最不划算的,是靠卖自己的时间赚钱 大部分人,没本金、没人脉,空有时间,便只能靠卖自己的时间来赚小钱,俗称讨生活。 卖时间的钱赚的最为辛苦,是因为同质化竞争者以十亿计,卖时间的人面对买方几乎没有议价能力,只能在食物链的最下游任人宰割。 这当中聪明一点的人,靠逼着自己念书、进修、升职来增加劳动效率,能多赚那么一点。而大部分智力无法支持提升劳动效率的人,就只能靠增加劳动时间长度来增加收入。

Read more

现代爱情观

现代的爱情很多是破碎的,因为他们连爱的原理都不懂,他们是靠争取的,强逼的,控制情人的心来爱自己,那是很不合理的事,自己的心都不容易控制了,更何况要去控制别人的心。 別人要爱你就爱你,不爱你就不爱你,不能强逼的,如果你真的希望别人爱你,你就要让自己可爱起来,让自己有美德,贤慧,操守,即使没有呼唤别人爱自己,别人也自然会爱你。其实,那些时常呼唤别人要爱自己的人通常都是不可爱的。只想在果上执求,却不在因上下功夫。 “无因要果”,整个世界都在散播这种思维,歌曲啊、戏啊、书啊……,都在教人在果上取巧。无因要果是机巧,这是这个世界的问题。 很多错误观念都从爱情歌曲出来,你们听听现代情歌在唱些什么?主流是我爱你,条件是你必须先爱我,内容都是以自我为中心,都是要、要、要,不是奉献,不是付出,喜欢让自己活在狭窄的思维。听多了这类的爱情歌曲不知不觉就被洗脑,被塑造,打进意识里去了,心胸也不知不觉变得狭窄了。 当进来修行界时,也不知不觉把这种世俗的思想模式带进来。在修行界不是这样的,学佛人是宁可自己受委屈,我辛苦些,多付出些,可是我希望你好,让你得到。当人人都希望自己付出多过得到时,整个族群,乃至整个世界会非常美好。为什么?因果法则真实不虚啊! 图 | wallcoo.net

Read more

短信暗号知多少

1.当你收到“你干嘛呢?” 实际上是想说“我想你了” 2.当你收到“呵呵”,多是没笑或者傻笑 3.但如果是“哈哈” “嘿嘿”或者“嘎嘎”,这时你打过去一定是在笑 4.说你“傻瓜” “笨蛋” 其实是关心你,担心你,希望你照顾好自己 5.如果是问句结束,其实是希望能和你多聊一会儿 6.“哦”多半是在敷衍 7.但如果是“知道啦” “收到” “遵命”之类的则表示比较在意 8.有时劝你忙自己的,其实他口是心非 9.把他的傻事、丢脸的或是失落的事告诉你,是希望你安慰他,开导他,甚至骂骂他 10.主动发给你,说明你在他心目中有一定的分量,一般人不喜欢和不在意的人罗嗦 11.如果给你起外号,是希望你可以记住他多一点 12.“我刚到” “我已经到家咯”说明进屋第一个想到的是你 13.“你到家了就告诉我一声啊” “你到家了没啊?”意思是我要你一定平安,我不许你有事 14.有时不会那么巧就错发给你,可能是他想发给你又实在没东西发,虽然这样很蠢 15.收到“转发2个人会幸福哦”,是他觉得这条短信很有意思,但是又不忍心让你转发给10个人,就偷偷的把10改成了2 16.凡是那种“不转发就会不幸”诅咒性质的,他不是没有收到过,但是绝不会转发给你 17.有一阵你没有收到过他的短信,但并不代表他草稿箱里没有

Read more

一个穿37码鞋的女生!(经典!)

一个穿37码鞋的女生: 逛街的时候看上了一双鞋,鞋的颜色款式你都特别喜欢。 她就认定了这双鞋,可是老板告诉你鞋子只有36码。 她犹豫再三还是决定要买,她想慢慢适应穿久了就会好的,于是她把鞋子买回了家。 穿了一个星期,小了一码的鞋子磨得她满脚泡。 她的脚虽然很痛,但心里还是很满意很满足, 特别是当身边的朋友不停的夸赞这双鞋好看时。 穿了两个星期,她开始偶尔抱怨这双鞋让你走路很累。 但还是很喜欢这双鞋,只是渐渐减少了穿它的次数。 穿了一个月,鞋子终于不磨脚了。 那是因为她的脚磨起的泡已经成茧,她感觉不到疼了。 有一天,她打开柜子准备穿这双鞋时她惊讶这双鞋没有从前那么好看了,是它确实没有从前好看了; 她的脚把它撑的变了,形鞋帮有些裂缝,鞋头也蹭掉了皮。 她抚摸着这双鞋心里失落后悔无奈很多情绪, 她开始感慨这一个月以来为它受的罪, 她甚至开始后悔当时为什么不选双别的37码的鞋子。 它不一定特别漂亮但舒服合脚 她伤心的把鞋子放进了柜子里,从此一次也没有再穿过; 以后她再买鞋子无论多么好看只要不合脚你都不会买, 那双36的鞋子让她明白,喜不喜欢和适不适合是两码事。 婚姻是一双鞋。不论什么鞋,最重要的是合脚;不论什么样的姻缘,最美妙的是和谐。 切莫只贪图鞋的华贵,而委屈了自己的脚。别人看到的是鞋,自己感受到的是脚。 脚比鞋重要,这是一条真理,许许多多的人却常常忘记。 找一个能包容你的人。可能他不是你喜欢的类型。但他能包容你的一切。 就像鞋子一样。漂亮的穿着不一定舒服。会挤脚。会破皮。会流血。但合适的鞋子就不一样。

Read more

女人这辈子真的不容易!

女人真正的痛 不是第一次 不是生孩子 不是没饭吃没衣穿 也不是荣华富贵 而是在她哭的时候 没有一个肩膀给她 晚上没有人抱着入睡 哪怕是一分钟, 在她受到伤害的时候 没有一句问候 还有就是在你出轨的时候 仅此而已 突然间在想,婚姻给了我们女人什么? 为了家庭,为了孩子,我们付出了多少,改变了多少? 你的男人又理解你多少? 女人把婚姻看的比什么都重要,可婚姻,婚姻都给了女人什么? 女人的艰辛,男人永远无法想象和体会的痛苦。 也许生个孩子对男人们来说只是家里添了个孩子,经济压力大了一点,而对于女人,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怀孕的不适,到驼着几十斤的肚子近一年的时间,再到生产给身体带来的伤口和常人无法承受的疼痛,随之而来的还有日夜喂养的辛苦,多少个日日夜夜都不能痛快睡足八个小时的劳累。 更有产后身材走样,脸上长斑,体质变差,性生活质量下降等等让女人魅力全无,让男人再提不起兴趣的后遗症。 女人,你这样为难自己,真的是为了自己?还是只是因为你深爱的那个男人? 男人,你们家辛苦的不只是你妈一个,还有你身边的这个女人,她们经历的是一样的痛,付出的是一样的多。 一个女人愿意背景离乡,离开自己的亲人,放弃婚前的自由,嫁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叫着一个陌生的没生她养她的女人作妈,还要为你生儿育女、操持家务,只因为爱你。 在你叫她对你家人好一点之前,跟你家人说一声,请你们对她好一点。

Read more

别再做蠢女人了

很多女人都喜欢为爱情牺牲很多东西,所以才有了那句话:爱情中的女人都是蠢女人。其实作为现代的女性,正确的看待爱情才行,爱情只是人生中的一部分,没有必要付出自己的一切,婚姻也是一样。有时候你越是用尽全力,爱情和婚姻越是会离你远去,不如让爱情最为自己人生的装点,不再做人们口中的蠢女人, 不要再做下边的5件事了。 一、为了爱情或婚姻放弃梦想 很多人曾经说起梦想都是激情澎湃的,但是遇到了觉得可以托付终生的男人的时候就会彻底变调,觉得也许安定的生活才是自己需要的。但其实一个值得你托付终身的男人,一定不会让你为了他而轻易放弃自己的梦想。相反,他会帮助你克服前进路上的种种障碍,因为他深知,你的人生和他的人生同等重要。人生的意义不是满足于现状,而是不要忘记你曾经的梦想,哪怕是结婚后有了小孩。 二、试图用小孩来拴住男人 小孩本该是两个人爱情的结晶,爱情的见证,你一定不愿意让她成为你的工具。我们已经在影视作品里见过太多这样的桥段了,但现实生活中其实有着更多这样的例子。不要用怀孕或者孩子来取悦男人,因为生育问题对于每个女人来说都是一个严肃的话题,你必须认真地对待。男人也最讨厌关于这件事的玩笑,记住,爱情不是可以用任何事拴住的,要靠爱来维系。 三、减肥大过天 其实大多数女人并不是真的胖,而是自己觉得自己胖,因此只要自己的体重没有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就没有必要吧减肥当做自己的头号目标。爱情给了女人们又一个忍饥挨饿的理由,如果你是出于健康的目的,只要适度,这么做自然没有问题,但如果你只是为了得到他的赞许、为了得到他更多的关注而盲目地减肥,目的就有些不纯啦!毕竟生活在一起久了,不会有人在乎你的外形了。 四、把男人家庭当做生活的全部 这也是类似于为了爱情放弃事业的选择性错误,理由也是一样,毕竟任何事都不能是你生活的全部,健康正常的人生是由很多部分组成的,你的生活中除了男人还有父母,还有兄弟姐妹,还有朋友等等。除了家庭,你还有娱乐,还有健身等等空间。很多女人打着爱情、家庭、孩子的名义,牺牲了陪伴家人和朋友的时 间。即使这样爱情美满了不,等到失去了这些弥足珍贵的关系才还是会后悔吧! 五、对男人唯命是从 虽然男人通常比女人有着更强的控制欲,但是一旦你彻底满足了他们,从此唯命是从,那么以后的日子你就等着难受吧。这样等于让出了爱情家庭中的主动权,作为一个被动的成员存在,这样说起来,你也知道会变成什么样的生活吧。而这就到了考验你是否独立、有想法的时候了! 聪明的女人绝对不会让自己完全屈从于男人。 文/做个受人仰慕的女子 图/pixabay.com

Read more

“我爱你”其实还有下半句,你知道吗?

很多时候,我们都以为,“我爱你”是一句甜到腻的情话, 然而,我爱你”其实还有下半句。。。 “我爱你,但不能让别人知道。” “我爱你,但不能和你见面。” “我爱你,但是我要走了。” “我爱你,但不能和你结婚。” “我爱你,可还是和你分手比较好。” 末了,我终于明白,原来在很多时候,“我爱你”只是上半句,真正比“我爱你”更重要的是下半句,因为有了上半句的铺垫,下半句的转折才不显得那样突兀;因为有了上半句的粉饰,下半句的事实才不那么难看。 其实,我们都明白“我爱你”并不是像吃饭这个词一样能随意出口的,甚至在有些时候我们说它的时候闪耀着梦想的色彩:圣洁,不受任何外力的诱惑和控制;圣洁,不夹杂任何利益的驱使;长久,穿越所有的风风雨雨;温暖,滋润两个孤单寂寞的灵魂。 “我爱你”,让情人们陷入美梦之中,可总有一天,梦中的爱情被人玷污了圣洁和纯美,变得肮脏和恐怖。而“我爱你”则成了遮羞布,成了一戳就破、让人痛苦的遮羞布。其实,也没有什么,只要我们想一想:“我爱你,但是我更爱自己。” 一切就释怀了!谁让人的本性如此呢! 对于许多人来说,也许一生总忘不了第一个对自己说“我爱你”的人,也忘不了第一个自己对他说“我爱你”的人,并且他们一生未必只对一个人说过“我爱你”,但是,我还是相信我爱你。 这句话我们一辈子可能会听到很多次,说这句话的人不见得就是我们所爱的人,但是人们还是为心爱的人说出这句话时感动莫名。 也许,有时候,我们面对这三个字时真正要问的是: 我们可以怎样来成全爱? 我们可以怎样来表达爱? 我们可以怎样来维持爱? 我们可以怎样来留住爱? 如果还没有思考好这些问题,那“我爱你”还是不要轻易出口的好。 其实,对于“我爱你”,我们真正渴望听到的答案是:“我爱你,你愿意和我共度一生吗”,“我爱你,这样让我很幸福,也让我们彼此幸福好吗?” 所以,当尘世中的两个人终于携手走过一生时,“我爱你”它才达到真正的功德圆满,也才真正写完了,说完了它真正的含义,而我们年轻的时候,所说的“我爱你”,只不过是它的上半句而已。 人生,是一场盛大的遇见。若你懂得,就请珍惜。到最后,你总会明白,谁是虚心假意,谁是真心实意,谁为了你不顾一切。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的精神支柱。 爱不一定就是习惯和迁就,而习惯和迁就却是难得的爱。 感情的事没有谁错谁对,只有谁不理解谁,人与人之间没有谁离不开谁,只有谁会珍惜谁,人不必太美,只要有人深爱;人不必太富,只要过得温暖,学会知足,学会淡泊,就是幸福! 有个爱的人,理解的人,牵挂的人就是幸福。

Read more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谁负责给你好心情

很喜欢一个关于乐观和悲观的小故事。 有一对性格迥异的孪生兄弟,哥哥是彻头彻尾的悲观主义者,弟弟则是个天生的乐天派。在他们8岁那年的圣诞节前夕,父亲希望改变他们极端的性格,为他们准备了不同的礼物:给哥哥的是一辆崭新的自行车,给弟弟的则是满满一盒马粪。拆礼物的时候到了,所有人都等着看他们的反应。 哥哥先拆开盒子,看到礼物竟然哭起来:“你们知道我不会骑自行车!外面还下着这么大的雪!”正当父母手忙脚乱地哄他高兴时,弟弟好奇地打开了属于他的那个盒子——房间里顿时充满马粪味儿。出乎意料地,弟弟欢呼了一声,兴致勃勃地东张西望:“快告诉我,你们把马藏哪儿了?” 有人天生是乐天派,凡事往好处想,像故事里的弟弟;有人则天生是悲观者,“为月忧云、为书忧蠹、为花忧风雨、为才子佳人忧命薄”,像故事里的哥哥。倒不一定“真是菩萨心肠”,只是性格、看问题的角度和思维方式存在差异。 大部分的人,还是希望自己是那个弟弟吧?毕竟当个乐天派,哪怕有点二,悦己亦悦人。 >① 乐观和悲观没有绝对的对和错,每种性格都有优劣势,有优缺点。 钱锺书先生有段非常经典、形象的描述,他说:“天下只有两种人,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到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葡萄里面最好的;第二种人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葡萄里面最坏的。不过事实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 我应该不是一个天生的乐观派。作为一个“文学青年”, 年少时也喜欢林黛玉,“为赋新词强说愁”,也曾忧虑自己的前途,就是 “谁的青春不迷茫”的状态。不过,我吃葡萄时总是先挑最好的吃,那又算是乐观者了,我常这样安慰自己。 即便这样,因为性格使然,也难免常常庸人自扰。前段时间遇到一件非常不开心的事,内心烦躁,五味杂陈。我马上意识到问题出在哪里,就做了一件事情——我建了个微信群,命名为“每天寻找一件开心的事”,发朋友圈,有几十个人加入。这个群的规则是,每天24点前至少发1条“快乐的事”跟群友分享。 “每天寻找一件开心的事”的做法,是多年前偶然看一篇文章得到的启示。日本的一位学者为了让自己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决定每天寻找一件令自己快乐的事。 刚开始时,他觉得很难。后来情况有所改善了,例如,他记载道:“今天早上搭电车时,幸运地坐在一个靠窗的位子,看着窗外飞逝而过的美丽风景,觉得相当地开心!” 当快乐落实到比较容易实现的层次时,生活一下子就丰富起来了。换句话说,快乐是件无处不在的事情,你要有一双善于发现快乐的眼睛。 >② 群里有个朋友说,他有段时间整夜整夜地睡不好觉,就经常跑去医院,在急诊室门口坐上一两个小时,思考人生……看看有那么多人被病痛伤残折磨,命悬一线,想想自己至少拥有健康的身体,又有什么理由不快乐呢!然后,抖擞一下精神,又重新投入到眼前一地鸡毛的生活中。 群里有个小朋友常常不快乐,说自己找不到开心的事情,即使有开心的事也会被不开心掩盖过去,怎么努力都不行……她加入这个群,大概也是为了找到开心的钥匙吧?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谁负责给我们好心情?答案当然是——自己!如何经常拥有好心情呢?作为一个有过青春迷茫、偶尔玻璃心、情绪化的人,我想来个现身说法。你可以—— 靠近一个正能量的人。如果你身边都是些阳光灿烂、热爱美食、热爱逛街买衣服、有一定敬业精神的人,你肯定会受到他们的影响,你都不好意思不开心,不好意思向别人“倒垃圾”、发牢骚。 假装开心。即便每天都不开心,也要假装开心,假装一下,也许就真的开心了呢!只要你想,一定会找到哪怕一丁点儿快乐的事。心理学上说,“注意力等于事实”。当你经常假装开心,经常把注意力放在追寻开心的事上,就没有时间想那些不开心的事了。 走出去、动起来、别闲着。有一次我真的感觉很不开心,特别想砸东西的那种。后来,我把家里的音响打开,找了支很劲爆、很嗨的舞曲,跳了几遍,然后 “累成狗”。真的很神奇,之后就没那么郁闷和不开心了。 快乐是需要学习的。人在江湖,要培养自己感知幸福和快乐的能力。我特别喜欢作家柏邦妮的一句话,“不是没有看见黑暗,而是愿意去见好”。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快乐本由心生,如空气存在,只要愿意感知,小小的快乐无处不在。 图/stocksnap.io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