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特辑】人生中最重要的四张门票

爸爸是我们永远的依靠,总在我们需要时无条件付出他的爱与关怀,让你可以尽情地做自己。虽然不太会说出口,但在这双最温柔的臂弯后面我们永远不用担心天会塌下来。别忘了时常抱抱他,写封小情书给他,大声说“爸爸,我爱你”。 “底迪,想不想要去澳洲玩?” “澳洲? 想!!!!!” “那这次出去你都不可以叫把拔背你,我就带你去。” “…………恩…好!” 那是我第一次出国,也是第一次一家人一起出国,是还在天天吵着要爸爸背我,也不知道澳洲是什么地方能不能吃的那个年纪,就在这样被哄哄骗骗的坐上了飞机到了澳洲,整趟旅程我也很信守承诺的都没有叫爸爸背我,只不过走得很累的时候,会故意像是猴子一般的弯腰驼背的走路,希望爸爸良心发现把我给背起来,长大后爸爸笑着告诉我,从那之后,我就很少吵着要爸爸背了,也从那时候开始,偷偷地自己许下了一个以后一定要坐飞机坐到忘记自己坐过几次的小小愿望。 从小到大,爸爸总是告诉我很多很多的事情,因为我爸爸是一个话很多很多的人,一件同样的事情她要说个好几遍才会善罢干休,总是操心着很多很多的事情,心里总是静不下来担心着我跟哥哥大大小小的事情。 还记得高中的时候,还在有点贪玩的那个年纪,打着学校篮球校队的名号,偷偷骑着机车,偶尔跟着朋友翻过学校的围墙出去打网咖,喜欢在补习班跟女孩们眉来眼去,其实好像不是那么喜欢念书,也有点调皮,有一天爸爸把我叫去,这么跟我说了这么一段话, “底迪,人生中有四张门票,第一张门票叫做家世,不过这张门票是老天爷给你的命,强求不来,那该怎么办呢?那我们只好努力的追求第二张门票,那就是“学识”,好好地念书或是好好地认真在你想要做的事情上,就能够取得门票,而这是我们自己可以决定拿的门票,当你拿到了学识这张门票,你就要好好的去认识你身旁跟你有着相似的想法与学识的夥伴,那就是你的第三张门票“人脉”,当有了人脉之后呢,在这群人当中你会遇见你生命中的另一半,你们会交往,最后结婚,甚至有了自己的小孩,而那就是第四张门票,也就是“婚姻”,当你拿到了后面这几张门票之后,你当初第一张没有拿到的家世,自然而然地也就会拿到了,这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四张门票。” 也许这不算是个什么人生胜利的唯一方程式,但我总是把这段话给记在心里,鼓励自己要好好努力,于是上了大学,开始跑学生组织活动,积极参与国际交流,认识了好多好多现在都在各个领域发光发热又有才华的人们,而在大三大四收心好好念书之后,也顺利考上了台大与清大的研究所,更觉意气风发,走路有风,总是无法忘记那些有点虚幻的光环,是在那个对于自己有点过度自信的时期,这时老爸又再对我说了一句话。 “底迪,对于自己曾经做过的事情,想念但是不要留恋。” 于是我离开了台南,离开了台湾,不断的离开了舒适圈,离开了那些学生组织与研究所的光环,才看见了自己的不足,看见了离开台南的世界好像比自己想像中的还要大一些,离开台湾的世界自己曾经做过的事情好像更微不足道,此时细细地咀嚼老爸给我的这句话,其实可以受用在人生中的每一个阶段,才会有不断前进的动力,想念不要留恋。 回国后最常被问起你出国这一年到底学到了什么,其实要讲好像也可以讲的长篇大论天花乱坠,但我想最重要的还是多瞭解了自己一点,也多瞭解了自己正在生长的土地,更重要的是自己知道出国前与出国后所选择要走的人生一定非常不同,是好是坏我也不知道,但既然我现在什么也还没做,就还是闭上嘴,让时间来说我学到了些什么吧。 在德国的那段期间,爸爸妈妈与家人们,一起到了德国,要我带着他们一起去旅行,于是租了台九人座的箱型车,开过了几千公里的路,跨越了五个国家,出来旅行的这几天,也因为德国啤酒特别好喝,所以爸爸就像小孩一般,怎么样天天都一定要买个两瓶啤酒,最后要离开德国的最后一个晚上,他自己一个人跑出去慕尼黑的街上,英文也不太通的四处找着超市,就为了买那两瓶啤酒,因为他说晚上如果可以跟儿子喝酒聊天,是再幸福不过的一件事情。 于是想起来小时候去澳洲的那次旅行,爸爸带着一家人上山下海在天空飞翔和我许下的那个小小愿望,二十年后我真的记不清楚我坐过了几次飞机去过了多少城市,但却还是得归功于爸爸给我的一切,与从小到大告诉我的那些事情,这次好像真的不一样了,换成是我带着家人们旅行,才发现,原来被依赖是这样的感觉,我的爸妈就这么样的被我们依赖了二十几年,现在差不多该互换个角色了。 有天晚上,老爸突然对我说 “底迪,要记住,现在的漂泊总是为了最后的归宿。” 我爸是很鼓励我出去多走走多看看的人,但我想爸爸还是担心着我还没拿到的那第四张的门票吧,但我知道,你总是告诉我们,找老婆就要以老妈当做标竿,我也有记得你说的话。 不久之后,老爸接着说, “底迪,以后阿,你养小孩,一定要养的比自己还要优秀,这样才会有成就感,养小孩这样才值得,像爸爸现在这样心满意足了,之后去天上找你爷爷,我就可以告诉他,我养的两个小孩都比自己还要优秀。” 我点了点头,没有说些什么,但又有什么事情比被自己的爸爸肯定还要令人开心。 嘿爸爸,父亲节快乐,我们是长大了,但在你眼里,永远都还是个孩子,也永远有着你操心不完的事情,但别担心这么多了,我想我们都会很好,因为我们都是您跟妈妈带大的孩子。 让我们一起分享出去吧! 图:pexels.com

Read more

关于家庭教育对父母的忠告

1、好父母都是学出来的 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成功的父母亲都是不断自我学习提高的结果。我接触过这么多杰出的父母,没有一个是轻易就取得教子成功的。一位优秀的母亲甚至说:很多人都认为我很轻松,说你的孩子那么优秀,根本就不要你管,殊不知,我连晚上睡觉其实都有一个眼睛是睁着的!好母亲防患于未然,而不合格的母亲是,孩子的问题已经很严重了,甚至老师都已经找孩子谈话了,她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 全国首届十大杰出母亲沈丽萍同志是个画家。她说为了学画,不仅上了大学,而且还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不仅买了许多书籍,而且还参观了数不尽的画展,听了数不尽的学术报告。可是却从没有意识到培养孩子也应该花时间,直到孩子因为空难导致身体严重的残疾之后,她才开始真正学做母亲,并且由于自己的努力,最终帮助孩子战胜残疾,成为被挪威人民赞誉的“中国英雄”。 进入了21世纪,信息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任何岗位都要求培训、考核,但似乎只有生养、教育孩子不需要培训,好像自动就会上岗而且永远不会下岗,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每一个人在做父母之前都要学习相关的知识,关于怎样做父母的意识和知识准备得越早越好,越充分越好。 2、好孩子都是教出来的 我接触过数百位优秀父母,他们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在教育孩子上费尽心思,就像沈丽萍同志所做的那样,如果不是由她亲口所说,人们是不会想到她在儿子王嘉鹏的成长背后付出了那么多的心血。她的同事、朋友们都说:你除了当时飞机掉下来没办法外,其他的你都做到了极致,你没有耽误这孩子。可是要做到这一点又是多么不容易啊! 有些人可能会说,有那么多父母大字不识一个,不也教育出好孩子了吗?其实,文盲并非不会教育,这些父母同样是教育孩子的高手。 《焦点访谈》节目曾介绍过世界中学生数学奥数竞赛金牌获得者安金鹏的事迹。他家里极穷,考取了重点中学没钱上,父亲说让孩子出去打工吧,人家上了大学还找不到工作,更何况你能不能上大学都还不知道。但母亲坚决不同意,将家里唯一的一头毛驴卖了。孩子在中学里是唯一一位连素菜也吃不起的人,是唯一一位连肥皂都用不起的人。照说这样的孩子全靠自己了吧?当面一问才知道,虽然这位母亲初中都没毕业,但她却让孩子上小学之前就把四则运算做得滚瓜烂熟。仅此一点又有几个大学毕业的父母能做到呢? 3、好习惯都是养出来的 很多父母将孩子的不好习惯怪罪到学校身上,怪罪到老师身上,怪罪到孩子身上,唯独没有怪罪到自己身上。其实孩子身上的多数习惯——无论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都是我们做父母的有意无意培养出来的。就像上海人说上海话吃上海菜,四川人说四川话吃四川菜一样,仿佛生来就会不需培养,而事实并非如此!父母每时每刻都在教,以至于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在教,这就是“潜教育”,比“显教育”威力大得多的、更本质的教育。 优秀孩子多是优质教育的结果,问题孩子多是问题家庭的产物。孩子的问题大多不是孩子自身造成的,而是父母问题的折射,父母常常是孩子问题的最大制造者,同时也是孩子改正错误与缺点的最大障碍者。当务之急的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父母,没有父母的改变就没有孩子的改变。没有不想学好的孩子,只有不能学好的孩子;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天下无不是的孩子,只有不是的父母。因此在骂孩子之前骂自己,在打孩子之前打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彻底地改变自己。 4、好成绩都是帮出来的 关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全社会都要有正确认识。应试教育是学校和家长都回避不了的问题,需要学校和家长们共同适应。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并不矛盾,没有应试能力的素质教育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据统计,我国有近1000万“闲散”的未成年人。所谓闲散的未成年人,就是指理应在学校读书而不愿读书选择辍学的孩子,这其中94%是学业失败的结果,学业落后、厌学、逃学、离家出走成为当今未成年人犯罪的四步曲。因此,帮助孩子适应应试教育也就成了我们父母的一份应尽的义务,而帮助孩子减负的最好办法是我们父母增负,就是我们父母能够成为孩子学习上的导师。好成绩当然是学校老师带出来的,但在应试教育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这些好成绩正越来越多地浸透着父母们的汗水。 5、好沟通都是听出来的 对于孩子进入初、高中的父母,普遍都有一种困惑,那就是同孩子难以沟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与进入更年期的母亲冲突更多,不仅是因为处于内在的心理动荡期,更重要的是两者的外部压力都很大,孩子面临的是升学的压力,母亲面临的是事业(有的是下岗)的压力,这就更需要加强沟通。 优秀的父母在这些方面大都做得较好,他们的良好沟通来源于自觉地遵守了这样三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倾听,就是让孩子把话说出来,并且听懂孩子话里的真实意思。第二个步骤是理解,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是不是有道理,结果往往是有道理的。第三个步骤是建议,就是有道理孩子并不一定就能采取正确的行动,因此父母这时应该给以建议。在这三个步骤中,倾听是父母们做得最差的。 每一个孩子都是伴随着问题成长的,每一个父母也都是伴随着问题成长的,不碰到问题的孩子是找不到的,不碰到问题的父母也是找不到的,关键是要像那些优秀的父母们那样能静下心来找到解决的办法。 6、好成就都是化出来的 智力不是最重要的,比智力重要的是意志,比意志重要的是品德,比品德重要的是一个人的胸襟和抱负。遗憾的是,现在对品德重视的人不是越来越多,而是越来越少了,对父母们谈品德教育等于不合时宜。至于说到一个人的胸襟和抱负,更是我们父母们不愿听的海外奇谈,因为与当下的考试分数无关! 而其实这些正是一个人成长中最重要的。我们在看人物传记时常常都会对传主幼年时的不同凡响留下极深刻的印象,原因就是这种成就动机对一个人的影响巨大。 意志、品德、胸襟等这些最重要的因素不是通过父母的说教等“显教育”就能产生效果的,而是通过父母的行为即“潜教育”化进孩子的血肉里的。因此孩子是站在父母的肩膀上的,父母能走多远,孩子就能走多远,父母能有多高,孩子就能有多高。 让孩子养成大襟怀的最好方式除了父母能做好的表率外,就是让孩子多读名著,多读伟人的传记,让孩子从小学会用伟人的眼光来看待社会和自己。 教育理念是:让每一个母亲都有一个好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好母亲。 图自|wallcoo.net

Read more

傻瓜最傻的表现,就是觉得别人都比自己傻

办公室新来了个小姑娘,试用。中午吃饭,我看她一个人孤零零地没个伴,就请她一块吃。 饭间闲聊,我说你以前在哪儿工作来着?她说XX公司(一家大公司)。我说那不错啊。她一本正经地说,是呀,但是我觉得刚开始工作,起点太高了也不好,所以想从低起点做起,这样还有上升空间。 我看着她,头有点晕,遂转移话题,问她有没有男朋友。 没有,她说,还没考虑这个问题。 我默默点头,觉得没法愉快地聊下去了。 后来我就琢磨,这姑娘看着机灵懂事的,可怎么就那么不实在呢。 一个二十好几的姑娘,说没考虑过感情问题,我纵是智商再感人也没法相信啊。你说至今没碰到合适的,或者一大堆人追你你都看不上,我都信,但要说你还没考虑过这事,也太那个了,现在小学生都知道谈恋爱了,咱不至于发育那么晚吧?你跟我装纯情,有啥意义,我又不是组织派来考察你生活作风的。 还有工作问题,咱都不是富二代,哪个不想有个好起点,然后越来越好?我也不算孤陋寡闻,但还真没见过放着好单位不去,非要换个一般的,以体验步步上升的快感的。这是生活,不是网游,你走错了道可不是点一次again就能重新开始的。 后来事实证明,这姑娘就是在那家大公司没过试用期,不得已离开的。其实你实话实说,我绝对不笑话你,因为咱都知道留在那里的难度。反而事情被你一虚构,倒显得可笑了。 其实跟这姑娘犯一个病的人为数不少。很多事情,明明说实话就挺好,但有些伙计非得东扯葫芦西扯瓢,一本正经地逗你玩,搞得你心烦意乱。 这毛病的根源,我想一方面是人有自我伪装的天性,另一方面,也跟原生家庭的教育密切相关。 我们虽然口口声声地说着“诚实是美德”,但很多家庭,其实并不鼓励孩子说真话。为了让孩子显得懂道理、守规矩、有教养,很多家长早早地就教会了孩子虚伪。那些懂得向不喜欢的人示好、违心地拒绝自己想要的糖果、明明讨厌幼儿园却一口咬定自己喜欢去的孩子,往往会得到表扬和鼓励。 我见过一个老太太,为了让小孙子不乱买玩具,跟他定了这样规矩:你越说想要的,我越不给你买,你说不要了,我才买。这招效果很好,孩子去了商店基本都不会哭着闹着要,只会拿着喜欢的看,奶奶问他要不要,他会说“不要”,然后奶奶就满意地买给他。 可以想见,在这种教育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会多么习惯性地伪装自己,多么怯于表达真实的自我。当“说假话对自己更有利”的认识在一个人心里根深蒂固,他就会在明明可以说真话的时候,不自觉地选择说谎。这很容易让他给别人留下不实在、不坦诚的印象。 而且,一个对别人特别不诚实的人,往往对自己也会如此,他会下意识地压抑本我,不允许真实的自己冒出头来,而被压抑在潜意识里的自我,会不停地提醒他干扰他,破坏他辛苦维持的美好假象,于是各种累,各种拧巴,各种不知所措便应运而生。 人有许多积极心理品质,真诚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它对一个人内在心理状态的和谐,以及外在人际关系的繁荣都有重大意义。 前段时间我看一本家教书,讲到“对孩子来说,实事求是,是比黄金还珍贵的四个字”,说得太对了,一个不懂得实事求是的人,你能指望他的人格健康、完善、美好吗?你能相信他可以在社会上得到众人的支持和拥戴吗?你觉得他会快乐吗? 还记得当年那个因ATM机出现漏洞而多次恶意取钱被判无期的许霆吧,最初他靠着网友们的强力支持,得以平反,但在重审的法庭上,这厮居然声称自己多次从出错的ATM机里取钱,是本着“替银行保管钱”的目的。这显然是在侮辱全社会的智商了,直接导致网友全体倒戈,称其无耻,连公诉人都认为他没有彻底悔罪的表现。 其实如果他能老老实实承认自己是一时起了贪念,做了错事,以后不会再犯,问题也不会太大,但他非要说那么个蹩脚的谎,将自己置于不利的境地,真是太不明智。 可能许霆以及很多跟他类似的人之所以敢睁眼说瞎话,一来是习惯了说慌,二来,是觉得自己比别人高明,以为自己稍微动动小脑瓜就能把别人玩弄于鼓掌,以为那点瞎话不但能瞒天过海,还能显示自己博大的智慧。 可是其实呢?其实你玩儿的是你自己啊。 聪明人最聪明的地方,就是认为别人都和自己一样聪明。而傻瓜最傻的表现,就是觉得别人都比自己傻。 大多数时候,我们不能准确判断别人是比自己更聪明还是更傻,也便不能预测自己的假话会不会被对方察觉。那么,除非万不得已,不如实实在在地说句真话。因为一旦假话被看穿,后果往往比那句不太好听的真话糟糕得多。一句假话给你减的分,可能一百句真话都补不回来。当然,善意的谎言除外。 人说假话有很多种原因:为了逃避惩罚、为了获得利益、为了赢得好感……必须得承认,有些假话是有必要的,比如称赞女同事新做的怪异发型,或者借口生病推掉不想参加的聚会,此类假话无伤大雅,可以理解和接受。 但更多时候,我们其实是说了一些完全没必要的谎,类似开头所讲的小姑娘,其实就是一种过度的自我防御——明明很安全,却非要用虚假的伪装把自己保护起来,而且伪装得过了头,自己累,别人也不舒服。

Read more

不欺负人是教养,不被人欺负是底线

某天下午接女儿放学时晚到了,看到一些父母没来的孩子都聚在大门里面的空地上玩,却唯独把另外一个衣服穿得明显不合身的小姑娘晾在旁边,还不时让人家去捡沙包。小姑娘想加入跳皮筋的行列又被推出去,女儿也在里面玩得高兴,谁也不在乎小姑娘委屈地站在边上看着。 回家路上问女儿是怎么回事,她说那是班里新来的农村孩子,因为总是脏兮兮的,大家都不跟她玩。“衣服脏了可能只是因为她妈妈要上班,忙得没有时间给宝贝洗,过一段时间等她妈妈看到同学们每天都干干净净去上学,自然就知道了。”我问女儿除了衣服脏,这个同学身上有什么优点。 女儿想了想:“她每次打扫班级卫生都很干净的,还总是帮老师檫黑板。”我说:“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和缺点,出身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所以任何时候任何状态之下,你都没有理由去欺负那些只是看上去比你差一点,其实别的方面或许比你更好的同学,万一你们能成为朋友呢。” 不看低和欺负任何人,这是教养。小时候如果没人教你,长大了也应该提升修养,不然都逃不出什么人遇什么事,没教养的后果就是一生纠缠市井琐碎,走得再远,自己的诗和远方都带着苟且的味道。出身无法改变,我们依旧有机会在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选择做更好一点的人。 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今天看着不高兴,明天见面还是不高兴的人,问起原因大多是遭遇了各种奇葩的人和毁三观的事,觉得自己被欺负了,或是被欺骗玩弄了。朋友间也会探讨如何能避免自己变成“不高兴”,难道要做个“没头脑”吗?我回答:“这种‘没头脑’不是真没脑子,而是要把自己的头脑和时间都浪费在那些美好的事物上。” 不要看什么人都不顺眼,欺负别人时你常常也得不到什么好,真有本事也没教养,没本事就会越膨胀越自卑。被欺负了要马上还回去,没有什么好的事情是通过忍气吞声得到的,委屈求不到全的同时往往让自己也脱变到麻木恶毒。 你有教养,更好一点的生活就来了,你尊重别人,更好一点的价值就来了。 女儿转学去上海借读过一段时间,当时班里有个男孩喜欢欺负女孩。发生一次后女儿告诉了老师,但事情又发生了第二次。我告诉女儿:“他再拽你头发和推搡你,你就马上打回去,然后再去告诉老师。” 一周后女儿的班主任忽然打电话让我过去,说是女儿抓破了男同学的脸,对方家长也要过去要个说法。 办公室里,女儿和那个男孩面对面站着,男孩妈妈指着自己孩子脸上的一道抓痕正在大声呵斥女儿。我走过去挡在女儿面前,告诉对方离远点,然后跟旁边的班主任说:“既然是学校里发生的事情,老师解决不了,也不应该在我们不在场的情况下让对方大人指责孩子。”班主任这才开始劝说对方冷静。 原来这次坐在女儿身后的男孩,不光拽了她的头发,还隔着裙子去拉她内衣的带子,女儿才回身和对方打了起来,抓了对方脸,自己胳膊也淤青了一片。我一边跟班主任说要查看教室监控,弄清楚事情原委。一边告诉男孩妈妈如果我女儿说的属实,我要先报警处理,你儿子已经不是欺负女孩的问题,而是在性骚扰。 班主任和对方家长都愣了,女儿脸上却明显轻松了很多,因为她没有说谎。最终是男孩承认了整个事情的经过,家长道了歉我才没有再追究。没多久,我给女儿办了转学,这样的环境根本不适合孩子无忧无虑的成长。 我教我的孩子不欺负别人,这是教养,但也绝不能被别人欺负,这是底线。我可以不在乎女儿每次考试的分数,但不能让她在不快乐甚至不安全的环境中生活,比起这件事,转个学换个班算什么啊。很多家长情愿大把的钱花在学前教育和各种特长补课班,却不愿去关注孩子的安全和需求。 孩子被欺负了只能忍着自己受伤,童年的阴影很多人一生都难以跨越,后果很严重。大人如果也不能和熊孩子的大人计较,自己孩子是个宝,别人家的孩子都是草,一边是变态溺爱,一边是极度冷漠。那这个世界岂不成了熊孩子和熊大人的天下?如果真有孩子之间欺负打骂的事件发生,那就孩子对孩子,大人对大人,好好计较一下,看看这个世界谁认怂。 不论孩子还是成年人,被欺负了立刻反击回去,都是最有用的方式,别提什么“以暴制暴也是没修养”之类的废话,当孩子被欺负,我们无辜受辱的时候,对方又是什么货色?或许就是个傻B啊,根本无需论修养。 行走在生活中,谁光鲜亮丽的背后都会有一地鸡毛需要收拾,要为生存奔波打拼,谁衣冠楚楚的里面都会有一点私心需要克服。不论是为了眼前三餐还是远方梦想,过程中我们也难免会听到和看到所谓“不同的声音”,多是些三观不同的矫情,根本无需理会,再说、再解释都是些废话,因为我们在彼此眼中都不过是个傻B。 所谓“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的意义是,当我们明白了不要跟傻B讲道理的道理后,我们在对方眼中的傻B样,其实就是现实生活里的最牛B。这一点,真傻B永远不懂。 我一直主张多读书,是为了我们能跟傻B心平气和说话,多运动,是为了让傻B能跟我们心平气和说话。一个没有血性的男人,是废物,一个不能独立的女人,是累赘。 三观相同的人遇到了要么相爱,要么为友,走一段也是我们的成长。遇不到我们就笃笃前行,哪怕孤单也不与三观不同的人谈情说爱,更不在是非利益下论个人飞短流长。你要活出自己的价值,对某个人、某个家、对社会你得有点实用的价值,你本人才不至于沦为废物不被尊重,在真正的最底层里越活越恶心自己。 生活百态各有各的活法,大多数的你、我、他之间,就是一场爱谁谁和滚远点。你想清楚了这一点,再去欺负别人自己都会脸红,再被别人欺负就是自己无能。 亲爱的,答应我,去拼尽全力把这一生都浪费在那些美好的事物上…… 图/pixabay.com 文/王珣

Read more

婆婆抱怨媳妇懒,而媳妇说了10句话,婆婆听后沉默了

男人会经常对老婆说, 对我妈好点,我妈养大我不容易。 却没有说, 妈,对我老婆好点, 我老婆离开父母一个人来咱们家多不容易, 我们要好好对她。 男人有时候还是自私的, 不好意思说,你妈帮你说了! 一位婆婆和邻居说: 我那个媳妇好吃懒做, 睡到中午,家事也没做, 东西还让我儿子拿到房间给她吃, 真是太过份了。 邻居又问她:你女儿嫁得还不错吧? 婆婆说: 对啊,过得很幸福呢,大家都对她很好, 也不用做家事,假日都到处去玩, 也可以睡到中午,女婿还会煮东西送到。 这就是人性。 所以,网络上曾有位儿媳对婆婆说了10句话,火爆了朋友圈! 1、您儿子只是个普通人,没有你想的那么了不起。他娶到你的儿媳并不是人家姑娘高攀了你们家,要珍惜儿媳妇。 2、儿子有多懒,我们这些做母亲的都清楚,别再说您儿子忙所以要儿媳做家务,他在忙着聊QQ,打游戏你心里其实知道。 3、不要让儿媳像您那样照顾您儿子,他是您儿子,是你儿媳的丈夫,儿媳只会把他当丈夫,不会把他当儿子。 4、不要在您儿子面前说儿媳的坏话,您这样做,只会让他们无休止的争吵,吵到最后,忍无可忍就是离婚,如果是因为您而离婚,您的罪孽可大了。 5、儿媳生孩子坐月子,带孩子的时候,您可以不帮忙,也可以说您没这项义务,但是请记住,在您需要照顾的时候,请您不要想起她,媳妇也没这项义务。

Read more

聪明的爷爷奶奶带孙子,从来不说这8句话!

很多妈妈爸爸由于白天要上班,都会把小宝贝暂时交给爷爷奶奶带。很多老人家一些无意说出的口头禅,其负能量可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了宝宝。所以父母们可以适当提醒爷爷奶奶们,别当着孩子说以下8句话。 第一句:你妈不要你了 / 你爸爸走了 估计全世界的老人都非常喜欢说这句话,虽然只是一句玩笑话,但小孩子是不会区分的,因而很容易伤心。并且,这样根本不会达到和孩子更亲近的效果,反而让孩子没有安全感,他们心里会疑惑:为什么爸爸妈妈不要我?分离是件很痛苦的事情。但坚决不能用这个方法来哄骗孩子,而是慢声细语得跟孩子讲清楚,爸爸妈妈只是暂时离开,会回来的,而且他们离开是因为有重要的事情,宝宝跟着爷爷奶奶有更好玩的事情等。 第二句:再不听话警察就来抓你 其实不管是老人,甚至是年轻父母也会用“你再不听话就让警察来抓你”来吓唬孩子,这本身就是一句谎言。 警察是保卫人民的,用警察来吓唬孩子,一是把警察妖魔化了,二是这根本就是一个不会实现的“恐吓”,老人不能因为孩子不听话,就用一个谎言来吓唬他。假如孩子有一天遇到危险需要帮助时,他却不敢向警察呼救,很可能就错失机会发生危险。 第三句:小孩子不懂事,你还跟他计较? 小孩子在一起玩,难免磕磕碰碰,很多老人带娃的喜欢说一句:小孩子不懂事,不要跟他计较!难道因为孩子小,犯了错或是不礼貌就可以原谅吗?其实,长辈从小就应该培养孩子正确的意识,分清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孩子小的时候的确不能正确合理的分辨事情的对错,需要家长及时指出。如果老人往往处于保护或溺爱,对孩子的不礼貌行为过于包庇,这样反而害了孩子 第四句:都是xx不好,我们打它! 孩子一摔倒就责怪地板、凳子、桌子等物体,而不是告诉孩子走路太快或其他原因摔倒,这样很容易给孩子传递一个错误的信息,不青红皂白的埋怨会让孩子学会推卸责任。 老人的错误引导不利于孩子对自我的认识,长大后犯了错误不会自我反省和改正,一味地推卸责任。因此,孩子摔倒了就是摔倒了,是因为自己没有站稳或是大人没有保护好孩子,不能抱怨其他客观存在的事物。 第五句:我们 / 你爸妈挣的钱都是给你花的 孩子一哭就答应他所有的要求,以后就成了他惯用的“伎俩”。但是,这一招在除了家人之外的人身上就不灵了,因为别人不会无条件的满足你。喜欢说这句话的老人本是处于对孩子的爱护,但过于纵容就会害了孩子。经常对孩子说“我们 / 你爸妈都是为了你,钱都是给你花的”,会让孩子把家人对他的付出看做理所当然,长大后不懂得感恩和回报。 第六句:谁家孩子都不如我孙子好 “庄稼看着人家的好,孩子看着自家的好”,以自己的孩子为荣本是一件好事,但过分、盲目的认为自家孩子优秀,无人能比的话,却会造成孩子骄傲自大的毛病。 一般情况下,老人很难做到正确客观的评价自己的孩子,因此,在这里提醒广大带娃的老年朋友们,孩子犯了错就要批评指正,鼓励孩子正确面对自己的不足,主动学习别人的优点。 第七句:那个小孩不好,咱别跟他玩 “这家的小孩太调皮,你容易受欺负,你别跟他玩。”“那家的小孩不上进,你跟他不学好,别跟他玩。” 孩子在很小的时候没有“好人”和“坏人”之分,他们的世界里只有在一起玩耍的小伙伴。老人不能用大人的眼光来评价哪个孩子好与不好,更不要干涉孩子自由交友的权利,应该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来交朋友,让孩子自己去接触、判断,时间久了,孩子自己就会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第八句:别告诉你妈妈 大多数妈妈对孩子管教比较严格,比如,不能吃垃圾食品,妈妈态度坚决一定不给买,而老人带孩子相对要“心软”一些,看不得孙儿哭闹就事事都顺着孩子,然后交待孩子“回家不要告诉妈妈”。这种做法会让孩子觉得妈妈是个坏人,而爷爷奶奶对自己更好。这样一来,孩子不但学会了撒谎,以后做了坏事都隐瞒着家长不说,而且还伤害了自己的身体。因此,老人一定不能因为溺爱孩子,而让他学着撒谎。

Read more

夫妻之间关于孩子教育问题怎么达成共识?

孩子教育问题一直是社会大众普遍关心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大部分的夫妻还是有自己的一套理论的,只是有时候夫妻之间关于孩子教育问题也无法达成共识,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 1.首先要学会沟通,尤其是夫妻之间无法达成共识的时候,更需要沟通,不管是什么样的问题和事情,沟通永远是夫妻之间最好的相处方式,特别是下一代的教育问题。 2.听一个人的,或者听妻子的,或者听丈夫的,不能两个人的都听,不然的话会让自己的孩子无所适从,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尤其是孩子已经有一定想法的时候,更要一个人唱主角,另一个人旁观。 3.在一个共同认可的地方达成共识,尽量能够帮助孩子成长和进步。其实作为父母,不管夫妻之间存在什么样的不同观点,初心都是为了孩子好,所以一定可以找到一些地方是大家都认同的,先从这些点入手教育孩子。 4.做好配合工作,即便是两个人之间存在很多的误解,也是可以相互配合的,比如爸爸唱白脸,那么妈妈可以唱红脸,让孩子既可以有害怕的人,又可以有倾诉的人。 5.以身作则,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作为父母,我们先要做好自己的行为规范,让孩子有一个好的学习榜样,其他的时候先放一边,做好自己最重要,孩子会耳濡目染学会很多。 6.听取孩子的意见,有时候孩子可以选择自己的成长方式,毕竟现在的孩子都成熟的比较早,很多事情不需要说太多就明白,作为父母,即便是无法达成共识,也可以听听孩子的意见,然后两个人好好商量一下,如何教育孩子。 7.配合学校老师,并且请老师帮忙教育孩子。孩子是第一次见到自己的父母,同时父母也是第一次当别人的爸爸妈妈,所以很多时候不知所谓,夫妻之间有无法达成共识的话,不妨请学校的老师帮忙。 注意事项 孩子教育问题真的值得关注,一定要用心。 图片来源:pixabay.com

Read more

一对典型失败的父母

孩子会不会变成白眼狼,我爱他,他将来恨我?估计不少父母有这个担心,尤其是孩子发脾气,大喊 “我恨你们!” 之时。放心,同态对待他人,你爱我,我爱你,你恨我,我恨你,这原则写在人的基因里,你爱孩子,孩子99%会爱你,剩下的1%,是意外,统计上视为不存在。 你恨孩子,虐待他,那将来,他也大概率不爱你。而最高档的恨是以爱为名义的恨,外人听来,你是爱,而这所谓的爱,是你剪掉小鸟翅膀的剪刀,他最后连鸡都不如,你说,他心里能不恨吗?今天新闻里看到一对典范的失败父母,以爱施恨。故事大概是这样: 61岁的张勇,60岁的朱静,10年前,女儿没有考上心仪的国内大学,这对夫妻卖了110平米的房子,换了70多平米的房子,满足女儿的愿意,让她去美国留学。张勇夫妻对女儿的要求是:女儿不能找外国人做男朋友,更不能嫁给外国人,毕业后要回国工作。结果女儿不仅留在美国工作,还要嫁给外国人。 张勇 “断绝父女关系” 的威胁并不见效,他对记者感叹:“子女有自己的梦想是好事,但也要考虑父母的感受啊。我现在真很后悔当初送她出去读书,这是这辈子最错误的决定,你说让我们老两口去美国生活,现实吗?不现实。我俩根本不具备在美国生活的条件和技能,也生活不习惯。” 张勇说,他现在的感觉是辛辛苦苦几十年,为别人培养了一个女儿。如今,他最犯愁的是:如果和唯一的女儿失去了来往,这剩下的几十年可怎么过?“将来我们老两口老了谁来照顾?” 张勇夫妻,这对失败的父母,犯了一系列典型的错误: 没坚持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孩子出生后,以满足孩子为核心,情感上依赖孩子,霸占孩子,不能容忍孩子在情感上的独立,他有自己的恋爱,即意味着背叛。 没有自我的父母更容易溺爱孩子,这像是贿赂。他们将无原则满足孩子的要求,以为这样更能留住孩子。卖房满足孩子的大学梦,这就是无原则,无理性的决定,这种奢侈的花费自己承担不起,硬着头皮花了,对回报就有非理性的预期:我这笔钱花了,一切愿望得满足。 我这么爱你,我卖房子让你读书,你怎么可能不听我的?听明白了吧,我做这一切,不是爱你,是控制你。 不许交外国男友,不能嫁给外国人,不能在外国工作,这都只是托辞,因为这更容易取得他人支持,到了最后,就不许找外省外市人,不许找非公务员,不许找矮于180公分的人,当你限制一个人自由之后,你不会收手,你有更强烈的冲动贯彻自己的意志。 一对夫妻,年轻时没自我,老了控制欲强。这是双重灾难,他们心理上从没有自由自主过,却用这见识去限制孩子,心理稍微正常的孩子,发展出一点能力的孩子,第一反应都是抗拒,本能地知道自己离得越远越好,能在美国,就不回国,你们不习惯美国?那正好,可以不再强迫我。 一个人有能力,他的活动空间一定大,他的时间一定值钱。你的孩子将来是大人物,你无法指望你一生病,他就伺候在你床前。这样的孩子,世界显得很小,从美国回家,也就一天的事。遗憾的是,坐井观天的父母,自己的活动空间小,自己的时间不值钱,也以为全世界都该这样,孩子的成长,让他们恐慌。 再过20年,人老了,病了,靠谁照顾?当然是靠专业机构,专业人士,甚至靠机器人,只要你有钱,一点不用担心,技术和市场会解决你的烦恼。一门心思养儿防老,攥着孩子不放,以为一切负担都可交给孩子,到时他无能,天天陪着你,又有什么帮助? 最失败的一点是,向媒体哭诉孩子“不孝”,自己教育投资失败。得到的或是自己成为笑话,或是愚蠢的舆论摧毁自己的孩子。 哪一点好玩?哪一点有益?可是情绪失控的父母管不了那么多,要的就是毁灭。好好记住这对父母做的一切事情,不要重复他们的错误。爱你的孩子,爱他成为一个自由人,他才能回报自由人的爱。 图来自:google.com

Read more

奥巴马写给女儿的信:停止再做的17件事(深度好文)

奥巴马写给女儿的信:停止再做这17件事 生命如此短暂。我们有时候觉得生命怎么也走不完,实际上,你现在活着,过不了多久,就会死去。人生真是转眼一瞬间的事情,很多人到临死前才意识到这一生已经结束。 01、停止怀疑自己 如果你自己都不相信自己,那没人会相信你。成功源于你的头脑,如果你所做的是不断地看扁自己,预言着未来的失败,这就真的会成为现实。与其怀疑自己,不如积极的考虑问题。不仅会让自己更加开心和成功,你还能够感染到周围的人。 02、停止消极 现在你不要再怀疑自己了,也别再怀疑身边的人。你不希望被人对你挑剔,那么也不要再去挑剔身边的人。想想你给别人带来的什么样的感受吧——即使出发点是好的,别人也不想听到那么多消极的事情呀。 03、停止拖延 我现在不想做,还是留到明天吧。一旦开始拖延,其实你已经停滞不前了。你拖延的事情不会自行解决。解决问题,继续前行吧。从长远角度来说你会更加快乐。 04、不要那么刻薄 无意踩到别人的情况真的有可能会发生——常常会发生。但没必要去处心积虑地做一些不好的事情,所以要有意识地让自己不要那么刻薄。如果有人对你无理地对待,随他们去好了。没必要去报复,除非你也想成为那一类的人。 05、不要在外吃饭 在外面吃饭真的非常非常的浪费钱。也许每次对于你而言都是一次犒赏,但每顿都在外面吃反而是花光积蓄的最快方式。至少也去学学怎么做一些自己喜欢的菜:既能省钱,还能让你更健康,还会让其他人眼前一亮。 06、不要再偷懒 懒人真的很招人烦——得像赶驴磨墨一样逼着他们做事情。如果我想跟你看一场电影,却不得不花一个小时说服你起床,那我宁愿一个人去看。给自己动力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就别让朋友和家人浪费宝贵的精力再来给你动力了吧。 07、停止抱怨 我们都有麻烦事,有时候总想跟别人倾诉。这可以理解,但要注意你吐槽的频率。我们都喜欢帮助朋友和家人,但如果从那个人身上我只能感知到负能量,那么还是离得越远越好吧,尤其是当他们在反复抱怨同一件事的时候。 08、别再那么自私 如果你只考虑你自己,那么很快你会发现身边只剩下你自己。停一分钟想想你的行为会给别人带来什么影响吧——你是不是从休息室拿了最后一杯咖啡?再倒满呀!你是不是和别人合租?不要喝光所有的牛奶,这个世界是一个完全由大家分享的世界,你所做的每件事都会影响到别人。 09、别再浪费时间 如果你只考虑你自己,那么很快你会发现身边只剩下你自己。停一分钟想想你的行为会给别人带来什么影响吧——你是不是从休息室拿了最后一杯咖啡?再倒满呀!你是不是和别人合租?不要喝光所有的牛奶,这个世界是一个完全由大家分享的世界,你所做的每件事都会影响到别人。 10、别再做承诺 总是做承诺,总是做不到。每次做承诺都是不禁给自己增添了责任,无论你的出发点有多好,你都不可能完成所有的部分。大部分时候,你的承诺都太过绝对(比如“我发誓我永远爱你”),也只能在绝对环境中才能实现。与其用语言许下承诺,不如在别人需要你的时候出现,然后用行动达到他们的期望吧。 11、停止软弱 我们处于一个资本主义社会,每个人都在试图向我们推销些什么。每个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关注自己,你也要这样做。别因为太害羞、不敢说“不”而任人摆布。 12、不要听怀恨者的话

Read more

细节出卖了你的教养

前两天来到一家咖啡厅,注意到了两个现象: 有一个中年女性,着装朴素,静静地坐在咖啡厅的角落处喝咖啡。临走之前,她将桌上的杯子,盘子,所有垃圾都归拢,方便服务员收拾和他人就坐后才离开。重点是,咖啡店里是没有要求顾客自己收拾的。 另外一位女性,着装时尚,行为干练,很有一副知性女人的范儿。只见她在桌上垫了一张白纸,然后把电脑搁在桌面,一会儿,她接了个电话,对周边静谧的气氛毫无顾忌,大声地讲了足足将近20分钟,电话结束后,没几分钟她就离开了咖啡厅,但她的座位却是杯盘狼藉。 虽说无可厚非,但前后两者的行为对比起来,实在难以不让人唏嘘。 1. 最有教养的言行,就是不让人难堪。 陈丹青谈及过自己的一次经历: 有一次在大学厕所里,一个仪表堂堂的青年,二十四五岁的样子,是个研究生,非常帅的小伙,立刻跑过来站在我后面大声说: “你是不是陈老师?我是从江西来的,你在江西插过队,我要跟你照个相。” “我当时非常尴尬,因为我正在撒尿。” 然而出了厕所,他早已准备好了照相机,把陈丹青像人质一样一把夹住,不由分说就拍照。 身边太多这样的人了,毫不顾忌他人的感受。与人相处,最基本的礼仪,就是要谈吐举止间不让人感到难堪。 叶淑穗回忆起第一次见周作人的事,对周老的为人大为钦佩。 当时,他们一群朋友按指引来到周作人的家,他们走到后院最后一排房子的第一间,轻轻地敲了几下门,门开了。 开门的是一位戴着眼镜、中等身材、长圆脸、留着一字胡、身穿背心的老人。他们推断这位老人可能就是周作人,便说明了来意。 可那位老人一听要找周作人,就赶紧说:“周作人住在后面。” 于是,叶淑穗和友人就往后面走,再敲门,出来的人回答说周作人就住在前面这排房子的第一间。他们只得转回身再敲那个门。 来开门的还是刚才那位老人,说他自己就是周作人,不同的是,他穿上了整齐的上衣。 周作人的这一行为,虽说卖了几个关子,让来访的客人多走了几步路,但这一切,正是一个大家才有的风度。 尊重他人的感受,不让人难堪,其实就是尊重自己。 2. 真正的有修养,是不需言说的。 历史学家顾颉刚是一个口吃患者,曾有一次坐火车回乡,路途遥远倍感无聊,便想和邻座的旅客聊天解闷。 刚好邻座是一个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年轻人,他侧身主动和他打招呼:“你好,你也……是……是去苏州的吗?” 年轻人转过脸看着顾颉刚,没有说话,只是微笑着点点头。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