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厅里母亲无理取闹,儿子的做法感人泪目!

01 在快餐厅里,儿子问我有没有发现一个秘密。 他说:“你看,那些爷爷奶奶,他们自己根本不吃,只是买给身边的孩子吃。”我一桌一桌地看过去,真是这样。 老人们大都只是坐着,安详地看孩子们吃。那些小家伙,吃相可爱,嘴角还粘着可乐渍和面包屑。老人的目光里,有种慈祥的满足。 这时,一对母子模样的人走进来。母亲有六七十岁,瘦瘦的,很精神,耳朵上戴着助听器。儿子是个已经发福的中年人,头上有星星点点的白发,显得老相。 02 我和儿子猜测,他俩是打头阵的,等食物上齐了,老人的孙子和儿媳立刻会到。而且,开吃的时候,老人照旧有各种不吃的借口,或者只象征性地尝一两根薯条,想方设法地为儿子省钱。 可这一回,我们俩错了。 点餐时,老太太的表现让所有人都瞠目结舌。她的主意随时会变,吃什么已大费周折,喝什么更是伤透脑筋。后面排着队的人颇有烦言。 儿子略催了催,她竟大发脾气,将助听器摔在地上。在众人惊骇的目光中,那个儿子脸色平和地收拾起坏了的助听器,不尴尬,亦不恼。 终于,他们端着食物出来了。 没想到,老太太对座位的挑剔比年轻人挑恋人更严格。 里头的座位,太闷;中间孩子太多,嫌吵;靠门的座位,客人进进出出的,有风;好不容易找着一个,又嫌挨着洗手间,没胃口。 儿子端着盘子,跟在“皇太后”身后,满店转悠,令许多人侧目。 03 忽然,她走过来,指着我们的桌子,要坐这里。 中年人有些为难,讪讪地朝我们笑。我赶紧招呼儿子挪到我身边,让老太太坐下。中年男人感激地一笑,放下手里的餐盘,也坐下来。至此,我替他长吁了一口气。 老太太胃口奇好,孩子般香甜地咀嚼着。中年男人不吃,只是静静地看母亲吃,眼神反而像个宽厚的父亲溺爱着家中的小女儿。 门一开,两位年轻活波的员工领着一队孩子进来了。他们刚刚在门前跳完舞,每个孩子,都拿着一条围巾,男孩是蓝色的,女孩是红色的。 老太太的眼睛,在一瞬间就直了,她指着红围巾问儿子要。 04 中年男人走过去,要求买一条。服务员为难了,她说自己无权决定,要问领班。 领班满脸抱歉地回答,这是给参加跳舞的小客人的赠品,对成年人不卖,也不赠送。老太太委屈得眼圈都红了,任性地一定要那条围巾,周围有人窃笑。 又有一群笑闹着的孩子,准备起舞了。中年男人忽然站起来,恳切地托付我,代他暂时照看母亲。 然后,他走向领队的女孩:“我母亲在这,我也该算一个孩子,请让我也参加跳舞,替母亲领一条红围巾。”女孩愣住了,过一会儿,她勇敢地点点头。餐厅里知情的人在窃窃私语,说的是这个男人。

Read more

你的人生,还剩下多少电?

自己有一个习惯,每天早晨出门,都会保持手机的电量满格。 现在的智能手机,满打满算电池也就坚持一天,我们从早上一睁眼,就要考虑省电的问题。 只要用手机时稍有放纵,就可能坚持不到下班,如果恰恰在户外,如果再恰恰没有充电宝,就可能耽误事。 当剩余电量到了50%之后,似乎消耗得比前50%更快,直让你的心里时刻在打鼓。 这多像我们的人生…… 年轻的时候觉得日子好慢,等过了三十岁、四十岁,忽然感觉时间仿佛加快了速度,一转眼就已经变老。 除了不谙世事的孩子,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已经电量不足。 你看看那图,或者自己计算一下,就会发现即使是新生代的00后,也已经剩余不足80%。 人生本短,时间对谁都不是那么宽裕。 也许正处于青春年少的你没有这样的危机感,但可以换一个角度想想:这一年是不是已经电量不足?这个月是不是已经电量不足?今天是不是已经电量不足? 要知道,我们的人生,就是由一天,一个月,一年组成的。 看着手机的电量越来越少,我们知道尽量不玩游戏,不和无聊的人煲电话粥…… 我们的人生呢?是不是也要绷紧这根弦,不把时间消耗到无谓的地方? 人生迟早都会谢幕,我们需要做的事情,是让自己的遗憾少一点,是给这个世界留下的东西多一点。 不教一日闲过,真的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的座右铭。 因为,不教一日闲过,我们的人生才不会闲过;珍惜每一个今天,就是在珍惜我们的生命! 手机没电了可以再充,我们的人生不会再来。 让人生不留遗憾的最好方式,不是感慨时光的无奈,而是抓住今天的分分秒秒。 因为每一个今天,都是我们余生里最年轻的自己,都是电量最足的时候。下一刻,电量只会更少。 心里时刻保持这份紧迫感,爱你想爱的人,做你想做的事,才能让你的人生无悔。 图/pixabay.com

Read more

60秒让心理变轻松的4个方法

美国有两位专门研究乐观的心理学家,帮大家整理出几个乐观的技巧,方法简单而且效果神速,能让你立刻变得乐观起来。赶快来学这种“六十秒速乐法”吧。 1.抬头挺胸 只要抬头挺胸就能改变情绪!这个方法是不是简单到令你无法置信? 那你可得把自己的怀疑放下,因为科学研究早就证明:身体的姿势与心理的状态密不可分。所以,要矫正头脑,请先矫正身体。 当一个人抬头挺胸的时候,呼吸会比较顺畅,而深呼吸则是压力管理的妙方。当抬头挺胸时,我们会觉得比较能够应付压力,也就容易产生“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乐观态度。 因此,身体的姿势的确会影响心情。要是垂头,就容易感到丧气;如果挺胸,则容易觉得有生气。所以,请千万别小看它,下次当脑中的悲观念头冒出时,赶快调整一下姿势,抬头挺胸,带出乐观心境吧。 2.用愉快的声调说话 谈到人际沟通,有个要点极为重要:重点不在于我们说了什么,而是在于我们怎么说它。“怎么说”的部分,包括了语调、脸部表情和肢体动作等等方面。 常被人忽略的是,我们的声音是有表情的。同样的一句话,用不同的语调来说,传达的意思可能完全不同。因此,你说话的声音,会不经意地泄露你当下的心情,也相应会影响到他人对你的回应方式。 如果你想变得乐观些,请先用愉快的声音说话——更棒的是,世界也会愉悦地回应你。 3.使用正面积极的字眼 我们所说的话,对自己的态度及情绪影响很大。一般而言,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字眼可以分成三类:正面的、负面的以及中性的。 负面的字眼,有“问题”、“失败”、“困难”、“麻烦”、“紧张”等,如果你常使用它们,恐慌及无助的感觉就随之而起。 而乐观者习惯使用正面的字眼。例如,他们不说“有困难”,而说“有挑战”;不说“我担心”,而说“我在乎”;不说“有问题”,而说“有机会”。如何?感觉是否完全不同了呢?一旦开始使用正面字眼,心中的感觉就会积极起来,更有动力去面对问题。 除此之外,乐观的人也会把一些中性的字眼,变得更正面。例如,“改变”是个中性字眼。试试看,如果把“我需要改变”,换成“我需要进步”,这就暗示了自己是会愈变愈好,自然就更乐观了。 只要改变你的负面口头禅,换成正面积极的字眼,你就会感到更乐观。 4.不抱怨,只解决问题 研究还发现,乐观的人所列出的烦恼事项,远低于一般人,而他们花在抱怨上的时间,也远少于一般人。 乐观的人在面对挫折的时候,不会花时间去推卸责任:“都是他的错……”或唉声叹气“为啥我老是这么倒霉?……” 乐观者共有的态度是:现在没有时间怨天尤人,因为正忙着解决问题! 而当你少一分时间抱怨,就多一分时间进步。这也说明了为何乐观的人比较容易成功,因为他们的时间及精力永远用在改善现况,而不是陷在问题里。所以,要培养乐观,请从现在开始,把注意的焦点从“怨天尤人”,改为“解决问题”。 具体的做法,是要避免这样的句子:“为什么总是我……”而用另一思维来代替:“现在该怎么做会更好呢?”这一转念,就能化哀怨为乐观。 图来自:stocksnap.io

Read more

本事越大的人,脾气越小

“心宽一寸,路宽一丈” 脾气是一个人能力和修为的体现,本事越大的人,往往脾气越小。在遇到不顺心,碰到挫折,事与愿违时,有能力的人会对很多事情存有一份包容之心,冷静思考,寻找正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个人的修为有多高,品行有多好,并是不在他功成名就时,而是在他遇到困难时处理事情的方式,不乱发脾气,不仅仅是对自己基本教养的要求,也是对他人行为最基本的尊重。 世间不如意事时有发生,能对你事事顺从的人,能完全符合你的事毕竟很少。你若计较,没有一样让你满意。心宽一寸,路宽一丈;心宽似海,风平浪静。笑看花开,宁静喜悦;静赏花落,随缘自在。 一个人成功并不是随随便便的,控制自己的情绪,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学会从一些失败中总结经验,在困难中学会处理事情的方式,心放宽了,眼界就宽了,自己的世界就宽了。 “寸步不让, 得不尝失” 爱发脾气的人总是对各种事情充满怨言,一个不顺心,就破口大骂,他们总是想得到自己期待的一切,可是能力平平,每当欲望无法满足时,就任意宣泄自己的情绪,总觉得是世界对自己不公平,过完嘴瘾之后,一切也没有什么改变,得到的只是别人的侧目想看。 我们总会遇到一些人为了鸡毛蒜皮的事情斤斤计较,只要受到一点委屈,就会力争高下,寸步不让。结果到最后,得到的往往比失去的要多。如果很多人能收敛自己的脾气,互相体谅对方,体谅世界,那么很多矛盾就不会产生。 王小波说过一句话,“人一切的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反而愤怒”,内心强大的人,不会被外界丧失自我,丧失理智,越强大的人就会越努力沉默。 有时候,看一个人能有多大的成就,就看他能多收敛自己的脾气,冲动会蒙蔽一个人的双眼,会让人做出一些无法挽回的事情,而好的脾气是成功路上最好的铠甲,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向前。 “脾气大过本事” 曾经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这么一句话,“上等的人,有本事没脾气;中等人,有本事,有脾气;下等的人,有脾气没本事。” 有一次,周总理的理发师在给他刮胡须时,总理突然咳嗽了一声,刀子就把他的脸给刮破了。这时,理发师十分紧张,不知所措。过了一会儿,周总理并没有责怪他,反而和蔼地对他说:“这并不怪你,我咳嗽前没有向你打招呼,你怎么知道我要动呢?” 一个人的生气,就是在用别人的过错在惩罚自己。职场中那些总是没有晋升的领导,脾气往往比董事长脾气还大,对自己的下属百般苛刻,只要出现错误,就大发雷霆,而不是找出症结,解决问题。 有本事的人,一直在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而不是提升自己的脾气。 要想获得自己想要的成就,那就永远不要让你的脾气比你的本事大。 图:pexels.com

Read more

你想要的,岁月都会给你

踏实一些,不要着急,你想要的,岁月都会给你。每天醒来告诉自己,只要信念还在,一切都还来得及。我们最大的悲哀,是迷茫地走在路上,看不到前面的希望。 当你感觉人生没那么如意,当你觉得自己再也坚持不下去的时候,请记得对自己说:没关系,这些都是我们必须经历的成长过程。你若决定灿烂,倒影也会美得让人惊叹! 情不自禁的忧伤,慢慢学会掩藏。时间是最好的偏方,无论有什么样的记忆,时间都会把回忆里的泪水风干。始终相信阴霾会散尽,就算人生是场梦,也要有滋有味地把它做完。 挫折会来,也会过去,热泪会流下来,也会收起。没有什么可以让你气馁,好的坏的,我们都收下吧,然后一声不响,继续生活。别急,你要的,岁月都会给你。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生命中最好的事情,就是找到那个知道你所有的错误和缺点,却依然认为你非常棒的人。即使不开心也不要皱眉,因为你永远不知道谁会爱上你的笑容。 珍惜时光,珍惜自己,因为他们都不能重来。找不到坚持下去的理由,那就找一个重新开始的理由,生活本来就这么简单。不以结果为导向的生活态度,也是一种美。 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是不断优于过去的自己。天下万物的来和去,都有它的时间。进一步,有风景;退一步,得心境。快乐和幸福,说到底,只是心里的一种安闲与宁静。 生活中没有绝境,一场场灾难都必将是经不起阳光的噩梦,经不起颠簸的泡影。也许世界给你的不尽如人意,但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手,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天地。 你想要的,岁月都会给你。只要你心里一直小心翼翼的呵护着,包括你的梦想,你想成为的人,以及你想去的地方。修炼心境,平静地对待一切,体验和珍藏人生的一点一滴。 图:pexels.com

Read more

灵性的四种美德|你不会真正感到幸福,除非你能与本体相连结

灵性的第一美德,就是要选择一种生活方式,让你始终能够与本体或真正的本质连结。 今天与您分享的这篇文章,选自阿玛斯《无可摧毁的纯真》 当人们更爱自己、更了解自己的时候,很自然地会愿意帮助别人。人越是跟自己的爱连结,就越想到外面去协助他人。 灵性美德一:爱惜和尊重本体 我们要活出一种生活,能够爱惜和尊重自己或他人之内的那个真实的东西。 如果你的生活令你无法尊重和爱惜本体,那么你所有的理解或体悟都是徒劳无益的;它们不可能带来任何成果。 因此,第一个美德就是要选择一种生活方式,让你始终能够与本体或真正的本质连结。 你的生活方式不该侮辱或贬低你以及他人的存在。虽然我说这是你必须发展出来的美德,其实它早已埋藏在我们的灵魂深处。 当我们最终越来越接近本体时,会禁不住地感受到这份爱与尊重。 那时一体性会变成你最主要的关怀对象,而且你会发现这才是你最重视的东西;其它的事物都无法跟它比拟。 即使你现在无法真的觉知到它,也必须努力培养出一种爱和尊重本体的态度,因为你如果不爱也不尊重那最真实的东西,就没有可能证入一体性了。 缺少了这种态度,等于在对一体性说“不”,如此一来你就是活在分别意识和谎言之中。 灵性美德二:对生命和自己诚实 对生命诚实,对自己诚实。 诚实意味着不断地披露自己的自欺倾向,觉知自己想要和不想要的、感觉和无法感觉的、害怕和不害怕的,以及内心和外境之中真实发生的事。 你必须对揭露真相保持最高的诚意和努力,而且必须把生活奠基于这种诚实和坚定的态度上面,然后才能活出真诚和爱真理的生活。 当我说你必须对揭露真相抱持坚定态度时,我指的并不是对别人说出实话,而是你必须认清真相,不对自己说谎,也不欺骗自己。 这种发展的方向,需要对人生的每个面向都保持诚实的态度。 如果你想要某个东西,就要让自己知道:“是的,我想要这个东西。” 如果你对某件事非常火大,也要让自己知道:“没错,我的确对这件事很火大。” 你要让自己认清每一刻的真相,因为一体性就是终极实相的显化。 当你彻底诚实的时候,你会发现一体性才是这个世界最真实的状态。你根本上是一个宇宙人,这才是最深的实相。 如果你对自己够诚实,而且不企图变成别的东西,便自然能了悟自己的真相。 如果对自己不够诚实,就无法充分做自己,因此发展出诚实的态度是很重要的事。 灵性美德三:细腻觉知

Read more

一篇令人久久不能平静的小故事

在纽约这种大城市开出租车,肯定充满许多有趣或奇怪的经验。出租车将乘客从这个地方载到那个地方,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和各式各样的要求。 一名纽约的出租车司机,某日就接到一通奇怪的乘客叫车,这次的经验让他印象深刻,感慨许久,于是在网络上匿名分享这个经验。 我接到电话,要前往一个地址载客。到达地点后,我按了按喇叭,但没有人出来。我打了电话,但电话没有通,我开始有点不耐烦。 这是我下午准备接的最后一单,很快就要到休息时间了。我几乎已经放弃、准备直接开走。但最后想了想,还是留了下来。 我等了一会,下车按了门铃。不久后,我听到一个苍老、虚弱的声音说:“请等一下。” 我在门口等了一阵,大门才慢慢打开。我看见一个娇小的老太太站在那里,我猜她至少90岁了。她手上拿着一个小行李箱。 我向内瞄了一眼,惊讶地发现公寓内的景象。那里看起来简直像没人居住,所有家具都盖上了布,四面墙光秃秃的,没有时钟、没有装饰、没有照片或画,什么都没有。 我只看到角落堆了一个箱子,里面都是老照片和纪念品。 “年轻人,可以麻烦你帮我把行李箱拿上车吗?” 老太太说。 我将行李放进后车厢后,然后回来扶着她的手臂,带她慢慢下楼走向车子。她感谢我的帮忙。 “应该的。” 我说,“我对乘客都像对我自己的妈妈一样。” 老太太笑了,“噢,你真的很好。” 她坐进车内,给了我一张地址,并要求我不要走市中心的路。 “但那样我们会一直绕道。” 我向她说。 “没关系,我不赶时间。” 她回答,“我要去的是安宁疗养院。” 她的话让我有些吃惊。 “安宁疗养院不就是老人等死的地方吗?” 我心里想。 “我没什么亲人。” 老太太继续说,“医生说我剩下的时间不多了。” 那一瞬间,我决定关上里程表。“所以我应该怎么走?”

Read more

人生要趁早把学费交了

今年年会,公司选择集体去泰国普吉岛旅行。我已经去过泰国很多次,所以这次去的目的很明确-考潜水证。 这是我第一次和那么多人一起出去旅行,因此有机会观察一下不同年龄人群的旅行方式。我发现,那些比较成熟的旅行者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合理安排时间,选择感兴趣的事情去做,而大多数刚毕业的同事则会用各种当地旅游项目和购物把自己的行程安排得满满的,每天都拖着疲惫的身躯,或者拎着大包小包回酒店,然后第二天,天还没怎么亮就又开始了新一天的奔波。最后,问玩得怎么样时,他们的回答只有一个字:累。 之前,和一个朋友聊旅途中的故事时,她告诉我说,每次去迪拜,都会看到很多中国游客疯狂地购物,感觉这些东西都不要钱似的。她心想,这些人一定是第一次出国,上去一问,果不其然。她笑着和我说:这让我想到了自己,我头几次出国的时候也是如此,看什么都想买,但是出去多了就不会了。 在普吉岛考潜水证总共需要3天时间,余下的时光,我便去咖啡馆看书,上酒店免费的泰语课,游游泳,打打台球,或者思考下一步工作以及个人发展相关的计划。坐在咖啡馆,惬意地喝着咖啡,看着路边行人时,我又想起了吴晓波在《所有的青春都是在为中年做准备》写的那段话“在这个中年的午后,你能够安心坐在立冬的草坪上喝一杯上好的单枞茶,你有足够的心境和学识读一本稍稍枯燥的书,有朋友愿意花他的生命陪你聊天唠嗑,你可以把时间浪费在看戏登山旅游等诸多无聊的美好事物上。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有“成本”的,而它们的投资期无一不是在你的青春阶段。” 我不禁感慨:此时此刻,我能如此悠闲地看书,喝咖啡,何尝不是用青春时的投资换来的呢?我不去购物,是因为我曾经也像这些刚出国的年轻同事们一样买了大堆东西,然后发现大部分都是浪费,自己基本不用,慢慢地也就看清了人性中想要“拥有”的欲望。 我不选择出海体验项目,是因为在沙巴早已体验过,并且明白,若不懂得潜水,你是无法去体验和感受那个比水上风景美丽十倍的水下世界,还有那畅游在海底的乐趣。坐几个小时的车和船,甚至要经历晕车晕船的痛苦,只是为了看看碧水蓝天,并不是那么值得的一件事情。我不会把自己旅行的日程安排那么满,是因为我曾经也被安排得满满过,最后发现这种走马观花,赶着要在有限的时间看更多、玩更多,把自己累得半死的旅游真的没有太多意义,质量远比数量重要。但是,我是不会去给这些年轻同事建议,告诉他们如何玩才能更加轻松和快乐,因为这是他们人生旅途中必须经历的过程。 在我看来,理想的生活状态莫过于,用自己的方式,过属于自己的生活。这句话听上去简单,真正要做到却并不容易。首先你得知道人生到底有哪些选择,其次你要明确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最后你还需要有强大的内心来抵抗诱惑和被周围人同化的压力来守护真实的自己。因此,拥有足够的经历是迈向理想生活的第一步。这有点像去自助餐厅:第一次去的时候,我们一定会被琳琅满目的食物所诱惑,什么都想尝一下,直到把自己吃撑才离开。去得多了,尝试得多了,就会知道什么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最后,你能够忽略那些不想要的,选择自己喜欢的,然后悠闲地享受食物给你带来的乐趣。 每个人都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试错阶段才会慢慢了解自己,这种试错成本是不可避免的。我在美国念MBA时选择的方向是金融,花费了两年的时间去学习专业知识,甚至都把CFA一级考完,结果发现金融并不适合自己,最后选择了移动互联网行业。对于之前MBA的选择,我不但不后悔,还挺感激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念MBA之前,金融对我来说,充满了神秘感,我很渴望知道金融到底学的是什么,整个行业又是在做什么。如果不去学习的话,这个心结可能会跟随我一辈子,甚至成为终身的遗憾。学完之后,我了解到金融不适合我,也就没有遗憾了。也许,很多时候的尝试只是为了明白,这其实并不适合自己,但正如这句话所说的一样:失败总比遗憾好。 我现在经常会收到一些年轻订阅用户的留言和邮件,要我帮忙解答一些工作、感情相关的疑惑。这样的消息和邮件,我一般都不回复,因为我也没有答案。每个人的选择和对人生的理解都不一样,这和过去经历了什么有关,经历越多,选择就越成熟。我做的选择不一定适合你,即使我知道什么样的选择可能更有利,你若没有相应的经历也无法理解。 学会独立,就是学会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人生的选择题必须自己去做,没有人比你更加了解自己,别人绝对无法代替。因此,不要害怕选错,也不要期待你做的选择是最合适的。在年轻的时候,你可能得走很多弯路,这是你人生交学费的阶段,每个人都要经历。这个阶段越早完成越好,二十多岁的时候,你拥有大把试错资本,因为成本不高;到了三十多岁,成家立业了,才突然觉悟,那就有点点晚了,因为这时的你不仅仅只是对自己负责,而得要对整个家庭负责。 二十几岁的时候,千万不要花精力和时间去犹豫和纠结什么选择是最好的,因为没有人知道。有想法就大胆地去尝试:感受不同的生活,多尝试工作类型,多读书,多旅行,多谈恋爱,多结交朋友,把这些该交的学费都交了。如此一来,三十岁以后,你才有可能从容不迫地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这个世界是公平的,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尽管你现在可能看不到。很多人羡慕我现在的状态,可是知道吗,你们看到的只是现在的我,却看不到我背后经历的痛苦。从上大学开始,到开始工作,再到出国留学, 最后选择回国,我都是在迷茫和困惑中度过。这十年,我一路折腾,在内心经历了许多无人理解的痛苦。我曾经也不停地问上天,为什么要让我的人生有如此多的不顺?现在我才明白,所有的痛苦都是我宝贵的财富。没有过去十年的痛苦,哪有现在的我? 步入三十岁,我才发现这是个美好的人生阶段,少了很多浮华和躁动,取而代之的是淡定和从容。正如吴晓波所言,达到这样的状态是有代价和成本的,而这一切的一切无不来自二十岁时的“投资”。 文/Susan Kuang 图/pixabay.com

Read more

如果你缺少一份快乐的工作

一个人首先必须具备快乐工作的愿望和能力,然后才谈得上快乐工作。 现在有一个普遍现象,许多年轻人工作得不快乐,他们生活中也会有快乐,但快乐和工作是分开的。 那么工作和快乐是什么关系呢?工作本身不快乐,工作对于快乐的贡献是,通过工作可以挣到钱,然后用这个钱在工作之外、在业余时间去买快乐,去消费和娱乐,基本上是这样一个关系。我觉得这是不正常的,是违背人性的。 从人性来说,人是精神性的存在,精神能力的发展和实现应该是快乐的最重要源泉,做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在这个过程中感觉到自己的能力在生长,自己的生命价值得到了实现,这是人生的莫大快乐。人不只是在娱乐的时候快乐,工作的快乐远胜于娱乐的快乐,人之为人的快乐很大一部分是在工作中感受到的。 艺术家就是这样,创作本身是最大的快乐。各行各业的优秀者也是这样,主要的快乐是在工作中获得的。在工作中获得快乐,这不是少数人的特权,人人都有老天赋予的精神能力,都应该享受这种快乐。当然,只有真正喜欢这个工作,工作才会成为快乐,仅仅为谋生而做的工作是不快乐的。 比如说我的工作是写作,但是如果我只把写作当作一个谋生手段,从写作本身中感受不到快乐,那我和别的打工仔就没有什么两样。每一个人在世界上都应该有这样一件事情,你真正喜欢它,做这件事情本身就是享受,这是幸福感的一个重要来源。 有的青年人说,他是为生计所迫做现在这份工作的,所以不快乐。 我说这不可悲,可悲的是什么?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一份能够让你快乐的工作,不是说你找不到,而是你根本就没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你没有了快乐工作的能力,这才是最可悲的。 你说你不喜欢现在这个职业,那好,我就假定你可以自由地选择,你选什么职业,你觉得做什么工作你是快乐的?恐怕很多人会想不出来,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最后,选的往往是薪金高一点儿的工作,仍然是为了谋生谋得好一点而已。 前几年有一个机构做过调查,调查青年人的就业意向,有很多指标,绝大多数人放在首位的就是薪金,薪金高的职业最受追捧。 现在公务员成了热门,因为大形势是国进民退,民营企业凋敝,公务员又成了铁饭碗,从个人来说,考虑的还是谋生。只有待遇、薪金、利益的外在标准,没有兴趣、能力、理想的内在标准,这一点没有变。 为什么许多人没有了自己真正的兴趣,没有了快乐工作的能力?我认为问题就出在价值观。不求优秀,只求成功,而成功又只是用外在标准衡量,结果一定是不快乐,不成功当然非常不快乐,成功了也只是薪金、利益带来的肤浅的快乐,工作本身仍然是不快乐的。 让我们一起分享出去吧! 图:pexels.com

Read more

身在万物中,心在万物上。

生命的完整, 在于宽恕、容忍、等待与爱。 聚散离合本是人生难免。 人生的路上, 谁也说不定会发生什么事情, 难免一时分开一时重逢, 我们得想开点, 人生其实是美好的, 只是我们没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生活简单了,就有时间去享受人生。 人生,要努力得到的不是呼风唤雨的能力, 而是淡看风云的胸怀。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看得淡才能放得下。 背负太多,就会活得很累, 放下即是解脱。 淡看人生荣辱得失,一切均如过眼烟云, 去留无痕,这才是淡定人生的最高境界。 身在万物中,心在万物上。 纷扰喧嚣的红尘,心更要简单明约, 懂得享受,懂得生活。 世态本就炎凉,无需去迎合; 人情多有冷暖,勿去在意是非。 荣辱与成败,不足为耻, 可耻的正是自己的软弱,不敢去面对。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