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为什么需要“异性闺蜜”

男人来自金星,女人来自火星,两者常常会因为各种问题碰撞爆发星球大战,矛盾尖锐不可调和。似乎是给予男女更多感情慰藉,“异性闺密”的出现成为构架男女关系的新纽带。 男人和女人对异性闺密有着不同的诉求,但是不论男女,听到对方有异性闺密,都会立马提高警惕。异性闺密到底是情感世界中的一味良药,还是深藏未露的定时炸弹?看看心理医生是如何解读男人和女人们的那点小心思。 男人说: 武警总医院中西医康复理疗科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郝晋东认为,男人对于红颜知己的感情属于第四类情感,这种比爱情少一些、比友情多一些的情感让男性得到了更多层次的感情呵护。 满足征服欲: 雄性气质十足的男性,从“根上”就有着极强的征服欲望,对异性的追求属于天性,多一份异性对自己的贴心呵护,极大地满足了男性的征服欲望和虚荣心。 需要倾诉: 现代社会男人处于高压之下,在工作事业中必须冲锋陷阵,家庭生活中又是中流砥柱,但是男人不是钢铁侠,铁汉也有柔肠万种,遇到了坎坷不顺心,总需要有人倾诉。而妻子总是爱唠叨,红颜知己便是最佳倾诉对象。 浪漫情怀: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人类的追求总是向上递进的,就像在享受了爱人的体贴关怀之后,男人还是想要追求多一点的浪漫。那些在家庭中得不到的精神放松,就需要找寻红颜知己来补偿。 红颜知己总是可遇不可: 一旦觅得知己那可是千般万般的可心,但是红颜之后有知己,也有祸水。知己与祸水也是一步之遥,一步走错那就是知己不成祸水亡己。 专家点评: 如何平衡爱人、知己两者的关系,需要三种境界,“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知己知心,时而近在咫尺,时而在水一方,有距离才最安心。“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诱惑,诱惑是可以有的,但是把持住这份诱惑,画中的风景才是最美。“多一个人的粉红色情感”,不妨将与知己的二人游变为三人行,把知己变为你和爱人共同的朋友,三方关系的稳定程度更可靠。 女人说: 作为女性,武警总医院心理门诊主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史宇深刻道出了女人们心中的小秘密:“逛街时充当司机导购,搬家时变身大力士,伤心时化身知心姐姐,遇险时升级贴身保镖,不痛快时还可当沙包。”这可不是变形金刚,这是集所有使用价值为一身的“男闺密”。 女人独立的表现: 男闺密的诞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女性身份和地位的提高。自古有待嫁之女不得出阁的老规矩,女性一直是被禁锢的对象,由于现代社会女性的地位逐渐提升,她们不再将自己定位为男性的附属,而愿意通过个人努力实现经济独立。伴随女性经济独立的是精神独立,“男闺密”流行也彰显了现代社会的两性关系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是一种进步。 男闺密是纯洁友谊还是玩暧昧,估计只有自己才说得清道得明。 一项调查显示,58%的女性表示和“男闺密”不会产生逾越朋友的感情,只是关系很铁的“哥们儿”。许多女人都强调,“男闺密”就是“男闺密”,他们永远也变不成男朋友。这也许只是女人一厢情愿的想法,肯心甘情愿为某个女人随时待命的男人,对这个女人应该是有所“企图”的吧? 男友做不成就当闺密: 有调查表明,七成的男性认为跟女闺密之间存在暧昧关系。做男闺密只是曲线救国之策,“升级”做男朋友才是他们的愿望和目的。女人把男人当作闺密,男人把女人当作哥们儿,这样的关系才算平衡!只可惜,男人往往不会服服帖帖为哥们儿鞍前马后效劳。男闺密这个称谓,总觉得少了些光明磊落,而多了些欲说还休的暧昧! 专家点评 :当然,并非所有男闺密都会有此非分之想,也有纯粹的男女朋友关系。维持这种关系的最好办法是,让双方的另一半都加入进来,两个稳定的家庭,四个人建立亲密的友情,把两个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广泛化,所有隐秘的角落都会坦荡磊落了。另外,亲密关系也分层次:比如已婚女性,在对待“男闺密”上,的确需要注意把握分寸,有了压力,倾诉对象首选还是家人、爱人,避免与异性朋友长期交往,毕竟爱人才是情感天平中最重要的那一方。 总结:

Read more

做人不必太计较的十件事,做到了你就懂得什么叫人生

我们小时候知道的少,烦恼也少,长大了会的多,烦恼也多了;我们一直抱怨着想要回到过去,可如果让我们的一切都回到过去,我们未必会开心。我们真正希望的是,保留着现有的记忆,回到过去,我们一直渴求着更大的能力,却一直不愿意付出相应的代价。其实,我们有时候不必去计较那么多。 1) 吃亏:吃亏是福 并非所有的便宜都值得庆幸,并非所有的幸运都值得高兴,并非所有的痛苦都令人难以忍受.吃亏往往是珍藏在心中的至宝.不懂吃亏,就不能完美地领悟人生:不懂吃亏,就不会有事业的壮丽辉煌。 2) 文凭:文凭不等于能力 一个人拥有高学历确实就拥有了不错的就业资本,但并不是有了文凭就说明一切,并不是有了文凭就有了能力,一个人前途多大,起决定因素的不是文凭而是能力。 3) 病痛:坚强能战胜一切 只有具备乐观和坚强的品质,一个人才能更好把握自己的命运。因为乐观和坚强是掌握人生航向的舵手,把握命运之船的动力桨。 4) 不合理的批评:没有人会踢一只死狗 受人批评是一件令人难受的事,受到不合理的批评更加如此.有的人愤怒,有的人哀怨消沉,而有的人则变得理性而积极。 5) 长相差:容貌不能代表全部 一个人长相差并不是过错,每个人都应该真实地面对自己,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最终被别人认可是实力而非容貌。 6) 处境:只有虚实,没有好坏 生活中很多东西都是相对的,是好是坏,那就要看你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他或以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他一个人的处境也同样如此,是好是坏,全在你的心间。 7) 吃苦:吃苦不吃亏 常言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没有吃过苦头的人,多是一些经不起考验的人。 8) 哭泣:不是脆弱而是释怀 不要顽固地把哭泣当作一个人脆弱的标签,当你累了,苦了,受伤了的时候哭泣是一种精神的良药,能让你哭过之后重振精神面对生活.人需要坚强也需要释放。

Read more

为什么有钱人不喜欢和穷人吃饭

今天大熊气呼呼跑来跟我说拉黑了一小学同学。脾气特别好的大熊很少生气,我赶紧问他怎么了。 他说:今天一小学同学朋友圈发了一个筹款链接,说是他高中同学的爸爸生病了,家庭负担不起医药费,希望大家能救人于水火。 大熊还没看到这条朋友圈的时候,他小学同学又把链接私发给了他一遍。虽然大熊并不认识他的高中同学,但想着别人既然有需要,就进入了捐款链接,捐了一百。 谁知道,他小学同学当场炸毛了。他质问大熊:你就捐一百块钱?你可知道他是我高中最好的朋友?他爸爸现在生了很严重的病,谁都知道你家里有钱,你就捐一百块钱你丢不丢人?我跟他说别担心,我有一个朋友家里很有钱可以多捐一些帮助他,你现在只捐了一百让我脸往哪里放? 大熊没回复,拉黑了那个小学同学。 大熊跟我说,我不明白,我家里有钱,那也是我爸妈辛苦挣的。为什么别人找我捐钱都理直气壮的?更何况我捐了,我虽然不认识他高中同学,但看在他是我小学同学的面子上我还是捐了,结果还是莫名其妙被说了一通。而且我点进去链接捐款的时候,看到他自己也是捐了一百啊。 不得不说大熊真的是脾气好啊,如果是我的话,我一定反问他为什么可以穷得这么理直气壮,问问他脸还要不要。凭什么要求别人出钱给你装逼?有多大本事做多大事儿,没本事就把希望强加到别人身上,为什么觉得全世界都是冤大头,人家欠你的? 比自私更可怕的是明明自己自私还要求别人无私。道德绑架的人什么时候才能停止“慷他人之慨”?总是拿最高的标准要求别人,拿最低的标准要求自己。 “你这么有钱,为什么不能多捐款给希望小学,做做善事?”显得自己好像很有同情心的样子,把自己当作普渡众生的救世主。反正他们自己是穷逼,一分一毛也不舍得出。还有一些人,理所应当觉得跟比自己有钱的人出去对方就应该花比自己多的钱。 “这顿你请吧,反正你有钱。” “你又不差这点,跟我计较这么多干什么?” “你不是刚拿了工资吗?” “我这都是血汗钱啊,你舍得我请客吗,还是你请吧,哈哈。” 原谅我真的没有办法理解这种清奇的脑回路。我相信他们如果能够把自己占小便宜时候的“势在必得”和“努力”用在其他地方一定已经富可敌国了。 我有钱,跟你有一毛钱的关系吗?我有钱,就代表我一定要花在你身上吗?我有再多钱,支配权也只属于我自己,我爱怎么花怎么花,没有义务花在别人身上。 佑佑跟大熊一样,从小家境殷实,没什么脾气,特别好相处。前几天她参加完同学聚会,也是气呼呼回来的。 她说,我们几个聚会的时候说好各付各的,可是期间她们一直在起哄,说我买个包都是一两万的新款,衣服也都是名牌,还能在乎一顿饭钱吗。 结果是吃完饭之后,她在所有人的冷嘲热讽和服务员尴尬的等待中付了饭钱。 佑佑说,我真的不是在乎这顿饭钱,大家去之前如果说好是我买单我也会去,可是明明说好是各付各的,最后集体逼着我付钱,我真的有种被别人架上去下不来的感觉。 从小到大别人都觉得我家有钱,所以我就应该付钱。真的很想问问这种人,别人凭什么要为你们的贫穷买单? 动不动抱怨官二代富二代家境优渥,抱怨社会不公平。我从来不觉得这是一种不公平,相反我觉得这是一种相对公平。人家爹辛辛苦苦打拼一辈子儿子女儿跟别人过一样的生活,对人家爹公平吗? 想过好日子就奋斗,别天天逮着谁就想占便宜,抱怨的时候不如自己努力,社会对谁都一样,每个人都是从无到有。我不知道什么是绝对的公平,我只知道社会永远不会偏爱穷得理直气壮的人。 你记得,别人再有钱也跟你没关系,是不是愿意捐款是不是愿意请客也不是你说了算,更没义务花在你身上,你占得了一时便宜,占不了一世便宜。你能一辈子靠得住的人,只有你自己。 你应该先学会用道德要求自己,而不是仗着自己穷自己抠就要求其他人,有本事自己捐款,有本事自己变有钱,有本事自己请客,别他妈站着说话不腰疼。 如果你非要问我“你那么有钱,为什么不能多请客?”这种问题。

Read more

如果你的孩子被打,你会怎么做?

接朵儿放学,幼儿园老师有些抱歉地说:朵朵妈,朵朵今天被小朋友不小心撞了下,因为摔倒嘴巴磕破了皮。 小孩子在一起难免磕磕碰碰,我表示理解。但孩她爸不这么认为,他连问宝宝:是不是小朋友打了你,是不是和小朋友打架了? 护娃心切的孩子爸,那晚居然教三岁的朵防身术:挡住,推倒。 朵爸坚持认为:一定不能让自己吃亏,所以,即使不打回去,也要挡住保护好自己,然后告诉老师。 虽然我觉得朵爸有点小题大做,但却陷入沉思:如果我的孩子,在学校真被人打了,我会怎么做? 1 小时候,我和弟弟妹妹和其他孩子发生争执,母亲批评的总是我们。 因此,我常怀疑自己不是她亲生的,因为她从来就没有“保护”过我们,甚至在长大成人后,我还问过我母亲这个问题。 母亲的回答貌似也有她的道理,她说:我不可能当着别人的面去护住自己的孩子,这样很没教养,即使是对方错了,我也不能这样咄咄逼人,也要先找我们自身存在的问题,首先这是个教养问题,其次,这只是孩子间的小吵小闹,又没弄伤什么,无关大碍,何必放大引起大人间的纷争。 但是,大人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很可能会陷孩子长期处于不公正中。 孩子的内心是惶恐不安的——我受到了不公正待遇,父母没有替我主持公道,没有保护我,爷爷奶奶也是,我身边的亲人都不爱我,他们嫌弃我,我被抛弃了。 武志红说:童年时与父母等重要亲人相处形成的关系模式、心理模式,是我们人格的基础,就像是新出厂的电脑装上了一套操作系统。 这类孩子成年以后,或多或少都会缺少安全感。有心理专家认为,被遗弃感是所有恐惧之母。 2 但庆幸的是,我爸对娃却是截然不同的偏爱。 读小学时,我们班的小霸王男生追打我妹,一直追到我家里。当时我爸在家,他的大嗓门镇住了那个调皮蛋:你这熊娃,胆子够大,居然敢跑到人家家里打人,你试试看,敢动我女儿一根汗毛,老子让你这个小兔崽子好看。 结果,那个小兔崽子吓跑了,并且再也没有欺负过我妹。 我弟曾和别人发生冲突,并因为将别人误伤而赔偿医药费。也是因为这次冲突,我爸才得知,孩子在学校一直被人欺负被人打,而老师竟是睁眼瞎。 我爸当时的态度是:宁愿孩子打伤别人去赔偿,也不要让孩子受伤。 当然,爸说他不是鼓励孩子去打架闹事,而是要孩子学会反抗,这是一种精神。当孩子受到不公,就不应该忍气吞声,而是坚决反抗。他很乐意为这个过错买单。 想来,这也是我们姐妹兄弟小时候崇拜我爸的原因——他就是安全感所在,也许别人会觉得他霸蛮不讲理,可是在儿女心中,他就像一座山屹立在我们心中,保护着我们。 我不赞成所谓的以德报怨,也不赞成对孩子灌输这种“美德”。也许,这会是一种好家风,好教养。但一味要孩子对别人的伤害过度忍让,不反抗,或者反抗后被惩罚,会让孩子渐渐失去对亲人的信任感,尤其是模糊对人对事的好恶判断。 3 读高中时,我们班上的第一名被一个矮瘦黑男孩坐江山。但不知为何,他一直受到他其男生的虐待。他的哥哥曾来帮他解决过这个事情,老师也允诺一定会多注意。然而他们能替他抵挡一时的残酷,却保护不了他一世,哪怕只是一学期。 没过多久,那帮学生又开始欺负他,并变本加厉。这种不公正待遇,直到文理分科,他去了别的班才摆脱。

Read more

新十大傻,你在内吗?

1、房子要大。明明就两三口人,非要弄个很空旷的房子。 2、汽车要三厢。还包括什么“SUV”,弄得耗油又占地。 3、花钱到处旅游。明明到处是陷阱,可就是人山人海要去挤。结果总是花钱买气买罪受。 4、出国买洋货。以为自己真是贵族了,动不动香港巴黎纽约的。被外国人称为“走动的钱包”。笑死人。 5、送孩子出国。动不动就送孩子出国,以为出了国孩子就能怎么样,还安慰自己说毕竟国外环境好、条件好什么的,还因为别人都这样。真是这样吗?有钱有势的人送孩子出国都要让孩子回来继承家业,你送孩子出去,将来要他怎么样呢? 6、买别墅。明明是连排房,旁边就是马路、农村、人来人往,非要叫什么别墅,甚至“连体别墅”。笑死人。有的是太远,把父母弄去住,简直象流放。 7、穿戴名牌。最开始有名牌的时候,商标都不能剪掉的,留着要给别人看。现在,各种炫,仍在。那个“驴包”,弄得真假难辨的,现在谁也不敢轻易用了。 8、打高尔夫球。台球让人毁了,保龄球、网球,还有什么。估计高尔夫也快了。脸都没洗干净呢,你穿哪门子白色西装呢?真是服了。 9、到大城市去。“北漂”、“南漂”的,其实是真正农民意识,和另一部分人的出国行为一样。宁可受罪,也坚持。 10、追求健身养生。明明很简单的事,弄得全国人民跟二傻子似的,跑步也不会,睡觉也不会,吃饭也不会,电视里整天教呀,书店里就这类书卖得好。请名医,找明星,能讲半小时,而且还请看下集。做个土豆丝也要名人教课讲要点做示范。 世界上最荒谬的五件事 :   第一,砍了树做成纸,在纸上面写着爱护森林。   第二,拿着父母的血汗钱,在KTV里面唱父亲你辛苦了。   第三,女人每天和很多男人在暧昧,却说着世界上没有好男人。   第四,用辛苦挣来的钱,换成烟,再烧了!换成酒,喝醉了吐了。还说钱难挣!   第五,在你困难时,朋友借钱给你。朋友需要钱时,向你要钱时,你却说不够朋友。 图来自:stocksnap.io  

Read more

什么样的人值得你深交

1:既能共苦,又能同甘 与想象中不同的是,共苦往往容易,而同甘有时却很难。多少共同创业者反目,不是因为不能一块吃苦,而是经受不住成功后利益分配的考验。能在利益面前依然保持平和理智的内心,并与你分享的人,值得交往。 2:不嫉妒你的优点,又能提醒你的缺点 你有优点,真心为你感到骄傲;你有缺点,不会因此而嫌弃你,而是真诚地提醒你改善。 如果不是原则问题,即使不改善也依然会与你交往。这样的人,是个与人为善的人,值得交往。 3:有孝心,有大义 有孝心的人是懂得感恩的人。父母永远是我们最大的恩人,如果连孝敬父母都做不到,很难想象这个人在危急时刻不会戳你一刀。 孝敬父母不是做在表面,而是能用长期的行动关心父母、陪伴父母,在关键时刻能把父母放在第一位。 4:正直真诚 做人正直,不藏私心,甚至有时候为了正直会得罪你,说明这种人的内心是有分寸有原则的。 今天能为了正直得罪你,明天才有可能为了你们的友谊不惜一切保护你。遇到正直真诚的人,不要被他们冰冷的表面吓跑,这种人值得交往。 5:人格独立,内心强大 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不会因为对方的身份地位而改变态度。 这样的人,假使你有一天落魄了,一定会伸出一只手拉你一把;如果你有一天发达了,他依然会指出你的不足,防止你飘起来。这是真正内心强大的人,值得交往。 6:心有灵犀,无需多言 无需过多的语言,也能理解你,说明跟你有相近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跟这样的朋友交往,你会觉得很轻松,即使产生矛盾也能轻易化解。 最后,如果你想要交到值得深交的朋友,首先你得成为值得深交的人。 图片来源:pixabay.com

Read more

选择的难题

有人说人生有三大遗憾,不会选择,不坚持选择,不断地选择。可我要说人生有最大的困惑,那就是选择的难题。 关于人生选择的话题很多人说了很多很多。而且太多的主调都是人的命运在选择,有什么样的选择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很多人会说,你今天的结果是你昨天的选择。你当初选择什么,你当下就收获什么。一点不假。的确,幸运的人很多时候可以做出很多选择的。但很多人并非那么幸运。 幸运的人往往忽略了一个事实,当人们面临选择时,总会遇到选择的难题。诸如选择问题的大和小、选择内容是多或寡、选择的方式愿与违、选择结果的对与错等等。选择的难题让我们迷茫、无助、尴尬、无奈。 选择问题的大和小,让我们莫衷一是,大和小总是相对的,而且随时光流逝变幻着。当时的“小”变成了后来的“大”,也可能眼前的“大”变成了今后的“小”。但怎么在当时的局限中确定大小呢?这让我们揪心。当我们在行进之中时,大和小让我们感到迷茫。 选择内容多或寡,让我们无法决断,选择项的增多,就会增加选择的难度。只有一项选择的时候选择很容易。但犹如你进入超市,面临琳琅满目的商品,你没有确定要购买什么的时候,或当你面对大海和蓝天只能二选一的时候,而你又偏偏既爱大海又爱蓝天。这就让你犯难了。当我们面临多种选择时,多和寡让我们觉得无助。 选择方式的愿与违,让我们有苦难言。很多不和你在同一“此山中的”人会对你指手划脚,告诉选择的路宽着呢,你可以自主选择呀!他们不知道,能说可以自主选取择,是需要资格的,正如《生存之道》寓言里的那只乌鸦一样,它自己站在很高的树枝上,不理解兔子呆在地下随时会有被狐狸吃掉的危险,而对兔子说“你可以像我一样站着,没事!” 当然,最后的结局是兔子被狐狸吃掉。 因为兔子永远不可能像乌鸦站得那么高。其实,人生很多的时候,很多事情是不能完全自主选择的。即使自主也是那种“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的那种“自主”。况且,人生本来还有一些完全无法自主如愿的选择,比如,谁人能选择父母?谁都知道人生选择的重要,但并不是谁都理解人生选择令人产生的尴尬。 选择结果的对与错,让我们悔恨交加。面对选择时,我们习惯作对比,想选择对自己更有利的东西。但老天总会和我们开玩笑,选择的结果很难如意,有时就更难论对错了。也许结果本身就没有对错,同样的场景、同样的条件、同样的选择对他人非常有利,对自己却不尽然。有人错打错为,一条道走到天黑,最后却迎来了天亮。有的人则黎明即起,加紧赶路,从天黑走到天黑,却仍然是天黑。未来的不确定性,让人感叹选择对人生的无奈。 选择如此让我们为难,我们是否可以逃避选择呢?人生没有可以逃避选择,即使你不作选择,也有一个结果选择你。面对选择的难题,最好的办法是把握三条原则,第一,无论局面多么复杂,牢记自己最初的目的。选自己需要的、想要的、适合自己的。选自己喜欢,大到人生信仰,小到生活习惯,力求做一个高雅的人,让自己的生活有品味和格调。 第二、无论条件多么艰难,不要局限于当前选择。面对选择时要学会跳出已有的框框,突破思维的局限。谁规定我们一定只选一个,或者说只有两个选择。世界远比我们看到的要大得多,只是我们自己作茧自缚,限制了自己。事实上,我们有更多的选项,而不是只有A或B,还有C、D、E…… 第三、无论选项多么迷茫,不要试图非要做出选择。碰到令自己非常为难的选择,暂时放一放不失为一种智慧。面对选择的难题,时间也许会给出最好的答案。 世界上所有的问题都可以用三个方法解决:接受、改变、离开。接受能接受的,改变不能接受的,不能改变,那就离开。选择的难题难道不也可以这样吗? 文/廖超国 图来自:wallcoo.net

Read more

老师的温柔告白:不必是母亲,也能懂得母亲的心啊

一位老师的温暖自白,生命经历虽未曾当过母亲,却同样在教育的过程里孕育了每个青春的生命,与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中,也懂了母亲的心。 妳的孩子不必一定由妳而生,但是却能透过妳诞生。Your children don’t have to come from you, but they can come through you.——Collateral Beauty “老师,妳自己又没有结婚生子,妳哪能懂我们当妈妈的心情?” 在那一瞬间,突然觉得自己因为没有结婚生子所以对社会没有贡献,也好像对不起了谁所以不能抬起头来有气势地讲话。总在某些时刻,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就能将自己多年的付出否定抹灭至零。于是,我开始鞭打自己,或许我不是个称职的老师? 直到看完了电影“最美的安排”里面的一句台词,让我明白,即使没有孩子,我还是能同理当妈的心情,我能明白妈妈们怕小孩子变坏怕小孩子走歪所以焦急担心不安无力。 随着我自己的成长,我有了更大的耐心去面对妈妈们跟孩子们的情绪起伏,我不再被卷进去他人的攻击或防卫中,而能好好地聆听他们面对他们拉他们一把。察觉及抽离,然后站在亲子双方的位子去想,有时候,他们知道有人在,其实也已经足够。 刚开始教书时,总想证明自己,不想被看扁,于是做什么事情都用尽全力。随时都要板着脸,怕家长学生看不起,怕自己被批评,怕自己不够完美。但是哪有可能完美?如果 22 岁时的我就能完美,那不就表示未来的我只是停滞不前,所以我能做的就是更加成长更懂他人的苦然后愿意陪伴。 10 多年下来,明白了跟人相处的过程,急不得,先稳定好情绪,才有办法处理事情。巧劲比蛮力更为重要,太用力的结果就是伤了自己也伤了学生。另外就是真正地用心,有了真心,学生能懂,家长也会懂。更重要的是,自己才能安心,才对得起那些费尽苦心看着孩子长大的父母们。

Read more

死在嘴上,病在腿上

1.在健康问题上,你自己比老天爷管用 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现在的人相反了, 早上马虎,中午对付,晚上大吃大喝,这就是百病之根。 早上这顿饭,等于吃补药,是最重要的一顿饭,一定要吃营养早餐。 主食必须要有蔬菜加水果,早餐营养不好,中午、晚上是补不回来的。 2.全世界最不好的习惯是抽烟 抽烟的人,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最后肺癌,这是死亡三部曲。 3.营养过剩一样中毒 营养过剩了一样中毒,每天一定要喝八杯水。因为水就是人的生命。 现在很多人不会喝水,渴了才喝。错了,一定有空就喝,不是渴了再喝。 八杯茶行吗? 茶不行,饮料、咖啡、啤酒都不能代替水。 要喝茶也喝淡茶,不能喝浓茶。 千万记住,水是人的生命。 4.人不是老死的,不是病死的,是气死的 《黄帝内经》讲得很清楚:“怒伤肝,喜伤心,悲伤肺,忧思伤脾,惊恐伤肾,百病皆生于气。”讲得很绝。 人一定不要当情绪的俘虏,一定要做情绪的主人;一定要去驾驭情绪,不要让情绪驾驭你。”记住情绪是人们生气的指挥棒,至关重要。 5.走路是非常好的锻炼方式 什么东西都是个度,吃饭是个度,睡觉是个度,锻炼也是个度。 不锻炼不好,过度锻炼也会降低免疫功能。每天锻炼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锻炼内容可以采取最简单的办法,走半个小时,光走路就行了,这是最简单、最经济、最有效的办法。 但是走也是有讲究的,年轻人要快走,逐步快走,快到什么程度,一分钟要达到130步。 心跳要达到一分钟120次,才能达到锻炼心脏的目的。达到130步、120次心跳,当然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要有个逐步适应过程,你这样坚持半年,你的心肺功能可以大大提高! 一个人一定要从年轻开始,保持你的标准体重。一旦胖了以后,你想把它降下来谈何容易,实际上不是不容易,关键在哪儿? 控制嘴、多动腿,人就是“死在嘴上,懒在腿上”。 6.喝醉一次酒,等于得一次急性肝炎

Read more

听说你不想上班,想成为自由职业者

很多人都想开咖啡馆,我一度奇怪为什么咖啡馆会让那么多人心心念念?后来发现,咖啡馆、小餐馆、奶茶店、小客栈、淘宝小店……这些梦想指数高的关键词,它们有一些共同的特性: 1、能够获得一份收入 2、入门较简单,不需花费过多成本和精力 3、自己说了算,不牵扯太多团队合作 4、美美哒 5、面向流动人群 想开这些店的人,潜台词是: 我想过自由的生活,有点钱,够日常支出就好;有点闲,能慢下来,享受过程的美好;有趣,能认识更多朋友。维持平衡就好,有钱但忙到死,有趣但穷到哭,有闲但无聊得要命,都不算一个好状态。如果没钱没时间还无聊,光是想想都生不如死呢。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才能达到平衡的状态呢?相当一部分人会说:“我很想辞职,不想被老板骂,不想挤高峰期的地铁,不想周末加班还没有加班费,不想一年只有7天假期想请假出去旅游的时候还要看别人的脸色,但我不知道辞职以后干什么?”“我很想自己做点什么,但想了好几年,也没有勇气真的放弃现在的生活。” 因为我已经自由职业了一年,总有人询问感觉如何或怎么维生,所以决定写一写这一年来的感受。 自由职业者,首先要职业,然后才自由。 单枪匹马出来混,总得有个技能防身(资源人脉开挂,有雄厚经济基础的自动略过),一技之长是提供个人价值并因此获得回报的前提。不具备职业性,辞职后即使拥有了大把时间,也感受不到自由,因为时间都花在焦虑上了,焦虑生意没法走上正轨,焦虑没有客源,焦虑没有稳定的现金流,有的是让你大把掉头发的麻烦等着,哪还有悠然自得的心情。 大多数人在第一步就卡住了,“可是我什么都不会啊?” 能理直气壮说出这句话的人,应该写封感谢信去给老板,感谢老板雇佣了你,给了口饭吃,什么都不会了,还要什么自行车(不对,要什么假期,要什么不坐班,要什么有趣还美美的)?! 不要找借口,说什么我没本事,没机会,没平台,你之所以不会,就是因为懒。怎么拥有一技之长? 首先记住——辞职前不会干的事情,辞职后大多也不会干。 不要想说等我辞职后,再去学个什么什么,不管工作有多忙,学一项技能的时间一定是可以挤出来的。 在有工作保障的时候,就应该开始为自由生活做内测,是的,自由职业和其它创业一样,需要反复摸索实验失败爬起后才能趟出一条阳光大道。辞职以前,试着做这些事情。 1、花钱 趁有钱可花的时候,学会怎么花钱。免费的东西是最贵的,它用很差的质量占用了你的带宽,抢占了你享受好东西的时间。不要吝啬花钱,网上固然有看不完的免费资料、公开课、论坛讨论,但基本上停留在入门级,想要深入下去,不妨花一点钱,去买专业书籍,请专业人士培训,去专业的店铺体验,花钱买别人长期累积的专业和视野,买别人已经实验论证过的正确方法,是很划得来的买卖。在掌握正确方法的情况下,学会一项谋生技能,1-2年就足够了。 2、花精力 就算是个自由职业者,你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前期累积的资源、人脉、平台越多,后期才越容易产生连接并实现合作。去认识与技能相关的群体,加入他们。就职的公司能够提供平台当然最好,如果目前的工作和将来自由职业的方向没有一点关系,那也不要紧,这个时代提供了大量由兴趣连接的社交工具,花点时间,保持开放的心态,坚持在正确的社交平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你是最常接触的五个朋友的平均值,如果五个最好朋友都是安分守己的上班族,那么你自己成为一个安静美男子/少女的几率是多大呢? 3、花时间 热情有,方法有,跨出了第一步,更多的人会跌倒在第二步,热血地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偃旗息鼓,虎头蛇尾最后不了了之。所有事情都是“略懂略懂”,真的要成为事业那还且着呢。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养成一个好习惯,形成一个新习惯起码需要连续坚持21天,保持下去则需要坚持100天,达到牛逼级别需要花掉10000小时,想想你为此投入了多少时间?请不要再说“我就是什么都不会”“我没有这种本事”之类的话了。你不会,不就是没有花够别人花的时间吗? 4、心态调整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