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孩子爱上阅读 ?试试这些方法吧!

不少父母遇到这样的烦恼:孩子拿着手机玩游戏、看动漫的时间,要比捧着书阅读的时间多得多。那么,孩子为什么不爱读书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父母错过了孩子的两个阅读敏感期。 • 儿童阅读黄金阶段 在孩子4岁半到5岁半的时候,第一个阅读敏感期来临。这时候,孩子会对书和故事特别热爱,即使看不懂,都会一本正经地看。有些孩子的阅读敏感期会提前,有些则延后,但一般不会超过6岁。如果家长希望孩子养成阅读兴趣习惯,就应该抓住6岁前这个黄金阅读期。 • 儿童阅读白银阶段 另一个阅读敏感期是在孩子14岁之前。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孩子的自我阅读意识就会减弱很多。 据科学研究,儿童阅读是左右大脑两个区域一起运行的,过了这个时期,学习语言的能力开始退化,成年人在阅读时,往往只有一个大脑半球在工作。 由此可见,抓住阅读敏感期对于培养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书写能力、思考能力尤为重要。让孩子爱上阅读,家长的角色很重要,父母可以做哪些事呢? 「营造阅读的气氛」 家长需要注意提供给孩子阅读的环境,亮度适宜,不能刺眼也不能太暗,不然影响孩子视力。阅读环境需要保持安静,孩子才能完全投入到书本里,在字里行间遨游。如果家长隔三差五地与孩子说话,即使是问一句孩子晚餐吃什么,也会打扰到孩子。 陪孩子多去图书馆、书店,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鼓励孩子多用文字表达,爸爸妈妈帮助孩子完善表达能力,把看和说结合起来的孩子,综合能力就更强。 「做个好榜样」 常言道,言传身教。想让孩子爱上阅读,家长应该以身作则,从自己喜爱阅读做起。孩子一出生就开始模仿大人,在学习中形成自我。孩子天生认为父母做的事和说的话都是对的。因此孩子看到父母喜欢看书,认为看书是对的事,也会模仿父母,自觉拿起书本看,这个比父母整天唠叨孩子要多看书的效果强多了。 「让孩子看喜欢的书」 有些家长会凭借自己的经验,认为某些书买了也浪费钱,即使孩子喜欢,也不让孩子买。这样做会导致不良的后果,孩子的阅读兴趣被扼杀了;家长的阻止行为会让孩子以为自己犯错了,变得不自信;家长不让孩子挑选自己喜欢的东西,这样会让孩子丧失自主选择的能力,形成依赖心理。 「让孩子分享读后感」 阅读是输入,分享是输出。分享能锻炼孩子记忆力、逻辑思维、表达能力。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一同讨论书中有趣或有意义的内容,引导孩子思考,初步建立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想让孩子多阅读、多观察、多学习,家长也要和孩子一同成长、一同体验、一同分享。 「不要盲目追求结果」 很多爸爸妈妈望子成龙心切,过度追求结果,比如:要求孩子要认识多少多少字,必须看完几遍要能复述下来,好的句子要背诵下来……目的性太强,不但不利于培养孩子对于阅读的兴趣,很可能事与愿违。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迫于压力,也许孩子会按照爸爸妈妈的想法去做,但未必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才能让孩子从容自在地吸收、沉淀、积累。 图来自:stocksnap.io

Read more

爱孩子的三个阶段:陪伴、教练、尊重,值得父母一看!

(一)0-6岁,爱等于陪伴 智力的塑造:0-6岁智力发育最快的,50%的智力在4岁前形成,聪明不是脑细胞有多少,而是脑细胞间的连接有多少。在某方面刺激多,脑神经元较粗。在某方面的智力就发达。 情感培养:左脑发达→是逻辑思维强,右脑发达→是创造性思维强,想象力培育,以及完整的情感培养才会有完整的人格表现:这个时间段,不要对孩子约束太多,陪他玩,让他赢。培育他的温暖感。 性格的塑造:建立概念,知对错,把教育放在故事里,少讲道理。有句话说到:习惯于有求必应,必致骄横无礼;习惯于有求无应,必致自卑消极。孩子的自信和自尊最重要。在这一点上家长要提起重视。 (二)6-12岁,爱等于教练 自信养成:一定要跟着孩子的兴趣走,不是为了让他成名成家。我们要多用拇指教育,而不用食指教育。12岁前要完成2万次的肯定。赞美一定要及时、当面批评要在宽松中严肃,这里可以引用三明治教育:缺点夹在优点中讲,批评夹在希望中讲。做错了,错在哪里?改掉一次错,就会越来越好了。 习惯养成:重视细节,所有得到都要经过自己的努力,对自己诚实。 奖励和惩罚:关注他的喜好,等到该奖励的时候给他,让他因肯定而感动。不当众训斥,保护好他的自尊。孩子即使做错事,让你生气,也要把事情和爱分开,你犯错,应批评和惩罚,但惩罚不是为了发泄不满,而是为了教育,为了爱。每一次的教育都与爱连接在一起。 责任养成:独立或依赖都是培养出来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认真做、做完整。家长代替他做,却无法代替一生;教会他做,他可受用一生。 玩与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好玩,才能好好学。 (三)12-18岁,爱等于尊重 他正走在一条以自我为中心的路上:我长大了,要求平等了。你跟朋友怎么说话,就跟孩子怎么说话。 家长和老师:别把老师的话当圣旨。让老师用欣赏的眼光看孩子:孩子哪些地方有进步?所有的孩子都怕老师告黑状。让孩子喜欢老师很重要。 学业和成绩:孩子的心理健康比学习成绩更重要。一时的成绩,不能代表一生的成败,不断的成长,才能造就一生的成就。千万不要因为成绩差而让孩子产生歉疚感、负罪感。 给平台:鼓励去图书馆,培养阅读的习惯。励参加文体团队活动。鼓励在安全的前提下,行万里路。让孩子热爱生活,参加暑期亲子夏令营。 给榜样:与谁同行,向谁学习。恰当的目标,鼓励达成。多关心、多沟通、多抚摸。抚摸对孩子心理影响巨大,传递理解、信任、尊重。永远记得让家成为每个孩子心中温暖的港湾,不要让家成为竞技场。 图来自:pixabay.com

Read more

真正拉开孩子成绩差距的,竟然是………

上周末,睿妈忙里偷闲,叫上了几个好朋友一起出来逛街。大家逛累了以后,就坐在饮品店里聊起了家常。 什么老公最近工作不太顺利了,婆婆最近来家里住了……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孩子的学习上。 朋友佳佳忍不住说道:“我们家孩子平时写作业挺认真的,有时候都学到半夜,可成绩就是上不去。再看看经常找他玩的邻居家的孩子,人家不怎么学都考得比我儿子好,给他报了多少补习班也不管用,真是愁死我了。难道是我儿子太笨了?” 相信像我朋友家孩子的这种情况,很多家长都遇到过。我们总以为,只要孩子是在看书,那就是在学习了,其实不然。只有孩子在看书,并且看进去了,也就是学习效率提高了,学习才会出成绩。 学习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学习成绩的好坏。所以,要想孩子出成绩,首先得让孩子把学习效率提上去。这3个小妙招很有用,家长们可以一试。 1、提高注意力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主要表现就是,做什么事都三心二意。上课经常走神,写作业时总是东张西望。 对于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这件事,很多父母在生活中不注意,反映在学习上才开始着急。其实,很多孩子的注意力,都是被父母在无形之中给破坏掉了。 比如,孩子小时候玩的玩具,看的绘本,多到堆成了“小山”,表面上是父母对孩子爱的表现,可实际上也给了孩子更多的选择,使得孩子这个玩两下就放下去玩另一个了;书也是这本翻两下就去翻别的了,如此反复的结果,只会更加分散孩子的注意力罢了。 给孩子看书和玩玩具可以,但是书一定要看完才能换下一本;玩具要玩儿完放回原处才能再拿下一个。 学习环境也很重要。孩子学习的时候,家长不要在外面制造很大的声响,给孩子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另外,孩子学习的地方要干净整洁,不要放一些乱七八糟的与学习无关的东西,那只会分散孩子注意力罢了。 家长要遵守约定。有时候孩子积极一点,很快就把作业做完了。孩子可能想着能多玩一会儿了,可家长却觉得还剩这么多时间,怎么能浪费?于是又给孩子额外加了一些作业,这样孩子心里怎么会好受?你想想快要下班时,老板突然给了你一堆工作要你加班,你是什么感觉? 同样的,孩子也会产生逆反心理,觉得早写完也没办法玩,还不如慢慢写,中间还能走会儿神,这样孩子怎么集中注意力? 所以,对于孩子注意力的培养,家长要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不要让自己的大意,破坏了孩子的注意力。 2、合理安排时间 鲁迅先生曾说过:“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可见,时间对于我们的重要性。 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时间的管理。时间安排好了,做事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的学习也一样。 提前做好学习计划。每天从清晨起床开始,就要对一天的学习做一个安排计划。比如,早晨大脑比较活跃,适合背诵一些古诗文或英语单词;上午精神饱满,适合攻克一些难题;到了下午,大脑开始疲劳,应以复习功课或做练习题为主;等到了晚上,周围环境安静下来,最适合集中注意力写作业。 像这样,每天做一个大致的安排,中间再根据老师的安排补充一下,一件件按时完成,就会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达到充分利用时间的效果。 要做到劳逸结合。不要以为孩子学习到半夜就可以拿高分,以减少睡眠来延长学习时间的方法是最不可取的。 孩子的大脑正处在发育期,记东西很快,同样,也很容易疲劳。所以,儿童每天须保证至少8小时的充足睡眠,大脑才能得到充分的休息。只有休息好了,学习效率才会提高,而学习效率一旦提高,那不比学到半夜要省出大把时间了嘛~ 只有做到劳逸结合,才可以使孩子在学习时精力充沛,才能一直处在高效学习状态中。 3、复习讲究方法 很多家长抱怨孩子记不住东西,学过的东西过几天就忘,等于白学。其实这也怪不了孩子,因为不管多好的记忆力,只要不复习,那都会渐渐遗忘。所以,掌握正确的复习方法,认真做好复习工作,是可以把遗忘降到最低点,与不复习的孩子相比,就是记住了更多东西。 对于当天学过的内容,晚上回到家一定要花些时间再复习一下,因为一般9小时以内,大脑里还有一些记忆痕迹,等到过了3——5天以后,遗忘会越来越快,痕迹就越来越少,这个时候再复习,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太大效果,等于重新再接受一遍新知识。这样一来,不就和那些复习过的孩子拉开差距了吗?

Read more

教你做最成功的妈妈

每一个孩子都是可造之才,不同的家庭教育造就了孩子不同的人生命运! “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特别是现在教育改革了,妈妈的职责更重要。 来自家庭的教育,是潜移默化、贯穿孩子一生的教育,每个家长都不要等闲视之。 无论何时何地,你一定要记住: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你的一言一行,孩子都会模仿,都会铭记,都会在将来的某一时刻,不折不扣地回报给你! 特别在小学,孩子一生的学习生活刚刚开始,这就更需要家长和老师紧密配合,让孩子不仅学会学习,还要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感恩和奉献! 在小学节段,家庭教育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你要坚信,你的孩子就是最好的!永远对他充满希望!并时时让孩子感觉到你在期待他成长!别人的孩子再好,不是自己的!你的孩子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最好的孩子! 2. 看到孩子哪怕一点点的进步!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给孩子指明努力的方向和目标,让孩子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 3. 教育孩子要崇拜和尊敬老师,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往往是孩子喜欢哪个老师,哪一科就学得比较好。比如经常当孩子的面说他的老师很了不起,对他如何重视等等。 4. 刚刚上学的孩子,还没有完全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学习吃力一点,这时请告诉你的孩子:暂时的落后不代表永远,一切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改变! 5. 不要打击你的孩子!不要说让孩子失望的话!尊重孩子,孩子才能尊重你!切记唠叨起来没完没了!这样只能让孩子厌烦和逆反。 6. 让孩子学会主动学习,被动学习的孩子往往会丢三落四,对学习不感兴趣。这样的孩子往往觉得学习是给家长或老师学的。让他知道学习的真正目的,让他明白学习是伴随一生必要能力,和吃饭睡觉一样重要。 7. 不要把你辛辛苦苦挣来的钱,随随便便地给孩子!让他明白一针一线都来之不易!就是说,一定要少给孩子零花钱! 8. 和孩子一起读几本好书。耐心地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读书和学习习惯。孩子终究要自己生活,你可以代替他做很多事情,但你不能代替他走路和吃饭!你能给孩子很多东西,但你不能给孩子一生的经历和感受!让你的孩子尽早自立! 9. 注重孩子的品德教育,诚信做人,踏实做事,不说谎话,不说脏话。 10.

Read more

舍得用孩子,才能成大器(家长必读)

“只知怜惜孩子,不舍得使用孩子”,这是当今父母的爱的误区。 实际上,爱孩子,就要舍得用孩子。一个人在被他人需要和为他人付出时,才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一个孩子被大人使用和需要时,才能感受到自己幼小的生命是多么伟大,进而感悟到一种深深的爱意,并且产生强烈的责任感。 有的父母把儿子当“宠物”养,什么都替孩子干,从不让儿子为自己做点什么。其实,母亲对儿子的肯定,最能激发男孩的潜力。为了给妈妈一个惊喜,儿子可以创造出奇迹,这种动力能使一个弱小的男孩成长为勇敢的男子汉。 那么,父母该如何使用孩子呢? 01. 冲茶与炒菜。 有一位男孩的母亲,从小就常对儿子说这句话:“有你,就是不一样。” 儿子3岁时,有一次我抱他挤公共汽车,不料腿下一软,我没挤上车,差点摔在路边。儿子马上关切地问我:“妈妈,您怎么啦?” 我认真地对儿子说:“妈妈抱着你上不去车。” 儿子一听,马上跳到地上,用小手为我捶腿。我抚摸着他的头,欣慰地说:“有你,就是不一样!” 儿子十分得意,以后再也不让我抱了,而且经常为我捶腿。 儿子上小学二年级的那个盛夏,一天我下班回来,儿子兴冲冲地端上一杯茶:“妈妈,您喝茶!我为您倒的。” 茶已经凉了,我胃不好,不爱喝凉茶,但我仍一饮而尽,然后知足地说:“有你,就是不一样!如果茶再热一点就更好了!” 第二天,我就“享受”了儿子倒的一杯热茶。 儿子上四年级时,一天他爸爸要出差,儿子高兴了,我却为难地对他说:“你高兴了,我可惨了,下了班还得急忙回家为你做饭。” 谁知,儿子拍着胸脯,神秘地说:“爸不在,还有我呢!” 看他那样子,我仿佛有了“依靠”,马上“恍然大悟”:“对!对!还有你,你也是个男子汉!” 出乎我意料的是,第二天,放学后他早早地回到家,炒好两盘菜,放在盘子里,还用碗盖上。我一回家,儿子马上说:“妈,您快去洗手,我给您盛饭去!” 我特别“听话”,洗了手,就在饭桌前坐着。儿子盛来饭,我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儿子在旁边看着,用电视广告里的语气问:“味道怎么样?” “味道好极了!”我也用了“广告语”。 “和我爸做的菜比怎么样?” “比你爸炒的菜强多了!”我夸张地说。 其实,他的手艺比他爸差远了,还有点不熟呢!但几年以后,儿子就是炒菜的好手了。

Read more

老师讲,我的小孩字体写得不好怎么办?

如果孩子本身不爱写字,那么对于他来说,写字是件很累的事,做起来自然马虎。您需要培养他对写字的兴趣。您可以跟他玩一些笔划游戏,从写笔划开始逐渐规范他的字体。 而且在玩游戏时,写字的形式可以灵活一些,不局限于写在纸上,可以在空气中比划,可以在沙地上写,还可以用手机或电脑上的手写功能,让孩子喜欢写,他才愿意去写,才能写得更好。 很多时候,孩子的审美观与父母的审美观不同,孩子觉得自己写得很好,却被父母批评,这会让他很疑惑、委屈,所以才会生气。 一般来说,孩子的字体是通过对身边能看到的字体进行模仿学到的,所以孩子的字体潦草,可能是他模仿的对象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示范。 孩子模仿的对象可以是老师或父母,老师一堂课要讲的内容多,板书可以比较潦草,这对于经常看黑板的孩子来说,可能会进行模仿。 此外,有的父母或老师喜欢写草书或连笔字,这些在有能力书写的人来写是很好看的,孩子会因此想在模仿,但是这个阶段的手部发育因素局限了他控笔和书写的能力,模仿下来就变成字体潦草了。 对此,您不妨先跟孩子了解一下,他喜欢哪些字体,再有针对性地进行纠正。平时可以多给孩子看一下正楷、宋体的书法作品,或通过写字帖练习。可以跟孩子玩个辨识游戏,把一些写得很潦草的字写在卡片上,跟孩子比赛,在限定时间内,谁能把最多的字认出来。 认字难度的增强会让孩子对潦草的字体产生反感,这时父母再去引导他会有效得多。 孩子的情绪也是影响书写的重要因素。如果作业量较大,或者父母催促多,孩子会因为着急完成作业而写字潦草。所以,在孩子做作业时,父母不要经常批评他做作业慢或写字潦草,最好帮助他分配好做作业的时间,让他有更充裕的时间做作业。而且要多发现他写得好的字并表扬她,让他知道他能够写好,应该怎么写才算写好,这样他才有动力、有目标去改变。另外,只要写的字能看,不影响日常学习,或者对孩子没有明显的坏处,孩子自然是不在乎的。父母可以先向孩子讲明要求,说明练字的理由,再制定一定的规则,督促他把字练好. 图片来源:pixabay.com

Read more

这7种孩子天生智商高,当妈当爸的千万小心不要埋没了!

如果你家孩子有这7个特点,你一定要好好培养哦~不要埋没了他们的天分! 1. 爱玩游戏的孩子 小孩子生来好动,以游戏为生命。运动能使大脑处于最初的启动或放松状态,想像力会从各种思维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变得更加机敏,更富于创造力。 所以,做父母的应准备良好的设备使小孩子得到充分的运动;此外,做父母的应寻找适宜的伴侣使小孩子得到优美的影响。这样,小孩子的身体就容易强健,心境就常常快乐,知识就容易增进,思想就容易启发。 2. 爱搞恶作剧的孩子 假如你的孩子在你的床上撒下很多盐,或将一些毛毛虫放到你的枕巾上等等。面对这些恶作剧,您无需责备,这说明您的孩子智商较高。调查显示爱搞恶作剧的孩子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日后孩子的发展可能性更大。 孩子恶作剧并非什么都不用想从天而降的,他需要“设计”出一个方案来,然后动脑筋,这程度绝不逊于做家庭作业。这对孩子来说无疑是好的。 恶作剧也能增强孩子的独立性,因为这些行为就是孩子超越了父母所界定的范围所做的,而这些便是孩子独立性的发展。 3. 喝母乳长大的孩子 科学家们针对各社会阶层间的女性族群,做了一项研究——喝母乳的正面影响是否能持续到成年之后,以及母亲的社会经济地位或教育程度是否比决定哺喂母乳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研究发现,和喝母乳不到1个月的孩子相比,喝母乳至少1年的孩子,在30岁时平均智商多出4分,多受0.9年的教育,每个月薪水平均多出104美元。 母乳对智力的好处可能在于母乳中所含的长链不饱和脂肪酸(DHA),对于大脑发育相当重要。 4. 父母在最佳生育期内生育的孩子 一份抽样结果表明,母亲在23岁以前所生子女平均智商为103,而24-28岁这段时间生育者则高达109,但太晚生育的子女又低于105。故专家推荐24-29岁为育龄女子的最佳生育期。至于男士,25岁-35岁当爸爸为优。当然,这项调查并不是绝对的,更重要的还是要看孩子后天的培养。 5. 远血缘通婚者的孩子 遗传学认为,血缘关系越近,后代越退化,疾病等隐性基因越容易保留;而血缘关系越远,后代越可能获得优秀的基因,疾病等隐性基因越容易消失。 有资料显示,父母均是本地人的孩子平均智商为102.45,父母是省内异地者平均智商106.17,而隔省婚配所生子女的智商则高达109.35。提示异地通婚可提高下一代的智商水平。 6. 爱听音乐的孩子 音乐是人类共通的语言,就连对刚出生的小孩子也有作用。音乐是遗传获得的语言。实验显示,给小婴儿播放莫扎特的小步舞曲,他会安静地聆听。可是当把乐曲随意打乱,播放各个片断时,他会显得不耐烦。如果从小接受音乐教育,便可以可以增进大脑皮质的发展模式,促进高层脑部动作的功能。

Read more

这位日本妈妈的7条“毒“门育儿,让人咋舌!

导读:一个叫做秀子的日本妈妈有两个非常优秀的女儿,而孩子的优秀,是由于妈妈的7条”毒”门育儿秘笈造就的,大家都来学习学习吧! 1、两个孩子,只买一个冰激凌 秀子常常给两个孩子买一个冰激凌,对于这一个冰激凌谁拿着,谁先吃第一口,谁的那一口咬得大了,两个孩子发生争吵是常有的事情。秀子通常不作声,只管笑眯眯的看着他们争,只有当其中一个表现得不象话的时候才出手。在外面餐厅吃饭的时候通常也只点一个儿童套餐,里面的内容无论是汉堡牛排还是布丁当然都只有一个,最后领到的玩具也只有一个。 可能很多人看不惯,觉得秀子很小气,干嘛要让孩子们争呢,总让他们高高兴兴的不好吗。冰激凌当然买得起两个,双份儿童套餐也不在话下,这个世界物质越来越充裕,问题是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给我们预备好了双份吗? 当人人渴求独一无二的东西摆在面前,他们该怎么办?躺在地上打滚能够解决问题吗?无论是在社会上还是在幼儿园、学校里,孩子们都会被尊重,被给予平等的一份,分享的机会越来越少了,所以秀子只好刻意创造出艰苦的环境让孩子们学会分享、忍让以及自己解决的方法。 2、容许孩子们打架 除了争吃的、玩具和顺序,孩子们还为各种各样的东西争执,甚至包括妈妈。比如今天谁睡在妈妈左边,谁睡在右边,其实左边和右边不都一样吗?这也要争。有时商议不成就转成动手,有时打到两个人一起大哭也不停手。秀子通常不去拦架,也不讲姐姐就一定要让着妹妹。 在家里可以通过父母的干预人为地制造出平等的环境,而学校和社会里没有绝对的公平。从幼儿时期就让孩子摸索出自己的能力,找到自己在小社会中的位置,我们必须遵从社会的规则,甚至承认一些潜规则。若不服气,就要自己努力去超越现在这个位置。 3、孩子可以不吃饭,但专注不能被打搅 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家要收拾得整齐干净,唯独书可以散乱。孩子们的书通常就放在随手就能够到的地方,有时候甚至就是散乱着,好像谁刚刚丢下书去洗手间了一样。孩子们碰到有兴趣的东西就会自己拿去看。这个时候如果到了该吃饭的时间,秀子绝对不会喊一嗓子“吃饭了”,把全神贯注的进入到书中世界的孩子们打断。 饿一顿身体不会出问题,但是如果经常这样被打断,幼儿时代宝贵集中力的养成就永远不会再来了。还有在孩子聚精会神的看书的时候,不要极有爱心的问一句:宝贝你在看什么呢?你的爱心成了孩子集中力的杀手,将来你还好意思说,这个孩子就是坐不住,根本看不进书。 4、让孩子把狗当家庭成员 秀子家有一只狗、两条金鱼、两只蚂蚱和十只蝌蚪。养动物不是拿来给孩子玩的,也不光是用来观察,而是让他们学会尊重生命的。6岁的小亚负责给狗和蚂蚱喂食并清理笼子,此外还有带狗散步(包括把狗屎抓回来),4岁的小桃则负责喂金鱼。 两个孩子一生下来从医院抱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抱他们去给狗看,告诉它这是咱们家的新成员,一定要和睦相处哦。两个孩子在家里闹疯了,狗就会冲他们汪汪叫,警告他们安静一点。小亚和小桃就会互相叮嘱:狗狗生气了,咱们小点声音吧。 5、让孩子从小分担家务 不要以为孩子还小连自己的生活都不能自理,就不可能帮助别人。幼儿很小就会萌生帮助别人的心,大人一定要重视这种心情,不能只认为是“帮倒忙”。在大人看来微不足道,可是在孩子看来,自己尽了全力帮助了周围的人,是一件很有成就和树立信心的事情,更重要的是促进孩子身心的发育,引导他将来顺利的进入社会。 6、让孩子懂得感谢和道歉 可能有很多人觉得日本的礼节繁琐而造作,而实际上被这样对待过的人几乎没有人表示反感。对父母和周围的人提供的关心、劳动的漠视,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孩子将来一定不会有好的前程。不会道歉的孩子通常和父母一样把所有的过错都归咎到别人身上,可以想像这样的孩子将来会在社会上碰多少次壁。感谢和道歉只在心里是不够的,鼓励他们一定要用语言、文字或者行动表达出来。 7、鼓励孩子冒险和尝试 一般说来喜欢冒险尝试的孩子的智商都比较高,即使被禁止也会背着父母做他想做的事情,尝试和挑战能够带来更大的发展。过度严厉的指责会扼杀掉孩子宝贵的天性和潜能。虽然明知有一定的危险,孩子想做什么,只要是合理的范围内,还是要鼓励他去尝试。虽然要面临一些风险,父母要学会适当压抑自己的担心,以平静甚至期待的心态去面对待孩子的冒险。孩子受点伤不可怕,怕的是他学不会怎样面对伤害、困难和挑战。 秀子知道什么是幸福,但是决不会把所有的幸福都送给他们品尝。秀子期待的是比自己更坚强更勇敢的孩子,并期待他们能够品尝自己找到的幸福的滋味。 总结: 无论是人还是动物,育儿的最终目的都是让他能够自立。没有挫折的人生不存在,我们必须让孩子学会直面危机和困难,勇敢的站上去迎接挑战,自己寻找到幸福。无论我们如何爱自己的孩子,怎样努力的去保护他,我们的翅膀都不够大不够硬,不足够遮挡所有的风雨。与其将他揽在翅膀下,不如指引他去学习怎样翱翔蓝天,锻炼出比我们更大更有力的翅膀。只有这样,我们下一代的下一代才更有希望。 图/wallcoo.com

Read more

罗森塔尔效应:原来这么“骗”孩子 孩子会越来越优秀…

对孩子的教育要积极和正面,而这里教你“骗”孩子,是因为这里的“骗”是一种教育智慧,并不是歪道理的哄骗。如何让孩子越“骗”越优秀,爸爸妈妈们,快学习这个秘诀吧! 在家庭教育里,有一个著名的教育法则,叫做罗森塔尔效应,也叫做期待效应。这来源于一个令人震惊的故事:从前有一个世界级的大骗子,叫罗森塔尔,他是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家。有一次他到一个学校,随便挑了十几个孩子,硬说他们是天才。结果八个月后,家长和老师们真的发现这些孩子进步明显,慢慢变成了天才。 这个教育法则恰恰说明,每个孩子都可能成为非凡的天才,但这种可能的实现,取决于家长和老师能不能像对待天才那样的去爱护、期望,珍惜这些孩子。简单的说,你期望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孩子就可能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给爸爸妈妈支招 1.看优点,避开缺点 天真的孩子像小鸭学步那样,开始去接触这个社会,但我们父母总是太过心急,想要为他包办一切。 曾经有一位妈妈就说,以前老师总是投诉说孩子上课不专心听讲,非常好动。这位妈妈回到家里,拉着儿子的手开始“骗”他:”老师今天表扬你认真做笔记呢,问问题也答得上来呢!真棒!“ 见儿子眼睛一亮,妈妈又趁势说:“不过,我听说你这一次语文只考了12分。你跟妈妈说说这是怎么回事呀?“ 儿子听了,烦恼地说:“我不喜欢语文,语文太难了!所以我不喜欢听课。“这个时候,妈妈并没有责怪他,而是说:”哦,你对语文不感兴趣,没有认真听都能考12分。说明你很厉害。我相信你如果花多一点时间,一定会考得更好。“ 这个时候,轮到孩子不好意思了,挠着头问:”是吗?“ 妈妈便趁势说道:”当然啊。语文有什么难的,只要每天认真一点点,肯定就有进步的。“ 从这以后,孩子再也不敢说语文很难了。每次考试,从12分,到20分,到50分,再到80分,孩子每次考试都在进步。而最重要的是,每一次他的妈妈都愿意给他最大的鼓励,最大的表扬。而这种善意的骗法,就是教育的智慧。 2、“骗”孩子要有耐心 教育其实是很简单的事。最好的教育原来是告诉他是最优秀的就行了。从这个角度讲,最优秀的老师其实就是父母,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都是孩子第一任老师,而且每个都是骗术高超的优秀老师。 首先,您应当把孩子当做一个爱学习的好孩子,只是他还没有意识到。那么,爸爸妈妈应该要耐心地强调,并且多次表扬他的进步。孩子的思维是直线的,意思就是,父母说什么话,反映到脑子里的就是什么话。如果他经常听见周围的人称赞他爱学习,是弟弟妹妹的榜样时,他可能就会去尝试着去好好学习了。 然后,爸爸妈妈应当耐心地夸奖他的进步。让孩子发现,原来自己爱学习,能获得这么多人的肯定。这个时候,他对待学习就会成为一种习惯,而成为父母和老师期望的好学生、好孩子。 专家小贴士 请爸爸妈妈们把孩子认为是一个优秀的,聪明的,有爱心的孩子,然后这么去鼓励他。因为“骗”孩子是优秀的人,孩子会逐渐往优秀的方向走;不断告诉孩子他不够优秀,往往容易把孩子变成一个不优秀的人。 图:pixabay.com

Read more

如何带出一个有教养的孩子?聪明的爸妈这么教!(超实用)

其实每个人都喜欢有教养的孩子。如果一个小孩儿跟大人说话有问有答很有礼貌、能在饭桌前安安静静坐着把饭吃好再自己把盘子收了、坐电梯会在一侧等里面的人出来再进去并且在电梯里全程安静……大人就会有点儿惊喜地觉得这个小孩儿很成熟很有礼貌。 但矛盾的是,很多家长潜意识里又觉得如果自己的孩子这样的话就会跟社会环境格格不入,还可能会压抑个性甚至会吃亏。所以他们有时候会鼓励或默许自己孩子某种大大咧咧能争能抢的气质,行动鲁莽说话不客气的孩子被误认为是能力强、敢于表达。 其实那只是没教养而已,跟个性没半毛钱关系。而且这种没教养有可能会伴随孩子终生。 那什么是教养呢?教养就是不光考虑自己也考虑别人,就是对尊重和边界深刻理解之后的一种分寸感。有了这种分寸感,大家都会感觉很合理很舒服;没有这种分寸感,就会给别人带来不便和烦恼。 一、声音 爱吵爱闹是孩子的天性,对他们一开始就要教一件事儿:正确使用“室外音量”和“室内音量”。室外就是露天,只要不是深更半夜不是露天开大会,怎么大声都没关系。在室内的时候就用对方能听见的音量就好了。室内包括家里、教室里、楼道里、车上(公交车或自己家车都算上)、电梯里等等。餐厅、酒店大堂就更不用说了。为什么在自己家的车里也要降低音量?因为小空间的大吵大闹会让人心烦意乱,也会影响司机开车。 看电影不要说话,实在要说一句半句的趴在我耳朵上小声说。 电梯里有别人的时候不鼓励聊大天儿,因为别人不愿意听你家的事儿。需要交谈也要尽量小声、简短。站好了耐心等到站,电梯不是游乐场。 孩子从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叫别人的时候要自己走过去叫,不能隔着屋子扯着嗓门儿喊别人过来,有什么话过去说。我有时候忘了,他们还会提醒我。 周末你们起得早,我们还想再睡会儿呢。爸妈卧室门没开之前不能在外面大吵大闹,不能练琴。 住公寓就不要在家里拍球了,楼下邻居受不了。 虽然说了室内要小声,但饭桌上当着别人的面互相咬耳朵是不好的,因为别人不知道你们在背后说什么,会觉得被隔离、不舒服。其实小孩儿都喜欢这么做,暂时无所谓,但与其大了再改不如现在教给他们。 二、耐心、谦让、礼貌的举止 从小要学会给别人一点儿耐心和谦让。不挤、不抢、排队。轮到自己再玩儿。玩儿的时候如果后面有人排队,玩儿一会儿就要让给别人,不能自己霸着玩儿个没完没了虽然别人也说不出你什么来。 大人交谈或打电话的时候要安静等在一边或走开,不能大喊大叫更不能试图打断,不紧急的事儿等一会儿再说,紧急的事儿要先说一声“excuse me”/“打扰一下”。 要扶住门让后面的人通过;电梯来的时候让到一侧,让里面的人出来以后你再进去;进电梯以后如果外面还有人没进来要为人家按住开门键(而不是关门键)。 到人家做客不能自来熟地乱跑,要由主人带着参观,一般也不主动提出来要参观。别看见什么新奇的就去拿去摸,不拿自己当外人儿。用别人家卫生间要问主人一下“能不能用一下卫生间?”人家肯定让你用,还会指给你适合的那一个。别人给的零食要问过父母才能吃。 好好坐着不蹬前面的椅背,不把腿伸到过道里。自己东西掉了要马上捡起来,别人东西掉了帮着捡;公共场合不钻桌子,即使是榻榻米那么诱人的桌肚子也不能钻,虽然你是小孩儿。 三、有礼貌地说话 跟人好好说话,正面沟通,避免使用嘲讽、诘问、挑衅、毫不客气的语气,不能用反问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别人跟你说话或问问题要回应。 从小不逼着孩子叫人,而是给TA做正式的介绍:“某某,这是我儿子/女儿,这是某某叔叔,say hi/你好”。 活学活用“请”、“谢谢”、“对不起”。“请”是“魔法词”,说了别人才会帮你,不说就得不到帮助。有些小孩儿说话特别“冲”,喜欢用命令的口气,比如“我要/要吃这个”“给我拿内个”,然后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就像得了圣旨一样赶快去办。其实这句话正确的展开方式是”我能不能吃这个?”“请帮我拿一下内个”。而且得到以后必须要说”谢谢“。 需要绕过别人的时候说一声“借过”或“对不起让一下”,不能硬往上挤。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