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会害怕昆虫,这种恐惧会让他们无法尽情享受户外游戏和认识他们周围的世界。在「自然猫咪」节目里,我们认为这些可爱的昆虫朋友们被贬到了一个糟糕的境地。我们希望孩子(还有成人)把这些小的生物当做这个星球上非常重要的一员,因为他们有些能为花园里的植物授粉,也是食物链中重要的一环。 如果孩子们能对昆虫、蜘蛛、和其他小虫子有更多的了解,能够为孩子们缓解对它们的恐惧感增加很大的帮助。这里为您提供一些帮助您孩子减少昆虫恐惧的方法: 1、从安全知识开始 为孩子解释哪些虫子是无害的,而哪些是需要避免接触的。一般来说,黄蜂、蜜蜂、蚂蚁和蜘蛛这些虫子最好远远的看着就行,而如甲壳虫、蝴蝶、蟋蟀、长脚蜘蛛和蜻蜓则很安全,是非常适合观察的虫类。告诉你的孩子昆虫比你害怕它们更害怕你。如果有只虫子掉到你身上,最重要的一点是保持镇定和安静。如果太紧张害怕,就轻轻地把它拍下去就好。你需要解释一下如果他大叫和试着拍打虫子,可能会吓到虫子,然后可能会有被虫子叮咬的危险。 2、想想你自己在遇到昆虫时的反应 我们中大多数人因为屋里有只虫子被惊吓到退缩或跳起来。这些反应强化了虫子很可怕的思想。如果你的孩子看到你在遇到虫子时表现得镇定、沉着,那么他就会在适当的情况下模仿你的行为。比如说你看到厨房里有只蜘蛛,让孩子看着你是如何镇定地用一个小的透明罐头盖上去,然后拿一张硬一点的纸慢慢滑到罐子的下面。蜘蛛就那样站在纸上。你安全地把你的手托住那张纸并把罐子拿起来,带到外面,再把蜘蛛放生。如此这般地把蜘蛛运走可以让你的孩子看到你并不畏惧昆虫,而且你还有同情心。 3、在周围没有昆虫时和孩子讨论昆虫的话题 在安静的时候,让你的孩子描述为啥昆虫让他感到害怕。问他是否可以与你分享他与某个虫子的特别经历。问他关于对昆虫的一些了解。一旦你知道了他对昆虫的了解,你可以给他一些信息帮助他改善对昆虫的印象以及这些昆虫在自然界的作用,包括昆虫可以帮助我们生产出人类食用的食物(如蜂蜜、苹果、蓝莓和橙子,可以再多举几个例子)。告诉他们没有昆虫的世界不是快乐家园。还可以和他们一起阅读一些以昆虫为主角的儿童读物,例如「饥饿的毛毛虫」,「夏洛特的蜘蛛网」。有些书如「儿童版昆虫和蜘蛛知识指南」,或者「1,001种昆虫」。可以让孩子在户外接触昆虫之前,有机会在家中先探知一二。 4、放手让你的孩子尝试 当你的孩子准备好了时,可以带他去博物馆或自然中心参观,看看蝴蝶和其它不同种类的昆虫。这让孩子有机会和其他孩子一起认识真的昆虫。或者,可以在你家后院或家附近找找有些什么虫子。可以制作一个捕虫器和昆虫屋,来安置捉到的虫子。这个昆虫屋可以很简单,只需一个透明杯子用纸盖住即可。在纸上戳几个洞,用橡皮筋捆住纸盖。这样可以让你孩子担负起照顾昆虫的责任。可以在里面放些叶枯草、小树枝和浸湿的棉花球或者一小片水果当作其饮用水。你也可以重新翻用「自然猫咪」节目上教的「自制堆肥法」来做一个临时的昆虫宾馆。 5、要有耐心 让你的孩子决定进度。他们可能会被网络媒体或者其他成年人影响和误导认为虫子很恶心和恐惧。但是如果家长能直接并有步骤地让孩子接触昆虫,他们的恐惧会逐渐缓和下来。 图来自:google.com
Read more父母对教育的态度,决定着孩子未来的高度
1 有一种说法,似乎孩子的成绩不好,首先想到的是老师教得不好,至于家长,最多是监督不力,甚至有些家长还会不问青红皂白地去指责老师,而不是去仔细地发现问题所在。 依旧有人意识不到,在孩子知识体系的构建中,家长在某些方面,甚至扮演着比老师还重要的角色。 最近有一句话很流行的话说,“如果做父母也需要考试的话,可能很多人都会不及格”,确实如此。 做父母的要保护好孩子,不让孩子受到身体和心灵的伤害,这只是为人父母最基本的职业技能。 如果想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家长首先得赢在起跑线上,更优秀的父母,需要懂得什么是教育,需要随时拓展自己的思维,才能真正让孩子从父母身上获得最大的养分。 最近一次在给女儿小雨开家长会的时候,我听到很多家长在为孩子的语言犯愁,有很多孩子理科成绩特别好,但就是学不好英语和语文。 很多家长会无奈地说,这孩子,天生就是学理科的料!——然而,英语和语文在高考中占如此大的比例,理科学得再好,也架不住两门主课都不好啊。 还有家长会因此质疑老师的能力。——但同样是一个班级的学生,有很多学生语文英语成绩都很好啊,怎么能赖老师呢? 在家长会的分享中,我给他们讲述了我和我女儿之间的故事。 2 “英语有那么难学吗?” 车开到家门口停下,还握着方向盘的我有点生气,语调里带了些责备,忍不住出声问小雨。 女儿红着眼睛,咬着嘴唇,小拳头握紧了裙子,显得很委屈:“爸爸……” 小雨从幼儿园大班开始学英语,到现在至少有四五年了。上三年级后我还给她报了兴趣班,用着号称是海外名校的教材,每周两个小时的课程一直坚持,从没间断过。 我希望自己的女儿可以拥有跟外国人正常对话的能力,即便只是简单的交流也行。 可是刚才跟朋友吃饭,席间朋友问我孩子学了什么特长。我告诉他是英语后,他便笑着问小雨:”How are you?” 结果,小雨低着头,半天没有吭声。 朋友有些尴尬,站起来给女儿添了果汁,还向我打圆场说,他的小孩也这样,花了不少钱给他请家教,结果老师一走,他在家从不主动学英语,也没有主动讲过英语。 眼泪从小雨的腮边滑了下来,我觉得愧疚,却也只能拍一拍她的小脑袋,轻声道歉。 说实话,我之前跟很多家长一样,首先想到的是去指责孩子,或者去指责老师,但事后想想,这样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我始终觉得,孩子毕竟花了大量时间去学英语,效果却如此不明显,肯定是有原因的。 3 作为家长,我有很多不足。平时工作太忙,没什么时间管孩子。自己的英语水平早就退化了,更不敢去辅导孩子。再加上小雨的学校每天作业特别多,她完成得又慢,本来玩的时间就越来越少,而我又不希望给孩子太多压力,只能尽量维持现状。
Read more嫁对了原生家庭有多爽
[01] 爷爷奶奶去世得早,伯父成了我们家族里面的长辈。 记得姑姑出嫁前“访人家”(女方到男方家里了解情况俗称“访人家”)的时候,也是由大伯出面去的,最后是大伯做主把姑姑嫁给了姑父。 后来姑姑嫁得挺好,姑父和姑父的父母都很照顾她,生活得很舒适,无忧无虑,尤其是姑姑生孩子的时候,婆婆真的很替她着想,饭菜都是合她的口味,寸步不离地帮忙带小孩,换尿片、泡牛奶,他们知道姑姑的父母过世得早,一家人都很心疼她。 后来,两个堂姐相继结婚的时候,又是伯父出面去“访人家”,伯父说这个人家可以嫁,我们才敢放心大胆地把闺女嫁过去。 后来,我们两个堂姐也嫁得不错。 所以,我们家族里面形成了一个传统,“访人家”的时候必须带上伯父,他仿佛成了婚嫁方面的权威专家。 去年堂妹出嫁的时候,这次又不例外,还是由伯父带头去“访人家”,我也跟着去凑了一下热闹。 男方的父母热情地招待了我们,又是水果,又是零食,摆满了整个茶几,吃饭的时候,订了一个豪华包厢,圆桌非常大,几乎可以容纳二十几个人,饭菜很丰盛可口。 伯父,没有心思吃饭,一个劲得盯着男方父母看。 我催促了一下伯父要他夹菜吃,伯父应付了我一下,目光还是没有离开男方父母。 男方父亲对母亲很好,自己忙着催促上菜和打开酒水,顾不上吃饭,怕她饿着,要男方母亲去吃饭,她坐下后,用一个大碗盛了饭夹了一些他爱吃的菜给男方父亲。 看得出来,男方的父母感情很好,男方父亲最后出门的时候,还替她拿上了大衣和一个杯子,大衣是给她披的,怕她感冒,杯子是泡的养胃的茶,她胃不好随时要喝。 回来的时候,我问伯父:这个家庭堂妹能不能嫁? 伯父笑呵呵说:这个家庭不能嫁还有什么家庭可以嫁?男方父母的感情极好,嫁吧,我打包票,错不了! 我听得莫名其妙,怼了伯父一句:男人能不能嫁,和他父母有什么关系?我们只要看他的家里情况和男孩怎么样就行了!伯父,你这个理论站不住脚。 伯父反问我:男孩怎么样,婷婷(指的是堂妹)最清楚了,他们一起相处了那么久,人不好不会到谈婚论嫁的地步,还用得着我们看?还有他家里的情况看外表你可以看出什么来?唯有他们父母的感情是不能掩饰的,细节往往是反映最真实的情况! 我反唇相讥:他父母感情好又怎么样?和婷婷过日子的是男孩吧! 伯父语重心长地说:一个人原来的家庭和他本身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父母的行为,孩子耳濡目染,很有可能他父亲怎么对待母亲的,他就是怎么对待妻子的! 伯父的话我没有听得太入耳,我始终觉得有点牵强附会。 [02] 后来,有一次朋友聚会,在席间我听到一句话,恍然大悟。 那是快吃完饭的时候,一个朋友的老公来接她,已经到楼下了,打电话告诉她,她挂断电话后,感叹说:我老公人很好,细致耐心,体贴入微。 这时,几个朋友一齐说她找了一个好老公,真有福分,她说:我老公还真的不算什么,你去看我的公公对我婆婆,那才叫真的好,而且几十年了,始终如一! 听完她的话,我忽然想起伯父的那一番话,觉得简直精辟极了!
Read more【父亲特辑】人生中最重要的四张门票
爸爸是我们永远的依靠,总在我们需要时无条件付出他的爱与关怀,让你可以尽情地做自己。虽然不太会说出口,但在这双最温柔的臂弯后面我们永远不用担心天会塌下来。别忘了时常抱抱他,写封小情书给他,大声说“爸爸,我爱你”。 “底迪,想不想要去澳洲玩?” “澳洲? 想!!!!!” “那这次出去你都不可以叫把拔背你,我就带你去。” “…………恩…好!” 那是我第一次出国,也是第一次一家人一起出国,是还在天天吵着要爸爸背我,也不知道澳洲是什么地方能不能吃的那个年纪,就在这样被哄哄骗骗的坐上了飞机到了澳洲,整趟旅程我也很信守承诺的都没有叫爸爸背我,只不过走得很累的时候,会故意像是猴子一般的弯腰驼背的走路,希望爸爸良心发现把我给背起来,长大后爸爸笑着告诉我,从那之后,我就很少吵着要爸爸背了,也从那时候开始,偷偷地自己许下了一个以后一定要坐飞机坐到忘记自己坐过几次的小小愿望。 从小到大,爸爸总是告诉我很多很多的事情,因为我爸爸是一个话很多很多的人,一件同样的事情她要说个好几遍才会善罢干休,总是操心着很多很多的事情,心里总是静不下来担心着我跟哥哥大大小小的事情。 还记得高中的时候,还在有点贪玩的那个年纪,打着学校篮球校队的名号,偷偷骑着机车,偶尔跟着朋友翻过学校的围墙出去打网咖,喜欢在补习班跟女孩们眉来眼去,其实好像不是那么喜欢念书,也有点调皮,有一天爸爸把我叫去,这么跟我说了这么一段话, “底迪,人生中有四张门票,第一张门票叫做家世,不过这张门票是老天爷给你的命,强求不来,那该怎么办呢?那我们只好努力的追求第二张门票,那就是“学识”,好好地念书或是好好地认真在你想要做的事情上,就能够取得门票,而这是我们自己可以决定拿的门票,当你拿到了学识这张门票,你就要好好的去认识你身旁跟你有着相似的想法与学识的夥伴,那就是你的第三张门票“人脉”,当有了人脉之后呢,在这群人当中你会遇见你生命中的另一半,你们会交往,最后结婚,甚至有了自己的小孩,而那就是第四张门票,也就是“婚姻”,当你拿到了后面这几张门票之后,你当初第一张没有拿到的家世,自然而然地也就会拿到了,这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四张门票。” 也许这不算是个什么人生胜利的唯一方程式,但我总是把这段话给记在心里,鼓励自己要好好努力,于是上了大学,开始跑学生组织活动,积极参与国际交流,认识了好多好多现在都在各个领域发光发热又有才华的人们,而在大三大四收心好好念书之后,也顺利考上了台大与清大的研究所,更觉意气风发,走路有风,总是无法忘记那些有点虚幻的光环,是在那个对于自己有点过度自信的时期,这时老爸又再对我说了一句话。 “底迪,对于自己曾经做过的事情,想念但是不要留恋。” 于是我离开了台南,离开了台湾,不断的离开了舒适圈,离开了那些学生组织与研究所的光环,才看见了自己的不足,看见了离开台南的世界好像比自己想像中的还要大一些,离开台湾的世界自己曾经做过的事情好像更微不足道,此时细细地咀嚼老爸给我的这句话,其实可以受用在人生中的每一个阶段,才会有不断前进的动力,想念不要留恋。 回国后最常被问起你出国这一年到底学到了什么,其实要讲好像也可以讲的长篇大论天花乱坠,但我想最重要的还是多瞭解了自己一点,也多瞭解了自己正在生长的土地,更重要的是自己知道出国前与出国后所选择要走的人生一定非常不同,是好是坏我也不知道,但既然我现在什么也还没做,就还是闭上嘴,让时间来说我学到了些什么吧。 在德国的那段期间,爸爸妈妈与家人们,一起到了德国,要我带着他们一起去旅行,于是租了台九人座的箱型车,开过了几千公里的路,跨越了五个国家,出来旅行的这几天,也因为德国啤酒特别好喝,所以爸爸就像小孩一般,怎么样天天都一定要买个两瓶啤酒,最后要离开德国的最后一个晚上,他自己一个人跑出去慕尼黑的街上,英文也不太通的四处找着超市,就为了买那两瓶啤酒,因为他说晚上如果可以跟儿子喝酒聊天,是再幸福不过的一件事情。 于是想起来小时候去澳洲的那次旅行,爸爸带着一家人上山下海在天空飞翔和我许下的那个小小愿望,二十年后我真的记不清楚我坐过了几次飞机去过了多少城市,但却还是得归功于爸爸给我的一切,与从小到大告诉我的那些事情,这次好像真的不一样了,换成是我带着家人们旅行,才发现,原来被依赖是这样的感觉,我的爸妈就这么样的被我们依赖了二十几年,现在差不多该互换个角色了。 有天晚上,老爸突然对我说 “底迪,要记住,现在的漂泊总是为了最后的归宿。” 我爸是很鼓励我出去多走走多看看的人,但我想爸爸还是担心着我还没拿到的那第四张的门票吧,但我知道,你总是告诉我们,找老婆就要以老妈当做标竿,我也有记得你说的话。 不久之后,老爸接着说, “底迪,以后阿,你养小孩,一定要养的比自己还要优秀,这样才会有成就感,养小孩这样才值得,像爸爸现在这样心满意足了,之后去天上找你爷爷,我就可以告诉他,我养的两个小孩都比自己还要优秀。” 我点了点头,没有说些什么,但又有什么事情比被自己的爸爸肯定还要令人开心。 嘿爸爸,父亲节快乐,我们是长大了,但在你眼里,永远都还是个孩子,也永远有着你操心不完的事情,但别担心这么多了,我想我们都会很好,因为我们都是您跟妈妈带大的孩子。 让我们一起分享出去吧! 图:pexels.com
Read more傻瓜最傻的表现,就是觉得别人都比自己傻
办公室新来了个小姑娘,试用。中午吃饭,我看她一个人孤零零地没个伴,就请她一块吃。 饭间闲聊,我说你以前在哪儿工作来着?她说XX公司(一家大公司)。我说那不错啊。她一本正经地说,是呀,但是我觉得刚开始工作,起点太高了也不好,所以想从低起点做起,这样还有上升空间。 我看着她,头有点晕,遂转移话题,问她有没有男朋友。 没有,她说,还没考虑这个问题。 我默默点头,觉得没法愉快地聊下去了。 后来我就琢磨,这姑娘看着机灵懂事的,可怎么就那么不实在呢。 一个二十好几的姑娘,说没考虑过感情问题,我纵是智商再感人也没法相信啊。你说至今没碰到合适的,或者一大堆人追你你都看不上,我都信,但要说你还没考虑过这事,也太那个了,现在小学生都知道谈恋爱了,咱不至于发育那么晚吧?你跟我装纯情,有啥意义,我又不是组织派来考察你生活作风的。 还有工作问题,咱都不是富二代,哪个不想有个好起点,然后越来越好?我也不算孤陋寡闻,但还真没见过放着好单位不去,非要换个一般的,以体验步步上升的快感的。这是生活,不是网游,你走错了道可不是点一次again就能重新开始的。 后来事实证明,这姑娘就是在那家大公司没过试用期,不得已离开的。其实你实话实说,我绝对不笑话你,因为咱都知道留在那里的难度。反而事情被你一虚构,倒显得可笑了。 其实跟这姑娘犯一个病的人为数不少。很多事情,明明说实话就挺好,但有些伙计非得东扯葫芦西扯瓢,一本正经地逗你玩,搞得你心烦意乱。 这毛病的根源,我想一方面是人有自我伪装的天性,另一方面,也跟原生家庭的教育密切相关。 我们虽然口口声声地说着“诚实是美德”,但很多家庭,其实并不鼓励孩子说真话。为了让孩子显得懂道理、守规矩、有教养,很多家长早早地就教会了孩子虚伪。那些懂得向不喜欢的人示好、违心地拒绝自己想要的糖果、明明讨厌幼儿园却一口咬定自己喜欢去的孩子,往往会得到表扬和鼓励。 我见过一个老太太,为了让小孙子不乱买玩具,跟他定了这样规矩:你越说想要的,我越不给你买,你说不要了,我才买。这招效果很好,孩子去了商店基本都不会哭着闹着要,只会拿着喜欢的看,奶奶问他要不要,他会说“不要”,然后奶奶就满意地买给他。 可以想见,在这种教育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会多么习惯性地伪装自己,多么怯于表达真实的自我。当“说假话对自己更有利”的认识在一个人心里根深蒂固,他就会在明明可以说真话的时候,不自觉地选择说谎。这很容易让他给别人留下不实在、不坦诚的印象。 而且,一个对别人特别不诚实的人,往往对自己也会如此,他会下意识地压抑本我,不允许真实的自己冒出头来,而被压抑在潜意识里的自我,会不停地提醒他干扰他,破坏他辛苦维持的美好假象,于是各种累,各种拧巴,各种不知所措便应运而生。 人有许多积极心理品质,真诚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它对一个人内在心理状态的和谐,以及外在人际关系的繁荣都有重大意义。 前段时间我看一本家教书,讲到“对孩子来说,实事求是,是比黄金还珍贵的四个字”,说得太对了,一个不懂得实事求是的人,你能指望他的人格健康、完善、美好吗?你能相信他可以在社会上得到众人的支持和拥戴吗?你觉得他会快乐吗? 还记得当年那个因ATM机出现漏洞而多次恶意取钱被判无期的许霆吧,最初他靠着网友们的强力支持,得以平反,但在重审的法庭上,这厮居然声称自己多次从出错的ATM机里取钱,是本着“替银行保管钱”的目的。这显然是在侮辱全社会的智商了,直接导致网友全体倒戈,称其无耻,连公诉人都认为他没有彻底悔罪的表现。 其实如果他能老老实实承认自己是一时起了贪念,做了错事,以后不会再犯,问题也不会太大,但他非要说那么个蹩脚的谎,将自己置于不利的境地,真是太不明智。 可能许霆以及很多跟他类似的人之所以敢睁眼说瞎话,一来是习惯了说慌,二来,是觉得自己比别人高明,以为自己稍微动动小脑瓜就能把别人玩弄于鼓掌,以为那点瞎话不但能瞒天过海,还能显示自己博大的智慧。 可是其实呢?其实你玩儿的是你自己啊。 聪明人最聪明的地方,就是认为别人都和自己一样聪明。而傻瓜最傻的表现,就是觉得别人都比自己傻。 大多数时候,我们不能准确判断别人是比自己更聪明还是更傻,也便不能预测自己的假话会不会被对方察觉。那么,除非万不得已,不如实实在在地说句真话。因为一旦假话被看穿,后果往往比那句不太好听的真话糟糕得多。一句假话给你减的分,可能一百句真话都补不回来。当然,善意的谎言除外。 人说假话有很多种原因:为了逃避惩罚、为了获得利益、为了赢得好感……必须得承认,有些假话是有必要的,比如称赞女同事新做的怪异发型,或者借口生病推掉不想参加的聚会,此类假话无伤大雅,可以理解和接受。 但更多时候,我们其实是说了一些完全没必要的谎,类似开头所讲的小姑娘,其实就是一种过度的自我防御——明明很安全,却非要用虚假的伪装把自己保护起来,而且伪装得过了头,自己累,别人也不舒服。
Read more夫妻之间关于孩子教育问题怎么达成共识?
孩子教育问题一直是社会大众普遍关心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大部分的夫妻还是有自己的一套理论的,只是有时候夫妻之间关于孩子教育问题也无法达成共识,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 1.首先要学会沟通,尤其是夫妻之间无法达成共识的时候,更需要沟通,不管是什么样的问题和事情,沟通永远是夫妻之间最好的相处方式,特别是下一代的教育问题。 2.听一个人的,或者听妻子的,或者听丈夫的,不能两个人的都听,不然的话会让自己的孩子无所适从,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尤其是孩子已经有一定想法的时候,更要一个人唱主角,另一个人旁观。 3.在一个共同认可的地方达成共识,尽量能够帮助孩子成长和进步。其实作为父母,不管夫妻之间存在什么样的不同观点,初心都是为了孩子好,所以一定可以找到一些地方是大家都认同的,先从这些点入手教育孩子。 4.做好配合工作,即便是两个人之间存在很多的误解,也是可以相互配合的,比如爸爸唱白脸,那么妈妈可以唱红脸,让孩子既可以有害怕的人,又可以有倾诉的人。 5.以身作则,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作为父母,我们先要做好自己的行为规范,让孩子有一个好的学习榜样,其他的时候先放一边,做好自己最重要,孩子会耳濡目染学会很多。 6.听取孩子的意见,有时候孩子可以选择自己的成长方式,毕竟现在的孩子都成熟的比较早,很多事情不需要说太多就明白,作为父母,即便是无法达成共识,也可以听听孩子的意见,然后两个人好好商量一下,如何教育孩子。 7.配合学校老师,并且请老师帮忙教育孩子。孩子是第一次见到自己的父母,同时父母也是第一次当别人的爸爸妈妈,所以很多时候不知所谓,夫妻之间有无法达成共识的话,不妨请学校的老师帮忙。 注意事项 孩子教育问题真的值得关注,一定要用心。 图片来源:pixabay.com
Read more奥巴马写给女儿的信:停止再做的17件事(深度好文)
奥巴马写给女儿的信:停止再做这17件事 生命如此短暂。我们有时候觉得生命怎么也走不完,实际上,你现在活着,过不了多久,就会死去。人生真是转眼一瞬间的事情,很多人到临死前才意识到这一生已经结束。 01、停止怀疑自己 如果你自己都不相信自己,那没人会相信你。成功源于你的头脑,如果你所做的是不断地看扁自己,预言着未来的失败,这就真的会成为现实。与其怀疑自己,不如积极的考虑问题。不仅会让自己更加开心和成功,你还能够感染到周围的人。 02、停止消极 现在你不要再怀疑自己了,也别再怀疑身边的人。你不希望被人对你挑剔,那么也不要再去挑剔身边的人。想想你给别人带来的什么样的感受吧——即使出发点是好的,别人也不想听到那么多消极的事情呀。 03、停止拖延 我现在不想做,还是留到明天吧。一旦开始拖延,其实你已经停滞不前了。你拖延的事情不会自行解决。解决问题,继续前行吧。从长远角度来说你会更加快乐。 04、不要那么刻薄 无意踩到别人的情况真的有可能会发生——常常会发生。但没必要去处心积虑地做一些不好的事情,所以要有意识地让自己不要那么刻薄。如果有人对你无理地对待,随他们去好了。没必要去报复,除非你也想成为那一类的人。 05、不要在外吃饭 在外面吃饭真的非常非常的浪费钱。也许每次对于你而言都是一次犒赏,但每顿都在外面吃反而是花光积蓄的最快方式。至少也去学学怎么做一些自己喜欢的菜:既能省钱,还能让你更健康,还会让其他人眼前一亮。 06、不要再偷懒 懒人真的很招人烦——得像赶驴磨墨一样逼着他们做事情。如果我想跟你看一场电影,却不得不花一个小时说服你起床,那我宁愿一个人去看。给自己动力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就别让朋友和家人浪费宝贵的精力再来给你动力了吧。 07、停止抱怨 我们都有麻烦事,有时候总想跟别人倾诉。这可以理解,但要注意你吐槽的频率。我们都喜欢帮助朋友和家人,但如果从那个人身上我只能感知到负能量,那么还是离得越远越好吧,尤其是当他们在反复抱怨同一件事的时候。 08、别再那么自私 如果你只考虑你自己,那么很快你会发现身边只剩下你自己。停一分钟想想你的行为会给别人带来什么影响吧——你是不是从休息室拿了最后一杯咖啡?再倒满呀!你是不是和别人合租?不要喝光所有的牛奶,这个世界是一个完全由大家分享的世界,你所做的每件事都会影响到别人。 09、别再浪费时间 如果你只考虑你自己,那么很快你会发现身边只剩下你自己。停一分钟想想你的行为会给别人带来什么影响吧——你是不是从休息室拿了最后一杯咖啡?再倒满呀!你是不是和别人合租?不要喝光所有的牛奶,这个世界是一个完全由大家分享的世界,你所做的每件事都会影响到别人。 10、别再做承诺 总是做承诺,总是做不到。每次做承诺都是不禁给自己增添了责任,无论你的出发点有多好,你都不可能完成所有的部分。大部分时候,你的承诺都太过绝对(比如“我发誓我永远爱你”),也只能在绝对环境中才能实现。与其用语言许下承诺,不如在别人需要你的时候出现,然后用行动达到他们的期望吧。 11、停止软弱 我们处于一个资本主义社会,每个人都在试图向我们推销些什么。每个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关注自己,你也要这样做。别因为太害羞、不敢说“不”而任人摆布。 12、不要听怀恨者的话
Read more细节出卖了你的教养
前两天来到一家咖啡厅,注意到了两个现象: 有一个中年女性,着装朴素,静静地坐在咖啡厅的角落处喝咖啡。临走之前,她将桌上的杯子,盘子,所有垃圾都归拢,方便服务员收拾和他人就坐后才离开。重点是,咖啡店里是没有要求顾客自己收拾的。 另外一位女性,着装时尚,行为干练,很有一副知性女人的范儿。只见她在桌上垫了一张白纸,然后把电脑搁在桌面,一会儿,她接了个电话,对周边静谧的气氛毫无顾忌,大声地讲了足足将近20分钟,电话结束后,没几分钟她就离开了咖啡厅,但她的座位却是杯盘狼藉。 虽说无可厚非,但前后两者的行为对比起来,实在难以不让人唏嘘。 1. 最有教养的言行,就是不让人难堪。 陈丹青谈及过自己的一次经历: 有一次在大学厕所里,一个仪表堂堂的青年,二十四五岁的样子,是个研究生,非常帅的小伙,立刻跑过来站在我后面大声说: “你是不是陈老师?我是从江西来的,你在江西插过队,我要跟你照个相。” “我当时非常尴尬,因为我正在撒尿。” 然而出了厕所,他早已准备好了照相机,把陈丹青像人质一样一把夹住,不由分说就拍照。 身边太多这样的人了,毫不顾忌他人的感受。与人相处,最基本的礼仪,就是要谈吐举止间不让人感到难堪。 叶淑穗回忆起第一次见周作人的事,对周老的为人大为钦佩。 当时,他们一群朋友按指引来到周作人的家,他们走到后院最后一排房子的第一间,轻轻地敲了几下门,门开了。 开门的是一位戴着眼镜、中等身材、长圆脸、留着一字胡、身穿背心的老人。他们推断这位老人可能就是周作人,便说明了来意。 可那位老人一听要找周作人,就赶紧说:“周作人住在后面。” 于是,叶淑穗和友人就往后面走,再敲门,出来的人回答说周作人就住在前面这排房子的第一间。他们只得转回身再敲那个门。 来开门的还是刚才那位老人,说他自己就是周作人,不同的是,他穿上了整齐的上衣。 周作人的这一行为,虽说卖了几个关子,让来访的客人多走了几步路,但这一切,正是一个大家才有的风度。 尊重他人的感受,不让人难堪,其实就是尊重自己。 2. 真正的有修养,是不需言说的。 历史学家顾颉刚是一个口吃患者,曾有一次坐火车回乡,路途遥远倍感无聊,便想和邻座的旅客聊天解闷。 刚好邻座是一个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年轻人,他侧身主动和他打招呼:“你好,你也……是……是去苏州的吗?” 年轻人转过脸看着顾颉刚,没有说话,只是微笑着点点头。
Read more家庭教育格言
01、父母不应把所有的教育都寄托在学校和老师身上,因为孩子一年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家里,所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样重要,甚至更重要。对孩子的教育不能只注重智力和分数,因为决定人生成败或幸福与痛苦的往往不是学问的高低,而是人格的健康水平,行为习惯恰恰是影响人格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02、影响孩子成绩的主要因素不是学校,而是家庭。家庭教育是人的成长的根部和根本,它是“培根教育”。如果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孩子在学校就可能会过得比较辛苦,孩子很可能会成为学校的“问题儿童”。 03、家长的责任是为孩子提供两个“遗传”:一个是先天遗传。一个是后天遗传。教育者可以对教育持乐观的态度,但不要乐观到不考虑遗传的程度。丑小鸭变成白天鹅,主要不是丑小鸭努力学习的结果,而是丑小鸭的妈妈生了一个鹅蛋而不是鸭蛋。 04、父母的第一使命,就是为孩子提供一个好的家庭环境。父母要做的事并不太多,只要为孩子提供并维护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就行。成为好父母,就是成为家庭环保主义者。家庭环境好,孩子好;家庭环境出了问题,孩子就成为问题儿童。有时候,孩子生病了,需要吃药的并不是孩子,而是家长。 05、学校教育总是重视学生的知识学习,站在“知识本位”那边;家庭教育必须站在“性格-身体本位”这边,更重视孩子的性格和身体。家庭的归家庭,学校的归学校。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 06、有效的学习是边缘学习,无效的学习是焦点学习。孩子的学习出了问题,病因却在孩子的情感或身体那里。父母直接指令孩子学习,类似园丁把水分和养料直接抛洒给“枯黄的树叶”。 07、3岁前后严格管理,做孩子的家长;13岁前后逐步放手,做孩子的朋友。有效的教育是先严后松,无效的教育是先松后严。有效的激励是朝五晚九,无效的激励是朝九晚五。 08、孩子的成长需要同伴,只有孩子才能理解孩子,也只有孩子的同伴才能陪伴孩子成长。孩子从来不期望庞然大物的成人能够理解自己,孩子也从来不把居高临下的成人当作自己的朋友。父母可以独生,但不能让孩子独长。若既没有兄弟姐妹,又没有伙伴,“独生”子女就跌入双重的孤独:不仅独生,而且独长。 09、无论父母有多大的成就,孩子的教育失败,整个人生就失败。好的父母守望孩子,让孩子自己主动成长;坏的父母代替孩子做事,让孩子被动成长。 10、孩子的成长有两个关键期,第一个关键期在3岁前后。3岁前后是孩子智力和性格发展的关键期;第二个关键期在13岁前后,13岁前后是孩子的青春发育和独立生活的关键期。家长如果在利用了孩子“成长的关键期”,以后的教育就会一路顺畅。如果错过了“成长的关键期”,会后患无穷。 11、人的成长遵循“潜能递减法则”。生来具备100度潜能的儿童,如果从0岁就对他进行理想的教育,那么他就可能成长为具备100度能力的人;如果从5岁开始教育,即便是教育得非常出色,也只能具备80度能力;如果从10岁才开始教育的话,充其量只能具备60度能力。这就是说,教育开始得越晚,儿童能力的实现就越少。(木村久一语) 12、让孩子“自食其力”的秘诀是给孩子提供选择的自由。自由选择导致自己负责。如果孩子丧失了自由选择的权利,如果他所做的事情完全出于他人强迫与指令,那么,孩子就学会了“应付”与“敷衍”。 图自|pixabay.com
Read more父母见过世面,对孩子到底有多重要?
01 西班牙旅行的时候,碰到一对中国父子。父亲因为到欧洲出差,带着孩子一路游历欧洲城市,在巴塞罗那,然后又去巴黎。 他的父亲研究生毕业之后,赴国外工作,若干年后回国内的一个大型企业工作。你可以感受到他身上的那种平和和从容,见过外面的世界,也知礼节。 孩子很开心,在高迪建筑的展览馆出来之后,他的父亲说,我觉得今天2小时的参观,收获并不会比学校里一学期的艺术课少。虽然我们请了假,但我们行万里路,都是知识。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有父亲这样赞叹多元化培养的妥当。 吃饭的时候,他说了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 我总觉得,我们那一代人,是有贫穷基因的,没有良好的物质条件,也没出去见过世面。这样的基因,是囿于自身以及上一代人的局限。 所以,一直到成年之后,都会有一种对生活的不安全,希望拼命赚钱,希望出人头地,拼命地用物质装点自己。 而我希望,下一代人,不会是这样。 所以,他尽可能多地让孩子去看外面的世界,见外面的人。 他的孩子今年十岁,衣着朴实,会坐长途巴士去巴黎,也可以与人用英语流利地交谈,低调而内敛。 见到这对父子,让我想起一句话:父母见过世面,对孩子真的很重要。 02 有见识的父母,不等同于有钱的父母。 他们往往具备的是:非常努力,也非常勤奋,有以此拼搏而来的经济基础,有后天他人和自我养成的教养,最重要的,是拥有对万事万物的平和。 他们让孩子知道,一个人非常努力,是可以有机会成功的;一个人不应该囿于江湖,而是应该走南闯北;一个人不需要为了物质而束缚自己,有更广阔的天空可以去走。 所以,父母见过世面的孩子,更容易对物质保持一种天然的宁静,对欲望有天生的收敛,对精神有无限的渴求。 因为他们从小不缺少物质,所以,不需要用买买买来满足自己;因为从小被不断地满足,所以没有那么一刻会因为得到而炫耀;因为他们走过大山大水,所以不会局限于眼前的一切。 03 我的一个朋友,我们喜欢叫他小宁,现在已经是企业的高管,比我大不了几岁,他的身上,永远藏着两个字“见识”。 他一直到年收入80万的时候,依然开着一辆20万不到的车子;他聚餐的时候常常一身运动服,休闲得丝毫不像是领导;他也会去路边烧烤摊吃串串,和我们大快朵颐。 他有很多朋友,在他眼里,只有值得信赖和不值得信赖的朋友,没有所谓的穷朋友和富朋友。 有一次,我们几个朋友坐在他的车上,有一个朋友问,你怎么不换一辆车,实在太配不上你的身份了。 他笑了笑,问他,身份是什么?你可以告诉我吗? 那个朋友说,身份就是,你现在好歹也应该算是个高管,好歹开一辆40万左右的车子啊。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