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教育不听话的孩子

这年龄的孩子正处在蒙胧时期,是比较费心思的抵抗阶段。所以先要和他做朋友,引导和帮助他渡过这一阶段。也要讲些心理学,口气要温和,有时候更是用心去和他交流多一些,即使他做错事也不责怪,更多的是鼓励他、培养他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步一步来,也可以通过同龄人带动他学会自律。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会转变的,以鼓励、表扬为主。 父母要给孩子足够的尊重 只有被人尊重,孩子才可能获得自尊,并可能学会尊重别人,而自尊和尊重他人是成为一个具有健康人格的人的首要条件。由于孩子还不成熟,自尊意识往往处于嫩芽状态,特别容易受到伤害,一旦他们的自尊受到伤害,他们便会用诸多的“不听话”来进行对抗。 所以,父母应当具有保护孩子的权利意识,给孩子足够的尊重。可以说,是否尊重孩子,将对孩子一生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适当放手让孩子自己做事 有时候孩子不听话,是其独立自主要求的体现。独立自主是健康人格的表现之一,它对孩子的生活、学习质量以及成年后事业的成功和家庭生活的美满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为了让孩子专心学习,什么事都不让孩子去做。早晨起床帮孩子叠被,上学前帮孩子准备学习用具,有时经常还被孩子埋怨忘了帮他准备某些学习用具。 要知道,孩子并不是生来就是这样依赖父母的,他们的依赖性一般来说都和父母的包办代替有关。父母包办,代替得越多,孩子的依赖性就越强。反之,如果父母不插手孩子可以做的事,没有了依鞍,孩子就会自己动手开始做了。 图/google

Read more

孩子为什么总爱和家长顶嘴?

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苦恼,其实孩子跟家长顶嘴一般都是有原因的。看看这些孩子们对自己为什么顶嘴是怎么回答的吧,或许会对家长们有所启发! 我为什么要跟爸爸妈妈顶嘴: 1、言而无信 上个星期,和爸爸约定好如果我作业完成了就带我去迪斯尼玩。可等我完成了他却改口说,等你考上班级前十名,考不上就别想了。我真的特别生气,为什么你们大人这么言而无信…… 2、感到委屈 其实,只有在妈妈误会我时,我才会顶嘴。有次我只是想帮她分担一点家务,不让她很辛苦,不小心摔坏了碗。妈妈就过来向我大吼:”谁让你洗碗了!有这个闲工夫还不去看书!”我感到很委屈,就向她顶嘴了。 3、父母不以身作则 爸爸妈妈要求孩子做的事情,自己却都没有做到。让我早睡,可他们在外面打麻将到凌晨才回家;让我别玩电脑,我妈却在电脑上看韩剧一看就几个小时。 4、父母霸道 我觉得父母太霸道了。妈妈经常教训我说:“我是你妈,你就得听我的,你小孩子懂什么?”我的天哪,这话也叫讲理吗? 5、总拿我与别人比 他们只知道打击我,我妈反正就是有意无意的就说起别人家的孩子,隔壁的某某某得什么奖啦,考上重点高中啦巴拉巴拉的。为什么你们总是说别人的好?那你找别人的女儿做你女儿好了! 6、顶嘴是表达想法 在我们孩子面前,父母总觉得自己绝对正确,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无所不能。其实,我已经长大了,有了自己的观点,和父母看法不一致的时候,如果不大声“顶嘴”,根本没有威力,我们就应该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7、讨厌被命令 我只是想把后半集的连续剧看完就马上睡觉,爸爸坚决说不行把我电视关了,而且他总是用命令的口气跟我说话,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这让我很不爽。 “一个巴掌拍不响”,从以上几个孩子的回答可以看出,孩子和父母顶嘴并非无缘无故的,父母也应当反思一下自己,认真分析产生的原因,多与孩子谈心,了解孩子。 孩子顶嘴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方式,一旦习惯成自然,也不利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甚至会影响长大成人后的人际关系的和睦。所以作为家长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引导。 1、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没法让孩子有效地停止顶嘴的父母,往往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在教育孩子时不免粗暴急躁,而这种不当的处理方法往往很容易伤害孩子的心灵。 2、遇事冷静,赏罚有度 作为家长无论孩子犯了多大的错,都不要急躁,先要问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再决定处治方法,不搞连带处罚,不翻旧账。赏罚前,要讲明道理,让孩子彻底信服。 3、主动了解孩子的意图 在孩子顶撞你时,你应该问问自己:“究竟发生了什么?这个小家伙想怎样?”当你明白了孩子的意图后,你就会理解为什么突然之间这孩子变得那么粗鲁。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有助于父母缓和气氛和自己的情绪。 4、提醒孩子改变说话方式

Read more

教育孩子对成功的理解

现在教育孩子不是重视不重视的问题,而是如何顺利实现成功教育“子女成才”的问题了。所以现在的家庭教育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现在的教育结果是学校30%社会20%家庭50% ,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教育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由于部分家长不注意家庭教育,导致现在全国的刑事发案率,青少年就占去20%。所以家庭教育事关你们的家庭和社会,事关孩子的将来。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的方法各有不同。 有的家长主张“棍棒底下出孝子”,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就是批评惩罚。有的家长主张“唯考试成绩论”,为了自己的孩子考个好的成绩,可以包揽,包办代替孩子的一切。其实这些都是不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您包揽不了孩子的一辈子。 。家庭教育是个复杂的工程,关键是家长是不是掌握了教育孩子成才的关键点下边我把成功教子的关键讲给大家,希望对您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有所帮助: 1,有惩罚变激励 什么叫激励?怎么激励孩子?简单的讲,就是如何发挥孩子内心深处的东西和潜能,这是一个根本和主要方法。 每个孩子都有巨大的潜能,父母要做的就是激励孩子,让孩子发挥自己的价值,给他发挥自己潜能的机会。 人像汽车一样,而激励就像汽车油箱的汽油。家长必须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他挖掘自身的潜能,这就如同给他们的“油箱”里加油。并且家长在激励孩子的时候要有诚意的激励,才能打动孩子的心。千万不要认为自己是孩子的家长,摆出冷面孔和家长高高在上的样子,这样孩子就不会接受您的激励和建议,您的激励就失败了。 有的家长老是用“你真棒”,“了不起”“太好了”等简单而空洞的评价,孩子也不知道您为什么表扬他,这样就失去了您激励的用处不如具体一些,譬如: “你自己穿衣服穿的很整齐,真不错。”“你能自己叠被子,把床铺收拾的很干净,你真棒!”具体而细致的指出孩子的值得夸奖的地方,这样孩子知道为什么值得夸奖,并能够继续努力,强化好的方面,逐步养成好的品德与习惯。家长一定注意,以精神鼓励为主,以物质鼓励为副。 2,和孩子的关系要平等和谐 我为什么要强调平等呢原因是中国有几千年文化传统,“君为臣纲,父为子纲”以深入到了每个人的骨髓很多的家长认为:?和孩子平等是“天方夜谭” ,因此许许多多的悲剧就不断发生譬如:。有一个5岁的小女孩子很愿意和隔壁的叔叔交朋友,心里话都愿意和这位叔叔讲,而不愿意和自己的父母讲原因在于,这位叔叔跟她说话的时候都是蹲着,与他一样高,她觉得自己受到了尊重,而和自己的爸爸妈妈说话时,是居高临下,不论爸爸妈妈是站着和坐着总是比自己高好多。且爸爸妈妈老是很严肃的板着脸,而不想在家里多说话。这样下去您的家庭和孩子之间就没有和谐平等的氛围,就谈不上引导教育,你们家庭的亲情,和孩子的感情就大大疏远了,孩子当面不反抗,可就是内心里不喜欢您。你们家庭的潜在矛盾,就这样默默的存在了。所以,庭的和谐平等是家庭教育的第一要素。 3,要给孩子留面子 中国有这样的古话,叫做“堂前教子,枕边教妻”,就是说孩子没有什么面子,在什么地方都可以教,而妻子有面子,只能在枕头边隐秘的地方才能“教育”。可就是这句混帐话给不少的家庭带来了灾难,家长和孩子中间出现了很大的隔阂。在这里我反复的强调,家长一定注意在众人面前不要对孩子说三道四,你知道孩子怎么理解吗,孩子的理解是:您对着众人这样,就是对孩子的大批特批虽然当面孩子不反抗,但是孩子的心灵是不接受的,而您的目的根本就没有达到,相反,孩子根本不愿意和你多说话了我举一个例子:。龙岗的一个孩子的爸爸,开小店,孩子初一辍学不读书了爸爸就看到“深圳特区报”有我的报道,于是就找到特区报,又找到我原来青少年家长培训中心,和约好时间,带着孩子的香港叔叔,爸爸,孩子一块到培训中心一坐,爸爸就说:这孩子不听话,在学校老打架,现在又辍学,求老师帮帮我们的孩子孩子一听大声说:今天是来批判我呀我就赶快插话说:这样吧,孩子的问题我们两个单独谈,你们是不是说说自己在家庭教育方面体会。要不你们先回去了,我和孩子单独的沟通好吗!两个小时的沟通,孩子知道了自己的不对,也。反映了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缺陷所以我呼吁家长不要在众人面前当孩子的面说三道四,孩子也有自尊,孩子要面子。  

Read more

惩罚不是因为孩子犯了错,而为了他以后不再犯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犯了过错的人应当受到惩罚。但是他们之所以应受惩罚,并非因为他们犯了过错……而是为的要使他们日后不去再犯。” 下面故事中小男孩父母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 8岁的小男孩子吃饭的时候拿面包逗小狗玩。结果狗跳起来把他手中的盘子撞掉了地上,盘子碎了。男孩子对父母说:“盘子是小狗打碎的,不是我。” 母亲问:“可是你没错吗?”男孩大叫:“是小狗的错,与我无关。”父亲让男孩到他自己的房间去,好好反省自己究竟有没有错。 十几分钟后,孩子走出房间,说:“小狗有错,我也有错,我不该在吃饭时间喂狗,这是你们多次告诫我的。”父亲笑着说道:那么,你就该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要收拾好餐桌,并拿出零用钱赔这个盘子。男孩点头表示同意。 对于孩子来说,犯错并不是件坏事。犯错误是孩子的权利,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孩子犯了过失恰好是培养孩子责任心的良机。尤其是孩子知道自己犯错的时候,内心都有一种接受惩罚的准备,这是一种心理需求,为自己的愧疚承担责任,取得心理平衡。 这时如果父母采取了正确的方法,孩子会很容易接受父母的教育,也会通过父母的指导对为什么会犯这个错误,以及今后如何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有具体的认识,这就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心理学家发现,三岁的孩子就已经对于自己做错的事有了感知能力,他们之所以把责任推到他人身上,往往是因为害怕受到父母的惩罚。 孩子做错了事情,如果说要孩子承担责任的话,应当是承担如何弥补造成的缺失、如果解决问题的责任,而不是挨父母的训斥。 如果父母因为孩子犯了错而打骂孩子,孩子会认为挨打受骂就是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挨过打骂之后自己就没事了,惹了多大的祸,都与自己无关了,不论过失大小,后果轻重,责任一律由父母承担了,孩子不需要负任何责任,烂摊子都由父母去收拾。这样做,孩子失去了改正错误的机会,常此以往,就会养成不负责任的习惯。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图/pixabay.com

Read more

带孩子逛超市,最好教孩子这5种知识!

经常带着你的孩子去超市吗? 在去超市的过程中,当你推着购物车开始选购商品时,你是任由孩子在超市里玩耍,还是让孩子乖乖跟在你身后待着,亦步亦趋,又或者是和孩子一起选购,让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呢? 其实,在超市里,你可以教给你的孩子很多事情: 1、教给孩子事前列清单的意识 “宝宝,跟妈妈一起来列购物清单吧!” 列清单可以培养孩子做事的条理性。一个做事有条理的孩子,会有计划地安排作业和其他学习任务,容易养成高效学习的好习惯。让孩子列好清单再去超市购物,能培养孩子做事有条理的好习惯。 2、让孩子认识一些常用字 “宝宝,你认识这是什么吗?” 超市的绝大多数物品都写有名称,字又大又美观,孩子很容易识别。所以,家长们可以经常带孩子到超市玩,寓教于乐,孩子们一定乐此不疲,可以轻松快乐地识字,家长们何乐而不为呢? 3、对孩子学习算术也很有帮助 “宝宝,买下这两样东西,我们花了多少钱呀!” 买东西时,总会遇到一些简单的加减乘法,不妨让孩子试着算一算,孩子在买他想要的东西时,也要让他算一算,让他知道自己花了多少钱。 4、教给孩子预算的意识,让孩子有节制地花钱 “宝宝,我们没有计划买这样东西哦,如果买了它,我们就超出预算了。” 在逛超市时,孩子们很容易喜欢上某一样玩具或零食,然后就想要把它买回家。这时候,告诉孩子,购物清单里没有这一项,买了这一样就不能买另一样了,否则会超出预算,给孩子灌输一些理财观念。 5、正确地鼓励孩子,给孩子前进的动力 “宝宝,如果下次来超市,你可以认出这样东西的名字,妈妈就可以奖励给你哦。” 正确的鼓励方式会给孩子带来持久前进的动力,用鼓励的方式,来帮孩子识字、识数,同时也是在增加购物过程中的乐趣。 图/wallcoo.net

Read more

让孩子乖乖听话的秘诀:只讲一次

网友的孩子因为玩玩具或是看电视而耽误了睡觉、吃饭、写作业的时间,无论怎么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唠叨,甚至是发火都没有用,很是头疼。后来网友用了以下的方法,孩子乖乖听话了。 第一步:停止正在做的事情,站在孩子面前看着他 我们要站在孩子面前,看着他,让他们知道我们不是开玩笑,我们很认真很严肃,孩子必须重视。 第二步:等,一直等到孩子停下手中的事情看着你 父母要用和善的眼光和语言和孩子交流,并表现出对他所做的事情很有兴趣,和他一起探讨他正投入的事情,对他所取得的成果表示赞赏。这样,孩子会很乐意和你交流,并会很认真地倾听你接下来说的话。 第三步:把要求简单清楚地讲给孩子听,只讲一次 在表述我们家长的要求时,尽量表意清楚,简洁明了,而且只讲一次。如果太罗嗦,孩子会没有耐心。 第四步:让孩子准确完整地重复你的要求 让孩子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说出他应该做什么,什么时候做,在什么地方做,如何做。此时此刻,他已经听进去了你的话,也就没理由无视了。 如果到了这一步,孩子依然不听话,那就继续第五步吧。 第五步:站着,等他,一直等 家长不必恼怒,也不必催促,就这么在孩子面前微笑地和善地站着,等着,一直等到孩子起身去做应该做的事情。等待是一个很有效的办法,一方面证明你是认真的,另一方面还可以锻炼你和孩子的耐心。 第六步:不要忘了赞扬孩子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每做出一点正确的改变,每朝着正确的方向迈出一小步,你都要表扬他。 另外,有些家长抱怨孩子写作业拖拖拉拉,每天都要熬夜才能写完作业,不管怎样批评教育都纠正不了这一毛病。家长也要反省自己,原来是家长为了让孩子学多点,给孩子另外布置了作业,所以孩子就拖到上床睡觉时间才做完学校的作业,这样就不用再写家长另外布置的作业了。 有些家长反映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中,经常手机不离手或者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如果强制禁止孩子玩游戏,他就会哭闹不止。那么,您要明确表示不会因为孩子的哭闹就会妥协,并且坚决的告诉孩子什么不能做。另外,您也可以和孩子的老师沟通,共同帮助孩子远离游戏。

Read more

从小培养这个习惯,父母再也不用担心孩子沉迷电玩啦!

犹太人的智慧和聪明是众所周知的,这是一个非常热爱读书的民族,出现过许多优秀的哲学家、科学家和企业家,包括爱因斯坦、马克思、弗洛伊德等等。如果一个犹太人家里失火了,他们首先抢救的一定是书。 据说,在犹太人的童年时期,刚一懂事,妈妈为了让孩子爱上读书,就会将蜂蜜滴到书上,让孩子能够在书中品尝到蜂蜜的香甜从而养成爱读书的习惯。 而在中国,曾有调查发现:孩子在小学时,每天读报的人数为16%,读杂志的人数为10.6%;但是到了中学,每天读报的人数仅为6.8%,读杂志的人数为5.2%;这些数字远远低于每天都看电视、上网的中小学生。 其中,有30%的孩子不喜欢阅读;也有12%的家长从不和孩子一起阅读或交流;还有近一半的家长只是偶尔与孩子一起阅读。 因此,专家呼吁:从婴儿起,父母们就应该每天至少抽出20分钟的时间为孩子坚持朗读,直至中学,终有一天会发现,这样的习惯会让孩子一生都受益匪浅,而这也是避免孩子沉迷电视和游戏的最好方法。 愉悦妈妈给家长的建议: 1.给孩子营造好的阅读环境 和孩子一起读书,有利于帮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如果父母经常看书,那么孩子也一定会耳濡目染,长此以往,就会慢慢喜欢上阅读。 有调查显示,那些喜欢阅读的孩子,在其家中,都有一个很好的阅读环境。家长们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个单独的房间,专门给孩子阅读时使用,并在家中定一个具体时间,关掉电视,全家人一起阅读。 2.用书籍包围孩子 哈佛有学者研究发现:如果在房间里放满书籍,让孩子可以随处都接触到,这样可以大大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所以,在孩子的房间里放满各种书籍,包括故事书、绘本、杂志、字典等,是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好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将书籍放得太高或者太集中,应该放在孩子可以随时拿到的地方,甚至可以是餐桌、床头、沙发上等位置。 3.抓住细节,提升阅读水准 阅读可以帮助孩子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开发智力。家长要时刻抓住孩子的阅读心理,以便因势利导,将孩子的阅读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提问是促进孩子加深阅读的好方法,不过,家长们在提问时一定要注意水准,不要反复问孩子一些他已经回答过或是早已了然于胸的问题,否则只会让孩子感到厌烦,也就不可能达到提高阅读水准的目的。 所以,为了让孩子始终保持对阅读的兴趣,家长可以多问一些涉及细节的内容,而非常识性的知识,这是一个帮助孩子进步的不错方式。 在阅读上,孩子既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学生。因此,如果孩子提出了一个家长也无法解答的问题,那么可以带着孩子去查字典或者去图书馆查阅资料,让孩子了解获得答案的方法。 文/愉悦妈妈 图/stocksnap.io

Read more

孩子这5个心理成长信号,常被误认为问题行为

孩子成长的一些信号,常常会被误认为是“问题行为”。这些误会,很可能会让父母错失正面引导孩子的机会。 01 搞破坏 很多孩子到一岁左右,会开始出现一些让父母匪夷所思的“破坏”行为。比如:把所有抽纸都从纸盒里抽出来,扔东西制造噪音,将所有盒子、柜子门都打开,想将手伸进插座…… 当孩子身体运动能力越来越强,他们的认知能力会大幅提高。 这个“搞破坏”的时期,实际是孩子人生阶段的“实验期”。 在这个阶段,孩子会通过亲身体验来学习周围的事物。这个阶段的每个动作,对他们来说都具有意义。 他们什么都想要亲自摸一摸,打开来看,摔打一下,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身体去了解这件物品。 但这些行为常会被父母误会是“没规矩”,因为有点像在搞破坏。 其实这个阶段不必要着急管教孩子。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让孩子去“实验”,让他们发展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02 “妈妈快看!” 当孩子会说话以后,他们看见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会急切想让妈妈、爸爸去看。这种让父母配合自己指示的行为,是孩子想要了解更多事物的信号,这是学习能力发展的重要表现。 在孩子不会说话的时候,就可能已经表现出了这种能力。他们可能会“咿咿吖吖”指着一件东西,努力引起父母的注意。在这个时候,孩子发展出了“兴趣”和“好奇心”,想要了解更多。 这时父母可以顺着孩子的“指示”,告诉他多一点相关信息。 比如,如果孩子指着一朵花发出“啊啊”的声音,父母可以清晰地告诉孩子“这是花”,让他知道正确的名称。甚至可以抱着孩子走到花前面,让他摸一摸,闻一闻,告诉他颜色和气味。 有时孩子会很急迫,不用手指,而是拉扯父母衣服来引起注意。这时父母不要焦急,看看孩子是想表达什么,可以将孩子带到他想了解的物品前。 父母很忙也尽量不要忽视孩子这种渴求“了解更多”的行为。 03 沉浸在自己的世界 两岁的孩子开始对自己的生活有了很大的自主性,他们会感觉自己不再那么需要成年人照顾。 此时孩子玩耍时,会旁若无人沉浸在自己世界中, 不想和别人说话,也不想被打扰。 这个阶段是培养孩子专注力的好时期。 父母可以让孩子自己玩耍、思考,当孩子需要父母的时候他们就会主动呼喊父母。刚开始孩子可能独自玩耍几分钟,渐渐延长到十来分钟,二十分钟……

Read more

让孩子脱颖而出的20个秘诀

作为父母的我们只有提前调整心态,孩子才能更好地开始新的学期。而我们所说的脱颖而出,并非单纯指学习上的进步,更多的是让孩子拥有幸福的人生,作为父母的你,是否也掌握了这些秘诀? 1、宽容而温暖地包容孩子 就算孩子犯了错,也要用宽容的心原谅他,用温暖的话包容他。孩子确信得到父母的承认和爱时,才会自己有信心,运气才会发芽。 2、拥有具有信念的教育哲学 害怕孩子落在别人后面,强迫孩子学习不愿学的知识,会削弱孩子的意志。寻找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最重要,找到了就要坚持下去。 3、帮助孩子拥有梦想 父母要帮助孩子拥有具体的未来梦想。孩子拥有了梦想,要引导他们相信这个梦想能实现,这种行动就会赋予孩子进行自我开发的积极”动机”。 4、信任孩子 不管孩子拥有怎样的梦想,都要暂时相信孩子能实现这个梦想,母亲不断鼓励孩子的过程中,孩子就会被成长的好运气包围。 5、引导孩子拥有具体的梦想 有了梦想,就帮助他们对这个梦想有一个具体的勾画,围绕这个梦想启发他的具体行动。不要给孩子留下强迫印象。 6、母亲是学习的辅助者 如果想让孩子走运,母亲首先要以身作则。与孩子一同读书,拥有可以与孩子共享的经验。 7、忍耐是最基本的内容 不要唠叨,让孩子做这个做那个,要为孩子创造能够自觉变化的环境,开心地等待他的变化。就算偶尔孩子做一些不合心意的事,也不妨放任他一次。 8、做话语祝福的传达者 母亲要成为给孩子传达祝福的人。接受”话语祝福”长大的孩子会拥有比别人更多的机会。机会往往与运气联系在一起。 9、让孩子有目的地旅行 旅行是很好的教育方式。通过旅行孩子能培养自立能力、忍耐力和挑战精神。 10、让孩子独自判断 让孩子独自判断眼前直面的情况是最好的训练。就算无法相信,也要认可孩子自己的决定并鼓励他们。 11、让孩子承受一定的痛苦 孩子感到痛苦时,想去扶他们的父母的心情都是一样的。但是父母不能代替孩子走他们的人生路。告诉孩子人生是独自决定的。 12、眼界放开 树立很大的梦想,让孩子通过梦想独自成长,在广阔的世界成长的过程就能抓住最好运气。

Read more

管束孩子需注意这些规矩

明智的家长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规矩: (1)保护孩子的健康和安全:培养孩子必要的卫生习惯、饮食习惯、起居习惯。严格规定安全游戏场所和玩耍规则,避免身体伤害,同时保证孩子心理上的安全感。 (2)提高孩子的自控能力:邀请孩子参与规则的设定,在一定范围内让他们自己选择和决定,并让他们体验自己选择的后果。 (3)鼓励尊重和友善对待他人:申明坚决不允许贬低和伤害别人的行为,鼓励分享、合作、互让、互助的行为。 其次,根据孩子的年龄阶段,设立符合他们的发展特点的规则。家长需要了解孩子在当前这一阶段,认知、语言、运动、社会交往能力发展到了哪一步,这样才能确定合理的期望值,不至于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或给予过分保护。一第三,规则有主次,让孩子知道这一点。一般来说,关系到孩子健康和安全的规则最重要,例如,不在马路上玩,注意卫生,外出时告诉父母去哪里,晚上按时回家等。同样重要的是阻止孩子伤害别人的规则,如,不能打架、咬人等。其次是社交规则,如,不破坏别人的物品,不讽刺挖苦别人,在别人休息时保持安静,帮助别人等。再次是礼仪规范,如,吃饭时不吧唧嘴,坐有坐相等。最后是孩子可有选择余地的行为规则,如,穿什么衣服,听什么音乐等。这些基本上由孩子的个人喜好决定,除非家长确信有些行为会产生不良后果,如,音乐声过大会影响听力,穿得太少会感冒等。 在运用这些规则约束孩子的行为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事先对孩子讲清楚什么是他们想要看到的行为。比如,给孩子食物时,你就应该说:“宝宝,你不想吃了,就告诉妈妈,然后把盘子留在桌上。”而不是事后冲孩子嚷:“为什么把吃的东西扔到地上?不许摔盘子!”尽可能预先提醒孩子应该怎么做,申明什么是不允许的,预防孩子犯错,减少事后的批评指责。就好比在行人吐痰之前去制止他,而不是过后找他罚款。 (2)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说明规则。讲清楚规则是什么,和为什么定这条规则,能帮助孩子遵守它,控制自己的行为。孩子越小越需要解释,不要以为他们听不懂,而只是简单地下命令。对幼小的孩子需要放慢语速,用具体、简单的词汇和简短的句子表达,“京京,把积木放进积木桶。”而不是“把东西整理一下。”或“收拾好房间。”即便是大些的孩子,也需要明确的指令。因为对于同样的目标,他的理解可能和你的不一样。比如,孩子以为只要玩具不在地上就算整洁了,而你的要求却是玩具必须分别放进整理箱和玩具架。 (3)多用正面语言,少说“不”。比如,当孩子用手背擦鼻涕时,你最好说“用纸巾擦鼻涕。”而不是“不许用手擦鼻子!” (4)用建议的方式提要求。“京京,我有个主意,我们一起把玩具收拾好,然后出去玩。”这样的口气往往比命令更容易让孩子合作。 (5)在适当的情况下,让孩子作选择。比如,“你先刷牙,还是先洗脸?”不过,要避免无限制的选择范围,如果你问孩子“早饭你想吃什么?”他会说“冰激凌!”所以你最好问“早饭你吃面包还是烧饼?”也不要出无选择的选择题,比如,你要求孩子收拾玩具时,问孩子“你想不想把玩具收起来,”采用“如果……就……”的句型,效果会比较好,“如果你把玩具收好,妈妈就给你讲故事。” (6)问孩子听明白没有。让孩子重复你刚才讲的话,而不是简单地问“明白吗?”如果孩子不清楚你的规则,换个方式表达,直到孩子理解为止。‘ (7)给孩子留有理解和接受规则的时间。不要指望一次教育就能彻底解决问题,对于同一项规则你可能要重申好多遍。因为记忆力、认知能力和自控能力的限制,孩子往往会反复犯同样的错误。要有耐心,请记住他们还是孩子。 图/stocksnap.io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