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教育孩子,仅有爱,不够,只有懂孩子的成长规律才有好未来。 中国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1. 生了孩子,你就不能“退货”。 教育孩子是人类最重要而又最困难的学问。父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怀有对孩子一生的责任。 无论父母事业上多么成功,也抵不了教育孩子失败带来的后果。 把天才培养成庸才,是对家庭和人类文明的犯罪。 把孩子教育成功是家庭最重要的成功,也是你一生最重要的成功。 2. 别错过孩子发展的关键期。 发展的关键期:是指人类的某种行为、技能和知识的掌握,在某个时期发展最快,最容易受影响。 你了解多少孩子发展的关键期? 6个月:学习咀嚼关键期。 2.5~6岁:秩序规范关键期。儿童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形成的性格、行为、习惯往往到长大也不会改变。“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3~6岁:语言发展关键期。 2~8岁:想像力发展关键期。 6~10岁:文化敏感期。这个时期的许多孩子,非常好奇,爱动脑筋,问题特别多。应该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 8~4岁:黄金阅读期。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的科学阅读指导和大量阅读,将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难以弥补的缺憾。 12~15岁:独立关键期。这一段抓不好,孩子将永远长不大。 重新认识母性之爱和父性之爱。 母性之爱:德行礼仪、品格气质。母亲在孩子的婴幼、少儿阶段影响巨大。 父性之爱:方向性引领和理性作为。伟大的父亲,一定是孩子的引路人、思想的奠基人。 规律:孩子成长需要的母性之爱呈递减趋势,父性之爱呈递增趋势。 中小学衔接阶段是孩子成长的浪漫阶段的结束和精确阶段的开始;是由母爱为主向父爱为主的过渡期。 这一时期,母性之爱应该适当减少,父性之爱应该适当增加。

Read more

如何戒掉孩子的网瘾?

对于一个有网瘾的孩子,尤其是男孩,他形成网瘾的过程,就是父母失职的过程。记住,孩子最初有网瘾,责任就在父母。 父母对孩子的行为缺乏警觉,孩子一旦滑入深渊,带给父母的就是无尽的哀怨。记住,孩子从上小学开始,就要控制住家里的电脑。当孩子哭着喊着想玩电脑的时候,你一旦迁就他,就等于给孩子喂了一口毒药。信不信由你,反正是,每一个沉溺网吧的学生,背后都有一对失职的父母。 请您记住,当学校老师接手管理你家孩子的时候,孩子的习惯已经成型了。不要指望着老师关注你家孩子的缺点,老师顶多是在校园里和课堂上控制住你家孩子。而类似于这样的诸多劣行,都是发生在校外的。 如何戒掉孩子的网瘾? 家长要有思想的转变。 家长不要一味认为网络是个“毒物”,其实这是一个两面性的东西,利用好了那就收益甚大,不能一棒子打死。这就要求家长也要走进网络来,对网络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堵不如疏,我们不是一味的阻止,应该加以引导,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并指出让孩子往健康的方向发展。家里的电脑应该安装好防火墙,减少垃圾网络进入孩子的视野。 要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许多家长发现自己家孩子有“网瘾”的时候就开始一通的劝说、责骂、哭诉,往往最后无可奈何“恨铁不成钢”。我们成长的年代和现在的年代不一样了,所以我们和孩子的代沟就自然而然产生了,家长应该多和孩子沟通深入他们的世界争取逾越那一条代沟。在家庭中我们不仅仅是父母,还应该是他们的“好朋友”,在全方面了解过后我们才开始教育孩子。其中不要一味的打骂,要以温和和鼓励的方式一步步的引导孩子戒除“网瘾”。 注意力转移大法。 家长可以让孩子把注意力转移到别的地方,减少对网络的接触。如果孩子喜欢体育运动,那么就多陪陪孩子打球或跑步等体育锻炼;如果孩子喜欢出去,那么就带他去旅游接触新鲜事物。目的就是让孩子的精力在别的地方消耗,让其对网络的兴趣减弱。 图/pixabay.com

Read more

孩子用这6种方法学习,看似努力,成绩却越来越差

总能看到一些家长在抱怨“平时看着孩子学习挺努力的,可是为什么孩子的成绩却越来越差?” 小编总结了一下:孩子的确很努力,但是你有没有发现,孩子的学习方法其实存在非常大的问题。 1、做作业时常常从最简单的做起 这个孩子有个习惯,一遇到作业比较多,他就喜欢先挑简单的开始做,可是做到后面就开始没有精力了,应该认真做的题却是胡乱做的。 提醒: 在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可以尝试着先做最难的作业,从最难到简单,有一个探索的过程,孩纸解答完一道难题后,就会有一种成就感,这种感觉可以帮助我们更顺利地完成接下来的作业。 2、偏好喜欢的科目 非常偏科,尤其喜欢数学,所以,他会花很多时间在数学这一科目上,虽然孩子的数学成绩不错,但是总体成绩却不好。 提醒: 我们要明白,不管是中考还是高考,注重的都是总体成绩,不会单单只看单科成绩。 所以,我在这儿推荐孩子们在学习的时候,每个学科平均分配学习时间,在顾全大局的情况下,将孩子的弱势科目补习一下,一段时间过后,你将会发现虽然还会有强弱科目的区别,但是整体实力已经大大增强。 3、死记硬背 妈妈经常看到孩子背书,本来对此感到挺高兴,觉得孩子学习努力,但是没过几天,孩子背过的知识点就忘得一干二净了。 孩子死记硬背地记忆知识点,这样不仅记得慢,忘得也非常快,考试是不可能拿高分的。 提醒: 我想说的是,把你不理解的东西记住是没有用的,多花一些时间去思考和消化你学的东西。 建议大家背诵英文单词或词组时可以采用联想记忆法,加入海量听读的成分,让耳朵、嘴巴、大脑、眼睛、手都用起来。 背诵古诗词时要理解其表达的意思,背诵数理化的公式定理时要理解其推理过程。 虽然这个过程用时多一点,但是记忆效果却是最好的,可以减少重复记忆的次数,加深记忆效果。 4、只看书不思考 家长发现孩子看书挺认真的,可是后面问孩子看了书后有什么感想,孩子的回答是:没有。只看不思考的方式看书是没有什么用的。 提醒: 我想说,思考可以帮助理解,更可以提升记忆效果。因此,希望大家在看书的同时,自己多思考,多总结,最好能够建立自己的知识框架,这才是真能够巩固基础的好办法。 在复习的时候,手上必备一只笔,多写、多划、多总结。 5、只做题,不归纳

Read more

如何处理好“隔代教育”问题?

孩子犯错了,妈妈正在教育他,奶奶看到心疼得不得了,一把抱过孙子“孩子没错,说他干嘛?”留下妈妈一脸无奈和忧虑······ 这样的情节每天都在无数家庭上演着。调查显示,中国是为数不多的普遍存在“隔代教育”的国家,在我国城镇有近五成的孩子跟着祖辈家长长大。 当今社会生活压力大,年轻父母忙于工作;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孩子,只能将孩子交给老人抚养。 由此也出现了各种“隔代教育”造成的弊端:如过度溺爱,孩子变得娇气、霸道蛮横。 缺乏自理自立能力:如思想观念陈旧,孩子生活习惯差。 各项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发展,这些都是年轻父母们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正确处理好隔代教育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01、首先是年轻父母方面 年轻父母端正态度,不当甩手掌柜 把孩子交给老人带并不意味着父母就可以甩手不管; 少了父母的亲切关怀孩子的童年是不完整的; 身心的成长是不健康的所以越是这样; 家长越应该把握住每次相处的机会与孩子加强交流; 哪怕一个电话,见面时一个拥抱、一个亲吻,充分表达对孩子的爱。 同时,在与孩子相处时要做一个有心人,留心观察孩子的行为表现,从各种细节处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正确引导。 尊重理解老人、挖掘潜能 年轻父母们一般都是第一次带孩子,很多事情没有实践经验,而老人们经验丰富、并且时间精力充足,这是他们的一大优势。 老人带孩子也需要成就感、价值感,既然将孩子交给老人带,父母应该充分尊重理解老人,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充分挖掘老人的教育优势和潜力。 扬长避短给孩子更高质量的陪伴和成长教育。 02、其次是祖辈家长方面 祖辈家长理智控制情感 老人带孩子通常喜欢,毫无底线地满足孩子各种要求,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心疼、宠爱孩子的心情都能理解,但是过分的溺爱和迁就容易让孩子过度以自我为中心; 产生自私、任性等不良个性,过度的保护则限制了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和自信心的发展。 真正为了孩子好,从长远发展的眼光来看应该注重培养孩子;

Read more

6岁前,没给孩子立下这6个规矩,后悔莫及!

很多爸爸妈妈都希望给孩子充分的自由,锻炼他们的独立能力。但是,一味地纵容,觉得“只要他喜欢就好”、“孩子高兴才是最重要的”、“这些规矩长大了孩子自然就懂”…… 但是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容易变得自私、没礼貌,甚至是叛逆。 无规矩不成方圆,6岁前的小孩子正处于发育期,如果没有爸爸妈妈制定的规矩来约束他,孩子容易为所欲为,更不懂得判断自己言行是好的还是坏的。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将会变成一个不遵守规则的人,对于孩子的人际关系也将有非常大的影响。 那么,爸爸妈妈应该给孩子立下什么规矩呢?立下规矩之后又应该怎样对孩子实施呢?很多父母都在被这些问题难住了。 今天,给您排忧解难,看看6岁前如何给孩子立规矩! 01.粗野、粗俗的行为不能有 孩子有怎样的行为才算粗野、粗俗呢? 比如乐乐在幼儿园里跟小朋友抢东西,小朋友不给他他就开始打他,还骂他说:“你要是不给我,我就让我哥哥把你变成残疾!”…… 乐乐这样的做法,就是粗野、粗俗的行为。 这一类的孩子喜欢采用暴力的手段,强制别人服从自己的意志;用语言对他人进行攻击、胁迫,来实现自己的愿望。但是,这样的做法是绝对不可取的! 如果孩子出现了粗俗的言行,爸爸妈妈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要帮助孩子明辨是非,明确地告诉他:“乐乐以后不能这样做了,这是粗野的行为,是要挨批评的!” 然后,让孩子自己反省,想出更好的办法来处理这样的事情。比如妈妈可以问:“乐乐现在知道错了,那么以后要玩小朋友的玩具,应该怎么做呢?” 爸爸妈妈心平气和地引导,在这样的环境中,聪明的孩子很快就能寻找到其他的解决办法,这时候也要适当地给他鼓励,并给他立下这条规矩。 这样的规矩能帮助孩子调整自己的情绪,学会如何对待自己想要的东西,如何处理已经自己的情绪,如何处理已经发生了的情绪等等。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不断地调整对事物的看法和自己的心态。等他长大后,他也会用这套模式去对待周围的人,变得更加理性、为他人着想。 02.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自己的东西由自己支配 6岁前的孩子的自我意识才刚刚萌芽,往往很难分清自己和他人,更不懂得分辨什么东西是自己的,什么东西是别人的。 所以只要是孩子喜欢的东西,他就会毫不犹豫地伸手去拿,觉得“拿到我手上就是我的了!” 就像乐乐一样,总是说:“妈妈是我的,爸爸也是我的,玩具都是我的!”只要看到爸爸妈妈牵着其他小朋友或者玩具被别人拿走了,乐乐就会大哭起来…… 这个时候,家长们应该有意识地帮助还记建立自我意识,可以拿着大人的衣服和孩子的衣服告诉他:“这一件是你的,这一件是爸爸的,这个是妈妈的。” 帮助他建立自己与他人的界限,等孩子已经能清楚地分清自己和他人的区别的时候,爸爸妈妈也要刻意地多给孩子提问:“这是你的吗?”让他独立地进行判断,并给他立下规矩。 这样的规矩,可以帮助孩子更好的区分“你的”、“我的”,知道不是自己的东西就是别人的,别人的东西不能拿,而“我的”东西一定归我支配。这种概念的区分,是最基本的道德和心态的基础,他长大后才更懂得尊重他人。 03.从哪里拿的东西放回哪里

Read more

善于解决问题,会增加孩子未来成功机率

有些事情,迟了就来不及了,养育孩子也是一样的道理。 故事1: 公园里,两个陌生的中国孩子由于争抢秋千而发生肢体冲突。 蓝衣小孩(下面称小蓝)大概3~4岁,跑到爸爸面前,委屈地说自己被打了。 黄衣小孩(下面称小黄)大概5~6岁,通过暴力抢到秋千后,悠然自得地享受自己的“胜利果实”。 小蓝爸爸很生气,跟孩子说:“去,给我打回去,打不赢别回来!”小蓝按照爸爸的指示上前把小黄往地上推,小黄愤怒反抗过程中,一不留神从秋千摔到地上。 小黄妈妈看到这一过程不淡定了,她走过去,给了小蓝一个大嘴巴。小蓝“哇”一声哭了,小蓝爸爸怒火中烧,冲上去就跟小黄妈妈厮打起来。 故事2: 朋友塞米的老爸很小的时候就是孤儿,6岁时爸妈意外身亡,他一个人在街上流浪,饿了捡垃圾吃野菜,渴了喝溪水。 听说他有一次为了抢食,还跟流浪狗搏斗过,胳膊被咬伤。 8岁时无意中遇到一个卖书匠,随后被收留。没钱上学,他便自学;没钱买自行车,他便用废铁搭了一辆……如今是一个大企业的老板。 塞米说,她老爸无所不能,只要问题到了他那里就再也不是问题。 他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从小到大磨练出来的。所有孩子都能培养这样的能力,不会很容易,也不会太难,只要下定决心。 有父母可能会说,大人帮小孩打架是极少数,一般我们会建议他们如何应对。当事情发生时,父母一开始就给孩子指示和协助,而不是让孩子独自面对困难解决问题,这两者的差别还是挺大的。 孩子经常依赖大人解决问题,未来的危害在哪里? 1、孩子不会独立思考 总是帮孩子处理事情并不是好事,不仅会让孩子养成依赖、懦弱、无主见,还会累及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每次遇到问题,比如跟小朋友打架,如果他们的第一反应是走到大人身边告诉大人自己的处境,而不会下意识地把事情扛在自己身上继而思考如何面对,养成这种习惯的孩子,似乎大脑解决问题的区域是空白一片的,他们经常等待父母的指令,而不是自己的大脑给躯体发布指令。 他们这种习惯未来也会表现在处理其他事情上,比如学习和工作。 2、不敢担当 由于习惯了让别人帮忙,孩子也会渐渐养成不敢担当的性格。他们对自己缺乏自信,觉得自己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发生时也不会直面问题而会选择逃避或等待他人解决。最终将不利于孩子个人的成长,他们在某天可能拥有成人的身形但是小孩般软弱的内心,无论对他们未来的人生还是事业发展,都将是一种限制。 3、缺乏与人相处的能力 不懂处理事情,常常会给孩子的人际交往带来负面的影响。没有人会喜欢不懂处理事情的人。不懂处理事情的人更容易得罪人、伤害人,对人际关系做出不适宜的处理。他们往往缺少朋友,自己的生活和交际也经营得一团糟,甚至有个别的还会患上孤僻症或抑郁。 所以,让孩子适当独当一面是必须的,但父母如何平衡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建议:比如孩子们在打架时,父母让孩子独自解决,孩子可能会在跟他人对抗的过程中受伤。比如撞破头、摔断腿等等让父母揪心的事情。父母可以密切关注一切,一开始鼓励孩子自我解决,当发生危险的迹象或苗头,一旁的父母应该立即介入,阻止危险的发生。 当问题仍旧不能得到解决,父母可以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指导。所以并不是说父母不能帮忙,而是要让孩子独自想办法解决后,父母才提供协助。当孩子哪天学会了妥善处理问题后,父母便可以放心让孩子承担处理事情。

Read more

妈妈三观正,才是孩子一生的福气

昨天,同事的妻子来我们单位玩,她在一所小学当班主任,我们俩闲聊,说到现在的孩子们不好管。 她们班上有一个男学生,外号小霸王,谁都不敢惹,家长娇惯得要命,一开学就和她打了招呼:儿子是我的心肝宝贝,你们把他放到教室最后一排就行,他愿玩就玩,考倒数第一名也没事,但你们不能说他,更不能骂他,否则,我和你们没完! 真是奇葩,她一脸无奈地说。 我苦笑:孩子摊上这么个妈,真是倒霉。她以为是疼他,其实是害了他,别看这会儿嚣张跋扈,等慢慢长大,生活一定会狠狠地教训他。 同事的妻子说:是啊,在该学习的年纪选择纵容,那是对孩子未来最大的不负责。 ******** 我有个亲戚在法院做法官,一次,她去提审一个抢劫犯,看他卷宗上已经是第三次进去了,可年龄才不过二十几岁。 亲戚问他话时,他一脸的不在乎,嬉皮笑脸,让人看着又生气又叹息。 看守所的人员了解他的底细,说这人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小时候太娇惯,在学校欺负同学,骂老师更是小菜,她妈妈不但不管,而且还宠着他。初三那年,和一群小混混玩到一起,就辍学了。 他每天和父母要钱去游戏厅玩游戏,还学会了抽烟喝酒赌钱。 后来,钱不够用,几个人就结伙去偷,被抓住后,劳教了半年。出来后,依旧游手好闲,父母本来是舍不得管,这回是管不了了,就由着他作。 作来作去,又进去了。第三次更是变本加厉,不再偷,而是抢了,结果,被抓住后一下子判了几年刑。 看守所的人说:这孩子纯粹被他妈给惯坏了,他爸想管,他妈还不让管,后来干脆就听之任之,一来二去,就成了这样子。 亲戚不禁感叹:二十几岁就二进宫三进宫,此刻,他的妈妈不知作何感受? ******** 我的家乡有句俗语:一代好母亲,三代好家庭。 我第一次知道这句话时,是在姥姥家听一位老师说的。 小时候,我经常住在姥姥家。 和姥姥住对门的一位老太太(其实也五十岁左右,但当时在我眼里就很老了),我叫她大姥姥,她们家有四个孩子。最小的儿子和女儿在上学,其余两位舅舅,一位读大学,一位已经师范毕业。 正值八十年代后期,下海经商热,好多人家都让孩子辍学,去外面打工,或者做生意,急急忙忙地投入这大潮中。 那年,大姥姥家的小儿子高考落榜,想去经商,大姥姥极力反对,让他去参军。她说,挣钱不着急,要在学习的年龄尽量多学点东西,部队是最好的学校。 后来,我这位小舅舅考上了军校,留在了部队。 我姥姥那位当老师的邻居,说我大姥姥有远见,一代好母亲,三代好家庭,他们家会因为这一位好女人,惠及几代人。 那时我还小,并不理解这话的含义。长大后,看着大姥姥家那几位舅舅和小姨,不是军官就是老师,或者医生,他们家成了全村羡慕的对象。 如今,几个舅舅和小姨家的孩子,读研的读研,读博的读博,都非常出类拔萃。真应了那位老师的话。

Read more

家有儿女,男孩必养三气,女孩必修三雅!

堂妹怀孕8个多月了,再过不久就要生了。 在这段期间,她一直在我耳边不停地唠叨:“姐,这孩子生出来了,要是个男孩,我一定要让他练跆拳道,把身体锻炼得结结实实的;要是个女孩,我就把她当公主养,穿漂亮裙子,做时尚造型,这样带出去别提多拉风了。” 诸如此类的话很多家长都应该说过,其实养儿养女的确大有不同,特别是在性格方面相差迥异,所以家长在教养上需要多花心思。 家有儿女,父母如何教养,才能让孩子更优秀更讨人喜欢! 01 家有男孩,必养三气! 3岁养大气 我们都知道分享是友谊的黏合剂和润滑剂,也是一种人生智慧和哲学,更是一种心得。经常分享的人,总是方便了别人,快乐了自己。特别是孩子,从小学会分享确实是件美好的事。 听朋友说过一件事:同事带着2岁多的儿子飞飞来家里玩,可能是年纪相仿,女儿表现的特别好,把糖果和玩具都分给了飞飞,两个人很玩得来。可就在要吃饭的时候,女儿把桌上洗好的草莓全放到了自己碗里,一个都不给飞飞,而且别人过来拿,她还很大劲的推人,弄得我尴尬不已。 确实,对于家教严格的家庭来说,有时候孩子的失礼会让他们深陷窘境,认为自己没有把孩子教育好。可他们却不知,在孩子2岁的时候,他们的自我意识才刚刚觉醒,对事物的独占心理很强,所以根本不具有分享意识,基本到5岁才会懂得分享的艺术。 因此,这期间家长一定给孩子足够多的耐心,引导孩子分享,否则错过这个时机,就很不利于孩子和别人交往,也自然就体会不到与人为善的乐趣了,还会给别人留下一种吝啬小气和不好相处的印象。 8岁养胆气 胆气对于成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勇气有胆量的孩子总是乐于挑战新事物,不会躲在妈妈身后哭鼻子;从不中途退缩,一碰到困难就打退堂鼓,他们只会一直向前奔跑,永不喊苦喊累。 每次和小区里的妈妈们聊天,她们都会抱怨道:“我们家孩子一点都不大方,见人就往我身后躲,这样的性子长大了可怎么得了哦”。 可能是因为孩子与外界打交道的机会太少,才造成这种局面。但是,在这个开放化的社会,孩子建立自己的人际圈子真的太重要。如果孩子太内向和胆小,那之后吃闷亏的几率要多很多,也会白白流失属于自己的机会,例如工作和金钱。 而且重要的是,他们不敢主动追寻自己想要的,一生都是安于现状,碌碌无为。对此,家长可以多带孩子出门,让他们有机会和伙伴交流,慢慢打开心门。或者是家长在外出买菜逛超市的时候,也可以让孩子帮忙挑选食物,锻炼他们与人的交际能力。 12岁养志气 古话曾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您要想儿子从男孩变成真男人,就要“劳其筋骨,磨其意志,顶其自信,炼其体力”。通俗地说,就是多吃苦、多受累、要独立、要坚持。 1)多吃苦、多受累:会享乐的孩子不一定成功,但成功的人必定要吃苦。家长要知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如果孩子习惯享受优越的物质生活,就会懒于拼搏努力,丧失斗志。所以,吃点苦头没关系,吃得多就越想努力,这对他们的成长帮助很大。 2)要独立、要有志:现在的孩子,出门书包要家长提,回家衣服要家长洗,完全没有这个年纪该有的生活能力。要知道,作为男生,你们长大后要接受的挑战会更多,现在这些基本的事情都不会做,长大离家后还能做什么? 02 家有女孩,必修三容! 5岁养笑容 关于笑容,有很多好的话语,像“爱笑的女人最好命”、“爱笑的人,运气不会太差”,还有“爱笑的人心最美”等等…… 国外著名心理学家曾说过一句话,他说:笑容是一个人最好最美的代名词,即使她没有很好的家世和能力。生活的压力很大,我们要学会释放,尤其作为女孩子,心理承受压力可能会比男生稍弱,这时就很需要一种释放压力的方式。

Read more

宝宝打嗝是怎么回事该怎么处理

宝宝打嗝是怎么回事呢?有些时候我们会发现,孩子吃完奶之后会出现打嗝的情况,甚至还会吐奶。看着宝宝不断的打嗝,妈妈们也是很着急。那么宝宝打嗝是怎么回事呢?怎么避免孩子打嗝的出现呢?下面寻医问药专家来介绍一下宝宝打嗝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宝宝打嗝是怎么回事 1、吃得太快:给宝宝喂食的速度过快,或者宝宝吃的太快,会使大量的空气吸入体内,自然会引起打嗝。 2、喝可乐、雪碧等碳酸饮料:碳酸饮料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它从人体内释放出来时会引起打嗝,一般来说宝宝不会经常喝这类饮料。 3、由于乳食不当,若乳食不节制,或过食生冷奶水或过服寒凉药物则气滞不行,脾胃功能减弱、气机升降失常而使胃气上逆动膈而诱发打嗝。 4、如果宝宝在喝奶水的时候不节制,或者食用了过于生冷的奶水的时候,就有可能导致脾胃功能减弱并且气机升降失常,这就会导致宝宝的胃气上逆动膈,就会打嗝不止啦! 宝宝打嗝怎么处理 1、喂完奶后可以先竖抱宝宝,并轻轻拍打其背部,帮助宝宝排出胃里的空气。也可以轻揉宝宝的腹部,帮助排气。或者让宝宝仰卧在床上,垫个不太高的小枕头,然后把宝宝的双手放在脑后,也可以很快消除打嗝。 2、将宝宝抱起,用一只手的食指尖在宝宝的嘴边或耳边轻轻地搔痒,一般至宝宝发出哭声,打嗝就会自然消失。因为宝宝的耳边、嘴边神经比较敏感,搔痒可使神经放松,打嗝也就消失了。 宝宝打嗝是怎么回事呢?以上我们为大家介绍了宝宝打嗝的原因,也为大家介绍缓解宝宝打嗝的方法,提醒大家,在喂奶之后最好要给孩子拍嗝,帮宝宝拍打嗝,及时把胃部的气体排出来,那么就会减少打嗝的情况! 图来自:pixabay.com

Read more

给孩子买鞋,千万别陷入这4大误区!真会害了孩子!

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正是活蹦乱跳的年纪,几乎一刻也不消停。而为了让孩子能尽情地玩耍,妈妈给孩子挑选一双好鞋,关系到孩子的安全、良好走路姿势的养成以及脚部的健康发育。但以下选鞋误区,妈妈一定要避开,以免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 误区一:买大一码 很多家长在给孩子买鞋时,喜欢买大一码,因为孩子的脚长的很快,这样就可以多穿一段时间了,其实这种做法非常不可取。 孩子穿着过大的鞋子走路时,脚是得不到固定的,这样势必会影响孩子走路的姿势,导致孩子放不开脚走路,严重的,还有可能造成脚步发育畸形。 建议:宽松舒适为主 给孩子选鞋时,可以宽松一些,但不要让孩子的脚在鞋里挪动。试鞋时,可以摸摸前面脚尖部分,如果能按下去,那就说明鞋里面还是有一定空间的,可以减小一码试试。另外,孩子的鞋也不要顶脚,对孩子的脚部肌肉和韧带发育是非常不利的。  发育期的孩子的脚,长得很快,建议家长不需要买太贵的,还是以舒适为主,一旦鞋码不合适了,及时更换。 误区二:鞋面越软越好 很多妈妈在给孩子选鞋时,会优先选择柔软度高的,觉得孩子穿上很舒服。这对于刚学步的宝宝可以,但到了孩子会走路时,太软的鞋子反而不合适了。 建议:视年龄大小而定 当孩子会跑、会跳时,他的关节和韧带正处于发育期,但平衡能力不强,如果鞋子过软,孩子的双脚得不到固定支撑,走起路来很容易左摇右晃,不仅容易养成不良的走路姿势,还有可能有扭伤脚踝的危险。 而且,好动的孩子走路时喜欢踢东西,选择略硬的鞋子可以更好地保护孩子的脚尖,避免硬物撞击的伤害。 所以,孩子鞋面的软硬度要根据孩子的年龄而选,为已经会走路的孩子买鞋时,要注意软硬适中,更有利于孩子走路时掌握平衡。  误区三:鞋底越易弯曲越好 很多家长在买鞋时,喜欢先弯折一下鞋底,一来看鞋底的质量,二来觉得容易弯折的鞋底更有利于孩子走路和跑步,其实不然。有些鞋子虽然弯曲度很大,但其弯折点是在孩子的足弓部位,这样很容易伤害到孩子的足弓。 建议:足弓处不弯曲的平底鞋 鞋底最好是前三分之一部分可弯曲,而后三分之二的部分不易弯曲。这样既方便活动,又能保护孩子正在发育的足弓。 而且,当孩子还是婴幼儿的时候,是没有足弓的,家长更要注意,不要买足弓部高起的鞋子。所以,家长最好给孩子穿平底鞋。   误区四:孩子选鞋也要潮 有些家长在为孩子选购商品时,总是喜欢带入自己的审美,按照自己的喜好给孩子购买。还有一些家长,自己本身很追求潮流,于是也想让孩子一起,从小做一个潮宝宝。就像国际明星汤姆克鲁斯的小女儿,3岁就蹬上了高跟鞋,实在不是一个好示范。 建议:品质最重要 给孩子买鞋,外观不重要,只要颜色童真童趣一点就好,关键要避免有问题的材质。 比如,鞋子是否有很重的气味,如果气味很重的话可能涂有化学染料。年纪小一点的宝宝有啃鞋的习惯,一旦被吃进嘴里,对孩子的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另外,留意一下鞋子的设计,最好不要有一些多余的小零件,以免刺伤孩子或者被小一点的宝宝误吞,造成不可预估的后果。 童鞋的材质应以布质为佳,忌购皮鞋。因为皮鞋较硬,会压迫脚部局部的神经和血管,影响孩子脚趾、脚掌的生长发育,严重者还会造成脚部畸形。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