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做人、会做事”会让我们的职场生涯更进一步,而作为企业管理者如何做好人又做好事?通过本文你将了解到,成功的管理者必须做哪些事,拥有它们才能让你走得更远。 每天必须做的 1.总结自己一天的任务完成情况 2.考虑明天应该做的主要工作 3.了解至少一个部门销售拓展情况或进行相应指导 4.考虑一个公司的不足之处,并想出准备改善的方法与步骤 5.记住公司一名员工的名字及其特点 6.每天必须看的报表 7.考虑自己一天工作失误的地方 8.自己一天工作完成的质量与效率是否还能提高 9.应该批复的文件 每周必须做的 1.召开一次中层干部例会 2.与一个主要职能部门进行一次座谈 3.与一个你认为现在或将来是公司业务骨干的人交流沟通一次 4.向你的老板汇报一次工作 5.对各个部门的销售进展总结一次 6.召开一次与质量有关的办公会议 7.纠正公司内部一个细节上的不正确做法 8.检查上周纠正措施的落实情况 9.进行一次自我总结(非正式) 10.整理自己的文件或书柜 11.了解相应的财务指标的变化 12.与一个重要客户联络 13.每周必须看的报表
Read more如何在职场上自我突破?
你是否感觉自己已经很努力了,还是没什么改变?是否觉得工作让你精疲力尽,不知道如何适从?想要在职场上有所成长,有所突破,并不是只要努力就行了,努力也是需要方法的,要懂得一些技巧,会让你走得更轻松。 不断学习的态度 首先你自己不能安于现状,知识和技能是学不完的,不管什么时候,你都要懂得不断地去学习,去丰富自己。学,最好的是跟比自己强的人学习,学习他们比你厉害的地方,并且有他们的刺激,你会一直保持一颗求进的心,激励你不断提高自己。学习的机会也是需要自己去创造的,去发现身边优秀的人,并向他们学习。 先付出,再求收获 假如一开始你就想要丰厚的待遇,只看重待遇而忽视了其他方面,即使你得到了,也不一定能得到成长。当你想要一样东西的时候,或许你该先问问自己,是否已经具备这样的能力。尤其是对于初入职场的人而言,要懂得先付出,先学习,不断给自己创造成长的机会,当你不断丰富自己,不断强大的时候,其他的一切也会随之而来的。 学会发现自己的优点 没有人是完美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自然也会有优点。如果你可以发现自己的长处,并让它们不断帮助你,变得更强大更自信。执着于缺点其实于事无补,只会让你停留在原地难受而已,尝试着放下,而多一点去关注自己好的一面,并努力让它不断扩大。 重视成长的空间 人要不断追求成长,才能不断进步。如果一个地方让你感觉是死气沉沉的,没有成长的动力和空间,那还是离开吧。人要懂得选择环境,除了自己的付出和努力之外,也要懂得选择能够促进自己的空间。 抓住成长的机会 成长的机会不是随时都有,但你要懂得为成长做好准备,这也就是一开始说的,要不断学习,平时积累,不断提升自己,当成长的机会来临的时候,你若做好准备,便能助你跳跃,只有牢牢抓住机会,才有办法前进。 学会理财 懂得理财的人,才能更好地懂得如何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或许你有很多事情想去做,所以更应该从一开始学习理财,懂得分配好你的财富。理财并不难,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可以慢慢学习,并且学习自律。 图片来源:pixabay.com
Read more你是职场哪种人?
案例一:踏实肯干的老实人,竞聘失败难免不平 有一个男孩子,之前的岗位是技术,为人寡言、耐心、实干、肯吃苦、肯吃亏。在一次管理岗竞聘中,他的演讲报告做的很一般,现场讲了很多工作中的具体困难及解决的细节。都是些技术型的问题,一直到讲完都没有涉及到管理的部分。在提问环节,评委问他,你要竞聘的这个岗位和你之前的工作有很大区分,对此你有什么想补充的?他想了想,说了句,我之前的工作没有涉及到具体的管理,所以我现在讲什么都是空谈,还不如等做了再说。这个答案评委自然是不满意的,如果你对新的岗位没有任何想法,何必要来做这个竞聘?很多时候技术升到管理是有门槛的,不是别人看重你,把你推到这个位置上,让你慢慢学;而是你有这个意愿有这个能力,别人相信你能胜任才会给你机会。他的回答没有什么太出彩的地方。评委打分都特别低,他吃了太老实的亏。 心理分析 参加管理岗竞聘,需要有管理岗的职业规划,如果依然用过去的技术岗思维考虑问题,失败就难免了。俗话说,在什么位置想什么事儿,职场定位非常重要。 案例二:搞不清自己状况的老大,很容易败于职场关系 一个印象比较深的女孩子,她之前就在初级管理岗位上,这次竞聘中级管理。她的性格怎么说呢?举几个例子说,有一次她跑来问我几个专业问题,我很耐心解答了,答完之后她笑着说:“你的专业还不错!”然后就走了。我愣住了,她的职位比我低,我本来以为她是来请教我,哪里知道这语气听起来像是在对我进行考核。林子大了什么样的怪鸟都有,后来她们部门空降了一个领导,是她的直属上司,那人来的第一天,她把人家叫到会议室,像面试一样,把人过往经历都问了一遍,新来的领导搞不清状况,以为她是领导,就一五一十回答了。出来之后知道原来是自己的下属,就怒了,劈头盖脸把她给骂了一顿。后来发现,她太喜欢充老大,颐指气使,同事对她充满了怒气,领导就想办法把她扔到了新成立的部门;她在新成立的部门也没待多久,又被调到了其他部门。五个月时间,换了三个部门。然而她的竞聘报告做的非常好,演讲非常精彩,对工作的认识也很到位,之后的问答环节做的也很棒。如果不认识她,肯定得给个高分。但很可惜,我对她印象实在太差,就根本不管她的演讲内容给了个比较低的分数。但总的来说,她的平均分还是比较高的。 心理分析 当一个人给自己定位不清,或者对他人讲话总充老大,很容易破坏职场人际关系,导致职业发展受限,有时还不自知。这是人际关系模式的问题。 案例三:埋头拉车不看路的辛苦人,抱怨太多毁掉前途 另外一个印象比较深的,是在项目驻场几个月,临时因为管理岗位竞聘被拉回来的同事,他因为赶的匆忙,报告没有做,就直接做了现场演讲。可能因为比较疲倦的缘故,演讲的逻辑性非常差,也因为没有准备,整个演讲听起来就像是一场对公司的不满和控诉。我听着听着就满头大汗,哪家公司没点管理上的问题?一个几千人的大公司,多少都有些无法面面俱到的地方,有不满,也不该在这种场合发泄,这就是典型的不会做人。他的演讲还没结束,他的直属领导,也就是评委之一,直接问了句:“你不想做了是吗?”他赶紧说不是,他的领导就借题发挥,连讽带刺把他骂了十多分钟,总的来说就是看得出来他平时很努力,所以才会给他这样一个机会,让他到公司来述职,哪里知道他对公司有这么多不满,真让人失望之类的话。他从前到后都低着头一句话没说,我心里虽然很同情他,但还是在想,这要是我的下属,敢在这种场合给我丢人,我也得骂死他! 心理分析 讲话分不清场合地点,就知道埋头拉车不会看路,关键时候掉链子,这样的人只知道付出不懂得要求回报,心里期待别人主动看到自己,结果积怨太久,关键时候讲错话。 以上三个案例属于职场典型案例,也是最容易跳槽的对象,究其原因,还得从自身挖掘,看看自己的压力应对能力,自己的职业发展定位和规划,以及是如何处理职场压力和困扰的,是否能够做到在职场沟通中及时考虑人、情境的因素,是否在讲话时关注自己、他人和环境的因素,是否能够很好的,恰当的展现自己,是否能够充分展现自己的优势,如果没有做好这些,自然就会出现职场困境,以为是外界的问题,从而盲目跳槽。 图来自:google.com
Read more在公司混日子,伤害的是自己!
大家都朝九晚五上班 有的人三五年就做到了公司高管 十来年已经成功创业财务自由 有的人一二十年依然在最底层挣扎 差别就在一个字“混”上 是混出头还是混日子 希望下面的文章能给你一些启发 无论为谁打工,要为自己学东西 人不成熟的最大表现就是:只会算计眼前的得失,却看不见长远的成长。 为自己做一个长远的人生规划和职业规划,把长远的目标分解成中期目标,把中期目标分解成近期目标,把近期目标分解成当前要做的事。 有了规划,做每一件事你都会思考:通过做这件事你学到了什么东西,对你的近中远期目标有什么帮助,你就不会被别人施舍给你的短期报酬困扰。 因为你学到的东西谁也夺不走。 应付工作是浪费生命 领导交给你一项工作,你做到60分并不是一件难事,领导既不会骂你也不会夸你。 如果你每天都是如此盲目而应付的工作,你的生命就在平淡中白白浪费了。 把普通事做得比别人好 能把普通事做到高于预期,你才有更多机会去做有难度而有价值的工作。 每件工作都尽可能做到超出公司的要求,即使只有一点点,长期积累下来,你就比那些混日子的人超出成千上万倍。 差距,就是这样拉开的。 你混,老板损失事小,青春损失事大 你以为每天混日子自己就占了便宜,老板就吃亏了,这绝对是非常幼稚的想法。 老板白养你一年,不过是支付了你一年工资而已,这个钱即使白给你,对老板来说也并不伤元气。 而你自己浑浑噩噩混了一年又一年,最好的青春年华却消耗一空,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锻炼和成长。 到那时,你去社会的激烈竞争环境里看一看,会发现连很多小孩子你都比不上。 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不要怨天尤人
Read more要做好销售,你懂得泡妞吗?
销售就像泡妞,今天就“销售与追女孩”的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大家探讨! 女孩:我们不合适 结果过了几个月后,她和另外一个小伙子在一起了,这个小伙子条件和你差不多,在你表白不久的几天,女孩对他也说过同样的话,但是他们终究还是在一起了。就因为另外一个小伙子比你多了一份坚持。 客户:这个产品我没有兴趣 结果客户没过几天,客户去了另外一家店买了同一个品牌的产品,因为另外一家店的销售顾问多给他打了几次电话,讲解得详细点。 启示:永远不要认为客户的话都是真的,要尽我最大的努力去,没有战败绝不放弃。 女孩:你真是个好人 被女孩发好人卡,还很高兴,但是几个月都过去了,连这个女孩的手都没有摸过。就是因为表现得太老实了,结果过了段时间,你发现这个女孩跟着一个你怎么也想不到的流氓一样的人在一起了。 客户:你介绍得很详细,服务态度很好,我要买肯定会优先找你 结果:客户当天去了另外一家店,被另外一个服务态度不是很好,反而比较强势的销售顾问定下来了。 启示:客户有时候需要逼单的,需要大胆点,并且防止客户逃走。不能客户说什么就是什么,做任何事情都有交换才有价值。 女孩:只要你烟戒掉我就嫁给你了 结果你烟没有戒掉,只是说了几句暖心的话,女孩真的答应你的求婚了。 客户:只要你便宜2000元,我就定下来 结果你没有给他便宜,只是送了他500礼物,结果他还是定下来了。 启示:当客户提出意向来的时候,你只需要和客户慢慢磨,即使没有达到客户的条件,客户也会理解你的,把你的产品定下来的,因为他已经认定了你们的产品了。 女孩:我会找一个比我大不超过5岁的男朋友 结果后来女孩还是嫁给了一个比她大10岁的男的。 客户:我接受的价格在5万元以内 结果客户还是买了一个10万的产品。 启示:客户的话永远只能做一个参考。 一个女孩和一个男的约会次数越多,他们成为情侣的概率将会增大很多,甚至呈直线增长,但是超过三次没有确认关系的,基本上就是属于鸡肋级别了。 如果一个女孩不和你约会,证明你们要成为情侣的几率将会不大。 一个客户邀约的次数越多,成交的概率越大,但是超过三次邀约来了并且没有成交,那这个客户也是属于鸡肋级别了,级别降低了。 如果一个客户,你邀约始终不来,那这个客户要成交将会变得非常艰难。
Read more当老板想要成功:你身边需要两类人才
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人能否成功不在于自己有多么优秀,而在于他周围的人有多么优秀,特别是对于身处高位的人来说尤其如此。你需要那些能够满足你的需要,帮助你走向成功的人才。 一个处处提防能力强于自己的下属的管理者,注定不会走太远;一个不敢任用和自己唱反调的人才的领导者,终究也是成就有限。想成功,这两类人才老板、高管身边必须要有。 第一类人才,有特殊的才能,是你所不能及的人 南加州大学校长史蒂·B·桑普尔在《卓越领导的思维方式》中曾经提到一个“哈利规则”。根据哈利规则,如果最高领导者的综合能力只有90%,那么他将雇佣相当于自己能力90%的人——即这些人的绝对能力为81%。依次类推,这些绝对能力为81%的人所雇用的人的绝对能力就会降为66%,到了企业第四层,雇员的综合能力绝对值只有43%。 这样的结果是非常令人震撼的:一个领导如果不能任用比自己能力强的人,那么整个管理团队的综合能力将会直线下降。而这一切的根源就在你自己。 问题更糟糕的是我们很多人没有能够避开这个哈利规则,在潜意识里不自觉地排斥那些比自己更聪明更有学识的人才。 许多领导担心“能力出众”的下属会让自己相形见绌,甚至担心对方会影响自己的前程和发展,这导致他们更多地是招聘一些与自己相似,或者不如自己的人。只有那些优秀的领导人才懂得欣赏比自己更有才华的人,并想办法把他们招募到自己身边。 像那些历史名人刘邦、曾国藩、毛主席等都非常爱才,尽管他们不是特别能打仗,但他们手下的人却个个十分能打,最终打败了自己强大的对手。在现代商界也一样,像柳传志、任正非、王石等并非拥有特殊的专业才能,但他们在各自的商业领域内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与他们拥有一批优秀的专业人才有很大的关系。 史蒂夫·乔布斯在管理、技术、运营、设计等方面都不具有突出的“专业才能”,但他的手下却个个不凡。如公关奇才里吉斯·麦肯纳帮助乔布斯成功摆脱了纷纷扬扬的“天线门”事件,令众多媒体观察家惊叹不已;运营高手蒂姆·库克来到苹果9个月就将库存期由2个月压缩到6天,最后达到惊人的两天;设计天才乔纳森·艾维更是为苹果设计出了改变世界的iPod、iPhone和iPad等伟大产品。 苹果能够在短短几十年中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IT科技企业,并一度成为世界上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就在于乔布斯在各个专业领域都找到了比自己更优秀的人才。 松下幸之助有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时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成为经营者的条件是什么?”松下这样回答到:“经营者善用比自己能力优秀的、和自己天分不一样的人才。”领导力大师约翰·麦克斯韦尔博士也说过同样的一句话:“一位领导者的职责不是无所不知,而是能够把那些能‘知你所不知’的人才吸引到麾下。” 你可以不懂账务,也可以不懂技术、营销等,甚至可以不懂管理,但你的身边要有这样的专业人才。这一类人才能够把你的想法变为现实,是一群能够创造财富,帮你赚到钱的人。这样的人才,最好一个不要少,少一个你就无法成就你的梦想,实现你的目标。 第二类人才,有另类思维,敢于和你唱反调的人 当每个人都表示同意时,尤其是为了顾及大家的面子而表示同意时,我们就不可能得到最好的结果。如果你的身边聚集着一帮只会随声附和的人,那么你失败的概率就会增大。问题糟糕的是大多数人都喜欢被人追捧的感觉,而且他人也乐于为之。许多领导人无法超越自己,恐怕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许多人可以做到聘用比自己更聪明更有能力的人,但却很难做到聘用那些喜欢和自己“唱反调”的人,这是因为“反对声音”会让你“不舒服”。那些喜欢和同事尤其是与自己的上司“唱反调”的人往往会受到排斥。只有那些优秀的领导人懂得这其中的价值。 美国著名企业家李·艾柯卡很自信,甚至显得有些张狂,但是李·艾柯卡总是在身边保留一些异己分子来时刻提醒自己。他在《什么是真正的领导》中这样说道:“我在商界所学到的最重要的教训就是,如果你的团队只有一种意见——而且通常就是你的意见,那你就应该警惕了。毕竟,你不用花一分钱就可以知道自己的意见,何必花那么多薪水聘请一群和你意见一致的下属呢?” 你可以很聪明,也很有能力,但每个人都有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也有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所不及的地方,在你身边多几个有“另类思维”的人,会让你看到问题的另一面。这一类人才敢于挑战你的想法,指出你思维上的“盲点”,帮你做出更正确的决策。这样的人不能没有,但也不易太多,多了你可能会麻烦不断,除非你能够很好地驾驭这样的人。 实际上,那些有“特殊才能”和“另类思维”的人都是十分难得的人才,需要你用心去寻找。当你的身边拥有众多这样的人才时,你就会成为像杰克·韦尔奇说的那样,“是一只能下金蛋的鹅”,而不仅仅是一个会叫的鹅。 当然,即使你寻找到了这样的人才,你还要注意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就是你要保持这两类人才与你和你的团队有着相同的价值观,如果价值观不一样,“特殊才能”和“另类思维”只会给你带来更多的麻烦,起到相反的效果。 一个人能不能成功,就看他能拢住什么样的人才就可以了。 图/pixabay.com
Read more为什么人才留不住?
在这行优秀的人离去的主因,是因为他觉得没有要好的工作伙伴、足够的朋友,没有足够的良师益友就会不快乐。我主观地认为,一个人在他的工作岗位上,在360°×360°的工作接触上,若至少拥有20个深交的伙伴,他是很难被外界打动,而且他的工作成果一定很好。 为什么没有那20名深交的工作伙伴? 原因可能是: 一、不合理的工作量:所谓不合理,可能太少,也可能太多。太少的话根本接触不到20个人,太大则因为分内的工作品质差,变成伙伴的拖油瓶,变成互相刻薄批评而不是交流指教。 二、不公平的待遇: 有人喜欢和那些被老板偏心的同事做真心朋友,因为彼此心里有猜忌,而且双方都会感受到。在奥美,通常是被舆论认为是老板偏心的人选择先离去。从来没有人认为自己是被偏心的,多数人认为自己承受不公平待遇。 三、批评多于称赞:美好的环境是有批评,也有赞美,而且批评总是坦白的一对一,赞美则是公开的承认。差劲的环境则是只称赞自己,批评别人,于是破坏了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交友之道。其实功过总是大家一起,才是team work的精神。最杰出的领导,不是当成功得胜的时候,人们会第一个想到你,而是当人们沉淀下来时,觉悟到这件事不能没有你。 于是: 一、当你连续二个月无法有星期六、星期日的时候,或当你整年度都没办法抽空休年假的时候,请告诉你老板。 二、当你觉得公司有不公平待遇时,请告诉人事主管或是我。 三、当你很久没有称赞别人,请称赞自己或找机会赞美别人一下,不是说谎,不必乡愿,否则听起来就像讽刺一样。请让正面的能量如加乘,被传染。 在此再度提醒大家,公司有个明文制度,每个单位都可以向主管申请一日游的所谓户外教学活动,目前没有人申请过,我很难过。我猜是大家唯恐回来要写心得报告,或要做心得分享,现在我来修正一下,你可以不必有任何心得分享,只要你会找另一个单位一起出游,鼓励大家交结亲友党,组博爱社,交个朋友。 是的,最细节的制度,最严明的奖惩,最效率的管理,不能保证创造最愉快的工作环境,只有最热情的工作伙伴才会保证。
Read more职场人的7种武器,掌握了就能如鱼得水!
第一种武器:理解公司文化 这一点很重要,你进入到一个新的环境,首先要感受它的氛围,然后再去感受它的文化,并努力让自己融入进去。 这一点决定你能不能充满激情地在这个地方干好工作,以及能不能如鱼得水般掌控工作的关键。 第二种武器:了解自己 对于这一点,有人觉得非常可笑,啥叫了解自己,自己难倒还不了解自己吗?真是瞎扯淡! 但你真的了解自己吗,如果让你说出自己的10条缺点和10条优点,恐怕你得思考半天。 但让你说出别人身上的优缺点,恐怕你会张口就来。 了解自己需要什么,了解自己能做什么,你才能了解在职场上能走多远。 三、掌握专业 是的,对于你从事的工作,你必须能专业地搞定,否则就会由更为专业的人来代替你搞定。 四、掌控压力 职场上无时无刻不存在重重的压力,自己就像充满气的气球,在多重挤压下,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 但爆掉就不好玩儿了,所以你得学会释放压力,以及调控压力的技巧。 五、有点爱好 一个讨人喜欢的职场人,不一定是工作上表现最出色的人。 让自己的爱好变成特长,说不定就能在职场上星光闪耀。 六、融入圈子 无论在什么单位,都不要做个独脚虎,在职场这个大团体内,也存在着无数个小圈子,找对圈子,恰如其分地融入,你的职场生活就不再枯燥。 最关键的,你可以找到安全感。但个性鲜明的小团体还是远离为妙,特别是喜欢和领导对抗的小团体。 七、做出业绩 无论哪个老板,都不会白发你工资,不干活还拿钱的职场貌似还没见过。 与其绞尽脑汁想升职,倒不如做出业绩,升职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图/pixabay.com
Read more新员工入职180天培养计划
新员工的前6个月的培养周期往往体现出企业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但许多企业往往只将重点放在前15天,导致力新生代员工的离职率高峰出现在入职第6个月到1年,让企业损失大量的成本,如何快速提升新员工的能力,取决于前180天管理者做了什么。 新人入职,让他知道来干什么的(3~7天) 为了让员工在7天内快速融入企业,管理者需要做到下面七点: 1.给新人安排好座位及办公的桌子,拥有自己的地方,并介绍位置周围的同事相互认识(每人介绍的时间不少于1分钟)。 2.开一个欢迎会或聚餐介绍部门里的每一人,相互认识。 3.直接上司与其单独沟通:让其了解公司文化、发展战略等,并了解新人专业能力、家庭背景、职业规划与兴趣爱好。 4.HR主管告诉新员工的工作职责及给自身的发展空间及价值。 5.直接上司明确安排第一周的工作任务,包括:每天要做什么、怎么做、与任务相关的同事部门负责人是谁。 新人过渡,让他知道如何能做好(8~30天) 转变往往是痛苦的,但又是必须的,管理者需要用较短的时间帮助新员工完成角色过度,下面提供五个关键方法: 1.带领新员工熟悉公司环境和各部门人,让他知道怎么写规范的公司邮件,怎么发传真,电脑出现问题找哪个人,如何接内部电话等。 2.最好将新员工安排在老同事附近,方便观察和指导。 3.及时观察其情绪状态,做好及时调整,通过询问发现其是否存在压力。 4.适时把自己的经验及时教给他,让其在实战中学习,学中干,干中学是新员工十分看重的。 5.对其成长和进步及时肯定和赞扬,并提出更高的期望,要点:4C、反馈技巧。 让新员工接受挑战性任务(31~60天) 在适当的时候给予适当的压力,往往能促进新员工的成长,但大部分管理者却选了错误的方式施压。 1.知道新员工的长处及掌握的技能,对其讲清工作的要求及考核的指标要求。 2.多开展公司团队活动,观察其优点和能力,扬长提短。 3.犯了错误时给其改善的机会,观察其逆境时的心态,观察其行为,看其的培养价值。 4.如果实在无法胜任当前岗位,看看是否适合其它部门,多给其机会,管理者很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一刀切。 表扬与鼓励,建立互信关系(61~90天) 管理者很容易吝啬自己的赞美的语言,或者说缺乏表扬的技巧,而表扬一般遵循三个原则:及时性、多样性和开放性。 1.当新员工完成挑战性任务,或者有进步的地方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表扬鼓励的及时性。 2.多种形式的表扬和鼓励,要多给他惊喜,多创造不同的惊喜感,表扬鼓励的多样性。
Read more经理人:不做流氓,但要学“泼皮哲学”
流氓的厉害其实并不在于“粗壮的胳膊根儿”,也不在于身上的“左青龙”“右白虎”。流氓的厉害在我看来大多体现在必要时“孤注一掷”的“胆量”,和善于超越心理底线的“灵活”。 任何事物既然存在便具有其合理性。作为经理人,当然学成“流氓”是百分之百不可取的,但研习一下流氓生存于复杂环境,应对严峻挑战的那种“胆量”与“灵活”,把“泼皮伎俩”上升到“泼皮哲学”,相信对于我们更高效的实践管理行为,还是会有些益处的。 泼皮哲学之 一定要活着 没有人生来就是流氓,流氓也是在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下而产生的一个“具有特点”的群体。流氓大多成长在社会的底层,饱经沧桑,尝尽疾苦,而后才找到“机会”和“资源”成为流氓,而“成了流氓的流氓”多半也逃不出那险恶的环境,即使是“为非作歹”也还是要徘徊在社会的阴暗面中,过着在常人看来“有今天,没明天”的日子。还是那句话,“出来混,早晚都要还的。” 流氓们生存的恶劣环境中充满着复杂而直接的挑战,“争斗”是在哪个阶层都会有的,只是越在底层就来的越赤裸(因为人们拥有的越少,也就越不怕失去,就越是“肯斗狠,敢拼命”)。所以,在这种环境中能被称为“流氓”的人,必然是具有坚强意志,和不灭求生欲的人。无论是看“古惑仔”还是看“教父”,中外的流氓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在不怕死的同时,也从不放弃生的希望。 无论受到怎样的侮辱,无论遭到如何的毒打,无论现实如何的折磨自己,无论未来是如何的充满恐惧,只要一息尚存,流氓们就不会选择放弃,因为他们认同“世界本就是这样的”。而作为经理人,我们所面对的这个充满竞争的商业环境又何尝不是恶劣凶险呢?凶险的内容也许有些不同(其实也有很多相同),但原理都是一样的。 所以,流氓的那种“一定要活着”的“不放弃”心态,以及能够认同环境的残酷,之后加以释然心理容量,或许是“泼皮哲学”的一大可取之处。前两天看到马云所说的,“学会试图生存才有可能成功”恐怕也是在和企业家们分享这样一种道理。 泼皮哲学之 三花脸 “三花脸”可以被定义为,“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变色龙”般的弹性。人在社会中,谁又能与那个“奥楚蔑洛夫(契诃夫:《变色龙》)”完全脱开关系呢?或多或少,我们都是三花脸,都是变色龙,都会“变形技”。尤其是在这充满“关系文化”的中国社会,处事中对于“三花脸”的要求恐怕还要比其他国家更高一些。 讽刺“变色龙”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如今,我们早就应该把“趋炎附势”的弹性看成是一种“沟通策略”。“三花脸”的“变色龙”是针对不同心理底线的调整和顺应,这种行为的目的在于“获得心理接纳”从而创造“目的性沟通”的机会。记得在一篇研究中国“关系社会”的管理文献中,有位学者曾提到过,有些中国企业家可以“Using face strategically(战略性的运用面子)”这恐怕是对“三花脸”的一个较客观的描述。 转到流氓这个话题,流氓的一大“核心竞争力”往往就在于他们的“三花脸”。多数流氓并不是什么身怀绝技的武林之人,所以真动起手来未必能够占到便宜。但多数流氓都具备较高的“三花脸”水平,这能让他们单凭一张嘴就可以吓住别人,达到预想的目的(江湖言:“话是拦路虎”)。 流氓往往不仅会“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有时还会“见人说鬼话,见鬼说人话”,这让他们的“三花脸”用起来比“正派人”的更有力量,因为“见人说鬼话”能“吓住人”,“见鬼说人话”能“蒙住鬼”,其变通的技巧和所得的效果又比“变色龙”高了一个档次。 流氓之所以能做到更加“战略性”的运用“三花脸”,是因为他们复杂的混世经验让他们能够熟知自己所处的环境,并且洞悉他人的心理,而这种“信息优势”和“认识优势”又使他们能够去以特定的方式来影响别人的心理,突破对方的心理底线,使别人只好跟着他们的规律被动的出牌。这或许和“情商”理论有些“异曲同工之妙”。 在管理实践中,经理人们在运用沟通去实现“纠正”、“激励”和“协调”等管理行为的过程中,如果能借鉴一下“流氓”的“三花脸”原理,充分了解自己的组织环境和管理对象的心理结构,而后有的放矢的不仅“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而且有选择的“见人说鬼话,见鬼说人话”,相信对于沟通的有效性和影响力都会有所帮助。 泼皮哲学之 一定要够胆 流氓的另一大“优点”就是“够胆”,“不够胆”便做不了流氓。但流氓的“勇”不是“匹夫之勇”,他们在大胆斗狠时基本上都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早有计划,是“该出手时就出手。”作为经理人,我们往往不缺乏计划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而我们缺乏的是面对风险时的那种“够胆”和“该出手时就出手”的勇气。 流氓的“够胆”来自于对自己的“自视不高”和对后果的“敢于承担”。面对险境时,他们会拿出“我是流氓我怕谁”的心理为自己壮行。一方面,“我是流氓”代表着我相信自己应该是“麻烦制造者”所以我就没有理由怕麻烦。另一方面,“我是流氓”也意味着即使失败了我也是“光脚不怕穿鞋的”,我没什么不敢失去的。而更重要的是,流氓斗狠不是心血来潮,而是因为有利可图,他们去“拼”的这一下,是在有机会为他们产生实效的前提下。 所以,有计划、有目的的去拼,而拼就拼“够胆”,敢于“破釜沉舟”,“孤注一掷”,而不患得患失,这不得不算是流氓气质的一大可贵之处。而作为经理人,冲破自己的现有的成就,放低自己的位置,面对机会时像流氓一样去狠狠的、无所顾忌的拼一下,或许也能够让我们冲破很多眼中的困局和瓶颈。 总结 至此,值得经理人们去借鉴的“泼皮哲学”,总结一下,大致是:对生存的执着、三花脸的灵活和见机孤注一掷的勇气。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