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el Ye 是我很喜欢的一位广告创意圈的前辈。Angel Ye 在她十五年的广告创意生涯里,前后在奥美、JWT、DDB、AKQA (广告营销圈的读者都知道吧)等一流的广告公司工作。几年前,Angel Ye 又投身创业圈,创办了一家牛逼哄哄的独立广告创意公司,作为一个女性,她似乎真的很成功了。 但是,就在前不久,Angel Ye 却因为健康的原因宣布离开了。在她写给公司团队的信中,她开始为自己前几年过度工作而后悔,她说:“要为自己喜欢的而活;健康与自由比一切都重要;业余爱好和工作一样重要;有能力的人绝不加班;远离那些不聪明且勤奋的人。” 这就是 Angel Ye 的职场箴言,这几句话简直太符合我的对工作、对事业、对职场的认知三观。当然,我这种三观也许与很多传统公司的价值观八字不合。我绝不认为一个为了工作放弃自己全部业余生活,甚至放弃自己的家庭的人是值得尊敬的人,他们恰恰是一个公司中最可怕的定时炸弹。 前几个月公司来了一位三十多岁的资深职业经理人 DD,他有老婆有孩子却天天加班到深夜十一点半,离开公司的时候还要把笔记本抱回家;而第二天早上又是9点都不到就出现在公司里了,周末也都是准时出现在办公室一平米的工位上。卧槽这看起来简直是感动公司的员工楷模啊!为了公司,为了工作,连孩子见不见也无所谓了,连老婆抱不抱也不管了,睡觉也不睡了,吃饭也不吃了,这可真是让人泪留满面的价值观啊! 果不其然,不出一个月,公司整个部门就展开了如火如荼的 “学习 DD 同志加班到深夜,早上提早到” 的活动。部门最高领导发话:要好好整顿晚上在8点前下班的人。作为每天早上踩着点到公司,每天晚上不到8点就灰溜溜逃出办公室我,看到 DD 同志这大公无私的行为,我惭愧地流出了两行眼泪:妈蛋,我能抽你丫的吗? 我在前几天的人一篇文章中写过:一个人如果真的热爱他的工作,他会全身投入,什么加班加点、熬个通宵全都不在话下。
Read more慈不带兵、义不养财、情不立事,领导不狠,员工不强!
“慈不掌兵,情不立事”,这是古人很有名的带兵名言。 正如孙子所说:“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古来善用兵之人,皆知此理。 这不是说要对部下黑脸黑色,而是说关键的时候,那绝不能因为妇人之仁而误了大事,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处此“一时”之时,统帅战将必要有钢铁一般的意志和决心以指挥行事,绝不能因心软而坏了大局。 商场如战场;商场上,同样要求——“慈不掌兵、义不掌财、情不立事”! 1、对你有严格要求的领导,才是能真正帮助你成长的好领导,使我痛苦者,必使我强大! 2、任何强大公司都不会给下属安全感,用最残忍方式激发每个人变得强大,自强不息! 3、凡是想办法给下属安全感的公司都会毁灭的,因为再强大的人,在温顺的环境中都会失去狼性! 4、凡是想方设法逼出员工能力,开发员工潜力的公司都会升腾不息,因为在这种环境下,要么变成狼,要么被狼吃掉! 5、最不给员工安全感的公司,其实给了真正的安全感,因为逼出了他们的强大,逼出了他们的成长,也因此他们有了未来! 6、如果真的爱你的下属,就考核他,要求他,高要求,高目标,高标准,逼迫他成长! 7、如果你碍于情面,低目标,低要求,低标准养了一群小绵羊、老油条,小白兔。这是对下属最大的不负责任!因为这只会助长他们的任性、嫉妒和懒惰。 感悟:让你的下属因为你而成长,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具备了完善的品行。让员工不断的成长,就是领导对下属最伟大的爱! 图来自:google.com
Read more真正聪明的人,懂得管住自己的嘴巴
[01] 传说仓颉造字的当晚,有鬼哭泣——文字里藏有被泄漏的天机。 文字之于笔墨为生的人,就是一场通今博古的艺术设计。字字词词段段之间的组合,在日日的搭文配句中,多少能体会并表达出一些神秘天机下的文字智慧。 比如聪明的“聪”字,聪字左边有个耳朵,右边是个“总”字,总是用耳朵听为“聪”。“明”字是一日一月组成,在甲骨文中以“日、月”发光表示通透洞明。所以聪明的玄机就是要有世事洞明的本事,也要有润物无声的本领。 这个和我以前理解的聪明简直南辕北辙。年轻的时候,觉得那种无理也能辩三分的巧辩之人,才是真正的聪明人。在羽翼渐丰的世界里,拥有它便有了天高海阔的资蓄。 可是愚笨如我,多年后才发现,真正的聪明,却是一场管住嘴巴的游戏。静默是一种力量,它会让你避免很多弯路。 [02] 能管住嘴巴,是一种能力。 我们在职场都明白有三种人升职最快。一是手上有足够人脉,可以为公司带来效益的人;二是有足够背景,可以为公司遮风挡雨的人;三是业务精湛话又少,让公司踏实放心的人。 虽然第三类人,他们远没有第一、二类人耀眼,但这一类人有一个特点,他们不多言语,擅长埋头苦干,能顺利、高效地完成自己所有的工作,很得领导的信任。 在职场中的大忌就是那些说话夸夸其谈,一副雄心万丈,舍我其谁的样子,其实是很容易栽跟斗的。无论你是什么背景,什么学历,话太多,往往显示出自己的浅薄,正应了那句古话,”一壶水不响,半壶水叮当”。 我的一位HR姐姐说:“职场中能说会道的人我看多了,做了‘一’却向我邀功‘十’的人,实在看不惯,我就是喜欢提拔一个业务精湛、不多言语的人。” 有一次她们公司的副总,因为业务上的事情和老总闹翻而被人诬告,姐姐负责处理这件事。 调查组成立的时候,那位副总的下属为了溜须老总,表明立场,都来姐姐这里无中生有,大放厥词。 墙倒众人推,调查的时候所有人都说这位副总的坏话,姐姐与这位副总共事多年,对他还是有所了解的,姐姐职场混迹多年,她怎么会不懂这些人极力诋毁背后的原因。 始终只有一个人,她什么也没有说,姐姐找她调查情况的时候,对于别人传言的那些话,她说她没看到,她真的不知晓。为了考验她,调查组找了她三次,她都一样的言辞,不多说一句话。 姐姐对她的印象很深,总是暗中留意她,发现她的业务能力很强,还是单位会计核算的精英,很多人搞不定的图图表表,她都能一眼看出毛病,后来一个很好的机会,姐姐推荐了她。 姐姐说,无论是职场还是生活,管住嘴巴绝对是是一种了不起的能力,这样的人不随波逐流,不屈服于外界的压力,一种风景看透还坚持细水长流的自律和格局。 [03] 能管住嘴巴,是一种修养。 修养如曾公,也走过不会闭嘴的弯路。 咸丰元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曾国藩直接指出皇帝的三个缺点,自然是犯了天威,引得咸丰龙颜大怒,幸亏要臣的劝阻才作罢。 曾国藩自己是一个清官,又希望别人也是清官,看到满朝文武个个都贪财好色,他口无遮拦地批判这些官员,结果得罪了众多大臣,几乎成了公敌。 咸丰二年,曾国藩终于逃离了“处处是敌”的北京。然而即使离开京城这个是非之地,曾国藩的境况也好不到哪里去,他那多言多语的个性又把江西的官绅给得罪了,结果也是处处碰壁。 经过这么多的磨难之后,曾国藩终于悟出了都是“多言”惹的祸!于是,他下定决心,在生活与工作中处处留心,每天都把见的人、说的话通过日记记录下来,以此反省自己的言行。
Read more所有白手起家的老板,都懂这两个字!
聪明的人都是借助他人的力量达到自己的成功!凡成大事者,都是借力的高手。 1、每个人都喜欢成功,却又时常感觉自己力不从心。 一个小男孩在院子里搬一块石头,父亲在旁边鼓励:“孩子,只要你全力以赴,一定搬得起来!”但是石头太重,最终孩子也没能搬起来。 他告诉父亲:“石头太重,我已经用尽全力了!”父亲说:“你没有用尽全力。”小男孩不解,父亲微笑着说:“因为我在你旁边,你都没有请求我的帮助!” 其实一件事情结果的达成,谁又规定只能用自己的能力呢?很多成功者并不是他的能力有多强,而是他能整合更多的资源。我们也把这个叫“借力”。 点评:一个人的成就有一半靠自己的努力有一半靠平台对你的成就,当你失去其中一半的时候,你其实也同时失去了另外的一半。继续努力奋斗,为了平台上每一个相信你的家人。 2、三国时候的诸葛亮是“借力”用得最好的人之一 周瑜对诸葛亮说:“3天之内,给我打造10万支箭。”这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诸葛亮还是满口答应。为什么?打造不出可以借嘛!他跟曹操说“我想杀你,借我10万支箭好吗?” 在一个大雾蒙蒙的早上,诸葛亮派出几千艘木船,船上扎满了稻草,佯装攻打曹营的样子。曹操一看诸葛亮你真的要杀我呀,我先用箭射死你,命令所有的弓箭手万箭齐发,结果箭一支支射到了船的稻草上。不到一个时辰,诸葛亮就收到曹操送来的10多万支箭。 谁说借力只能面向“我的同事、我的朋友、我的亲人”,有时候你的竞争对手也是很好的借力对象。突破“我”的局限,世界才会更宽广。 点评:普通人学别人的结论,被结论所困,活在别人的阴影里,成功者学领袖如何建立思维,转身变成自己的思维,建立起强大自我。 3、讲一个国外的故事 英国大英图书馆,是世界上著名的图书馆,里面的藏书非常丰富。有一次,图书馆要搬家,也就是说从旧馆要搬到新馆去,结果一算,搬运费要几百万,根本就没有这么多钱。怎么办?有人给馆长出了个注意。 图书馆在报上登了一个广告:从即日开始,每个市民可以免费从大英图书馆借10本书。结果,许多市民蜂拥而至,没几天,就把图书馆的书借光了。书借出去了,怎么还呢?大家给我还到新馆来。就这样,图书馆借用大家的力量搬了一次家。 你肯定也想像大英图书馆那样“四两拨千斤”。如果你能发现自己的“四两之力”(图书),并且敢于把“四两之力”用出去(免费借阅),一切就都不是问题。给予,有时也是一种借力。 点评:借力不仅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智慧。 图/stocksnap.io
Read more找工作别当“超级多面手” 专家:伤脑低效
多项事务一手抓,就像我们对自己玩的一种伎俩:我们会有做了更多事的感觉。但专家却说,这对提高效率起反作用。据美国心理学协会(APA)的报告,一心杂用可多费40%的作业时间,神经科学家和人类行为学者也认同:一心一意最高效。 电脑和智能手机为我们兼顾多项任务开创了空前的便利,我们可以在同一个屏幕上发短信、发帖子、玩游戏、看视频……我们在技术上的机智按说应该使我们更善于驾驭多重任务,研究证据却表明,实际上这却会削弱大脑的功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发现,习惯把玩多种媒体的学生,比起那些将电子设备活动控制在最低限度的同学,专注力更差,且专注时间更短。 〝如果你将注意力分散于两个以上任务,它们就在彼此抑制了。〞 ——苏珊‧马丁内兹—康德,纽约州立大学综合神经科学实验室主任 多任务、低效率的核心原因就在于人体生物学方面的局限。神经学家苏珊‧马丁内兹—孔德(Susana Martinez-Conde)说,只有电脑可以同时进行多重计算,人类注意力的特性就是需要有个单一的集中点。 〝让人专注的神经路径是一种抑制型路径,〞她说,〝如果你将注意力分散于两个以上任务,它们就在彼此抑制了。因为专注的行为本身就意味着你抑制了其它。〞 这表明,一心多用至少对人类而言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我们的大脑不能同时专注两件事。更准确的说法可能是〝任务切换〞,而大多数人都很不喜欢这样做。 专家估计,只有不到2%的人可以在不同任务间游刃有余地切换,这些人被称为〝超级多面手〞(supertaskers)。其他人将注意力从一个任务转移到另一个则需要大量心力,而一个任务越需要专注,就难进行切换。 将不太要求专注的活动结合在一起可能不难,比如边吃三明治边查电子邮件、看电视剧等。但是,在需要高度专注的任务(如发短信和开车)之间切换,却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一项研究发现,边开车边讲电话的人——即便用免提设备,其表现也还比不上酒驾者。 障眼法效应 在一个期待快速反应的世界中,我们往往在很大的社会压力之下紧握电子设备。 如果人类在一心多用方面表现如此糟糕,为什么我们还要鼓励这样做呢? 马丁内兹—孔德通过研究魔术来探索这个话题。在《思维的幻觉:魔术的神经科学研究揭示日常错觉》(Sleights of Mind: What the Neuroscience of Magic Reveals About our Everyday
Read more钱,是最廉价的;人,才是最贵的
人才也是遵循20/80法则的,不,应该是10/90法则——优质人才永远是市场上的最稀缺品。招到优秀的人才,比自己当老板赚钱难多了。 最近我在招人,也看到朋友的互联网公司的招聘贴,月薪三万招人,我问他招到满意的人了么。 他苦笑说:招到优秀的人才,比自己赚钱难多了,真的。 我感同身受,我第一次感觉到,我们真不怕花钱,但是优秀的人在哪里? 真的,当了老板后才深刻体会,钱是廉价的;人才,才是最贵的。 前些天我们也在公众号抛出新媒体人才招聘的帖子。并直接说我们给的薪水是高于行业平均标准的,招聘的邮箱里收到了几百份简历。 我看到了好些应聘者,除了在邮件的附件里贴上简历外,正文通常会写上一段表示非常热切想加入我们团队的文字,大多数的内容是觉得在我们这里工作和受虐,可以让他获得更好的平台,实现自己更大的抱负——而不怎么讲他的能力对我们有什么价值。 我看着又感动,又哭笑不得,在职场上,我不是说煽情不值钱,但是情怀真的只是锦上添花的东西。 我们招你进来是先来实现我们的价值的,你一大段鸡汤感言,除了感动自己,于我们是无感的,倒不如你直接告诉我们,你觉得我们的工作和项目有什么地方可以做得更好,而你可以在哪些方面弥补我们的不足,给出一套你所假设的解决方案。如果是这样,恭喜你,你很有可能进入到下一轮面试。 我们也提供实习岗位,于是会收到很多真切的留言说: “我没有太多新媒体领域的经验,但是我有一颗好学的心,我愿意免费来实习。” 当我们拒绝了他提出的实习请求后,他不理解地表示,我都给你们免费当劳动力了,是我吃亏,你们占便宜了呀,为什么还要拒绝我。 其实他不明白,我们在乎花出去的钱,但我们更在乎花出去的时间。老板一定更愿意出更高的工资请一个有能力的员工,而不愿意花时间调教一个没有潜力的实习生,因为培养的时间成本,才是最大的。 我招过一进来就特别厉害的员工,根本用不着培训,你刚想到的事情他早就帮你办好了,你没想到的事他也帮你办得妥妥的;我也招过资质一般般的员工,付出了很大的隐形成本来培养,隔三差五被我数落,说你要学会向上管理,管理好老板;说你不要给老板问答题,而是要给选择题;说凡事要多想几步。 我前些天和我一个员工说:要不是你有一项不可替代的技能,和前段时间及时证明了你的能力,现在的你,真不好说是在哪里了。 其实,谁都不是一开始就是好员工,就像谁都不是一开始就是好老板。我自己也经常反思自己,自己在管理方面经常想法做法很幼稚。知道么,会给员工发工资,只是当一个好老板的第一步,后面有太长的路要走。 但是,老板是可以犯错的,因为毕竟主动权和控制权在自己手里;但员工是处于劳资关系中弱势的一方,其实是并没有太多犯错的机会的。 后来我发现,人才也是遵循20/80法则的,不,应该是10/90法则——优质人才永远是市场上的最稀缺品。就好比投资人在选择要不要投资的时候,商业模式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就是看团队,更准确地说,看核心团队是一帮什么样的人。很多求职者的苦恼是就业形势难,薪资待遇低;而老板苦恼的是,怎么就招不到特别满意的人才。 你都说有做PPT的能力,但是真正给我看他们做的PPT的作品,发现极少人达到我的审美要求。 你说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拜托,说话好听和沟通能力是两回事,连个正常缜密的工作逻辑都没有,也许你会沟通,但你没有能力。 你说之前有做课程的经验,我说好你给我复盘下我们上期写作课的优势和败笔,结果他懵逼了,说上次写作课忘记报名参加了。 我头顶上划下三条黑线,拜托,上阵前能先做个功课么? 广告圈里大神级的人物小马宋,开自己的广告公司,后来听说一年后把好些员工裁了。因为他觉得好多人本来就是扶不起来的,他觉得太累了,就干脆不扶了。 这次通过面试,我感触最深的是:在目前的职场竞争里,传统的短板理论已经落伍,长板理论才是当下的主流。 我们在看简历和面试的时候,经常苦恼,这个人整体素质都还过得去,但是具体到项目上呢,又还差一些;真的,每一项都一般般好,真的还不如有一项特别好。
Read more上班族,这10种姿势要避免
久坐可能会给身体带来各种各样的伤害,如肌肉痉挛、椎间盘损伤等;您在工作时面对电脑屏幕的姿势更要尤其小心,因为长时间固定的、重复的姿势都可能导致劳肌损伤。 法国《妇女报》告诉您上班族应当避免的10种姿势。 1:坐姿使用电脑,背部不接触椅背。若需要仔细查看屏幕或座椅高度不适时,您可能还会弓身向前。 原因:当您背部不接触椅背时,多块肌肉便收缩,稳固并支撑您的躯干和头部,造成过度紧张、疲劳、背部和颈部疼痛。 2:用肩膀和耳朵夹着手机、听筒接电话。 原因:这种姿势使您头和肩膀都保持一种不自然的姿势,在这种姿势下,斜方肌过度收缩,会给背部造成巨大的压力。 解决方法:戴耳机,让您的头部保持自然,斜方肌放松。 3:使用电脑时头部后仰。 原因:为了维持头部高度,颈部肌肉将会非常紧张,造成颈部疼痛。 解决方法:将您的电脑高度调低,椅子高度调高,直到脖子不需要后仰。 4:使用电脑时头部前倾。 原因:头部重量约占全身重量的9%,头部前倾时颈部和上背部的肌肉都会非常紧张,造成颈部和背部疼痛。 解决方法:将屏幕或办公桌升高。 5:打字、握鼠标的手与小臂不成一条直线。 原因:这样打字、使用鼠标,时间久了很有可能造成您的手劳肌损伤。 解决方法:打字时手与小臂成一条直线;将鼠标靠近键盘使用,使握鼠标的手与小臂成一条直线。如果需要,您还可以使用带有护腕的鼠标垫 6:肘部与键盘和鼠标不在同一高度。 原因:可能造成肩部、背部、脖子的劳肌损伤。 解决方法:肘部保持90°弯曲,小臂保持水平。将您小臂的支撑物调整到与肘部同一高度,若调整不好,就干脆不要支撑物。 7:脚没有平放在地上。 原因:这种姿势不利于血液循环,可能造成腿部肌肉疼痛。 解决方法:调整座椅高度,直到脚能放在地面上。或者加一个可调节的脚垫,避免腿部发麻。 8:将要阅读的纸质文件放在屏幕两侧。 原因:这会使您不断转动头部,可能造成颈部疼痛。 解决方法:将文件放在屏幕和键盘中间。
Read more亲身经历的四句话告诉你25岁之前,是打工还是创业?
四句话告诉你25岁之前,是打工还是创业? 我,一名理科生,94年。年纪相对各位大佬特别年轻,特别小! 没错,所以我失败了。 年轻容易失败,但是我就喜欢瞎折腾。 从创业失败中汲取出来的教训比得上你一两年的工作经验,这一点毋庸置疑! 我因为什么失败了呢,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招人 公司刚刚建立起来,老板要的做的是什么,毫无疑问就是招人! 那到底要招哪一些人? 你公司得轴心骨是什么岗位!这一点你一定要想明白了! 不好意思,我想明白了。 但是人没有招到。 这也是公司初开两个月一直在亏损的原因! 手底下只有销售人员,相当于手牌上全部都是大小王以下的杂牌,像这样的牌,随手一摸,就能够着着。 手上的牌不好,已经输了3分之一。 2.风口的力量 刚毕业出来,我在一家本行业运营最牛逼的公司的任职,毕业那年,无疑是行业起风的日子。 公司营业额如同坐上了火箭一般,一发不可收拾。 这,就是风口的力量。 在风口里的“猪仔子们”越来越多,瓜分了市场,一下子这个片区的有钱人多了起来。 我任职时也过万收入,但我这个人很贪心。 今年离开了公司。 今年,也是停风的一年。 一个月的时间,公司里直线下降,已经面临倒闭关门的时刻。 哦,就在下个月。
Read more职场生存三字诀:忍,狠,滚
表面上是“人在职场,身不由己”,但其实每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都掌握在自己手中,该狠、该忍,还是该“滚”,一切在于你自己。对于“忍”、“狠”和“滚”的理解与做法,也是因人而异,顺势而为,不能生搬硬套。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这三个三字诀吧! 忍——放低心态谦虚行事 传统定义:隐忍、有气有委屈在身,也憋着不说 职业规划新解:心平气和、谦虚谨慎,修炼职场心态 策划部的Ben,是X大学刚毕业的应届毕业生,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都很不错,深得上司青睐。上司常常对他手把手进行指导,希望把他培养成业务骨干。然而,没过多久,Ben浮躁、急于求成,锋芒毕露的性格便开始显露。他先是常常对部门工作提出一些不符合实际的建议,有了一点经验,便迫不及待的想表现出来,惹得同事们私下对他议论非非。而Ben自己却没察觉,不时还抱怨自己的薪水和所做的工作不成正比,活太多太累,觉得自己投入太多,不值。不久,上司对他的印象大大减分,也不再把他当做重点培养对象。 专家点评: 对于刚毕业的职场新人来说,Ben的问题值得深思。有句话说“忍一时之气,免百日之忧”,在职场上,“忍”字强调的是沉静和谦虚的心态,尤其职场新人要特别做好这两点: 第一,学会沉静,戒除浮躁。在储备经验和学习实践的阶段,不论工作多么辛苦,与其抱怨连天,不如沉下心来好好做事。只有做出成绩,慢慢积累商业价值,耐心雕琢你的核心竞争力,主动、积极的去化解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必会让上司对你刮目相看。 第二,在团队中站准自己的位置。一个团队里,成员必有新老之分,其中的待人处事、工作流程的安排等,都早已在老成员那里形成“不成文的规定”,此时,为了融入环境和更快被接纳,你需要去理解和适应,而不是自作聪明的指指点点。过于特立独行,不仅会给自己的人际关系上平添枝节,还会给人留下咄咄逼人的印象,团队关系处理不佳的人,上司也不敢重用,哪来出头之日? 狠——狠在不可替代的“自慢绝活” 传统定义:性格或脾气上很厉害 职业规划新解:打造核心竞争力,必备“自慢绝活” Lion学的是英文专业,毕业于一所不起眼的外语学院,但他从来没有因为学校不起眼而感觉自己比别人逊色,他热衷与参加各种与英语有关的活动沙龙或交流访问,一口流利的英文口语,口音地道。毕业后,他进入到全国最大规模的某英语培训机构当英文老师,两年后从普通老师升职为托福听力辅导小组的组长,月薪好几万,让周围的朋友羡慕不已。 其实,朋友们只看到表面,却不知Lion平常从不在网上瞎逛瞎聊,除了日常生活必须的行程外,他都在专研英语教学,研究教学之道,所以成长才如此迅速。他自己只是简单的说:“除了英语,我真的什么都不会,就是去做个小秘书,我也做不好,所以还是学英语教英语好了。” 专家点评: 要在职场中生存打拼,要成为组织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工作者,那么你一定要有你的核心竞争力,不想被取代就得打造你独特的“自慢绝活”。 “自慢”,是日文中形容自己最拿手、最有把握、最有专长的事。这也正是职业规划中经常提到的“核心竞争力”。一个企业在选用人才是,最看重的是求职者是否有核心竞争力。在有明确的职业定位后,围绕这个目标就需要有心的、稳定且长期的培育、学习、积累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多年累积后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关键时刻,一旦你的专长出手,所有人都退避三舍,四方臣服。要狠,就得“狠”在竞争力上! 滚——果敢选择合适自己的平台 传统定义:卷铺盖走人。 职业规划新解:适时、果断、理性地重新找寻职业平台。 Nancy在某市级医院当护士,每天工作平淡寡味,还很辛苦,她一点都不想再做下去,心生辞职之意。早在一年前,她就发觉自己对财务工作比较感兴趣,当初读护理专业,也只是家里的意思,现在想想真的很不适合自己。利用业务时间,她开始自学会计、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拿了会计证从业资格证之后,便不顾家里反对,毅然辞职,离开了医院,在一家小企业里做基础的财务工作。后来,花了三年时间,拼命考出了注册会计师,很快就进到一家大型快消连锁企业做会计。如今,她的目标是坐上财务总监的位置,每天斗志昂扬。 回想当初放弃稳定的工作,从医院“滚蛋”出来,家里一百个不同意。可是如今的这番新天地,全靠当时自己的果敢和勇气。 专家点评: 如果你不论怎么调整心态,都没办法对眼下的工作提起劲,即便做的是一份高薪工作,也觉得处处不满意。那么,也许你是真的不适合这份工作,需要重新进行职业定位,重新开拓新的领域,继而获取属于自己成就。 不少人已经“病入膏肓”,就是迈不开步子走出旧思维和旧模式,嘴巴上抱怨连天,一脸阴郁,可就是迟迟没有行动,结果浪费了时间,也错过了机会。职业规划师洪向阳认为,工作一旦发现问题,就应该尽早分析问题根源所在,并做出调整计划,一拖再拖只会让问题恶化,越早“医治病痛”,之后所面对的损失和风险就越小。
Read more你不强大,再多人脉也没用(深度好文)
导读: 人脉不是你利用多少人,而是你帮助多少人;人脉不是多少人在面前吹捧你,而是多少人在背后称赞你;人脉不是辉煌时多少人奉承你,而是落魄时多少人愿意帮助你;人脉不是你认识多少人,而是多少人认识你;人脉不是你和多少人打过交道,而是多少人愿意主动和你打交道!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也许因为这句话,许多人总不忘到处留电话、要电话。曾几何时,不少人把要到别人电话或合影当成炫耀的资本。 不禁想起10多年前的一次,偶然接触到某“大人物”,交流甚欢,蛮投缘的,相互留了电话。原以为这是很重要的人脉资源。不久,刚好遇到一困难,想到了这位“大人物”。 于是,长长地发一条短信,没回!又打去一个电话,结果,听到二个字:没空!说实话,当时很有挫败感。很多人都遇到过这样的拒绝,以为和对方留了电话存了微信,彼此应该能帮忙,却忘记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只有资源平等,才能互相帮助! 很多社交并没有什么用,看似留了别人电话,却在需要帮助的时候,仅仅是白打了一个电话。因为你不够优秀——虽然很残忍,但谁又愿意帮助一个不优秀的人呢? 2014年,我在上海某院校给教职工分享《时间管理》的课程,有一位年轻的博士生提问说:“自己正在忙工作,常碰到一些不速之客,该不该拒绝?会不会失去人脉?”我说:只有优秀的人,才能得到有用的社交! 这位年轻的博士生感悟道:“在没获得博士学位之前,很少有人主动找我,我懂现在为什么有人主动找我了”。最后,他肯定地表示应该多花时间在自己科研项目上,没必要把时间浪费在无效的社交上。 如果你不够优秀,人脉是不值钱的,它不是追求来的,而是吸引来的。只有等价的交换,才能得到合理的帮助——虽然听起来很冷,但这是事实。 我身边曾有这样的一个人,他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和朋友在一起,美其名曰:交朋友,处关系。为了朋友,常常忽略家人,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非常少。 刚开始,身边的确有一群朋友围着、跟着,在他的心里,有朋友就是有一切似的。后来,处得还可以的人渐渐地离去,为什么呢? 主要原因是他们的事业越做越好,除了没有时间外,恐怕就是觉得没那个必要了。因为当你把时间花在混朋友关系上时,自身没有其它过硬的本事,也没能打好事业的根基。 天有不测风云,他身体出了状况,得了癌症。医生说跟平时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例如常常应酬导致喝酒过量、生活没有规律等。令人难过的是,当朋友知道他得了癌症,就像瘟疫一样离他而去,最后陪伴在身边的只有家人。 不免会感慨一句:世态炎凉啊!这种情况何止他一人呢? 在你还没有足够强大、足够优秀时,先别花太多宝贵的时间去社交,多花点时间读书、提高专业技能。放弃那些无用的社交,提升自己,世界才能更大! 当然,有一种情况除外,你落难的时候,他说我们是兄弟,你富有时,他仍然说我们是兄弟。这种不离不弃的人,才称为真正的朋友,他不适用于以上的规则。这种人不用多,在这个浮夸的世界里,几个就好。 范冰冰曾说,我不嫁豪门,我就是豪门。我不追求人脉,我就是人脉! 请记得:人脉不在别人的身上,而藏在自己身上:唯有让自己变得强大,你才能获得有用的人脉! “认识人多”不等于“人脉广”:人脉法则第一条就是要扭转“以多寡论英雄”的人脉观。 人脉的基础是你的“被利用价值”:你的利用价值越大,他就越会帮你。与其把时间花在多认识人上面,不如花时间提高自己的个人价值。 少“巴结”多“互助”和“提携”:投资和我们层次相仿的人,大家之间是一种平等的“互助”关系。另外提携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就好比低价买入潜力股,这类股票才是真正能让人赚大钱的。 摘自中国经济网,来源蒋课堂,作者:蒋小华,原题目:《请删除你99%的社交活动!》 图:pixabay.com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