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是没有被这个世界理解的天才!

不被世界理解的天才 对别的孩子来说,生在一个爸爸是政府官员、妈妈是大学教授的家庭,相当于含着金钥匙。但对我却是一种压力,因为我并没有继承父母的优良基因。 两岁半时,别的孩子唐诗宋词、1到100已经张口就来,我却连10以内的数都数不清楚。上幼儿园的第一天我就打伤了小朋友,还损坏了园里最贵的那架钢琴。之后,我换了好多家幼儿园,可待得最长的也没有超过10天。每次被幼儿园严词“遣返”后爸爸都会对我一顿拳脚,但雨点般的拳头没有落在我身上,因为妈妈总是冲过来把我紧紧护住。 爸爸不许妈妈再为我找幼儿园,妈妈不同意,她说孩子总要跟外界接触,不可能让他在家待一辈子。于是我又来到了一家幼儿园,那天,我将一泡尿撒在了小朋友的饭碗里。妈妈出差在外,闻讯赶来的爸爸恼怒极了,将我拴在客厅里。我把嗓子叫哑了,手腕被铁链子硌出一道道血痕。我逮住机会,砸了家里的电视,把他书房里的书以及一些重要资料全部烧了,结果连消防队都被惊动了。 爸爸丢尽了脸面,使出最后一招,将我送进了精神病院。一个月后,妈妈回来了,她第一件事是跟爸爸离婚,第二件便是接我回家。妈妈握着我伤痕累累的手臂,哭得惊天动地。在她怀里我一反常态,出奇的安静。过了好久,她惊喜地喊道:“江江,原来你安静得下来。我早说过,我的儿子是不被这个世界理解的天才!” 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上了小学,许多老师仍然不肯接收我。最后,是妈妈的同学魏老师收下我。我的确做到了在妈妈面前的许诺:不再对同学施以暴力。但学校里各种设施却不在许诺的范围内,它们接二连三地遭了殃。一天,魏老师把我领到一间教室,对我说:“这里都是你弄伤的伤员,你来帮它们治病吧。” 我很乐意做这种救死扶伤的事情。我用压岁钱买来了螺丝刀、钳子、电焊、电瓶等等,然后将眼前的零件自由组合,这些破铜烂铁在我手底下生动起来。不久,一辆小汽车、一架左右翅膀长短不一的小飞机就诞生了。 我的身边渐渐有了同学,我教他们用平时家长根本不让动的工具。我不再用拳头来赢得关注,目光也变得友善、温和起来。 很多次看到妈妈晚上躺在床上看书,看困了想睡觉,可又不得不起来关灯,于是我用一个星期帮她改装了一个灯具遥控器。她半信半疑地按了一下开关,房间的灯瞬间亮了起来,她眼里一片晶莹,“我就说过,我的儿子是个天才。” 直到小学即将毕业,魏老师才告诉了我真相。原来,学校里的那间专门收治受伤设施的“病房”是我妈妈租下来的。妈妈通过这种方法为我多余的精力找到了一个发泄口,并“无心插柳柳成荫”地培养了我动手的能力。 我的小学在快乐中很快结束了。上了初中,一个完全陌生的新环境让我再次成为了批评的对象——不按时完成作业、经常损坏实验室的用品,更重要的是,那个班主任是我极不喜欢的。比如逢年过节她会暗示大家送礼,好多善解人意的家长就会送。 我对妈妈说:“德性这么差的老师还给她送礼,简直是助纣为虐!你要是敢送,我就敢不念。”这样做的结果是我遭受了许多冷遇,班主任在课上从不提问我,我的作文写得再棒也得不到高分,她还以我不遵守纪律为由罚我每天放学打扫班级的卫生。 妈妈到学校见我一个人在教室扫地、拖地,哭了。我举着已经小有肌肉的胳膊对她说:“妈妈,我不在乎,不在乎她就伤不到我。”她吃惊地看着我。我问她:“你儿子是不是特酷?”她点点头,“不仅酷,而且有思想。” 从此,她每天下班后便来学校帮我一起打扫卫生。我问她:“你这算不算是对正义的增援?”她说:“妈妈必须站在你这一边,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再辜负你一次 初中临近毕业,以我的成绩根本考不上任何高中。我着急起来,跟自己较上了劲儿,甚至拿头往墙上撞。我绝食、静坐,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以此向自己的天资抗议。 整整四天,我在屋内,妈妈在屋外。我不吃,她也不吃。 第一天,她跟我说起爸爸,那个男人曾经来找过她,想复合,但她拒绝了。她对他说:“我允许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人不喜欢江江,但我不能原谅任何人对他无端的侮辱和伤害。” 第二天,她请来了我的童年好友傅树,“江江,小学时你送我的遥控车一直在我的书房里,那是我最珍贵、最精致的玩具,真的。现在你学习上遇到了问题,那又怎样?你将来一定会有出息,将来哥们儿可全靠你了!” 第三天,小学班主任魏老师也来了,她哭了,“江江,我教过的学生里你不是最优秀的,但你却是最与众不同的。你学习不好,可你活得那么出色。你发明的那个电动吸尘黑板擦我至今还在用,老师为你感到骄傲。” 第四天,屋外没有了任何声音。我担心妈妈这些天不吃不喝会顶不住,便蹑手蹑脚地走出了门。她正在厨房里做饭,我还没靠前,她就说:“小子,就知道你出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想吃东西。” “妈,对不起……我觉得自己特别丢人。” 妈妈扬了扬锅铲子,“谁说的!我儿子为了上进不吃不喝,谁这么说,你妈找他拼命。” 半个月后,妈妈给我出了一道选择题:“A、去一中,本市最好的高中。B、去职业高中学汽车修理。C、如果都不满意,妈妈尊重你的选择。”我选了B。我说:“妈,我知道,你会托很多关系让我上一中,但我要再‘辜负’你一次。”妈妈摸摸我的头,“傻孩子,你太小瞧你妈了,去职高是放大你的长处,而去一中是在经营你的短处。妈好歹也是大学教授,这点儿脑筋还是有的。”

Read more

孩子的优秀,浸透着父母的汗水

年少时我曾跟着母亲去捡麦穗,结果母亲却被看守人打了一耳光。 多年后,我与母亲再次与看守人在集市上相遇,看守人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我想过去报仇,却被母亲劝住,母亲只说了这样一句话:“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这就是我的家风。 每个人从生下来最早接受的就是家庭教育,受到影响最大的也是家庭教育,这种教育有言传有身教,甚至我觉得身教重于言传。 你生活在这个家庭里面,你的长辈,你的亲人,他们是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工作、对待他人,我想会对孩子产生非常直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我觉得有好的家风,确实是对孩子的成长非常有利的。 好父母都是学出来的 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成功的父母亲都是不断学习提高的结果。我接触过这么多的杰出的父母,没有一个是轻易取得教子成功的。 一位优秀的母亲甚至说,很多人都认为我很轻松,说你的孩子那么优秀,根本不用管,殊不知,我连晚上睡觉其实都有一个眼睛是睁着的!好母亲防患于未然,而不合格的母亲是,孩子的问题已经很严重了,甚至教师都已经找孩子谈话了,她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 全国首届杰出母亲沈丽萍同志是个画家。她为了学画,不仅上了大学,而且还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不仅买了书籍,而且还参观了数不尽的画展,听了数不尽的学术报告。 可是却从来没有意识到培养孩子也应该花时间,直到孩子因为空难导致身体严重残疾之后,她才开始真正学做母亲,并且由于自己的努力,最终帮助孩子战胜残疾。 进入21世纪,信息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任何岗位都要求培训、考核,但似乎只有生养、教育孩子不需要培训,好象自动就会上岗而且永远不会下岗,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每一个人在做父母之前都要学习相关的知识,关于怎样做父母的意识和知识准备得越早越好,越充分越好。 优秀的父母要用心 我接触过数百位优秀的父母,他们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在教育孩子上费尽心思!有些人可能会说,有那么多的父母大字不识一个,不也教育出好孩子吗?其实,文盲并非不会教育,这些父母同样是教育孩子的高手。 《焦点访谈》节目曾介绍过世界中学生奥数金牌获得者安金鹏的事迹。 他家里极穷,考取了重点中学,却没有钱上,父亲说让孩子去打工,人家上了大学还没有工作呢,更何况你能不能考上大学还不知道。但母亲坚决不同意,将家里唯一的一头驴卖了。 孩子在中学里是唯一一位连素菜都吃不起的人,是唯一一位连肥皂都用不起的人。照这样来说孩子全靠自己了吧? 当面一问才知道,虽然这位母亲连小学都没有毕业,但她却让自己的孩子在小学之前就把四则运算做得滚瓜烂熟。仅此一点又有几个大学毕业的父母能够做到呢? 孩子的问题是父母问题的映射 很多父母将孩子的不好的习惯怪罪到学校身上,怪罪到教师身上,怪罪到孩子自己身上,唯独没有怪罪到自己身上。 其实孩子身上的多数习惯——无论是好习惯还是不好的习惯都是我们父母在有意无意地培养出来的。 就像上海人说上海话吃上海菜,四川人说四川话吃四川菜一样,仿佛生来就会不需要培养,而事实并非如此,父母每时每刻都在教,以至于自己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教,这就是“潜教育”,比“显教育”威力大得多的本质教育。 优秀的孩子多是优质教育的结果,问题孩子多是问题家庭的产物。孩子的问题大多不是孩子自身造成的,而是父母问题的折射,父母常常是孩子问题的最大制造者,同时也是孩子改正错误与缺点的最大障碍。 当务之急的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父母,没有父母的改变就没有孩子的改变。没有不想学好的孩子,只有不能学好的孩子,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因此在骂孩子的之前骂自己,在打孩子之前打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彻底地改变自己。 好成绩不止靠老师 关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全社会都要有正确认识。应试教育是学校和家长都回避不了的问题,需要学校和家长共同适应。应试能力教育与素质教育并不矛盾,没有应试能力的素质教育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Read more

给孩子的礼物 送这些最好

给孩子的礼物有三大原则 一、投其所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给孩子送礼,需要知道孩子到底喜欢什么。所以平时一定要多观察、了解孩子的喜好,然后投其所好,不怕他不喜欢。 二、边玩边学 谁不想自己的孩子能聪明伶俐,所以学前教育很重要。想要送孩子礼物,可以从玩具入手,玩具孩子都喜欢,但如果既好玩,又能益智的,岂不更好?年龄较小的宝宝可以送一些简单的、提高认知能力的玩具,如摇铃、拨浪鼓、不倒翁、音乐玩具等。年纪大的孩子,可以选择一些更加有趣的益智类玩具,如拼图、磁力积木、组合玩具、迷宫游戏等。 三、安全性高 孩子抵抗力差,在选礼物时一定要确保安全无毒,远离刺激性气味和重金属颜色的玩具。另外,一些比较小,容易吞咽、有尖锐部位的玩具,也一定不能买。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孩子的玩具要经摔,否则玩不了多久。 说完礼物的原则,下面还列出几项选择项: 1.送“想象力”:能让宝宝边玩边激发想象力的玩具。如积木、绘本、绘画板等。 2.送“表达力”:故事机,会说话的娃娃,抑或是有声绘本,都是不错的选择。 3.送“逻辑力”:如棋类、迷宫类、数字类等,让孩子在玩耍中学习。 4.送“协调力”:积木拼搭、串珠游戏、拼图组合、乐器弹奏等,都可以让宝宝锻炼灵活力。 5.送“运动力”:小宝宝可以使用爬行垫和健身架,大一点的孩子可以送脚踏车、滑板车、轮滑鞋、自行车等礼物,孩子边玩边运动,既开心、又健康。 图:pixabay.com

Read more

这5种学生成绩最好,长大后最有前途

你有没有想过,孩子学习能力的强弱是天生的么?自家孩子以后会不会有出息? 来看看你家孩子有没有这些表现,就知道你家孩子是不是容易考高分的学生了! 1.从小就独立自主的孩子 独立自主的孩子总是不需要大人过多的操心,自己就把事情安排的井井有条,并且有自己的一套原则,懂得遵守规则不越界。还会懂得帮助家人分担,犹像一个小大人! 不仅如此,独立的孩子还会在学校里主动帮老师分担工作,帮同学解答难题,更懂得主动去学习,从自身发现问题,并为之改进,所以更容易成为一个学霸! 孩子终有一天都是要张开翅膀,飞向更广阔的世界,就如“鸟儿大了要飞出鸟笼独自觅食”,所以家长也要学会及时放手。从小就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包办一切,反而会成长的更快。 2.从小就坚持的孩子 有的孩子在做一件事的时候总是三心二意,不能坚持,一件事刚没做多久,就非要吵着干其他的事情,比如:“我能不能和其它同学出去玩啊!”“我想看会儿电视,好累呀!”“我想吃点东西,再继续写作业。” 马云说过这样一句话:“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大部分人都死在了明天晚上。” 是的,如果一个人不坚持,是很难完成一件事情的,而离成功也就会越来越远,学习也是一样。能笑到最后的,都是那些能够坚持不放弃的人。 3.思维活跃,灵活多变 人小鬼大的孩子给人的感觉总是特别机灵,遇到问题也都有很多的想法,其实这是因为他们的思维活跃,能够举一反三,灵活地考虑问题,不死板。 笔者有次上课时,讲到一个题目,一个学生突然就表现出了疑义,说这道题目应该有更好的解法! “老师,您刚刚讲的这个题我在之前的一本书上偶然看到过,您讲的这个解法也可以得出答案,可是比较复杂!我有一个解法比较简单,同样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果不其然,他的解法确实比我简单方便,我也采纳了他的想法,并且在后面的教学中有了新的思路,得到了更多的解题方法! 这类孩子通常在以后的生活中一定是趋于创造性的角色,想法活跃,往往会有不一样的角度,获得意想不到的惊喜! 所以,在不违反积极价值观建立的情况下,家长面对这种孩子更多的是支持他的想法,鼓励实践,万不可打击否认他,抹杀了他的创造性思维。 4.书桌整齐的孩子 孩子的书桌整齐,这只能说明孩子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自己的学习计划,做事井井有条。 但是也有那种书桌很乱,却很成功的人,也不乏更具创造力,但比例较少。一般情况下,书桌整齐的孩子学习会更好一些。 记住,只是单单把书桌整理好了,并不能直接影响学习成绩,要辩证看待这个习惯的效果。 5.专注力强 专注力强的孩子往往会在某一件事上花费较多的精力,并且能够坚持长时间不放弃。 我曾经带的班就有一个学生的表现曾让自己印象深刻! 当身边的同学都在周围打闹时,只有他一个人坐在座位上一动不动地做着奥数题,十分钟后,看见他紧皱的眉头变得舒缓,开心的笑了!

Read more

我们如此深爱我们的儿女,他们爱我们吗?

01. 我们这代人正在经受独生子女时代带来的伤害。 2016年10月4日晚九点,国庆长假第四天,广州一所著名大学任教的老友在电话中泣不成声,断断续续讲了很久才弄清事情的原委: 10月1日清早,他们夫妇俩乘高铁前往南京,看望在南京大学中文系就读的女儿。行前为女儿准备了很多她爱吃的零食,比如蛋挞、酸奶什么的,打算给女儿一个意外的惊喜。 没想到见面之后却碰了一鼻子灰,女儿不仅没有一点惊喜,反而满肚子怨气,责怪父母为什么不经她同意就去南京,对她极不尊重。 妈妈说我们想念宝贝女儿了,可女儿说天天微信,还有什么好想的,你们的感情也太泛滥了。爸爸说妈妈第一次到南京,叫女儿陪去转转,女儿回答说和同学约好了,要去苏州玩,让爸爸妈妈自己玩,然后就匆忙而去…… 夫妇俩在南京转了一天,越想越不是滋味,索性高铁返回广州。老友在电话中问我:龙兄,你说我错在哪里?我不知怎么回答…… 02. 我今天从太原赶回佛山,原本想和老家来的老同学见面,也尽地主之宜,没想到情况也几乎一样:他们女儿今年九月刚刚考到广州一所大学就读,国庆专程来广州陪她。可女儿并不领情,只顾玩手机,想去宿舍看看,也不得进去。 问其为何如此冷漠,女儿说一是有代沟,二是爸爸总是批评她。见话不投机,老友装着想回去,没想到女儿却变得兴奋,马上进携程网帮他订了回家的火车票…… 老友说:现在的孩子和我们这代人不同了,当年我们读书,有家人来探望是多么的高兴啊。他流泪,我也流泪…… 汪峰在《存在》中唱的,以前我似懂非懂,今晚完全懂了: 多少人爱着却好似分离 多少人笑着却满含泪滴 谁知道我们该去向何处 谁明白生命已变为何物 是否找个借口继续苟活 或是展翅高飞保持愤怒 我该如何存在…… 03. 几年前我去哈佛大学做学术交流,发现费正清研究中心有学者在研究一个课题:如何与未来中国打交道? 我问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美国学者回答说: 30年后,人类历史将迎来一个由独生子女组成的国家,这个国家不是小国而是大国,他们将如何与世界相处?这是福音还是灾难?美国学者必须为世界研究预案。 我现在明白了美国人的远见…… 我发了一条微信,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多朋友纷纷议论和全文转发,阅读量高达20多万人,有1500多条评论。

Read more

您已经“诅咒”孩子多久了?——值得亿万人深思!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在美国奥勒冈州的波特兰有一位牧师和他的太太。他们有个儿子,这儿子带给他们许多烦恼。不只如此,这儿子离家出走、断绝音讯已有三、四年了。牧师于是找了一位心灵咨询师,把他心中的苦楚告诉对方。 简单沟通之后,这名咨询师看著他说:“你已经诅咒儿子多久了?” 牧师十分讶异,他说:“你说我在诅咒我儿子,这是什么意思?” 咨询师回答说:“所谓诅咒的意思就是,口说与心想另一个人的不是。刚才你所说的,都在告诉我有关你儿子的不是。你这样诅咒你儿子多久了呢?” 这位牧师低着头说:“是的,他一出生我就开始诅咒他到现在,对他,我从来都不曾说一句好话。”咨询师说:“结果是无效的,对吧?”牧师回答:“是的!” 于是,咨询师说:“我现在请你和你妻子给你们一个挑战。什么挑战呢?就是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当你们想到这个儿子时,都要祝福他,而不是想到他的不好之处。我要你们祷告,求上天赐福给他。当你们一说起儿子时,我要你们记得他好的一面,只说他的好话。 ” 牧师回家后,把这事告诉太太,他们同意这咨询师的意见,也愿意这么做。当他们为这儿子祷告时,他们求上天赐福予他;当他们谈起儿子时,他们尝试着记起并谈论儿子的优点。从此,他们每天都持续这么做。大约到了第十天,牧师正在书房念书,电话响了。是的,电话的另一端竟然是那位儿子! 儿子说:“爸爸,我真的不确定为何我会打电话给你,我只想告诉你过去一个多星期,我一直想到你和妈妈,还有我们的其他家人,所以我心里很想打电话给你,看看你们最近还好不好。” 这位父亲激动的说:“儿子啊!我真的很高兴你打电话来。” 他们在电话中聊了几分钟,然后父亲问:“我不知道你心里怎么想,但周六我们要不要一起吃个午餐呀?”儿子欣然答应。 周末午餐时间,这对父子见面了。这位儿子穿着很破旧的衣服,留着一头又乱又长的头发。过去,父亲肯定会严厉苛责儿子,然而这次,父亲以接纳的态度面对儿子,在心里祝福他。他问儿子问题后,他就听儿子的回答。儿子说到一些对的地方,他给予肯定。 午餐约会快结束时,儿子望着父亲说:“爸爸!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不过我很享受今天和你在一起的这段时间。” 父亲回应说:“儿子,我也很享受和你在一起啊!” 儿子说:“嗯!爸爸,我想今晚在家里过夜好吗?就今晚而已,我想看看妈妈和家人,还有我那张旧旧的床。” 父亲说:“当然可以啊!我们很高兴你能和我们在一起。” 那一整天,父亲心里惊觉,当他停止诅咒儿子,而以祝福代之时,情况就有了如此极大的改变。 那天晚上,当儿子躺在他自己的床上时,父亲来到儿子房间,坐下来对儿子说:“孩子,过去这么多年来我对你很不好,你愿意原谅我吗?” 儿子说:“爸爸,我当然原谅你啊!”然后他就拥抱了他父亲,他们父子的关系从此开始和好。 然而,他们和好的关系真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是从这对父母开始为儿子祝福时开始的。 我不是很理解这是什么原因,但当我们愿意祝福他人而不再咒诅他们时,上天也会看重我们的祝福。我们种的是什么就收成什么。如果我们撒下咒诅的种子,我们就收咒诅;若我们撒下祝福的种子,我们的收成就是祝福。 回到生活中,故事里的“诅咒”究竟是指什么呢? ◆ ◆

Read more

最能让孩子感到幸福的 5 件事

幸福是什么呢? 美国加州大学心理学系教授柳博米尔斯基(SonjaLyubomirsky) 曾做过这样一个调查活动,收到最多的答案就是,一家人快乐地生活在一起,用心陪伴孩子的时候。当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在一起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幸福就真实存在。 确实如此,我们在剑桥的跨国研究表明,相比赚更多的钱、取得更高的成就,家庭关系融洽更能让我们感受到幸福。 研究还发现,下面简单的五件事会让孩子(和家人)感到很多的幸福,而每个家长都可以做到。你,为你的孩子做到了吗? 1、和孩子一起睡! 陪孩子一起睡,最大的好处,就是给他们安全感,因为他睁开眼睛就能看到熟悉的面孔,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注。当孩子知道他可以依靠父母,可以在真爱中长大时,他的心里自然是幸福的。 2、和家人一起吃饭! 美国很多大型研究表示,家人聚餐时间能显著提高孩子的人生幸福感以及在校学习表现,并显著提高孩子心理健康。当我们坚持按照计划一起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这件事情就会变成一种仪式。坚持仪式的好处,就是让感情深入到内心深处,让幸福持久,而吃饭就是一种最简单的仪式。 3、玩一些简单的家庭游戏! 家庭游戏,就是有爸爸、妈妈(还可以有其他家庭成员)和孩子一起玩。可以是堆积木,可以是一起舞蹈,可以是躲猫猫,也可以是一起蹦跳…… 好的家庭游戏设计,让孩子更聪明,也更擅于社交! 4、和孩子一起看一本书! 你可以把孩子怀抱在胸前,在温馨的读书时间里,和孩子一起成长。最适合的时间是睡觉之前。 5、和孩子一起享受无所事事的时光! 无所事事的亲子时光就是很多时候被大人看起来无聊透顶的、但孩子却沉浸其中的时间。比如,孩子在反复搭几块积木、推倒,再搭起来;或者只是研究一块布头,就研究半天;再或者,只是玩水,从一只盆子把水舀到另外一只盆子里。还有时候,是什么也不做,孩子就腻歪在你旁边,爬一爬,坐一坐,离开一会儿,又在你身边腻歪上一会儿。 千万别小看了这些看起来平淡无奇的时间。孩子们就是在貌似无意义的动作中认识世界、建构自我。这种琐细时光,还会给孩子提供安全感的滋养:爸妈就在我身边,他们允许我去探索,我可以走的稍微远点,但不担心有危险,因为我知道爸妈就在我身后。 如果太忙,那么请你至少把周末的时间留给孩子。让孩子知道,在爸妈眼里,他是多么重要,他是多么可爱,这让他有很好的自我认同感,而对自己满意的感觉,其实就是一种幸福。 你会发现,当你用心陪伴孩子的时候,当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在一起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幸福就是真实存在的。这个时候,大人的幸福和孩子的幸福是可以完全融合的,可以用心灵去感受到的。原来,幸福可以如此简单! 幸福感是可以延续的,如果孩子童年时就能够拥有幸福感,并习得一些获取幸福的方法,那么,在多年后,孩子独立了,也有足够的心理能量来延续幸福。 图:pixabay.com

Read more

教育是激励而不是灌输

做教师的那段日子,接触了很多孩子,碰到了很多问题。 这些孩子大多家庭环境优越,有的父母资产过亿,有的父母是高级知识分子,父母大多都很优秀,可是他们的孩子却让自己束手无策。究竟是要严格管理还是靠独立自主,我想这是中国家长大多采取的两种方式。 案例1: 12岁,男生,父亲建筑师,有良好的教育背景,高级知识分子,母亲家庭主妇,也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在家教育孩子。母亲对孩子管理很严格,做作业不定期检查,按时作息,家教良好,父亲有时间也亲自辅导孩子的作业,一个建筑师辅导小学生作业,说明老爸是下了很大功夫的。可就是这样的孩子来跟我上数学课,眼神空洞无光,没精打采,数学测试几乎都是不及格。后来观察聊天中发现,孩子对来上数学辅导班意见很大,认为剥夺了玩乐的时间,所以上课永远是应付的,考试也是。但是孩子又不明说,只是消极的去学习。 其实青少年时期,小孩无非是想有自己的想法,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存在感。他的父母在管理的时候没有给他留下空间,他们认为任何事情都是父母是对的,孩子还小,不懂事。不用理会他的想法,时间久了孩子认为,既然反驳是无用的,你说什么就是什么,我照做就是,但绝对不会用心。 后来我让心理辅导老师去和他谈,谈什么我不知道。我上课时,告诉他,在课堂上我们的地位是平等的,我是介绍知识,不是教授知识,是横向的而不是纵向的,如果你有更好的想法你可以提出来,可以说服我,如果你做不到就得听我的。 后来发现小孩居然主动和我讨论问题了,也去找题目和我研究,后来他甚至跟我说:“我弟弟真不懂事,叫他写完作业再去玩,就是说不听。”我惊讶于他的进步,成绩已经不必说,关键他从消极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做人方面也知道要教育弟弟学好。 案例2: 男生16岁,我接手时,数学20分,典型上课睡觉,放学上网的人,但是这个案例有特殊。父母都是高中文化水平,但是从事食品行业,全城市都有他们家的面包店,用了约15年时间资产上千万。 13岁那年,父母认为在小县城的教育不好,便将他一个人送入大城市学习,但是13岁,一个人跑到另一个城市生活,这是一个挑战。更多家长认为这是一个好主意,认为这能磨练一个人的意志,能更快成长,事实上这是不是一个好办法。 年纪小,父母不在身边,放学以后回到家满是孤独感,没有精神寄托,只好以网吧为家,把网友当朋友,成绩自然一落千丈。 后来父母觉察到问题,让班主任特殊照顾,减少生活费,但是已经很难挽回。 后来通过交谈,我发现这个小孩不是不懂事的人,想回头无奈路走的太远,陷入网络世界太深无法自拔。 我跟他讲了一个道理:“初中只是人生的开始,即使高中即使大学其实也是开始,只要想回头就没有回不了的头,我们可以从头再来。” 开始我告诉他,学会忍受孤独是男人成长的第一步,你要先习惯孤独,然后你就会慢慢摆脱网络。 第二步,要有所寄托,虽然成绩不能代表一切,但是应当成为一个男生追求,有荣誉感,是你成长的第二步。 慢慢地,他又重新拿起了课本,真的从头开始,起初还是很艰难的,昔日的朋友嘲笑他假正经,很多东西都看不懂,还好坚持下来,虽然中间有过放弃。最后的中考因为基础差,没能取得预想到的成绩,但是三个月艰苦复习最终让他戒掉了网瘾。 上面的两个例子都有一个问题,忽视了孩子的想法,如果多些沟通和交流结果会好些,严格的教育传统,这个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也有人说教育扼杀天性,提倡开放式管理。事实上,我们即使给孩子讲很多道理,他也有可能不明白,有些事情是需要经历才知道,才会明白。 总是给孩子讲大道理有时不会奏效的,有时还会有些歪理反驳你,但是换个方式,把自上而下的纵向教育换成平等相待的横向交流;告诉他,当你做到这些时,你才是真的成长,而不是固执地认为自己就是对的是长大。 教育是激励而不是灌输! 文/苏敏 图来自:google.com

Read more

孩子长个儿正当时,这5类食物绝对不能碰!

最近,有妈妈咨询,说小孩吃了果冻后是否真的会引发窒息?其实,家长这样的“恐慌”并不是小题大作。仅在今年,小编就不止一次在微博上看到孩子因食用果冻而导致窒息的意外事故…… 当孩子3岁以后,户外活动增多,见到各种花花绿绿零食的机会也就相应多了,孩子见了容易迈不开腿。而现实情况是,很多食物中仍潜在不小的危险性:例如除了高热量、高脂肪之外没有任何营养价值;其中添加的香精、色素以及重糖重油的口味也对孩子的健康有害无益。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当下哪些不提倡食用或者不宜多食的食物,以供家长提防: “高度警惕”类 这一类食物中,首当其冲的是果冻。它除了有引发窒息的危险,由于果冻里添加剂过多,还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和智力健康。另外,坚果类食物也要引起父母格外警惕,如开心果、杏仁等,由于这类食物颗粒大、圆,孩子不慎整粒吞咽,极易呛入气管造成窒息。 “能不吃尽量不吃”类 方便面,如没有特殊情况,能不吃尽量不要吃。国产大部分方便面中含有对人体不利的多种食用色素以及防腐剂等,常吃会造成孩子营养失衡,甚至影响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 其次,冷饮也是越少吃越健康,除了添加剂的问题之外,孩子的胃肠对冷的刺激比较敏感,吃了较多冷饮还会使口腔、胃黏膜的血管剧烈收缩,影响局部血液供给和胃液分泌,引发腹痛、腹泻和食欲降低等疾病。 另外,还有油煎炸食品,虽气味好,味道香,但不易消化,容易破坏孩子稚嫩的口腔黏膜。 “糖衣炮弹”类 孩子对糖果类食品是毫无抵抗力的!虽然部分增加营养素的糖果,如奶糖、果饴糖等,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还是有益的,但是过量则会对孩子的健康造成多种危害:首先会影响食欲,孩子到了吃饭时间不想吃饭,长此下去,孩子就得不到生长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极易造成营养不良;其次吃糖过多会给口腔内的乳酸杆菌提供有利的活动条件,便于它们把糖发酵而产生酸,而酸又会促进龋齿的形成。因此,糖果类食品孩子隔几天可以吃一次,但平时不宜多食。 “不宜多食”类 1、食盐:盐不可或缺,但孩子的饮食要以清淡为主,不能加盐过多,而且最好用低钠盐。原因在于幼儿的肾脏还没有发育完全,如果在饮食中加盐过多,就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对孩子的肾功能造成损害。而且,食盐的钠离子能够促进钾离子的排出,吃盐过多,会造成钾离子的流失,使孩子出现疲劳、倦怠和嗜睡等症状。建议1~6岁的孩子每天食用食盐的量不应超过2克。让孩子从小习惯食用清淡口味的饮食,对他的未来健康非常有益,可以预防高血压、冠心病、肾脏病等疾病的发生。 2、动物脂肪:动物脂肪消化所需的时间较长,在胃内停留时间久,吃后容易产生饱食感,过多进食脂肪,会影响其他营养食品的进食量。高脂肪饮食会影响钙的吸收,因为脂肪消化后与钙形成不溶性的脂酸钙,从而阻止钙的吸收,日久造成缺钙。脂肪摄入过多,血中胆固醇与甘油三酯含量增高,这两种物质是形成动脉硬化,导致冠心病、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的“元凶”。另外,脂肪进食过多,可使脂肪细胞体积增大、数量多而使孩子过分肥胖,从而心脏的负担会增加,两足负重也增加,容易形成扁平足(平底脚)。 “绝不能吃”类 很多家庭有剩菜剩饭的习惯,这对孩子健康不利。隔夜饭菜会产生亚硝酸,进入人体后转化为致癌性很强的物质,因此不但是孩子,大人也不要吃,吃不完就倒掉。此外,烟熏盐腌食品孩子亦不宜食用,这类食物在制作过程中会产生强致癌物,多吃这类食物,孩子成年后患癌症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所以从小不宜多吃。 图来自:stocksnap.io

Read more

告诉孩子,这就是贵族精神!(深度好文)

教育不分贵贱,之所以叫做“贵族精神”完全是我那贵族朋友给我的教育锦囊而命名。个人觉得非常有道理,想分享给跟我一样 希望自己子女们拥有真正的人生“财富”的爸爸妈妈们。 1。做哪些事情可以提升生活品质? ——能独立生存 2。孩子,你一定要学会开车。这与身份地位无关。这样在任何时候,你都可以拔腿去往任何你想去的地方,不求任何人。 ——自由 3。孩子,你一定要上大学,正规的大学。这与学历无关。人生中需要经历这几年,无拘无束又能染上书香的生活。 —— 一旦走进社会,就进入了市场 4。孩子,你知道吗?足迹有多远,心就有多宽。心宽,你才会快乐。万一走不远,让书籍带你走。 ——拓宽自己的视野,借助知识的视野 5。如果世界上仅剩两碗水,一碗用来喝,一碗要用来洗干净你的脸和内衣裤。 ——自尊与贫富无关 6。天塌下来都不要哭,也不要抱怨。那样只能让爱你的人更心痛,恨你的人更得意。 ——平静地承受命运,爱你的人自会关心 7。就算吃酱油拌饭,也要铺上干净的餐巾,优雅地坐着。把简陋的生活过得很讲究。 ——风度与境遇无关 8。去远方的时候,除了相机,记得带上纸笔。风景是相同的,看风景的心情永不重复。 ——要学会聆听自己的内心,会表达自己的情感 9。 一定要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哪怕只有5平米。它可以让你在和爱人吵架赌气出走的时候,不至于流落街头,遇到坏人。更重要的是,在你浮躁的时候,有个地方让你静下来,给自己的心一个安放的角落。 ——独立人格 10。小孩的时候要有见识,长大的时候要有经历,你才会有个精致的人生! ——读别人的经历,找自己的经历 11。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做一个善良的人。请记住,拥有善良,会让你成为最受上天眷顾的人。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