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将是我人生里最大的一场表演——第一次在TED会议的主舞台上亮相——我已经扔掉了七个版本的草稿。为了寻找一个新的方向,我向同事和朋友征询了意见。 「最重要的事,」我问到的第一个人说,「是做你自己。」接下来六个人也给出了同样的建议。 我们处在一个讲求真实的年代,「做自己」是我们在生活、爱情和职业中收到的最典型的建议。真实意味着消除你内心坚信的东西和你向外界展露的东西之间的差距。就像休斯顿大学研究教授布勒内·布朗(Brené Brown)定义的,真实是「暴露真我这样一种选择」。 我们想过真实的人生,嫁给真实可信的伴侣,为真实可信的老板工作,选出一位真实可信的总统。在大学毕业演讲中,「真实面对自己」是最常见的主题之一(排在「开阔视野」的后面,「永不放弃」的前面)。 「我当然不知道做真实的自己或许可以让一个人像我一样变得这么富有,」几年前奥普拉·温弗瑞(Oprah Winfrey)曾这样开玩笑地讲道。 「如果我知道的话,在更早以前我就试着去做了。」 但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做自己」实际上是个糟糕的建议。 容我此刻直言:没人想看到你真正的自我。我们都有我们觉得对自己的人生非常重要的思想和感觉,但这些东西最好还是留在心里。 十年前,作家A·J·雅各布(A. J. Jacobs)花了几周时间试着保持完全的真实。他对一位编辑说,如果他是单身,就会设法和她上床。他告诉自己的保姆,如果妻子与自己分手,他会很乐意和她约会。他告知一个朋友5岁的女儿,她手里的甲壳虫不是睡着了,而是死了。他告诉他的岳父岳母,他们的谈话颇为乏味。你可以想像他的实验结果如何。 「欺骗令我们的世界运转,」他总结道。 「没有了谎言,婚姻会破裂,员工会被解雇,自我会崩塌,政府会垮台。」 你在多大程度上追求真实,取决于一种被称为自我监察的人格特质。如果你有很高的自我监察度,你会不停地审视周围的环境,寻找社交提示,进行相应地调整。你讨厌社交上的尴尬,非常想避免冒犯任何人。 但如果你是一个自我监察度比较低的人,你会更多地会听从内心的指引,而不管周边的环境。一项引人入胜的研究显示,当一盘牛排摆在眼前时,拥有高自我监察度的人会先品尝一下,然后决定是否再撒盐,而自我监察度低的人则会直接先撒盐。如同心理学家布莱恩·利特尔(Brian Little)所解释的,「就好像自我监察度低的人十分清楚自己的咸淡口味。」 自我监察度低的人指责自我监察度高的人见风使舵和虚伪。他们没错,的确存在适用真实的时间和地点。一些初步的研究显示,自我监察度低往往婚姻更幸福,离婚几率更低。对你的浪漫伴侣而言,表里如一可能会带来更真诚的关系(除非你像A·J·雅各布那样)。 但在我们生活的其他方面,太真实往往会令你付出代价。自我监察度高的人升迁更快,可以获得更高的地位,部分原因在于他们更关心自己的声誉。尽管这似乎奖励了自我鼓吹的欺诈者,但这些高自我监察人群的确花了更多时间弄清楚他人的需求,并去帮助他们。就2.3万多名员工的136种研究进行的一项综合分析显示,高度自我监察的人收获的评价要高出许多,也更有可能被晋升至领导岗位。 有趣的是,女性的自我监察度常常低于男性。这或许是因为她们面对着更多的文化压力去表达自身的感受。不幸的是,这可能会让她们面临被看成性格脆弱或行事不专业的风险。当辛西娅·达纳赫(Cynthia Danaher)被提拔为惠普(Hewlett-Packard)旗下某公司总经理的时候,她向手下的5300名员工宣布,这是一项「可怕的」工作,「我需要你们的帮助」。她很真实,于是她的团队从一开始就对她失去了信心。一些研究者甚至表示,低自我监察度可能会对女性发展造成有害影响。 不过,就连自我监察度高的人,也有可能因为信奉真实而吃苦头。因为其前提是:存在一个真实的自我,一块构建个性的基石,它是我们的信念和能力的结合体。正如心理学者卡罗尔·徳韦克(CarolDweck)长期以来证明的那样,全然相信存在一个固定的自我,会对成长构成干扰。 如果孩子认为能力是固定的,那他们遇到失败就会放弃;如果经理人认为才干是固定的,那他们就无法好好培训员工。 「当我们想要改进为人处事的方式时,一种清晰而又坚定的自我感相当于指南针,可以帮助我们做出选择,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组织行为学教授埃米尼亚·伊巴拉(Herminia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