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事的孩子,最可怜

[01] 我侄子今年八岁。暑假在我家住,因为受综艺节目和同学的影响,他很想去体验一下玻璃栈桥。 我告诉他,只要他在一个月内,认真地把暑假作业做完,且保证85%以上的正确率。我就带他去。我的要求很明确,怕他耍小花招。 侄子的学习成绩一般般,要达到高正确率,必须很仔细很认真地去做每一个题。那一阵他电视也不看,iPad也不玩,起床后就认真写作业。每一个题都做得工工整整,无刺可挑。他似乎生怕我会以其它理由取消这次的计划。 这一切在表姐的孩子来我家后被打破了。在饭桌上表侄儿听说了我们的“玻璃栈道约定”,就嚷着要妈妈带他去。表姐告诉他,想去的话就要像弟弟一样认真完成作业,作业做好了我就带你去。 表侄一听就不高兴了,直接把筷子拍在桌上。他马上整个人躺到地板上,哭着滚来滚去,嚷着就是要去玻璃栈桥,就是要去,马上就去。任我们怎么劝都无动于衷,他一边蹬腿,一边哀嚎。表妹无奈,只好答应带他去,明天就去,作业先不写。 侄子看到这些,默默地走进了自己的房间。过一会儿我进去的时候,发现他正坐在床头伤心地哭泣。 那一刻他虽然没说什么,但我懂他伤心的原因。因为我从小也是一个试图以懂事来讨好成人世界的孩子,我明白他那一刻的委屈和嫉妒。 会哭的孩子有糖吃,而懂事的孩子只能认真完成任务,遵守规则,用完美的表现来争取糖。 他们压抑自己的欲望,小心翼翼地去讨好大人,却完全没有哭闹的孩子“嚷一下”效果好。 懂事的孩子,总是乖得让人心疼。 [02] 我小的时候,就是父母眼里懂事的孩子。我总是体谅他们的难处,很少向他们要求买学习用品之外的东西。 我记得我在初中的时候,看上了一款CD随身听。每次放假我都会在商店门口去看它几眼。因为它被锁在柜台里,我扒在那里看的话,热情的柜员走过来提议我试一下效果。 我已经试过一次了,当戴上耳机,按下播放键后,悦耳的音乐迅速在耳膜上倾泻下来,我整个人震撼地久久不能自已。当时我多么想把它拿走,抱着它躺在床上听个天翻地覆。可是我没有钱,我只好恋恋不舍地放下它,告诉店员我不喜欢,我再看看。店员只好把CD、耳机取下来,各自放回原位,眼神里满是鄙夷和不耐烦。 店员的情绪让我很尴尬。自那以后,每次我惦记它的时候,都会佯装在店门口等人,四处张望,漫不经心地瞟CD机两眼,来望梅止渴。 我当时那么想要得到它,但我从来没有跟爸妈讲过。因为那并不是一个上学的孩子的应该拥有的东西,而且价格略贵,身边也没有几个小伙伴有。甚至来说,爸妈都没听说过这种东西,我觉得我没有理由增加他们的负担。 但理智压制不住渴望,我做梦都想得到它。想凭零花钱买到它,基本不可能,那一阵我每天都过得很失落。 如果有重来一次的机会,我一定会跟爸爸讲,帮我实现这个愿望好不好。乖了那么多年,我可从来没有提过别的过分的要求。 可是没有讲就是没有讲,一个懂事的孩子总是这样过分的“善解人意”,不敢去索取既不名正言顺又非理所应当的东西。 [03] 后来我想到一个方法,攒压岁钱去买。以前的压岁钱都是我主动上交的,那一年我想拒为己有。大几百块钱揣在兜里,眼看就要开学了,我就可以奔着我的CD随身听而去了。可是,一个记性好的妈妈打破了我的所有计划。 她提出了一个“替我保管”的方案,将我的所有“资产”没收了,把钱掏出来的时候,我的心在滴血。 那一刻,我想过,如果我撒着泼儿打死也不交,妈妈也会拿我没办法,顶多会感觉到有点失望而已。可是我做不出来,我乖乖地把带着体温的压岁钱掏出来,还装作毫不在意的样子。 我就是一直都这么省心。

Read more

好脾气,是你社交的最佳服饰!

人生最失败的,就是让自己做了情绪的奴隶。 脾气不好,有什么危害: 脾气不和而感情破裂,情绪动荡而社交失败,肝气郁结而身形憔悴……坏脾气,始终损人且不利己。 那些脾气暴烈的人,做事也焦急败坏,于是越燥动事情越败坏,事情越败坏,脾气越大……这简直是一个恐怖至极的死循环状态。 事到如今,无论是与他人相处还是关乎自己的健康,脾气的好坏,值得引起你的注意。 有多少事坏在脾气上 少年林则徐虽然勤奋好学、才思敏捷,但就是脾气过于急躁,经常因一两句不遂心愿的话便怒火中烧。父亲林宾日因此给他讲了个故事: 两个大汉扭送了一名年轻人去官府,控告他是个十恶不赦的不孝之子。判官性子耿直而急躁,一怒之下,不容分说便命人打了年轻人五十大板。退堂时,一位老太拄着拐杖闯上堂来,哭哭啼啼地说:“请大人救救我们吧!刚才有两个强盗溜进我家偷牛,被我儿子发现,想把他们扭送官府,不料,反被强盗捆走了。” 判官这才知道自己的脾气被人利用了。 林则徐当下恍然大悟,后来他还在书房醒目处挂起了亲笔书写的横匾“制怒”。 自信的人,无需用脾气表达自己 民国时期的宋氏三姐妹,各领风骚。独宋美龄一人,最善控制情绪。 因为丘吉尔不赞成中国为四强之一的观点,宋美龄一直对丘有所不满,一次,宋美龄陪同蒋介石参加开罗会议,她和丘吉尔不可避免地会面,两人有一段经典对话: 丘吉尔说:“委员长夫人,在你印象里,我是一个很坏的老头子吧?”宋美龄没有回答“是”或“不是”,而是睿智地反问丘:“请问首相您自己怎么看?” 丘吉尔说:“我认为自己不是个坏人。”她顺势回答:“那就好。” 后来蒋介石特地把这段对话记在了日记里,对比起自己暴躁的脾气,他对夫人宋美龄的外交智慧赞叹不已,夸她既不违反外交礼仪,也不违背自己内心。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见一些经意抑或不经意惹得自己恼羞成怒的人,此时,懂得克制自己情绪的人,不但让事情得到更好的解决,而且内心也不会因此埋下一个苦梗。 脾气差,往往是因为无能 杜月笙曾说:“头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气;末等人,没本事,大脾气。” 成大事者,内心成熟,懂得克制自己的情绪,因为他们内心很清楚:发脾气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更加困扰自己,使事情恶化。 杜月笙的传奇之处,并不在于他如何缔造了自己的地位,而在于他不是读书人出身,却有着一种温文儒雅、宽仁厚德的神态,也正因为这种能包容三教九流的本事,不是意气用事,才不愧做到了他嘴中的头等人。 反观那些脾气差的人,一旦不遂心愿,便只会处在暴怒状态,胡乱指责,这岂不是种用自己的错误来惩罚自己的愚蠢做法? 好脾气是一个人在社交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  好脾气的人,活得不累,并且,和脾气好的人相处,非常舒服。 因为这种人不计较,更不会记仇,他们也更容易获得别人的认可与信任,正如法国作家都德所说:“好脾气是一个人在社交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拥有好脾气的人,才拥有更为自信的心态在这个社会上立足下来。 如佛家之言曰:“怒者,心之奴。”拆开“怒”字一看,上为奴,下为心,一个无法控制住自身怒气的人,只怕多是做了心绪的奴隶,事事处处都能给他造成困扰,又谈何自信。

Read more

如何应对那个“总是喜欢否定你的人”

Lisa最近很不爽。因为单位人事变动,Lisa迎来了一位新领导。 工作两年来,Lisa在工作上尽职尽责。老领导所交办的事情,她总是尽全力去完成。在各种公开场合,老领导总是把Lisa作为先进典型进行夸奖。 在老领导的眼中,Lisa是标准的三好员工。 然而,老领导的调任,仿佛要带走了Lisa身上的所有荣耀和光环。新领导上任之后,无论Lisa多么努力的表现自己,新领导对Lisa始终不冷不热。 更令Lisa感到痛苦的是,新领导好像总是喜欢通过频繁的否定Lisa,来树立自己的权威。一会儿批评Lisa在工作当中不注意一些小的细节,一会儿又指出了她在业务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心理学当中,有一个挫折-攻击理论。该理论认为,挫折总会导致某种形式的攻击行为。 受到频繁否定之后的Lisa,在情绪上波动很大。一向做事稳重的她,开始做出一些低情商的举动来。 例如,在部门的例会上,Lisa开始公开和领导唱反调;领导在微信群里通知消息的时候,Lisa经常装作看不见,很少主动回复。除此之外,Lisa还经常会在背地里说领导的坏话,将领导妖魔化。 恩,你没看错,Lisa正在选择通过一种低情商的应对方式,来葬送自己的职业前程。 ******** 其实,Lisa的问题所在,就是她不知道在面对别人频繁否定的时候,应该采用哪种高情商的方式去应对。 这个问题其实挺具有典型性的。因为在职场上,总有一些人的身上会带有一种喜欢否定他人的倾向。 喜欢否定别人的人,往往具有一种完美主义的人格特质,他们总能快速定位对方身上的不完美之处,然后进行否定。 如果深入分析的话,你还会发现,那些喜欢否定别人的人,往往成长于一种权威式的家庭教育氛围当中,他们的父母往往都比较严厉,喜欢否定自己的孩子。 虽然上述这些分析,不能马上帮你去解决现实中的一些问题,但明白其中的一些道理,会让你下一次面对一个喜欢否定你的人的时候,心里感到好受一些。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面对别人否定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找机会进行反击,进而发泄自己的消极情绪。 但是,这种想法和做法,不仅会让你让工作环境充满了负能量,消耗掉你大部分的工作热情。更加重要的是,整天盘算着怎么去复仇,会浪费你大量的宝贵时间。 要知道,时间可是最宝贵的资源。同样的时间,我们用来提升自己,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但是如果用在如何对付另外一个人身上,那么你就会亏大了,因为这将会构成一笔巨大的沉没成本。 其实,有谁不想在职场上能够遇到一位懂得欣赏自己的人?如果碰到了,那就好好珍惜吧。如果没有碰到,就把这当成是磨练自己情商的绝佳机会吧。 ********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面对别人的频繁否定,情商高的做法应该是什么? 第一,告诉自己——也许对方并不是在仅仅针对你。 我曾经有一个朋友,在和她沟通的过程中,我总是感觉特别吃力,因为她特别喜欢否定人。她的口头禅就是:“可是…”。 每次受到她的否定之后,我都会感觉很生气。于是,我总喜欢去和她辩论。但是,这种辩论往往会使我更加生气。后来,我忽然发现了一个真相,这个发现让我如释重负:就是那个喜欢否定我的朋友,她也会频繁去否定其他的人。 当下一次有人否定你的时候,不妨告诉自己:“也许这个人并不是在仅仅针对我,这只是他的一种固定行为模式而已。”

Read more

大学生感到迷茫时,怎么办?

大学生身边总是有不少的同学在抱怨,为什么我们这个专业的同学要上这种毫不相干的课程?为什么有的人我们认为她各方面还没自己强,却能够当上了班干,进入了选拔严格的社团,而自己却总是一事无成?为什么自己在大学里还找不到女朋友?我们来读大学究竟是为了读什么?读大学真的会是更好的出路吗,为什么很多人大学毕业了还是找不到工作??很多同学为此而感到迷茫,找不到自己的方向。 1.明白自己的需要。 很多大学生之所以颓废和迷茫,是因为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由于缺少社会的历练,做事比较浮躁。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但来了大学,大家最基本的出发点都是一样的,学习知识,锻炼能力,为将来激烈的工作中能够靠自己拥有一席之地。这是我们最基本的需要。当然,这也是因人而异,只有找到自己之所需,才是走出迷茫的第一步。 2.给自己的一个合理的目标。 既然已经知道了自己缺少些什么,那么,就要敢于去寻回它。这时候,你可以给自己一个合理的目标,这个目标不用特别长远,可以是一个短期的目标,比如第二天我要在6点起床学习,今天之内一定要完成今天的作业。这样,积少成多,会慢慢地改变你的习惯,渐渐地,你会发现,原来自己也不是特别堕落嘛。 3.要耐得住寂寞。 很多男生(尤其是在理工大学)都想着在大学里能够邂逅生命里的那个“她”,可是命运却没有这样安排的打算。于是,这些人也渐渐放弃了希望,开始成为宅男,以某丝自居。可是,你为什么不想想学校里单身的又不止你一个,而是数不胜数。为什么他人能够坚持做一个学霸,做着让人惊叹的事。而自己却沦为了一无是处的平凡人。一个成功的人,总是耐得住寂寞的人,他能够克服身边的诱惑,节制自己的欲望,走向成功。何不想想,现在你在大学里努力四年,将来定能抱得美人归。 4.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也许你在某些方面确实比不上别人,但是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这点就是极大的鼓舞。给自己一点信心,你会发现你的闪光点是多么地耀眼。平时也要多和同学们、老师们接触了解,这样,你会学到很多自己不知道的东西的。也不用太过于表现自己,机会总是有的。要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5.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很多大学生都在为将来的工作而烦恼。其实,不管你现在就读于什么专业,就业形势是好是坏,找一个工作并不是你的最终目的,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应该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事业,一个自己热爱的乐此不疲并终身为之奋斗的事业!有多少同学能够真正了解自己,看清自己并思考过自己活了这20多年是为了什么?这就是为什么这么多中国大学生迷茫的根本原因!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要走出迷茫,为了将来能够有一份自己热爱的乐此不彼的事业而努力奋斗。 6.我们要有一颗坚持信念的心。 有的时候累了,也可以停下来休息一下,听听歌,跑跑步,看看电影,好好放松一下自己,这样的劳逸结合,才能让我们到达成功的彼岸。 听下歌手陈奕迅的很多歌挺不错的,,可以细细品味,比如《浮夸》、《明年今日》、《苦瓜》、《与我常在》、《一丝不挂》、《人来人往》、《最佳损友》等等,能够触动我们心弦的,就是一首好歌,值得我们反复地播放,给自己听正能量的歌。 资料来自:摇滚歌手 图来自:pixabay.com

Read more

你的人生旺不旺,取决于这件事

我有次做头发,做到差点崩溃。 在我们小区门口的理发店,我晚上七点去的,想着烫染一下,顶多仨小时。谁料一入发屋深似海,活活折腾到了夜里一点。 因为理发师姑娘太太太认真了。 我说先稍微修下发型就好,她不干,说必须修剪到位,不加钱。然后隆重地修了半小时。 接着各种卷,各种药水,各种洗晾蒸。 进行到一半时,我眼睁睁看着其他客人都走了,其他理发师也都走了,预感到不妙,开始恳请她缩水一下服务——少弄几个杠呗,少蒸五分钟呗,差不多就行啦…… 她不同意。一分钟都不肯少。 到十二点多,我们俩的话题基本干涸了,店里循环播放的每首情歌我都会唱了,我困成了渣,她还非要免费给我加做个营养。 我拗不过她,只好做。 期间她老公几次打电话催她回家。她一遍遍解释:还没做完,快了快了,是个女客人…… 我还得伸着头帮她证明:就是我啊。 那天我回到家已经一点多,老公半梦半醒中问:怎么才回来? 我疲惫地说,理发师敬业得令人发指,以后再也不去她家了。 当然,这想法很快就变了。 因为那是我做过的最好看的一次头发。时间越长越好看。 现在那姑娘已经成了我的御用理发师,我每次做头发必去找她,而她也从没让我失望过。 她的店生意特别好,隔壁家冷冷清清时,她家总有客人在排队。 我有次问她什么时候是淡季。她傲娇一笑:我这里每天都是旺季。 估计隔壁理发店老板听到这话,一定很想揍她吧。 可人家没拉没抢,为什么客人就自动上门排队送钱? 因为人家值得托付啊。 ******** 我做杂志主编时,有次广告部总监接了个房产广告,需要找记者给对方公司老总写专访。 我想安排小黄去。广告总监大力反对,说不行,上次让她采访X总,出来的稿子是一坨屎,害我们差点丢单。 我说当时小黄不是正失恋嘛,天天哭,没心思工作,其实人家挺才华横溢的,你看她后来写的专访,都很强大。

Read more

从做饭看一个男人的人品

吃饭,是每个人都有体会的日常习惯,做饭,是每个家庭必须要做的家务事,从生活的细节里,往往能看出一个人的人品。婚姻更是如此,检验男人的人品看做饭就知道! 会做饭的男人有责任心 会不会做饭和愿不愿意是两码事,真正的好男人,即使刚开始不会做饭,他也会主动去学,这样的男人有很强的责任心,不会说空话,他不会把妻子当保姆。 会做饭的男人,会把对老婆的关心落实到生活的细节里。老婆生病、怀孕的时候准备,他会准备好可口的热菜,你没胃口的时候他变着法的做好吃的,而不会做饭的男人往往容易习惯驱使妻子,往往懒惰成性! 会做饭的男人会过日子 会理财会干活都算不得会过日子,真正会过日子的,一定是会做饭的男人。 因为他知道什么季节该吃什么菜,知道菜要怎么做最好吃。过年过节他会亲自做美味佳肴,既会做爽口的家常小炒,也能做香气四溢的西餐牛排,在一锅一瓢中就制造了浪漫。 反观那些鸡蛋都不会煎,粥都煮不好的男人,是不是别的家务也做不好还爱发牢骚爱和老婆吵架?因为日子都不会过,老婆哪有幸福可言? 会做饭的男人事业干得好 男人在外面干得好不好,看做饭也能知道。俗话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越有本事的男人,越懂得要先把家里的事做好! 他吃完饭会收拾干净厨房,出门会整理好形象,工作有条不紊,能把小事做好也能把大事干成,而那些做个饭把厨房整的乱七八糟的男人,出了外面也容易手忙脚乱,缺乏耐心。 会做饭的男人脾气好 男人要是会做饭,多半脾气也好,修养也不错! 因为做饭是很繁杂的事,择菜、刀工、火候、都有讲究,能把这些做好的,性子都温和有耐心,不会因为一点小麻烦就抱怨,他的心是细的、心态是宽的。 图/pixabay.com

Read more

夫妻生活一次几分钟最好!

❤夫妻生活一次几分钟最好!别不好意思看! 男人是位出租车司机,白天在外到处奔波,晚上回到家里已是疲惫不堪。偏偏女人一见他回来,总喜欢缠着他说个没完。而他,只是勉强地应上几声。 时间长了,女人渐渐地恼了,一如往常地买菜做饭,却很少理他,脾气开始变得暴躁。为他用完东西没有放回原处,为他回家后未能及时换鞋子,为他偶尔抽了一只烟……为了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女人常常对他大动肝火。这样的日子让他越来越郁闷,甚至有一种窒息的痛苦。他不懂,自己在外拼死拼活,不就是为了让她过得舒服一点吗?为什么她一点儿都不能理解自己呢? 有一天午休时,他和一位老司机聊天,说起自己对婚姻的失望。老司机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兄弟,以后回家无论多累,都要打起精神陪她聊聊天,不要多,十分钟就够了。” 那能有用吗?他半信半疑。那天下班回家后,尽管他依然很累,可他还是满脸笑容地喊了一句:“老婆,我回来了。”女人丛厨房里探出头,淡淡地回了一句:“回来了。”换好衣服,他没有向往常那样陷在沙发里,而是去了厨房:“老婆你辛苦了,我来吧。”“你会干什么?”女人不屑地问了一句,但还是随手丢给他一根葱:“剥好洗洗。”那一天,站在厨房里,他给女人讲着车队里的种种趣闻,讲着自己遇到的各种乘客,甚至还提到自己小时候的一些事情。女人一边应着,一边不停的炒菜。 晚餐桌上,女人难得往他的碗里夹了许多他爱吃的菜:“你跑车辛苦,多吃点儿。”一晚上,他们边吃边聊,他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舒畅。晚饭后,他刚要伸手去收拾碗筷,女人挡住了:“我来吧,你累了一天,好好歇歇。”女人端着碗筷去了厨房,哗哗的水声传了出来。与之相伴的,是久违了的女人的歌声。 也就是从那天起,他每天下班回家总是先陪女人聊天,给她打下手,听她说些单位里的大事小事。坚持一段时间后,他便发现,往往没聊上十分钟,女人便将他往厨房外赶:“跑了一天早就累坏了,快去歇歇吧。”更让他惊喜的是,她对他越来越体贴了。 爱她,那就用心地陪陪她,不要多,十分钟就够了。女人要的并不多,一个爱她,心里有她的老公,回来能和她说说关于他在外面的一切,仅此而已!不过分吧。男人们,你们有几个真正关心过你的女人啊?不要等她的心凉了,才说爱她。把心掏给了你,你却假装没看见,因为你不喜欢,有的人把你的心给掏了,你却假装不疼,因为你爱! 为了你,她拒绝了所有的人,回过头来却被你冷落! 如果有一天你能到我心里去,你一定会哭 因为那里面装的全是你; 如果有一天我能到你心里去,我也会哭, 因为那里面全是你对我的无所谓。 人心都是相对的,以心换真, 感情都是相互的,用心暖心。 衣服破了,可以缝。 人心碎了,只有疼。 一直对你好的,你视而不见。 时常和你聊的,你充耳不闻。 别让等待的心,等到无望。 别让想念的人,想到不想。 别拿感情不当感情, 总有一天你会知道什么叫绝情。 谁都不傻,总是敷衍,都会渐行渐远。 谁也不笨,没被看重,都要越来越淡。

Read more

养大的儿子成了客

“乡下养儿子是为养老,其实,我把儿子都养成别人家的儿子了,养成我家里的客。” 有一个朋友是做婚庆服务的,那天人手不够,找我帮忙。 婚礼过程中,我负责泡泡机,在司仪活跃婚礼现场的气氛时,赶在每一次掌声响起之前释放肥皂泡。所以,我坐在靠近婚礼舞台的宴席上,同新郎的亲戚一道进餐。 这对新人,是城里女儿乡下郎。新娘是本城人,新郎来自湖北乡下。宴席上的来宾,主要是女方亲友。其实,不用司仪介绍,从外貌特征和衣着来看,我也知道,坐在我旁边的就是新郎的来自乡下的父亲。 婚礼现场,总有那么一种热闹而又带着浪漫的气氛,但是,我感觉到,新郎的父亲似乎受到冷落。和各位来宾不相熟,又不了解城里的风俗人情,由于方言缘故,交流也不畅通,所以,他只在我们这一桌上频频举杯,邀请大家一道喝酒。到后来,只剩下我和新郎父亲相互之间敬酒。 新郎父亲知道我也来自乡下后,每次碰杯,都和我说很多话。他说,新郎的母亲晕车,家里也需要照看,她不能来参加孩子的婚礼,就他一个人来。 他憨厚地笑着说:“你看我今天是娶儿媳妇,我感觉我是嫁儿子。他们小两口,在这边,一年还能回几趟老家?以后,我和他妈在乡下,没什么大事情,也不会轻易开口让他们回家的,他们都有自己的生活。” “儿子养大了,我心里高兴。乡下养儿子是为养老,其实,我把儿子都养成别人家的儿子了,养成我家里的客。”老汉喝酒之后,指了指新郎说,“他从读高中开始,就常年住在学校里,后来读大学,又读了研究生,离家越来越远,在家的时间越来越少。他每次回家,我都感觉是客人来了。现在,又在外面成了家,回去得更少了,就更是客人了。” 新娘新郎来向老汉敬酒的时候,老汉已经醉了。 但我知道,纵使是把儿子养成客人,老汉还是打心眼里为儿子高兴,因为他刚刚说过,他还在努力把小儿子养成客人。 可怜天下父母心。 让我们一起分享出去吧! 图:pexels.com (摘自《南国都市报》)

Read more

生活是自己的,不是为了让别人觉得“好看”

这一生太短暂了,所以我很“自私”的想要让自己活得开心一点,而不是给别人看。最近热播的<爸爸去哪儿>里安吉的一句名言火了”人生的路要寄几走”,是的,人生的路要靠自己走,你选择什么样的路就会有什么样的生活。 大学的时候到北方读书,因为南方的口音很重,所以说出来的普通话和英文总是被同学舍友拿来说笑,有时候我还没开口就有人说:唉,你别说了,跟大山里出来的似的。大一下学期开始准备英语四级考试,我最担心的是听力部分于是每天带着耳机跟着录音一遍一遍的读,吃饭、走路甚至睡觉之前都在练,后来我是宿舍里听力部分得分最高的人。 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尤其是长大之后的生活,就如一个战场,到处都会有人梦想破灭。有的是破灭在自己手中,但我相信更多的是破灭在别人的眼中。可是,人终究是活在自己的选择里,哪怕再微小的努力,也会让自己的人生变得精彩一点。 不要将就现在的生活,也不要妒忌别人的成功,与其自艾自怜的感伤自己不幸不如积极奋斗。即使你可能会失败,可能会遭受别人的眼光,但那又怎样,人生是你自己的,与他人何干。 本篇文章取于《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共读第 09天 图 | wallcoo.net

Read more

聪明的父母,从不向孩子诉苦

01 什么样的父母是聪明的父母? 我陪你成长,却未必要求你伺我到老。我的努力不全是为了你,而是我们在一起的日子,你觉得高兴,我看着高兴,就已经足够。 我也是忽然想起这么一段话。 前些日子,遇到林冰以及她的母亲,突然觉得,父母就是孩子人生中的某一段轨道,一路高兴的日子,才能一路歌。 林冰是我的邻居,少年时代,很瘦很瘦。那些年,她的教室在我们楼下,路过的时候,她总坐在第一排,隔着讲台,我一直觉得老师是不容易看到她的。 林冰的瘦除了天生,也因为她家实在过得辛苦。 他的父亲是个环卫工人,母亲在街道企业打工。收入其实大概可以预估的,90年代末,这样的家庭,每个月的收入可能并没有到1000元。三个人住在附近砖瓦砌成的小房子里,最值钱的是一台小电视机,一家三口常常窝在那张小餐桌上吃饭,吃完饭抹干净了,林冰就开始把书本摊开写作业。 其实,只要没有经济和利益往来,没有人会过于在意别人家的生活,孩子与孩子之间更不会。林冰经常会和我们去对面的小花园里一起玩,然后一起去吃街头的油炸食品。油炸食品或许并不那么卫生,然而却是我们童年的心头好。 她可能没有别人想象的那么懂事,从来没有诸如“我父母活得很辛苦,我要省吃俭用”这样的话语,因为我们去买小零食,她也会跟着买。后来,她的母亲和我的母亲说,出门的时候,总会让林冰带着2元钱,不能让她在别的孩子面前失去了原有的快乐和自由。 后来,林冰告诉我,她现在才发现自己的不懂事,或许那时的5毛钱,对于母亲来说,可以买一碗上好的菜。林冰说,她知道自己小时候家里条件并不是很好,回头看,发现简直是贫寒。 02 一个孩子能不能快乐,很大程度上是由家长是否活得高兴决定的。没有一个背着千金重压的孩子,可以不觉辛苦不觉累;没有一个在怨声载道中成长的孩子,可以觉得生活可以是美好的。和父母在一起的日子,是孩子最直接、也最直观接触世界的方式,而这些,或许在许多年后,依旧植根在她的心里。 我一直觉得林冰的开朗来源于她的母亲的坚韧。我小时候有晨练的习惯,早上五六点,看到她的母亲沿街去一个个垃圾桶捡可乐瓶,等她醒来,她的母亲就已经捡完了一圈,放在她家的后院里,然后开始张罗着林冰的早餐。林冰的早餐并不差,和母亲说说笑笑的,母亲目送她出门后,开始骑着自行车去上班。 年少的时候,林冰成绩并不好,她是从上初中的时候,突飞猛进的。 但我从来没有看到她父母有任何情绪,考差了也没有很难过,考得优异乃至后来考上了市区最好的高中,也没有表现出特别的高兴,因为听他们一起吃饭传出的笑声,从七八岁开始一直到二十多岁。 03 这些年,我看过太多这样的父母。他们总是喜欢把孩子作为自己一生的心血和一生的努力的归结点。他们总是认为,自己那么努力,就是为了孩子。他们的幸福和不幸福都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他们总是重复着这样一些话: 我每天起早摸黑地干,还不是为了你。 我省吃俭用,还不是为了让你过上好日子。 你看我好久没有买新衣服了,我过得那么苦,你如果不成才,你还有脸吗? 其实,孩子的内心很强大,但也很敏感。 我想起很多年前,在医院里看病,前面排着的小姑娘。她的母亲一直在斥责她,为什么把眼睛搞近视了?小姑娘很委屈,一直哭。她的母亲也哭:你怎么把眼睛搞近视了,我这么辛辛苦苦地把你养大,你还让我给你配眼镜,你知不知道,都是钱呐。一边说,还一边推自己的女儿。 我不知道她们家是不是过得很辛苦,但在众目睽睽之下,斥责自己的女儿,诉说自己的辛苦,认为自己的不幸福都是来源于自己的女儿,实在不是那么体面。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