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个平凡女人, 我也有我的小情绪, 我开心了会放声大笑, 难过了会痛哭流涕, 我有时也矫情,也想被人关心。 我只是个平凡女人, 我也有我的小情绪, 我知道优秀的人应该谨言慎行, 应该对所有事情都做到不抱怨, 可是,抱怨有时也是情绪释放的方式。 我只是个平凡女人, 我也有我的小情绪, 如果你不主动,那我也不会主动, 然后我们的关系就慢慢消失了, 人与人之间没有谁离不开谁, 只有谁不珍惜谁, 一个转身,二个世界。 我只是个平凡女人, 我也有我的小情绪, 我会浮躁,会懒惰,会三分钟热度, 但是我也会在浮躁后平静, 努力的经营好自己的生活, 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我只是个平凡女人, 我也有我的小情绪,
Read more有人说妻子就是保姆,你赞同吗?
之前看到一则很有意思的小故事:故事情节大概是这样的: 有一对夫妻,老公正躺在沙发上看着电视,啃着瓜子,喝着茶,忽然间妻子从厨房喊着:“老公,可不可以帮我修电灯?” 老公极不耐烦的说:“我又不是水电工!” 没过多久妻子又喊:“老公,可不可以帮我修冰箱?” 老公不耐烦的说:“我又不是电器维修工!” 又过了一会妻子又喊:“老公可不可以帮我修酒柜的门?” 老公觉得很烦,生气的说:“我又不是木工!” 然后就跑到外面喝酒解闷,过了一小时,老公觉得心有愧疚,决定回家把那些东西修一修,但是回家后,发现东西全修好了,便问妻子:“东西为什么都修好了?” 妻子说:“你离家后,我就伤心的坐在门外,碰巧有一个年轻帅哥经过,知道这件事后,关心的说:‘我可以替你修!但你可以选做蛋糕给我吃或跟我亲热一次!’” 老公听了就说:“那你做什么蛋糕给他吃?” 妻子回答:“我又不是做蛋糕的师傅。” 故事中妻子的做法很机智,她没有大吵大闹,没有斥责数落老公薄弱的家庭责任感,而是巧妙地运用老公的回答方式,让老公自己去领悟,去体会。 殊不知,男人虽然喜欢贤惠的女人,但并不喜欢保姆型的女人。 我们身边总会有很多一边拼命做家务,一边给家人脸色看,甚至发怒、唠叨的女人。但是往往她们面临的是既输掉了自己的时间、输掉了自己的情绪,又输掉了家人对她的喜爱。 然而婚姻生活中有很多女人最后都会选择放下自己的个性和追求,封闭了自己的智慧和成长,然后把自己固定在了贤惠、保姆的角色里,结果却丢失了自己。 她们总是自以为是地认为,作为女人,把家务琐事做到极致,才值得被整个家庭爱和尊重,她们忘了最重要的东西,就是管理自己的情绪,保持积极愉悦的心态去影响家里的每一个人,而不是边做家务边抱怨、唠叨、乃至整日如气冲冲。 她们不知道,其实,女人才是家庭文化建设的主导者,家庭文化是坦诚、轻松、愉快,还是紧绷、压抑、痛苦,决定了一个家庭的幸福指数。 然而作为家庭文化建设的主导者,女人们扮演的角色绝不仅仅只是无微不至地照顾家人的衣食住行,而是做家人情绪的引路者、精神的支持者。 人们都说男人是家里的顶梁柱,殊不知女人才是家庭的“定海神针”,只有女人保持着一颗积极热情的心态,一个家庭才有温暖的可能,家中才会笑声不断,欢乐不停,幸福满满! 当然一个家庭的幸福也绝不仅仅只是取决于家里的女主人,家里的男主人既然背上了婚姻的责任,任何家务都要试着去做,即使不是亲自动手,也要有解决的办法,不能以一句“这个我不会”就推卸掉原本属于自己的责任。 一个家庭的幸福指数是靠家里的每一个家庭成员共同努力去维持和提高的,然而作为家庭文化建设的主导者的女主人,也一定要时刻保持心情愉快,努力做一个快乐的人,用你的好心情去感染家里的每一个人,你要坚信,你快乐,才是家庭最大的幸福,你不快乐,你的丈夫,甚至是你的孩子,也一定不会过得很好。 文/转载自书丛 作者/柠七七 图/wallcoo.net
Read more决定帮一个人之前,先看他的人品
一个人再可怜,若是不识好人心,便是面目可憎。因为人都无法接受自己的善意被人误解,尤其是在自己全心全意的付出,却要被伤害的时候。 ① 有一次我出差的时候,住在一家民宿,是对老夫妻经营的。住在我隔壁卧室的是一个年轻人,听他说话应该是从外地来的务工人员,只是连续奔波了好些日子,工作还没有找到,身上的钱也所剩无多,他向房东央求,再宽限几日房租。夫妻俩看着年轻人在外奋斗不容易,一口答应了。 结果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听到那个年轻人在和老夫妻在客厅争执。原来是那个年轻人,早上起床后发现自己的钱包丢了,便一口咬定是老夫妻嫌他不缴房租,趁自己睡觉的时候,偷了他的钱包。老太太当时也很着急,因为这种事情也是她是第一次遇到,她劝年轻人不要着急,不断解释自己的家人绝对不会动他的东西。但那个年轻人根本没有听进去,站在一旁,指着老两口,各种难听的话全都骂了一遍,还叫嚣着如果拿不出钱包,就要放火烧了老两口的房子。 事情正值焦灼,老太太突然想起自己家里安装了摄像头,便调取了当晚的录像。结果事情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原来是那个年轻人晚上上了洗手间,忘记关房门,老太太养的狗进了他房间里,把钱包叼了出来。真相水落石出,钱包也找到了,那个年轻人面红耳赤,一再向老两口道歉,只是话已出口,覆水难收。老两口虽然接受了他的道歉,但要求是他立即搬出他们家。 同情是别人给的,但是尊重是自己挣得,不知道珍惜别人感情的人,不配拥有尊重。因为人的善良都有个前提,就是捍卫自己的权益,只有能够更好的保护自己之后,才会去帮助别人。 ② 以前我带过一个大二的实习生,当时他应聘的是全职实习生,但是考虑到他的课程比较多,我特意为他破例可以一周工作三天,并且工作日内没有上满三天,可以利用礼拜天补。本以为我已经很尽职了,结果有次同事和我说,在电梯里听到他和别的实习生说我脾气不好,因为一点小事情就冲他发火。 当时我听了之后,真的是哭笑不得,因为他说的小事,只是一些很简单的排版,他每次问我的时候,我都很细心的为他讲解,还手把手的做了好几遍。然而每次他做出来还是有问题,有一次我忍不住了,说了他句要摆正态度,其实并无恶意。因为简单的问题,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除了态度问题,真的没有其他原因了。谁知道我竟然就因为这句话,在他的心里成了那样的不堪。 好心真的不一定有好报,因为有些人根本不配拥有别人的帮助。你帮助他再多,他都嫌少;你对他敞开的胸怀再宽广,他都觉得你有所保留;他永远只关注你什么没做好,而不是你做过了什么。 为了避免别人把自己的好心当做驴肝肺,最好的办法就是,拥有与自己的慈悲相匹配的智慧,帮人之前先看人品。看一个人是否通晓情理;看他考虑问题的时候,是以自我为中心,还是常为他人着想;一个人的人品反映在他的一言一行中,人品好的人,一定是敢于承担责任,并且对自己的言行负责的人。 多些耐心识人,把帮助给真正值得的人,才不会辜负自己的善良。决定帮一个人,先看看这人的人品,傻人不能帮,帮了也让自己受伤。 图/ wallcoo.net
Read more犹太人的财富智慧小故事几则
1、拉比甲问拉比乙 拉比甲问拉比乙:“智慧与金钱,哪个更重要?”“智慧当然比金钱重要。” “既然如此,为何学者、哲学家要为富人做事呢?而富人却不为学者、哲学家做事?” “这很简单,学者和哲学家知道金钱的价值,而富人却不懂得智慧的重要性。” 【感悟】 从某一方面来讲,拉比乙的说法很有道理:知道金钱的价值才会去为富人做事;而不知道 “智慧”的重要性才会对其傲慢十足。但我们若追究更深层的调侃,其意味则更加深远:既然学者和哲学家知道金钱(财富)的价值,为何不能运用知识(智慧)去获取金钱,而为何单单受富人的奴役而挣取那份不成正比的“嗟来之食”呢? 2、没收到 一个赌徒把钱输光了,就写信向他的亲戚借钱。但是,他又不想给他的亲戚留下一个坏印象。 于是,他灵机一动,在信封背面写道:“其实,给你写这封信,我是多么后悔啊。在信寄出后,我跟着邮递员后边,想把这封信追回来。” 他的亲戚在回信中写道:“既然你是这样渴望收回你借钱的信,你一定会高兴地知道我本没收到它。” 【感悟】 对于这样的人,拒绝是最好的办法,但拒绝方式是要斟酌的。如果他是一个虚伪的人,那么就利用他的言词,抓住他的把柄,给他以迎头痛击,让他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最后知难而退。 3、哥伦布立蛋 犹太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返回英国,女王为他摆宴庆功。酒席上,许多王公大臣、绅士名流都瞧不起这个没有爵位头衔的人,纷纷出言讥讽哥伦布。 “没什么了不起的,我出去航海,照样也会发现新大陆!” “驾驶航船,只要朝一个方向前进,就会有重大发现!” “太容易了!这种事谁碰上谁出名!” “哥伦布这家伙运气真好!” 哥伦布微笑着听完了大家的讽刺和挖苦,起身说:“各位尊敬的先生、女士,现在请大家做一个游戏——哪位能把鸡蛋在桌子上立起来?” 许多人跃跃欲试,但没有人能够把椭圆形的鸡蛋立在桌子上。 “我们立不起来,你也不能立起来!”于是有人说。 哥伦布拿起鸡蛋向桌子上轻轻一磕,鸡蛋的大头就凹了下去,哥伦布从容地把鸡蛋立在了桌子上。 “这太简单了,谁不会呀!”大家嚷嚷道。 “是的,这方法的确很简单,可是我说过了,这仅仅只是一个小游戏而已。”哥伦布笑着说,“但问题是,在这之前,你们为什么都没有想到过这个方法呢?”
Read more【家长成长】孩子成绩总上不去,与这5件事脱不了关系!赶紧改!
很多父母觉得孩子成绩差,是因为孩子太贪玩,或者不认真。其实,父母在平时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如果方法不恰当,也是造成孩子成绩差的一部分原因。 因此提醒大家,有以下5种错误教育方法的家长,一定要及时改正自己的教育方式了~ 01。唠叨没完 唠叨是80%以上家长的通病,也是几乎100%孩子反感的父母的缺点。 父母之所以唠叨,是觉得孩子在某些方面的表现不合自己的要求,但又怕孩子不上心、不改正,因而时时提醒、事事提醒,这样就形成了唠叨的习惯。而孩子呢,又恰好反感父母这样的做法。 在孩子看来,有些话说一遍已经够了,没有必要不停唠叨。 过分唠叨,会使孩子觉得父母认为他没有理解事物的能力,久而久之,孩子会产生厌恶,甚至产生很强的逆反心理。专门和父母对着干,反而把事情搞得更糟糕。 其实,有条理地向孩子交代事情,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所以,做父母的要时时提醒自己:不要唠叨。 02。不停训斥孩子 太多的家长,企图通过训斥来教育孩子。但仔细想一下,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不但家长情绪低落,孩子也十分不开心。于是,渐渐地,孩子们失去了自信。于是,渐渐地,孩子们开始怀疑父母对自己的爱。 这种教育方法的坏处是慢慢显露出来的。孩子们即使知道家长的训斥并没有恶意,但会在内心深处,不知不觉中开始怀疑父母对自己的感情。不管父母之前多么在意日常感情的培养,每天的训斥足以把这一切抵消。 所以,当孩子做错事时,家长不要急着批评,静下心来和孩子面对面谈一谈,弄清楚前因后果,耐心地引导孩子。 03。对孩子要求过高 很多父母过度关注孩子,对孩子期望和要求过高,都是对孩子非理性的爱。这种失去理智的爱会与孩子内心最强大的力量——成长的力量为敌,绊住孩子的脚步,束缚孩子的心灵。 父母的过高要求,会使孩子经常得不到接纳和肯定,以至于无法形成客观的、良好的自我认同感,也就无法建立起必要的自信心。久而久之就会让孩子失去内心的快乐。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个家长的心愿,但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不完善之处。 所以,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家长就要接受孩子所有的一切,包括他的身体、情感、行为、智力、创造力等等,不管是优点还是缺点,甚至是缺陷,以及孩子犯下的错误。尊重孩子的特点和需要,不以自己的期望来要求孩子。 04。家长包办一切 目前很多家庭存在孩子劳动时间不多、父母包办一切或不恰当地进行劳动教育等问题。 我们不难看到,一些不动脑筋的父母,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总是过于简单或粗暴:要么不停地唠叨,实在不见效便来“棍棒教育”;要么就束缚孩子的双手,不给孩子任何自己动手的机会。 久而久之,使孩子失去了应有的创造力,个性和人格的发展亦得不到完善,这样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得不到提高,独立意识也得不到增强。 家长要做一半、留一半。给孩子提供接近劳动者和适当参与劳动的机会,是培养和训练孩子自我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 做的那一半,是家长给孩子树榜样、指明的方向,是引导性的示范;留下的那一半,是培养孩子自立、勤劳的机会,是良好生活习惯形成的过程。 05。总对孩子愁眉苦脸 父母的脸色可以令孩子在瞬间从天堂落入地狱。刚才还阳光灿烂,转眼就暴风骤雨。有些时候孩子并未做错什么,但那一副“不见天日”的表情,却使孩子终日不得舒畅。
Read more你不是脾气大,而是对孩子耐心不够
周日老婆开着车,载着我们去商场。 在一个掉头的地方,一辆黑色的小车从右侧猛地插过来,从我们前面强行掉头。 为什么就不能等等呢? 就那么几十秒的时间差,险些撞上。 在我们城市的路上行车,都是这样的场景,大家见怪不怪了。 记得很早以前,坐着一个朋友的摩托车,在火车站广场前面的车流里走着。 他没花多少时间就穿了出来,好几次跟大公交车抢位置。 我是吓出冷汗,他却轻描淡写地跟我说没事,不能等,一定要见缝插针,谁胆大谁就能有路。 等不起的当下,急功近利成为一种常态。 可惜的是这种心态还折射到了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上。 我们常常说“孩子,你慢慢来。” 可是慢慢来,慢慢来,你真的等得起吗? 你敢等吗? “快点快点!”无数的父母在催着孩子。 “我跟你说过多少遍了,不能这样做。” “我没时间跟你说,你自己去想。” “赶紧去学,你同学朋友都在学。是不是要我发火才去?” 看上去是脾气不好,其实是耐心不够。 今天生的孩子,恨不得明天就能成才。 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学这个,生怕自己的孩子落后,也赶紧去报名,而不管孩子内心是不是愿意,不看是不是真的适合孩子。 关键是得不断地去塞。 塞满孩子的空余时间,塞满自己那颗焦虑的心。 失去了耐心,所有的教育理论都是空洞无力的。 常常有一些妈妈说“我认真地读了书,看着案例,听着分析,觉得很有道理。 结果回家一遇到问题,还是不行。
Read more下等人经营“事”,中等人经营“势”,上等人经营“气”
什么可称入世的机要?非要处于根本的位置,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不可。 以此观之,参照世间众生和诸事,人在这机要上的把握和表现,由浅到深、由下到上,可以分为事、势、气三等。 下等人经营“事” 经营“事”之所以是下等,就如常人常把一事的得失作为人生战场上的争夺,在每件事上斤斤计较,目光放在此处,其实是最不得利甚至得不偿失的。因为万事万物的道理和规律,越在细微处越不可靠,波动性越大,可把握和可遵循程度都太弱,得与失其实都很偶然。 量子力学中微观状态下一切都趋向偶然性,就是证明。股市的K线图更是这种偶然性与确定性区别的绝佳模型——越是个股变数越大,越是大盘稳定性越高;越短期越波动,越长期越呈现出一种确定性和趋势。 而且长远看,眼前所得究竟是利是弊、是福是祸,也未可知。眼前小利,可能埋下的是日后大祸。 更致命的,是经营事不能在方向统一下不断累积势能——做事如果朝着一个方向使力,是有着滚雪球效应的,势能会越来越大,能量会越来越强。反之,就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散碎凌乱,使出的力道终究化于各处的虚空,长远来看基本等于做了无用功,只能得些小实惠,况且还不一定是实惠。 人选专业、择行业、做事业,都要尤其注意这点。 中等人经营“势” 能够解决事上经营这些弊端和缺陷的,便是经营“势”。 势就是形势和趋势。唯有眼光放到更宏观、更长远上,方能谈得上去体势、用势甚至造势。宏观和长远就会有确定性和方向性,所以是既规避了不可把握性、也规避了不可累积性的弊端的。古往今来那些成大事者,基本都是这类善于经营势的人。 经营势之所以更高一层,当然是因为更有难度。难在明白什么是势,目前的势又是什么。要做到这些,一是要有更高、更大、更远的理性思考能力,二是需要掌握足够的信息,两者熔铸一体方能将势揪出来并抓住。 所谓经营势,就是通过充分掌握信息,进行深度思考,看清大形势和大趋势是什么,然后依据大形势和大趋势制定战略和目标,遵照而行,而不在意一时一事得失成败的模式。 但经营势也有致命的缺陷——一是看势上的准确度往往不够,因为思维难免有局限,人性难免有弱点,所获得的信息难免不周全,这些都可能对判断造成干扰。 二是在把握势上的灵活性不够。大势虽然稳定性很高,但把握势是要落到对一件件具体的事的落实上的,中间需要及时、准确地发现和处理出现的新情况和新变故,一旦出现纰漏,大势虽然还在那里,你跟大势的紧密关系就松动、疏远甚至脱落了。 之所以会存在这种缺陷,是因为这种灵活性不是靠理性和思考就可以实现的,一来反应可能不够快速及时,二来思考能力对确定性很弱的小事常常是无能为力的,这里需要的是反应能力而不是现去思考。 古往今来很多成大事者,最终却遭受失败,最后的结局不好,说到根子上,往往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真正的成就,是做得成,还要保得住。 上等人经营“气” 经营气,就是既具备经营势的优势、又解决了其弊端的方式。什么是经营气?先要知道气是什么。 气,其实就是势的内在能量。气在道家是个很重要的概念,常常等同于道。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其实是最精到的论道之语,因为既看到了万事万物的根本要素阴阳,又看到了阴阳合一并冲和运行的“一气”所在。 道家还有专门的“气一元论”,认为万事万物都是气,比如有阴气、阳气,正气、邪气,大气、小气……根本的那个气便是“元气”;元气,就是道。 所以“气”根本上就是阴阳的和合与运行,静则呈现一种混沌一体的状态,动则呈现一种贯通的势能,而无论动静其性都是“一”,以归一为方向。所谓的势其实就是气的外显,所以能够被观察、思考和把握;气则是势的内里,是无法靠理性和思维去把握的。 要靠什么把握?洞察和领悟。这靠的是直觉力和感悟力。 直觉的特点是透过现象直达本质,所实现的就是经营势那样的优势。感悟的特点是在小事上起反应,唯有细微和细节能形成感受,反之就是抽象。感悟就是那超越性的感受,见微而知著,不会受制于思维盲点、信息多寡的限制;随细微处的变化而变化,也不会产生偏离和脱轨的问题,就如同呼吸和肚皮的起伏,不是谁依赖谁,而是本来就是一体的。 在这种状态下,也正是实现了与势的一体。这与站在势外去把握势是根本不同的,因为可能被势抛弃,而与势合一则势就是我、我就是势。
Read more初入职场“五要”,“五不要”
注意初入职场“五要”,“五不要” 一、“要” 尽快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初入职场,同事们都会对你展现友善和友好,这是同事之间要互相帮助体现团结友爱的职场明规则,因此,你可以和某些人刻意保持距离,但表面上还是应该和单位不同层级的同事建立起热情和友善的关系,哪怕对方只是一位勤杂工。当然,凡事给别人留发挥的空间也是在给自己留下发挥的空间。 二、“不要” 参与任何的派系争斗 有种说法,职场如江湖,每个人都在争当“老大”,因而会形成不同的利益团体,也会形成明争暗斗和勾心斗角。这些人表面上显露出来的好象是积极进取有超强的事业心,其实,胜者为王败为寇,跟错了领导跑错了派系犹如女人嫁错了老公,绝对可以让自己毫无立足之地,因此,初涉职场的人还是别掺和保持中立比较好。 三、“要” 勤学好问 工作伊始,对于没有工作经验的职场新人,许多工作不上手是正常的。这个时候向同事请教是推助你尽快进步的最优方法。千万不要不懂装懂,这样只会导致自己的工作做不好,甚至还给别的同事造成工作上的困扰,严重时还会可能给你所在的单位造成经济上或社会声誉上的损失。职场中有团队意识的职场新人才是最受欢迎的。另外,当你虚心向同事请教、让对方给你一点工作上的指点的时侯,从某种意义上也是在让同事产生成就感,你对他的感谢,甚至表达出的钦佩等都会让他对你也产生好感。 四、“不要” 与同事发生金钱往来 虽然说同事是每天都朝夕相处的,但所谓人心隔肚皮。职场人际的复杂使得职场断然与学校不同,而再亲密的同事关系也与同学关系不同。在事业上已经暗藏着许许多多切身利益的交汇点,因此,尽量不要再与同事发生经济上甚至是直接金钱上的往来,尤其是向同事借钱会涉及到你自己的隐私问题,尤其是你相当隐私的事情是不希望成为同事之间茶余饭后的谈资。 五、“要” 用脑子听话用眼神沟通 无论你从事的是什么工作,用耳朵多去聆听、多与别人进行沟通都是让你真正快速进步的方法。许多职场潜规则也要求职场新人初入职场要多用脑子去听话,多用眼神进行沟通。实践证明,但凡事业成功都靠的就是“六分勤奋三分机遇和一分贵人相助”,因此,身处职场,多用脑子少说话,尤其是需要用嘴巴进行沟通时多用用脑子真的至关重要。 六、“不要” 锋芒毕露 初入职场,大多职场新人都满怀抱负,一身冲劲和干劲。这本来是件好事,但是,对于那些肯吃苦有超强能力的人来说,锋芒毕露绝对不是好事也会招来“杀生之祸”。虽然职场明规则提倡每一个人都要以事业为重。而真正以事业为重并成为单位业务骨干的人,大多得到的是受排挤被打压的结局。 七、“要” 注意积累实力 职场中,有个道理是通用的:具备实力才具有话语权。在职场,累积权力的基础就在于如何尽快让自己累积起足够的专业实力。尤其是初入职场的职场人,如何尽快成长为一个让领导放心的、能独挡一面的行家里手是决定着自己是否能脱颖而出、赢得上司青睐的关键,也是决定着自己能否事业有成和出人头地的关键所在。 八、“不要” 出现政治性错误 不是只有从政的人才需要政治挂帅,其实在你事业的道路上政治是无所不在的,因此,要避免出现政治性的错误很重要。比如,表现出对你不懂业务上司的蔑视或不屑一顾,越级报告,或是不看场合随意打断老板的笑话或公开质疑上司的管理理念等等,要知道政治是妥协的艺术,这些不明智的举动绝对会葬送你的事业前途。
Read more气质不是把名牌穿在身上却过着寒酸的日子
你必须要有气质的5个理由 1、因为口袋空空 如果你没有财产,没什么高档用品,也没有购买这些高档用品的财力,恭喜你,因为你正站在培养“气质”的入口。 大部分人在拥有名牌精品,享受豪华料理的那一刻,都会兴奋不已。但是,从今天开始,忘记这一切,那些还在追求这些的人,为了名牌、为了美食而大排长龙的人已经落伍了。 赶快把岌岌可危的自己拉回原来的轨道,重拾朴实快乐的生活。“气质”并不是把名牌穿在身上,却过着寒酸的日子,而是用心对待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滋润地过每一天的生活。 如果目前拥有庞大的资产,而且能够一辈子如此,当然是莫大的幸福。但是,一旦目前的境遇发生变化,那即便整天哀叹、埋怨也无法解决任何问题,反而会让自己更悲惨。 人可以适应任何境遇,只是适应变化的境遇需要付出努力。气质有助于我们适应随时变化的境遇。只要拥有气质,即使失去了财产,知性也可以让你在改变的境遇中随遇而安。 2、因为自己不是潮流的宠儿 如果你知道自己无法成为某方面的高手,只是很希望自己也能够像那些高手一样,被人称赞,但深知自己缺乏旺盛的斗志和野心,既然如此,为何非要追随潮流,拼命展现根本不存在的自我呢? 如果自己没有伟大的梦想,不妨帮助他人实现梦想。只要观察周围,就会发现有很多人需要你的帮助。 但是,有一件事必须特别注意,不可以暗藏想要借由帮助他人,实现被他人称赞的野心。有些人无视自己身边人的不幸,积极投入公益活动、公民运动。也有些人不顾他人的实际需求,按自己的方式去“帮助”他人。 帮助他人,就是正确完成别人委托的事、别人指示的事,以及自己和别人的约定。必须抛开小我,真心诚意地完成这些事。同时,用正确的言语、行为对待他人。日积月累,就是对他人的帮助,培养最出色的“气质”,有助于你成为气质美女。 3、因为不受他人尊重 如果你总是躲在别人背后,如果你因为缺乏自信,总是跟着别人,如果你被“没什么了不起的想法、嗓门却特别大”的人牵着鼻子走……如果你属于这种类型的人,你需要的不是敢于在众人面前表现得强势,而是信念,要对自己的信念感到自豪。 我们缺乏建立在信念基础上对他人的尊敬、关心和礼节,一旦缺乏,不同的人会因为性格不同,表现出强势或是自卑的态度,两者都和气质相去甚远。 不要唯我独尊,也不要再人云亦云,只要稍微关心一下周围人,就可以成为很有礼貌的人,这也是气质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4、因为经常被人利用 如果因为你是个性温柔、与人为善的好人而被人看轻,你不需要改变温柔的性格,也不必放弃与人为善,向那些有强烈自我主张的人学习,而是要对自己充满自信,继续温柔、与人为善。 因为与人为善而被认为是傻瓜的好人,和那些耍小聪明、格局很小的人,哪一种人能够更快培养“气质”?当然是与人为善的人。只要扩大与人为善的格局,进一步修炼、精进,别人就可以从你身上感受到气质。 不要觉得自己当好人很吃亏,要让自己充满信念,所谓“好人”就是人性的素质更高。即使有人因为你是好人而看轻你,也是因为他不愿意承认是自己性格不好才轻视你,反而更衬托你的出色,你也会从那个瞬间开始散发出气质。 温柔也一样。虽然温柔的人看似脆弱,但其实是内心坚强的人。即使别人误以为他们听人摆布,但其实是因为他们内心坚强,所以并没有把不好的人或事太放在心上,不要误以为是因为温柔而被人看轻。 温柔不是性格的问题,而是知性的问题。在他人需要帮助时,在意自己的想法、利害得失,以及别人怎么看自己这种事,绝对不是知性,而是格局很小的小聪明而已。这种只有小聪明的人即使温柔,也无法受到尊敬,只会被人利用。所以,这种人才会觉得自己善待别人,却反而吃了亏。 没有任何私心,而是发自内心的温柔时,才是充满知性的温柔。只要是充满知性的温柔,都不可能被人看轻。因为别人知道这种温柔就是“气质”。 5、因为没有能够深信或赖以为生的事物 大部分人都要依赖很多东西而活。有的人是金钱,有的人是学历,有的人是出色的美貌,有的人是地位,有的人是信仰,有的人是富爸爸,有的人是好品味,有的人是好歌喉,有的人是打动人心的说话术……这些也可以称为自尊、执着、自我。
Read more走出自己的小世界,尝试更多的可能性
有一天在微博上看到这样一个观点,说,那些只觉得妈妈的味道才是最美味的人,味蕾是未曾开化的。这句话也许更多是一种调侃,不过仔细想想也自有道理在其中。许多我们曾经自以为无法超越的家乡美味,等自己长大以后离开家乡接触到外面世界的各种好吃的以后,才发觉自己的孤陋寡闻。 我作为一个山西人,从小主食是面食,经常听着什么“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什么唐太宗李世民御膳顿顿得有面,什么慈禧太后西行来到太原府对各种面食赞不绝口……这样的一些赞扬和真假难辨的故事,心里便被灌输了这样的理念,觉得面食才是最美味最地道的饮食。 于是一直到大学毕业,我都是坚定的面食主义者,去食堂吃饭,从来都是一大碗面,即使偶尔吃一次大米,自己下意识里便觉得这玩意儿难吃,往往吃几口便扔在一边。直到参加工作以后,再不能像学校那样有一个固定的食堂可以准时准点地吃我想吃的饭菜,渐渐地也便打破了非面食不可的原则。 再后来离开了山西,更加意识到自己过去饮食观念的狭隘。放眼全国,山西面食那是多么小众的吃法啊。即使同样是面条,我也不觉得山西刀削面要比陕西面食、兰州牛肉面、日本拉面这些要更好吃一些。 回想一下自己过去的人生,我曾经一直是一个非常恋旧和保守的人,经常联系的朋友总是那么几个,手机里翻来覆去总是那几首老歌,去固定的小饭馆吃饭,就连衣服的颜色也很少有改变,也不大喜欢去参加陌生人多的饭局和聚会,周末大部分时间宅在家。一直以来我也就是这么生活的,并不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妥。 然后某一天,有一个新认识的朋友对我说,你这样的人生实在是太过无趣了。 我说,大部分人不都这样吗?谁每天没事做瞎折腾啊! 她说,不是啊,像她会在周末的时候练练书法,做一做瑜伽,有时候一个人也会去看一场电影,看一些宗教类的书籍,最近打算学日语,接下来计划出国留学…… 我当时就沉默了,开始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过的太无趣了。 过了一段时间以后,我有事回家一趟,跟我姐夫一起开着车走高速。 车上一路放着音乐,我听着旋律觉得好熟悉,就问我姐夫,这谁唱的啊? 我姐夫有些诧异地看了我一眼说,天呐,李荣浩你不知道吗?你这个年龄的人居然不知道李荣浩…… 我又沉默了,脑子里回想了一遍,好像我对华语流行音乐的认识还停留在周杰伦是个新人的时代。 虽说对于音乐的喜好实在是一个非常主观的事情,喜欢老歌也没什么错,但是如果从来不去尝试,就轻易武断地觉得那些乐坛新人都是垃圾、只有罗大佑李宗盛这样的才是恒久远,也未免太过偏颇。 经典的东西固然自有其价值,但当下流行的也并非一文不值。今天的流行,便是明日的经典,死抱着过去抱残守缺没有任何意义。 音乐、文学、电影,莫不如是。 想当初,提起80后,第一反应便是叛逆、张扬这样的标签,而时过境迁,80后现在的标签是压力大、买不起房…… 连90后都开始步入晚婚晚育的年龄了,80后走在街上已经完全是一副中年人模样…… 如果自己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一直停滞不前,就会变得因循守旧,浅薄而又刻薄,偏激,自以为是。 想一下当年,刚有了“80后”这个概念的时候,那些老头子们是如何的口诛笔伐,恨不能把这代人集体重新回炉重造成他们心目中觉得正确的样子。 而现在这代人已经成为社会中坚力量,也没有把这个社会折腾的垮掉,倒是比那些老头子们的时代明显进步了许多。 那么,我们又是用一种什么样的眼光去看待那些更年轻的90后、00后呢? 是不是也想当年的那些老头子一样,提到90后就觉得是非主流,提到00后就觉得是脑残? 一切的偏见都源于无知,不知不觉中,我们也可能成为自己曾经最厌恶的人。 那次从老家回来以后,我经常反思和审视自己,然后便愈加觉得自己这些年太过固步自封,在某些领域已经有些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