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到这个名词,许多家长会觉得这四个字离自己遥不可及,「哲学」这样的字眼大概属于哲学家或教育家一类的专家学者吧,其实不然,如同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生活哲学一样,每个人其实也都有自己的教育哲学,或教育心得,只是您没整理出来而已。 比如说,您是觉得小孩子应该多一些时间玩,还是应该多一些时间来听听故事,学学某一种技能。或者您是打算让孩子在宽松的家庭环境中长大,还是认为应该严格要求他们从小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些都是您自己教育观的一部分。 在我们幼稚园每个教室的墙上都贴着不同的「我们房间的教学观(Room philosophy)」,上面除了最基本内容一样之外,如喜爱孩子,耐心等等,其他的就是每个房间老师自己的教学观点了,各自的侧重点都有所不同,小班的老师认为自由玩耍对小孩子很重要,中班的老师则认为有目地的课外活动对孩子的成长有益,大班的老师们相信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自立能力是他们的教学重点。于是每个班教室的布置风格和教育模式都完全不同,每个老师都有很大的空间去实施自己的「教育哲学」。而孩子们也受益匪浅,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每个老师都给予了他们不同的内容,尝试了许多不同的活动。 我刚到新西兰后对这一点不是很理解,而且更可悲的是发现自己做老师这么多年好像没有什么自己的「教育哲学」,总是人云亦云。尤其在中国大陆那种党文化的背景下与别人不同便成了另类,就更不敢与别人不同,「一致」倒成了褒义词。而这儿的教育有一点好处是鼓励你的不同,并给你的不同创造了很大的空间。老师的思维没有什么限制,可以任意地的伸展,每个人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发挥。我个人认为这样环境长大的的孩子会有更多的想法和更开阔的视野,也容易有自己的主见。 家长们您希望把您的孩子培养成什么样子呢?您又想怎么来实现这个目标呢?您认为您有能力做到的是什么呢?这些都是您的教育哲学,内容可以慢慢补充,但基本原则不要随意更改。持之以恒,就会有所收获。比如您想培养孩子运动方面的能力,您就要多带他们参加体育活动,多一些机会去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千万不要「随大流」,社会上流行什么就让孩子做什么,朝令夕改令孩子不知所措。在教育孩子上也要有自己的主见呀! 文/叶子 图来自:google.com
Read more如何让孩子与你自在谈心
在何种情境下,我们才得以让孩子愿意主动谈心呢? 互动良好的家庭对话是教养得以成功的关键,但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想要彼此开诚布公谈心绝非易事。 英国家庭心理学医师瑞秋安德鲁(Dr Rachel Andrew)接受《卫报》访问时便提到,其实当父母处于「从旁倾听」的时候,像是一起跑步、散步、骑车、煮饭、烘焙等等,就是亲子间进入谈心的最佳时刻;原因在于,这类情境下的对话通常不会带给孩子任何压力,因此自然可以听到孩子内心真实的声音。 「无论是几岁的孩子,若亲子间能养成谈心的习惯,除了将有助于孩子自信心的建立,同时更能滋长亲子间的信赖关系,因为孩子会知道,无论发生了什么事,他都可以安心的告诉你,不用担心一开口就会挨骂;而我们所得出的经验是:从旁倾听的谈话方式容易让孩子感到自在,进而愿意分享自己所遇到的状况,就像孩子们玩耍时就会自然而然的对话起来一样」安德鲁分享。 至于如何才能让孩子对你敞开心扉、无话不谈呢?家长们不妨可以这样做: 1.亲子时光,每天至少10分钟 一般而言,建议每天至少有十分钟的活动是由孩子主导的,创造从旁倾听的机会,像是一起动手做劳作、烤饼干、跑步或其他适合亲子互动的项目,首先这么做会让孩子理解他们对你的重要性,不但可以建立孩子对你的信赖,同时更可以让他明白你们之间存在着专属的亲子时光。 2.专心聆听,让孩子主导对话 往往在规律且和缓的气氛中,就能让孩子自然的养成与家长分享心情的习惯,尤其当孩子正和你分享自己时,家长所需要做的就是专注聆听,让孩子主导对话就好,切勿中途就对孩子的话妄下评语或是产生质疑,要不这将有损好不容易才萌芽的亲子关系。 3.保持冷静,确认孩子的感受 有时候,家长可能会被孩子说出来的想法或事实吓到,但家长务必要冷静的让谈话继续,从旁倾听的对话方式可以有效拉近亲子间的距离,让孩子有勇气说出原本害怕或烦恼的事,像是最常见的「校园霸凌」,家长们往往知道后就想立刻采取行动,但却忽略了其实应该冷静下来,听听孩子们自己的想法如何。 藉由谈话的过程,家长可以确认孩子真实的感受,像是:「我总算知道你每天上学所要面对的」,或是「难怪你总是一脸焦虑」,但记得还是让孩子继续主导话语权,直到他们想要结束谈话为止。 4.提供选项,不为孩子做决定 在谈话告一段落时,家长也可以提供一些选项,与孩子讨论接下来该怎么做比较好,像是:「你觉得妈妈陪你一起去学校处理妥不妥当?」或是请孩子写写看他希望你怎么跟校长或是老师反应,如果家长希望建立起孩子对你的信任,记得千万别替孩子做主,尤其对青少年来说,你越是替他们做决定,他们越会觉得你侵犯了他们的隐私。 尽管父母总是希望给孩子最好的,但表达关爱最好的方式往往却是──给予孩子适当的空间,除了让他们厘清自身的感受之外,更要让他们知道,你永远都跟他们站在一起。 图:pexels.com
Read more比薪水更重要的6个问题
对于首份工作而言,关键的是在于平台和机遇。建议不妨思考一下以下6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你的职业目标是什么?” 对于我们职业生涯规划,常常思考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人生的目标是什么?”,那么对于一个刚刚踏上社会的职场新人而言,你的职业目标是什么呢?如果你都不知道自己想去哪的话,你就不会到达既定的目标。 你需要做的第一堂课,就是清晰的知道自己想要的职业目标是什么?并且为之制定计划,你可以随时根据变化调整自己的计划,但你必须专注自己的目标。如果你来问我,我现在很迷茫,我都不知道我要什么? 那么请你回到你的象牙塔,你的第一次求职一定是失败的!你大学四年也是失败的!一个7岁的小孩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高材生,却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不是很可笑吗!目标不一定要伟大,但一定要有目标! “第二个问题:你热爱所求职的工作吗?” 很多大学生一毕业,就过上了“太子爷”的日子,一切靠家里安排,找工作也是听家里的。斯蒂夫·乔布斯在斯坦福毕业典礼的演讲中说:“你的时间很有限,所以不要浪费时间去过别人的生活。” 我想同学们可以扪心自问一下,父母介绍的工作,你喜欢吗?工作就像婚姻,跟一个你完全不爱的女人整天生活在一起,你不难受吗?如果你很聪明,你也坚信自己能够创造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那么请你把握机会,找一份你热爱的工作,并为之奋斗。 起点低一些没有关系,你必须相信点滴的进步会连接着你的未来,你完全在积累了10年之后,可以成为这个行业的专家。这种想法一直没有让我失望,也完全改变我的生活,如果你还没有找到你的热爱,请一直寻找下去,不要随遇而安。 ”第三个问题:你能为公司做些什么?” 当你成功进入到一家公司的时候,请你逐步去思考这个问题。如果说职场精英们都有什么成功的秘诀的话,那么就是这个了。 你可以选择在一家已经成功的公司里工作,这样的公司流程会很完善,可以在里面不断的学习,但不要忘记了,再完善的流程都有它的不足之处,而这些不足之处就是你的机会,去思考你可以给公司做哪些补充,好让这个制度做的更好。 你也可以选择在一家小公司里面工作,这样的公司锻炼的机会很多,可以迅速成长为一个多面手,但也不要忘记了,小公司需要的是生存,多思考你可以为公司的业绩做哪些贡献? 如果你每天都这样思考,你很快会发现你的思维模式逐渐接近老板,而当你为公司做了一件又一件新的事情时,你就逐步成为公司的核心成员之一。 “第四个问题:你拿出最好的态度了吗?” 态度,这个是被我们看作最能影响一个人职业发展的因素之一。现在,谈起如何聪明的工作,很多求职者开始夸夸其谈,要有怎么样的能力,要有怎么样的交际,要有什么样的口才,唯独缺少的就是工作的态度。 我想问各位一句,决定一个人能力的高低,是不是认真训练技能的态度?决定一个人交际能力的优异,是不是渴望交际的态度?决定一个人演讲的魅力,是不是不断登台的态度?很多求职者连公司的主体业务、网站、岗位职责、公司地址都不清楚,这样一个最基本的态度都不具备的人,我又怎么相信你能够做到你所承诺的一切呢? 对自己的工作抱有积极的态度,那么你就会拥抱成功,这是肯定的,如果对自己的工作都抱着消极的态度,那么你就慢慢去拥抱失败,享受失败的乐趣吧! “第五个问题:我所处的是否是公司的业务核心?” 业务部门是公司核心部门之一,你越是接近业务,了解业务,对你的成败影响就越大,你对于这家公司就越有价值,你被提升的机会也就越多,进而就能够赚更多的钱。 很多职场新人喜欢追求稳定,这个没有问题,但公司稳定不代表你的职位就稳定。当面试被问及为什么应聘这个岗位,很多人就会说:“因为这个职位稳定啊”!也许你觉得这样回答很实诚,但很不幸的是公司一般不太喜欢这样的求职者。 追求稳定有时候容易被认为是缺乏上进心,而一个公司最能凸显上进心且能对公司创造直接价值的,往往就是对业务做出贡献。 所以,当你求职的时候,请明白自己是否处于公司的业务核心,如果你面试的是一个无关痛痒,跟业务核心压根没有一毛关系的职位时,你就要思考自己的职业生涯,除非你压根不想发展。 “第六个问题:下班后,我该去做什么呢?” 也许,当你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你会一笑了之!下班后,我当然是回去做我喜欢的事情——朋友聚餐、上网、玩游戏、看电影、打牌、看电视等等。如果你满脑子想的都是这些,那么在职业发展的头几年,你很快会被周围的朋友和同事甩在身后。
Read more最坏的水果最后卖,难道!?
小区里开了两家水果店,经营东门店的是位年轻的姑娘,经营西门店的是位50多岁的大娘。两家店相距不远,但生意相差很大,很多人都很喜欢往东门跑。刚开始我以为是年轻人的嘴甜,后来经观察发现,东门的水果要比西门新鲜很多,顾客都是冲着新鲜水果去的。 一天,买完水果后我问姑娘:“为什么你的水果总是比西门的新鲜?很少看到有坏的,是因为你的进货渠道好吗?”小姑娘笑了,说:“哪里,我们都是从同一个水果批发市场进的水果,只是我喜欢把最坏的留在最后卖,而那边喜欢把最好的留在最后卖。” 见我不太明白,她认真地跟我解释:“水果进回来后,我是先挑最好的卖,再挑一般的卖。她是先挑最坏的卖,最后才卖好水果。其实,水果的保质期不长,好水果也会放坏。她这样一来,就总是在卖坏水果。而我总是在第一时间让客人尝到新鲜的好水果,顾客当然喜欢光顾我的店了。” 我不禁好奇,她那些坏水果,同样是要卖掉,那她用的什么方法?把最好的留到最后,客人也会看到选到,就不影响她的销售吗?姑娘说:“我的水果,小部分坏的被我扔掉了。虽然我有损失,但顾客没有吃坏水果,我分门别类标上特价,放在不起眼的角落里以成本价出售。顾客一看到是特价,而且价格低廉很多,知道是处理品,在心里就已经有了一杆秤,有的人权衡一下,也会买些。绝大多数人还是希望花了钱就买好水果,哪怕贵点儿。” 果不其然,那天我经过西门水果店,看见大娘正在摆货架。她在水果箱里总是挑最坏的先摆上去。把好的留在箱子里。我好奇地说:“您干吗把好的留在最后呢?”大娘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回答我:“现在生意太难做了,如果不先把这些坏苹果卖出去,损失会很大。坏在自家,一个也卖不掉,到时就亏大了。” 图/unsplash.com
Read more千万别把孩子养成令人讨厌的人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一类人,他们休息时间在你家楼上喧哗,吵得你无法入眠;他们在小区跳广场舞,声音大得扰民;他们开车不打转向灯快速插到你的车道,你只好踩急刹;他们说话不顾别人的感受,呛得你半天说不出话……他们不是坏人,只是没有同理心,似乎没想过自己的言行会给别人带来怎样的麻烦和影响。 你喜不喜欢这样的人?我想你肯定讨厌这样的人。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你正在不知不觉中将你的孩子养育成这样的人呢? 我们在外的时候很容易就碰到这样的事情,比如:有一次在羽毛球馆打球,一个6、7岁的小男孩在各场子里乱窜,好几次差点被别人的球拍打到,逼得大家只好停下来等他跑过去。如此折腾几次后,打球的人们大喊:这是谁家孩子?管管啊!”小孩爸爸就在其中一个场子打球,听到大家喊只是抬头看看,然后没有下文了。 和亲戚去医院看望另一个生病的亲戚,她儿子发现病床可以升降,大感兴趣,反复把病床摇上去摇下来,她在旁边微笑着看着儿子,并不制止。直到病人家属耐着性子阻止他“你不能这么摇,阿姨会疼的”,孩子才不情愿地停下来。出门后,我问她为什么不制止儿子,她却不解地反问:“不是要给孩子自由,保护孩子好奇心么?”刹那间我冷汗直冒…… 这是天大的误解!没有边界的自由不是自由,是放纵!你的孩子倒是“自由”了,别人呢? 有的家长倒是想管孩子,但是管不住。一次在商场里的儿童乐园的沙堡中陪孩子玩沙子,一个小男孩不断从高处向我们扬起沙子,我制止了这个小男孩几次,但是他置若罔闻依然是没有停止这种行为。她的妈妈也喊了几次:别朝小朋友扬沙子啊。没有用,他依然继续。同去的朋友感慨道:肆意妄为,谁都喊不住,现在这样的小孩不少啊。 在说这样的话题时,大家总是深有感触吧! 菲妈说,到朋友家去做客,正好碰到楼下邻居上来投诉,说孩子太吵了。这个过程中朋友家儿子发出的动静确实太大。朋友却不以为然地说,这个邻居太挑剔了,隔三差五来投诉,不用理她!我又不能把孩子的手脚绑住,有本事你住我楼上去! 我很不认同她的看法,孩子当然不可以绑住,但是我们要以行动和语言告诉孩子要尊重他人的感受,否则即使孩子长大了没有这个噪音扰民行为,也会有其他不考虑别人只顾自己的行为。即使不从邻里和睦角度出发,单是为了孩子的将来,也应该给孩子设立一定的规则。但因为是去做客,我也不好多说什么,就是建议她买个垫子铺一下减少噪音。 比如在家里,我们住的是七楼,孩子在家里玩的时候拿着棒子去敲打暖气片,我立刻走过去制止她。我说你敲打暖气片,楼下每一家的暖气片都会叮叮当当的响,你影响了别人可不是一个礼貌的孩子。孩子说:“那天来修暖气的叔叔就是这样敲打的!”我告诉她:“叔叔敲打暖气片,是因为工作需要,你敲打就不对了。”孩子听后,觉得我说的有道理,就再也没有去敲打过。也许大家觉得这样的行为是孩子的特质,该被允许和原谅。但是我是不认同这样的观点的,不正确的行为应该及时的去纠正孩子。 看到这里,你是否在这些家长身上看到了自己?你是否也曾对孩子不合适的行为没有及时严加管教?亦或你觉得不以为然,认为孩子小不懂事,大了就会好?亦或你管教了,但是孩子不听你的,而你似乎有些无能为力? 孩子需要自由,但自由的前提是他不冒犯不妨碍别人;孩子需要被尊重,但同时他必须学会尊重别人,照顾别人的感受。这样孩子才能慢慢地发展出同理心,学会识别并照顾别人的感受,孩子才不会成为一个只顾自己不顾别人、令人生厌的人。 图来自:stocksnap.io
Read more出现职业倦怠怎么办
5种表现说明你“职业倦怠”了 “职业倦怠症”又称“职业枯竭症”,它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是上班族在工作的重压之下所体验到的身心俱疲、能量被耗尽的感觉,会有以下具体表现: 1.体能耗竭。“累”是最突出的感受,感觉自己正在被一点一点地榨干,生活也在自己的衰弱面前逐渐失去了掌控。 2.情感耗竭。感觉当初的热情与活力不再,自己变得刻薄而没有耐心,受伤与脆弱或任何难以承受的感觉最终都变成潜抑的愤怒。 3.人际关系淡漠。连倾诉的欲望都没有了,于是在对别人日渐冷漠的同时也一点点“被冷漠”着。 4.生活乐趣缺乏。拒绝给自己减负,任何刺激都让已经疲于应付的他们难以承受。 5.工作倦怠。无法由衷地付出,而更多是依照责任和承诺行事,与之相随的是无论对工作还是对自己越来越低的满足感,甚至开始怀疑自己选错了职业,但又缺乏改变的勇气。 “三类人最容易产生怠倦” 研究发现,有三类人最容易产生职业怠倦。 第一类是自我评价低、凡事追求完美主义、外控性格的人。他们努力成为对每个人都很重要的人,让职业和生活同样光鲜灿烂,就像一支两头燃烧的蜡烛,最终成为自身成就的牺牲品。 第二类是职业受挫的人。拼死拼活做得最多,升迁的却是别人;干了多年才发现自己根本不适合现在的工作……无论是大大小小的不公平、让人窒息的制度还是怀才不遇、理念不合都可能成为职业倦怠的直接诱因。 第三类是初入职场的新人。新人往往想做得更好,但常常事与愿违,当年轻的理想与冲劲遭到残酷现实结结实实的闷棍后,付出的代价是压抑自己。 “撑过5年苦工期” 出现职业怠倦首先是因为心理枯竭,对人生和生活都倦怠了,所以表现出来对这个工作倦怠了,除了这个工作之外,生活中也没有朝气。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不管你是什么职业和学历水平,刚开始工作的前5年一定是苦工,苦工阶段意味着从专业上你无法从事你的专长和潜能,是被别人支配的。 另一方面,你在人际关系上是被别人管理的,没有时间自由、没有工作分配的自由,会感到很被动,所以会感到工作本身很低级、乏味、琐碎。然而,前5年是苦工,5年之后就可能进入到技工,在专业领域有可能会独当一面,能够发挥你的经验和特长,但在人际关系方面可能还是被别人管理的。但是在10年、15年之后可能就会快乐工作,这时可能会独当一面,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开始到了收获的时候。 内心要有明确的目标 缓解怠倦最根本方法是要有内心目标。明白你为什么工作?你为什么生活?如果一个人的目标只为自己,那么他的生活就毫无意义。因此,当个人需要的满足已经不能推动我们追求更多时,我们需要给自己的坚持与付出一个“说法”。问问自己打算赋予工作什么样的意义?要给生活赋予什么?通过发现与创造,通过赋予工作意义就是在给工作增加价值。 另外,当你追求的目标有差距时,我们要把差距转变为动力,把你那个差距变成下一个目标,把大目标化作小目标,不可能一口吃胖子。所以经常要对自己有一个评估。 学会劳逸结合 此外,还要坚持定期运动,每周至少运动五次,每次半个小时以上,每周至少半天户外运动,每季度或者是至少每半年要有一周的省外旅游。 企业给予员工不同的管理 从企业来看,管理者首先可根据不同的员工给予不同管理方式。如对喜新厌旧的人,可用轮岗制,让他们体会不同工作的快乐。对追求完美的人来说,则不要给他们太大压力。其次,实行“阳光照耀下的体制”,让员工全身心地将心理能量投入工作,尽量少在人际关系等方面消耗精力。 图:pexels.com
Read more人的好运从哪里来?(很深刻!)
做管理,就别怕员工走人!无论是谁,必须坚持“事不过三”的原则! 命由天定,运由己生,人的一生都有辉煌的时刻,只不过有的人来的早,有的人来得晚而已。 一、从好身体来 健康是福。有了健康的身体才有奋斗成功的本钱。要有健康身体,除了要注重饮食与运动外,还要正常的生活习惯。心理的健康也很重要。身心健康,就能顺利工作生活,迎着阳光,灿烂美好,安康愉快。 二、从好心眼来 人存好心,善良为本。慈善胸怀,厚德宽人。让人感受到你的存在,这世界充满阳光,好人多好报。社会温暖,人心温暖,得道多助,路自宽行。 三、从好观念来 观念带来决定,决定影响行为,行为就有结果。人生在世,创造生存条件,努力学习生存本领,为自己活,活的像模像样。有条件时,也帮助他人。 四、从好脾气来 坏脾气,破坏人际关系,影响健康,生气将会污染生命。脾气太坏的人,命运之神不会照顾你的。所以,要争气不生气,不伤元气,成得大气。遇事冷静,思成而行,少走弯路,增大成功的几率。 五、从好表情来 人说,出门看天色,入门看脸色,当你烦恼、愤怒、痛苦的时候,你那一副难看的嘴脸,任何人都不想见。相由心生,尊敬别人,微笑总会给你带来好运的。 六、从好言语来 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言半句六月寒。与人为善,和颜悦色、和气生财,好运常在。敬人者人恒敬之。而抱怨无法解决问题.恶语更伤人,所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七、从好行为来 正确的人生观点,指导正确的人生行为。检点自己的行为,让自己具备被爱的条件,懂得惜福与造福,多做好事,所谓舍得,才有获得。 八、从好关系来 人在社会,在互动中求得生存、发展,无论从求学、求职、求上进、图通达,还是从家事、政事、财事、谋圆满,无不需要借助各种关系支持、指导、帮扶。好关系,靠好心德培植,情感投资只讲真诚。人与人之间的紧密关系比生意本身更重要。 人生就是一个容器: 装的快乐多了,烦恼就少了; 装的感恩多了,痛苦就少了; 装的理解多了,矛盾就少了; 装的大事多了,杂事就少了; 装的阳光多了,阴云就少了; 装的高见多了,偏见就少了;
Read more别在悄无声息地威胁你的孩子了,后果自负
“你如果再不吃,我就要吃掉咯!” “你如果再不来,我们就走了!” “你如果再闹,妈妈就不要你了!” 很多家长都有类似的口头禅,但类似这样的威胁频繁地出现在孩子的生活中,可是妈妈们想过没有,威胁孩子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我常常听见别人这样跟小孩说,然后那个小孩就会表现出很急,甚至是哭闹的状况,甚至去抢夺家长希望他吃下的食物……我在旁边看着,总是奇怪,为什么会有人喜欢自己的小孩在外面表现得如此不得体和不大方?为什么不让自己的小孩有理性自主的思考权力? 比威胁更重要的是告诉孩子背后的原因 如果这个东西很好吃,我想不用你多说,他自然会一口接一口,如果他肚子饿,他一定会乖乖坐在位子上吃完吃后再到处跑,小孩也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他脑中自有优先级,我们实在不应该干涉太多。子轩从小食欲就不好,就算零食也吸引不了他,常常吃一两口就不吃了,我会跟他心平气和地说:你如果不吃了,那妈妈就要吃掉了,因为很浪费,我们不想浪费食物。 “因为很浪费”才是要干涉的重点,我们中的很多人却常常忘记讲。子轩从来不会因为别人要吃掉眼前的食物,或者别人不等他了而吵闹,他对于这些事情很是从容,这种态度让我很舒服。 现在他更大了,当他不吃的时候,我会要求他说:“妈妈,我吃饱了,谢谢你。”我要让他学习了解到,我为他准备食物不是理所当然的,不是他不吃拍拍屁股就走了,是要感恩的。而且要他把这句话说成习惯,就像读经一样,长久下来就会烙印在心中,这种感恩的念头才会铭记在心。 威胁的背后,我们无意中教会了孩子什么 我曾经在某知名商场,遇见一个真实的案例。 那个商场里有可爱的汽车小推车,孩子坐在里边,让妈妈们推着走,妈妈可以任意租借,但有时候人太多会租不到。一次孩子走着有点累了,正巧旁边就停了一台汽车小推车,里面没有人坐,孩子就走过去想开门,但他还没到呢,就听到另一个阿姨大叫:“某某某,你如果再不坐到推车里,别人就要来坐啦!”接着她那小孩就火急火燎地跑过来占住这推车…… 那个小孩估计是长期受了这种训练,马上就飞奔回来坐进车子里,像看到强盗一样,看着我们一家人。我能理解那个妈妈并无针对之意,她也只是被她到处乱跑的小孩弄得很烦,大包小包还要顾着推车,终于找到一个办法能叫的动小孩回来,而且她甚至不用扮黑脸。 但当场我还是被吓到了,竟有人会这样处理事情。我想那个妈妈完全没有意识到她自己教育了小孩什么事情——独占和抢夺。 威胁引发孩子的忌妒和不安全感 还有比较常见的一种情况。家中的长辈想要抱抱孙子,偏偏孙子彼时不想被抱,这时有些长辈就会作势要去抱别人家的小孩,或是故意去抱别的小孩来激发他的忌妒心,一旦孙子为此哭闹,长辈就会极其开心觉得自己受到重视。 这种故事我每天看,其实我很同情那些小孩,毕竟这跟抢夺食物或是一辆车大不相同了,这引发的可是人性的黑暗面啊。小孩会不会认为表现出忌妒,别人才感受的到爱呢。忌妒心可以造成很多可怕的事件,看看每天社会版的新闻,有多少谋杀案都是因为忌妒心而起?不要说你不能理解,或觉得那些杀人者一定都是头脑有问题,说不定有问题的是他的家庭教育。 我教会子轩了解不抱他不等于不爱他,除了拥抱还有其他很多表达爱的方式。他也有时会拒绝爷爷奶奶的拥抱,但他接着会主动去问爷爷奶奶一些生活上的事情,爷爷奶奶也一样开心。重点是孩子自己理性的想法,他有自信判断以后就不会动摇,不会因为这些情绪上的威胁就轻易的妥协。 提示: 妈妈的角色也很重要,不要逼他一定要给谁抱,他的身体是他的,他可以做主,做合理的宣示。有的人会觉得会不会想得太多呢,不要当事情发生了后才知道后果非常严重。本来不重视的小缺点确实有可能会累积成为人格上的大缺陷。所以说父母的教育,语言和行为也要注意哦。 图:Pixabay.com
Read more手不扶碗穷一世,抖腿耸肩霉三代!
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吃有吃相,老话有理。 相由心生,看相识人,由表及里,相定乾坤。 在很多年前,有一回,浩然跟朋友们吃饭,席间有一位不太熟悉的朋友引起了我的注意,他在吃饭时,举止与大家不同,手既不扶碗,也不放在碗边,而是垂在桌低下,而且还一个劲地抖腿。 吃完饭后,这位陌生朋友先告辞了,我就与其他朋友们闲聊,其中一位朋友问我对此人的评价,我说:“此人日后很难发达,会穷苦一生。”朋友问我这是为什么?我说:“古人说过,人吃饭时一定要手扶碗,手不扶碗会穷苦一生的。” 事隔多年以后,我无意中听到朋友们说起此人的情况,果然在这几年中,他是一事无成,不知换了多少份工作,也曾做过买卖,但几乎是全军覆没,干啥啥不成,始终处于漂泊不定的困顿状态。 俗话说:“要以食就口,不要以口就食。”意思也是说,人在吃东西时要把食物拿到嘴边吃,而不要把嘴巴凑到食物上去吃。 “树摇叶落,人摇福薄”,抖腿也是一种破财的相。在民间有“男抖穷女抖贱”一说,如果一个人老有爱“得瑟”习惯,一坐下就开始抖腿或者耸肩,老处于一种不安稳的状态,对于男性来说不容易聚财,对于女性来说下贱轻浮,败家破财。 南怀瑾老师(文化学者)在他的著作中曾经提到过抖腿的情况,南师说:腿(脚)不要抖,这个动作的习气要戒掉,不戒掉会倒霉,运气不佳。 一个人千万不要抖腿(脚),坐在那里两腿(脚)这样抖动,有钱则钱抖光,有人则人抖光,家破人亡。如果出家师父,则茅棚都会抖掉,所以抖不得的。 从相学上说,抖腿是一种破败的相,经常抖腿的人会把自己的好运、财运和福气都抖光了,而且抖腿也是一种轻浮相的表现,所以大家要避免这个习惯。 其次,耸肩也是一种损财的举止。有些人坐着爱耸肩,走路时也爱把肩挑起。在武术界,练太极拳、形意拳等拳种都要求“沉肩坠肘”,沉肩是指放松两肩关节,不使其耸起;坠肘是肘尖常有下垂之意。 只有沉肩才能松肩,肩关节的松沉和旋转自如,能起到舒展肩部韧带、肌肉,沉肩有助于含胸拔背,有助于气沉丹田。 如果一个爱耸肩的人,他的脖子老会向前挺,大家想想看,鸡不正是时刻都把脖子伸长在找食吃,所以说,爱耸肩的人生活不容易安定,会霉运连连的。 名誉、地位,都是外在表象,德行才是根本,厚德载物这句话丝毫不假。为什么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之后能够请说的财富?因为厚德才能载物,千金财富必定是千金人物。 图来自:stocksnap.io
Read more一个小老板要成长为一个大老板,最为重要的是要做到四点
一个小老板要成长为一个企业家,最为重要的是要做到四点。 1、从相信自己到相信团队转变 小老板在自己的团队中一般都会认为自己是最棒的,非常相信自己。 但是,如果长期这样,你的企业就很难做大做强,成功的企业家一定是要找到各个方面的专才去组建一个强大的团队,并组织建立系统、流程、标准,你的企业就一定会走向强大。 当然在企业的创建阶段,带头冲锋是必要的,而当企业的部门逐步建立并完善后,你更多的是靠团队的力量,当企业员工成千上万时,你更要放手让团队去干。 因此,小老板一定不要再有我是最棒的思维习惯,而要让团队成员变成你激励的目标,企业家常有的思维习惯及口头激励应是你是最棒的。 2、从勤劳是美德到偷懒是美德转变 大家可以看到很多企业的怪现象,老板经常加班到深夜,而企业员工在上班的时候还在上网聊天,看与工作无关的东西。 勤劳是美德固然不错,在企业的创建阶段,小老板自己亲力亲为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果企业的组织完善了,企业家还在将组织成员的其他工作自己来做就非常危险,你的勤劳就会阻碍员工的学习与进步,是不利于员工发展的,当然最后就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因为企业的竞争本质上就是好老板、好模式、好团队的竞争,如果模式再好,而老板有问题,团队培养不出来,这家企业迟早玩完,老板看到销售与财务报表很好的趋势,又何必去干涉你的团队呢? 对团队的尊重与不干涉是对团队最大的支持,团队也一定会更勤劳。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勤劳是美德,偷懒更是美德,但是一定要掌握时机。 3、从卖自己向卖产品转变 在企业创业初期,一般来说,创业者一般在行业中有一定的名气,用自己的名气与信誉来进行市场开拓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蒙牛的市场开发前期,牛根生的作用就非常大,但是,随着企业做大,蒙牛的策划人还是过大的宣传牛根生,将牛根生过度神话,当三聚氰胺事件发生的时候,牛根生的信誉跌倒低谷。中庸告诉我们的核心有两点,一是过犹不及,二是致中和,什么事件都要掌握分寸,都要知道度及平衡。 要知道,企业做大了就不是自己的了,而是社会的,因此,当创业完成到一定阶段,企业一定还是要以宣传产品及品牌为主,逐步将自己请下神坛,这个是对自己的负责任,更是对企业的负责任。 4、从向优秀人才学习到成交优秀人才 很多小老板非常热衷于向优秀人才学习,但是,随着企业的不断做大做强,你能将企业的所有方面的知识都学得像优秀人才一样好吗? 因此小老板应当更多得是研究成交人才,采购人才,用好人才的办法。而征服人才是要有格局的,人才讲的是感觉,为什么同样一个人20万被人采购了,而你40万还没有成交? 企业最后的竞争一定是一群人才与另一群人才的竞争。 图来自:pixabay.com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