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让孩子数数家里有多少人? 2、让孩子数数家里有多少小孩/大人?问问孩子是大人多,还是小孩多?然后想想其他的分类方式,再问孩子。比如:有多少人穿绿色衬衫?多少人穿蓝色袜子?多少人比你高?比你矮? 3、让孩子猜猜你脑子里想的数字,告诉他这个数字前面和后面的数字,让他猜。 4、猜猜从房间的一头到另一头需要走几步路?然后走一次,试试之前的猜测是否正确。然后再猜猜如果是跳跃、跨越、小步跳、单脚跳或其他的移动方式,会需要多少次才能从房间的一头到另一头?对假设进行验证。 5、在地上或桌上标注一段距离。然后选择一件物品,如棍子、树叶或勺子,来猜测需要多少根棍子、多少片树叶或多少个勺子才能量完这段距离。对假设进行验证,并用其他物品来重复这个游戏。 6、选择一个字或一个字母,让每个孩子说出一个由这个字或这个字母开头的词。选择其他字或字母继续这个游戏。例如选择“水”这个字,词便可以是“水瓶”或“水井”。 7、在一个平面上撒上少量面粉、沙子或灰,让孩子用手指在沙上写字。然后尝试写数字、写词和画形状。 8、让孩子猜猜你脑子里想的东西,告诉他这个东西的用途,让他猜。 9、说一个词,让孩子想出一个和它押韵的词,然后想出其它押韵的词,越多越好。 10、在杂志或报纸上找出一个图片,让孩子描述图片里发生了什么。然后让他们猜测之前发生了什么,之后会发生什么。 11、在杂志或报纸上寻找带有某字(或您选择的其他字或字母)开头的词的图片,把图片剪下来,用它们来讲故事。 12、在您家里、杂志里或报纸上寻找对称的物品。 13、在家里走一圈,让孩子告诉您每个物品名称的首个字(例如”电视”的首个字是“电”)。 14、用押韵的词编一首诗歌或歌曲。 15、尝试用押韵的句子组织一段对话。 16、让孩子指出家里所有红色的物品。用不同的颜色重复这个游戏。 17、在附近散散步,注意您周围的声音。练习模仿这些声音。当您回家后,用声音讲一个关于您散步的故事。 18、在您的家里寻找圆形的、方形的、长方形的和三角形的物品。还能找到什么其他形状?是否有五边形?让您的孩子找出一个环形的东西,然后找出一个球形的东西。找出一个方形的东西,然后找出一个立方形的东西。 19、让孩子想一个他希望去的地方(如果你哪都能去的话,你希望去哪里?)。让孩子描述这个地方,并讲一个关于到这个地方去的故事。 20、用手拍出一段节奏,让孩子重复。然后让孩子拍出一段节奏,您来重复。交替地由一方拍出节奏,另一方重复。 21、让孩子把他名字的节奏用手拍出来,然后把他朋友的名字拍出来。 22、在玻璃杯子里放不同量的水、沙子或尘土。(同样尺寸的杯子放的量不同,发出的音调也不同)。把杯子从低音到高音一字排开,形成一个音阶。用勺子敲击杯子演奏一首歌。 23、模仿一种动物的叫声,如“哞”或“咩”,让孩子猜猜是什么动物。然后假装您就是这种动物。那么您是怎么移动的?是什么样子的?吃什么?生活在哪里? 24、假装您是一个动物,向孩子描述这种动物的特点,让他猜猜您扮演的是什么动物。 25、用一个碗装水。在家里收集一些安全的物品,猜测这些物品会沉入水中,还是会浮在水面上。然后把物品放入水中来验证之前的假设。
Read more给予孩子十个经历,将受惠一生
1.幸福家庭的经历 家庭是孩子的依归,一旦家庭有所动摇,孩子情绪会变得不稳定、坐立不安、容易生气、甚至神经质。我们应该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气氛,使孩子在充满爱和关怀的环境下成长,让孩子感受何谓幸福家庭,并了解父母的责任。 2.独立处事的经历 孩子初初尝试,难免遭遇困难,我们不应干预,更不可代他做,应让他从失败中学习。只在重要时刻才替他作决定,但当孩子坚持要自己解决,不妨善用其好胜心,给予适当的鼓励。 3.参与工作的经历 训练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分配工作给他。我们应先考虑孩子的年龄、能力、兴趣和性格,让他帮忙做家务,但也不要强逼他。孩子在担当责任的同时,也觉得备受重视,自会变得懂事。 4.处理不同意见的经历 与孩子意见不一致时,切忌强行说服他,这只会令他抗拒,即使服从,也只会流于表面化。 5.失败后成功的滋味 教孩子运动时,选择容易掌握的竞技活动,使他不会多番失败,挫折感会令他失去兴趣;让他感受失败后的成功,他既会感到趣味,也可启发他凡事要尽力而为的道理。 6.出外活动的经历 孩子喜欢四处走动。父亲平日忙于工作,闲时应多跟孩子游戏、运动,或到图书馆、博物馆等地方,以增广见闻,也让他感受您的爱护。或趁假日带孩子到郊外,一同吸吸新鲜空气,舒展筋骨,放眼远眺,同时也能多学词语。 7.情绪流露的经历 人人都有自己的脾气,因此不应害怕在孩子面前宣泄。伤心时不避孩子,生气时告之因由,可让孩子了解我们的情绪,同时也可示范宣泄情绪的方法。孩子看到父母吵嘴后和解的经过,体会到冲突的化解和爱的持续力量,也学到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看到父母悲哭,学到如何处理哀痛的情感;孩子难过时,我们在旁慰藉,让他知道分担悲伤可使亲密关系更深厚。 8.父母得体吵架的经历 夫妻吵嘴时要有原则,每次须有特定的主题,不要翻旧帐,清楚说明自己的要求。虽然得体的吵架是孩子社交上的重要学习机会,但有些事应避免在孩子面前争吵:金钱问题,只会令孩子不安;数落亲戚不是,会破坏他与家庭成员的亲密关系;子女的教养方式,会令他无所适从。 9.父母过往的经历 当孩子遇到问题向我们倾诉时,不妨将以往的经历、挫折、失败和痛苦、所得的教训等,一一坦诚地讲给孩子听。毋须害怕会破坏您在孩子心中的形象,相反,这会使孩子更了解您,也可使他得到启发,并可将您的观念和价值观灌输给他。 10.生命和死亡的体会 孩子在成长期间须经历无数的尝试、考验、困难、挫折和失败,惟有他克服这些挑战,才能发展成独立坚强的人。如果养的小动物死了,孩子会感到伤心,可趁机会令他明白失去亲人的伤痛,使他知道珍惜生命的重要。在日常生活中,向他灌输正确的人生观,令他明白生命的可贵之处;平日多带他接触大自然,令他领略生命奥妙之处。 图/pixabay.com
Read more帮助孩子克服害怕昆虫心理
很多孩子会害怕昆虫,这种恐惧会让他们无法尽情享受户外游戏和认识他们周围的世界。在「自然猫咪」节目里,我们认为这些可爱的昆虫朋友们被贬到了一个糟糕的境地。我们希望孩子(还有成人)把这些小的生物当做这个星球上非常重要的一员,因为他们有些能为花园里的植物授粉,也是食物链中重要的一环。 如果孩子们能对昆虫、蜘蛛、和其他小虫子有更多的了解,能够为孩子们缓解对它们的恐惧感增加很大的帮助。这里为您提供一些帮助您孩子减少昆虫恐惧的方法: 1、从安全知识开始 为孩子解释哪些虫子是无害的,而哪些是需要避免接触的。一般来说,黄蜂、蜜蜂、蚂蚁和蜘蛛这些虫子最好远远的看着就行,而如甲壳虫、蝴蝶、蟋蟀、长脚蜘蛛和蜻蜓则很安全,是非常适合观察的虫类。告诉你的孩子昆虫比你害怕它们更害怕你。如果有只虫子掉到你身上,最重要的一点是保持镇定和安静。如果太紧张害怕,就轻轻地把它拍下去就好。你需要解释一下如果他大叫和试着拍打虫子,可能会吓到虫子,然后可能会有被虫子叮咬的危险。 2、想想你自己在遇到昆虫时的反应 我们中大多数人因为屋里有只虫子被惊吓到退缩或跳起来。这些反应强化了虫子很可怕的思想。如果你的孩子看到你在遇到虫子时表现得镇定、沉着,那么他就会在适当的情况下模仿你的行为。比如说你看到厨房里有只蜘蛛,让孩子看着你是如何镇定地用一个小的透明罐头盖上去,然后拿一张硬一点的纸慢慢滑到罐子的下面。蜘蛛就那样站在纸上。你安全地把你的手托住那张纸并把罐子拿起来,带到外面,再把蜘蛛放生。如此这般地把蜘蛛运走可以让你的孩子看到你并不畏惧昆虫,而且你还有同情心。 3、在周围没有昆虫时和孩子讨论昆虫的话题 在安静的时候,让你的孩子描述为啥昆虫让他感到害怕。问他是否可以与你分享他与某个虫子的特别经历。问他关于对昆虫的一些了解。一旦你知道了他对昆虫的了解,你可以给他一些信息帮助他改善对昆虫的印象以及这些昆虫在自然界的作用,包括昆虫可以帮助我们生产出人类食用的食物(如蜂蜜、苹果、蓝莓和橙子,可以再多举几个例子)。告诉他们没有昆虫的世界不是快乐家园。还可以和他们一起阅读一些以昆虫为主角的儿童读物,例如「饥饿的毛毛虫」,「夏洛特的蜘蛛网」。有些书如「儿童版昆虫和蜘蛛知识指南」,或者「1,001种昆虫」。可以让孩子在户外接触昆虫之前,有机会在家中先探知一二。 4、放手让你的孩子尝试 当你的孩子准备好了时,可以带他去博物馆或自然中心参观,看看蝴蝶和其它不同种类的昆虫。这让孩子有机会和其他孩子一起认识真的昆虫。或者,可以在你家后院或家附近找找有些什么虫子。可以制作一个捕虫器和昆虫屋,来安置捉到的虫子。这个昆虫屋可以很简单,只需一个透明杯子用纸盖住即可。在纸上戳几个洞,用橡皮筋捆住纸盖。这样可以让你孩子担负起照顾昆虫的责任。可以在里面放些叶枯草、小树枝和浸湿的棉花球或者一小片水果当作其饮用水。你也可以重新翻用「自然猫咪」节目上教的「自制堆肥法」来做一个临时的昆虫宾馆。 5、要有耐心 让你的孩子决定进度。他们可能会被网络媒体或者其他成年人影响和误导认为虫子很恶心和恐惧。但是如果家长能直接并有步骤地让孩子接触昆虫,他们的恐惧会逐渐缓和下来。 图来自:google.com
Read more长大是一个不断接受失去的过程
我们总是这样以为,以为这一生还长,想开口说的话,想表达的行动以后都有时间完成,因为我们都以为自己起码可以活到70岁以上。于是我们现在不慌不忙的爱着。但是,年少时要完成的宏图大志我们有时间等,可是父母呢,他们有时间等吗?就算我们等到了成功的到来,但他们未必有时间陪我们分享成功的喜悦。 2015年1月13日继父因为身体原因再次做了手术。手术当天坐在医院病房里等着手术结束时,心中五味杂陈,有遗憾、内疚、害怕、酸楚、无奈这五种味道。期间想了很多问题,想着小时候父亲病重住院时,也是我与母亲二人守在医院陪伴着,现在继父动手术,他儿女也在医院里守着,忽然有了家的感觉,让我感受到亲情陪伴的力量,让我相信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 手术结束后,医生单独找家属谈了些情况,医生说病情以后可能会复发,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去大城市好的医院做手术。听着医生说完,我的心被刺痛,觉得好不容易得到的东西随时都有被人抢走的危险,怪自己势单力薄,没能力看管好心爱的物品,让其永远留在身边。 前几日去医院给他送饭时,总是提醒他出太阳时记得在医院楼下晒晒太阳,按时吃药,多休息,等出院后咱们一起去逛超市置办年货,我再买一台相机准备着春天时带你们出门旅游。我这样说的时候他笑眯眯的说哎呀年纪大了,也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能不能去,这病是什么情况我也知道,如果真的死了也就随他吧,死也没什么可怕的,离死那么近的手术都见过两次了还有什么东西可害怕的。母亲见继父说完话,边拍打他衣领上沾染的灰尘一边唠叨他说想死的时候死不了,那肯定会活到70岁。其实,我们都知道这病可能治不好。我们也知道,你随时都有离开我们的可能。 继父今年月初住院前我就已经产生了害怕、难过、自责这些情愫,尤其是害怕,它像巨大地波浪汹涌翻滚着,又像烟雾把我迷住,这些不好的情愫肆无忌惮的在身体里逃窜,肆意妄为。又像藤蔓,缠绕在身体中,并且逐渐壮大盛烈。我知道我产生害怕的原因是什么,因为我怕如果继父真的走了以后,和母亲吃饭又回归曾经的一菜一汤,甚至经常吃剩饭。 我怕家里少了一个人的唠叨,多增添了一份冷清。我怕母亲总是一个人出门买菜没人陪伴,我怕没人陪母亲说话,我怕我想分享成功的喜悦时只有母亲一个人笑着,而那个我最渴望留在我身边看我成功的人,已经不在了。 我是一个特别害怕失去的男生,但我的成长恰恰又是一个不断接受失去并且学着悦纳人生出现的种种痛苦与磨难。我刚出生时,大伯去世,开始稍微记事时,爷爷去世,再后来又是父亲去世,然后又经历过车祸、被殴打、被嘲讽、瞧不起等苦痛。想来定是有了这些因,才导致现在我身上出现的很多果。 生命中的很多人,我都还来不及坐在你们身旁听你告诉我红尘纷扰、人生酸甜,等你们教会我爱恨情仇等等人生道理时,你们倏忽不见。 我没安全感,不够强大,睡觉时喜欢把身体蜷缩成一团用被子盖着脸留一个小洞呼吸,我在深夜里痛哭,也会因为电视剧里的某个镜头或走在路上听见某首歌时而落泪,但是这些原本是一个男孩子不该有的东西在我身上经常发生,从来都没人教会我勇敢强大,很多事情都是我独自抵抗,可是我孱弱无力的身躯怎能抵挡得了? 十多年了,我从未梦见过父亲。而这十多年以来,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话语便是你病重时对我说的:要好好照顾母亲,保护她,不要让她看见我的软弱。你说过的话我都有很努力的做到,但是有些道理为什么你不教我,非要让我自己摸索前行。 看《我是歌手》听翻唱《父亲》时,听红了眼眶。因为继父生病住院,心中总会莫名其妙的产生很多害怕,怕他真的像医生说的那样,如果不去大城市好的医院全面检查再做手术,也许他真的等不起了。前几日又看见歌手病逝,很喜欢她翻唱的《Dear Friend》,每次听的时候心中都有很多感触。如今,她的声音成为我们怀念的凭证。 因为我失去过太多,所以现在真的十分惧怕失去。但人长大成熟的另一种标志也许就是学会接受失去,懂得咽下往事,而不是总与过去针锋相对。我想,我此时此刻的写作既是纪念也是多年以后再回首时的凭证,告诉我没有辜负努力保护家人的责任与担当,亦没有蹉跎过现在的幸福时光。 前几日在家里打扫卫生时翻到了父亲生前和母亲的很多照片,那时候的你笑容英俊,眉目深浓,穿黑色风衣,双手叉腰。看着看着,便红了眼眶。后来我在拿起你的黑白遗像擦拭灰尘时又不争气的哭了。 我一个人抱着你的遗像哭了好久,我喃喃自语,埋怨着如今身上出现的种种结果,如若你还在的话,我也许不会这样,如果你还在的话,哪怕我平凡,哪怕不写作,只要能够像别人三口之家柴米油盐的过活日子,也是知足。我真的好想像别人家庭那样,有父亲的存在,哪怕这个父亲十分威严凌厉,但能够感受一回你陪我长大的过程也是好的。但这种念想我盼到现在,也未曾盼来。 我从来不掩藏自己的脆弱与懦弱,我知道自己不是勇敢的人,所以我不愿意去掩盖。虽然我是男生,但是我真的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勇敢。我不会再对自己说生命中的苦难让我成为更好的人,我想好坏与苦难无关,苦难只是提醒我,如果不向上攀爬,那么会一直困顿在深井里,不会出头。遭逢过的苦难亦让我明白,这个社会的厉害之处远远比我想象中强大,我只能奔跑,让自己少成为别人的垫脚石。 这几日阅读简媜《谁在银闪闪的地方,等你》,这是一本以年老及孤独命题的书。随手翻了下,便看到一段令我热泪盈眶的句子:“我们被打入悲恸,但并未失去奋斗的能力,我们在很小的时候当了孤儿,但不代表我们不会长大。以睥睨的眼神看着我们的人更弄错了一件事,他们以为我们注定要困在黑暗里,殊不知,我们没打算在黑暗里待太久。”我知道现在的我又是幸福的,虽然在长大懂事的过程中失去过太多,但一直都在为想要的生活与写作梦想努力,有喜欢的人陪伴在身边与我一起分享。 曾经,我以为父母还等得起我,我以为一切还来得及,于是我总会有掉以轻心的时候忽略你们的老去。直到现实再次狠狠地扇我几个耳光,我才恍然大悟,珍惜当下不是说说而已。 我不知道未来的哪一天,你就走了,又只剩下我与妈妈相依为命的生活。这段时间我如此的害怕,是因为我曾经失去过,现在知道已经拥有并且视如珍宝的东西如果再失去,对我来说打击非常大。为了不让爸爸妈妈我爱你成为口头禅,为了珍惜现在陪伴父母的时光,我列了如下事项我们现在可以轻而易举完成的事情: 1、给父母注册一个微博,教他们玩微博,并关注养生资讯 2、隔一段时间就带父母在周边游玩一次 3、多花时间吃了晚饭后陪父母散步 4、买相机多留影,或者拿手机拍一些生活中小事情晒在给父母建立的微博上 5、坐在看电视时给他们捶背,多听他们唠叨 6、和妈妈一起洗碗或者自己承担家务
Read more我用这三招让女儿主动爱上学习,你不妨试试!
你会不会有这样的困惑? 教育孩子诚恳,却发现孩子诚恳后在外面受人欺负。 教育孩子善良,却发现善良的孩子得不到社会的认可。 然后你开始反思,是不是该教孩子投机取巧一点,是不是该教孩子更加凶悍一点?在你的彷徨和犹豫之中,不知不觉一些不好的东西就影响了孩子的成长! 那么,应该怎样教育孩子?什么样的教育可以让孩子热爱学习,热爱生活,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我们来听听俞敏洪是怎样教养他的女儿的。 中国有句古话说:3岁看大,7岁看老。现在中国社会处于巨大的转型期中,从农业社会一下进入了商业社会。中国人在商业社会里坑蒙拐骗的现象比比皆是,而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我们应该怎样教育孩子?我们成人做的一些事情,有些时候会不知不觉给孩子展示了不好的东西,对孩子本身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带来重大影响。因此,我们教育孩子的方针出了问题。 家庭教育的头等大事 人品教育 我女儿学习水平现在处于中等,但我从来不以此作为女儿是否要努力的标准。我和我老婆的教育理念相反。我老婆是女儿不进前5名就会生气,而我刚刚相反,我女儿第15名我很高兴,我每次都会对女儿说:“你看你们班40个同学,你15名,后面还有25个人,你多厉害!” 人品的树立来自榜样的力量 从孩子一辈子的角度来说,你的孩子分数是好是坏,进北大还是进普通大学,没有任何的本质区别。真正能把孩子一辈子距离拉大的,是与他为人处事有关系的人品问题。 人品的树立来自于榜样的力量,父母作为孩子的榜样是不能逃避的。我们要求孩子的东西没有效果,是因为父母没有做到。比如说,家长一边打麻将,一边呵斥孩子去学习,孩子当然不愿意学习。当父亲说:“老子没出息,你也想跟老子一样没出息吗?”孩子就会想,你说你没出息,那打麻将时我看你也挺开心,你没上大学也挺开心,为什么非要我上大学呢?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只要我女儿学习,我就拿一本书在我女儿旁边看,这样一来,就有一个规矩感在里面,榜样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孩子面前,别说别人的坏话 做任何一件事情,你都要想一想,我有没有伤害别人。比如说,我们大人有的时候喜欢在背后说邻居和同事的坏话,而且说的时候不回避孩子。我跟我老婆就出现过这样的情况,我们议论东家长西家短,哪个人人品好,哪个人人品不好,哪个人小气,哪个人不小气。 结果有一次我女儿从学校回来,跟我讲她们班哪个同学好,哪个同学不好,哪个同学小气,哪个同学势利眼。我跟女儿说不能说同学的坏话,同学天天跟你在一起,她们身上如果有你认为的缺点,你放在心里,更重要的是你要学习同学们的优点。我女儿立刻反问一句:“你跟妈妈在一起的时候,不也议论很多叔叔阿姨吗?我为什么不能说同学的坏话?”一句话让我无言以对。从此以后我就跟老婆定了一个规矩,在孩子面前不能议论别人的缺点,一定要说对方的好话。 培养孩子对生命的爱心 心情教育 我们会发现这样的情况,在一个班里,有的孩子永远是第一名或者第二名,他智商确实高。而我们的孩子不管怎么努力都在中间,甚至后面。在这样的情况下,家长们应该怎么办? 让孩子觉得活在世界上很美好 孩子是有区别的,但是只要你的孩子没到白痴水平,只要孩子能正常的走进教室上课,就能够做出重要的大事来。比如胡雪岩只上了两个月的学,但最后变成了最厉害的商人,而且还心怀大志,这就是很好的例子。我们家长必须有一个本领,在任何情况下,既能督促孩子进步,又能保持孩子的自尊不受伤害。你要保证孩子得第一名高兴,得最后一名也高兴,让孩子觉得活在世界上很美好,培养孩子对于生命的热爱,是家长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教育孩子:真正的幸福是自己争取来的 现在的家长对孩子是十分娇惯的,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比如孩子看上一个玩具,家长不买他就不走,最后家长没办法只能给买了。于是孩子就有了这样的心理,只要他坚持家长就会让步。 我在给孩子买东西前,会分析他要的东西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就坚决不买,如果合理也不能轻而易举的给他买,我是必须让孩子完成一项任务才给他买。比如我女儿在国外上学时,班上的孩子每人都有一台笔记本电脑。我家虽然有台式电脑,但是用笔记本电脑会比较方便,而且家里也不缺钱,不给她买也不对。 我就告诉她,爸爸一定给你买,但是你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白白得来的东西,你现在已经是一个大孩子了,需要付出劳动获得想要的东西。如果她能背诵下来30篇新东方的英文励志文章,就给她买。结果两个星期不到,她就背得滚瓜烂熟了,我就给她买了笔记本电脑。这样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学会了付出才能得到的道理,也把孩子喜欢的方式变成她做另外一件事的动力。 给予适当鼓励,激发无限潜力
Read more即使你平庸,父母也未必失望
她不够优秀,却是最受欢迎的孩子 幼儿园里布置了一次家庭作业。让小朋友回家画出最喜欢的同学,并且说出喜欢他的理由。 我以为会是漂亮的小A,或者聪明积极的小B,又或是能说会道的小C。却没有想到,尽是毫不起眼的小D。 老师悄悄和我公布这个结果的时候,我感觉很意外。 尽管小D是我的女儿,但这并不妨碍我客观地审视她在人群中的表现。她绝对不是人群中一眼就能看见的女孩。 她长得不够好看,皮肤也不白,普普通通的样子,没什么气场也没什么特点。甚至在一群活泼可爱表现力强的孩子里,她还显得滞后和迟钝。 她不爱主动举手发言,也不爱展示自己。有一次,上英语公开课,很多孩子都争先恐后地和外教老师打交道,只有她稳妥地坐在位置上,淡定地看着他们笑。我戳戳她的后背,怂恿道:你也上去啊。看他们玩的多嗨。她仍旧笑嘻嘻地看,回我:他们开心,我看看就好。 真是让人干捉急。 她喜欢唱歌,唱的还挺好听,我说,要么去报个歌唱团怎么样?她不肯,只喜欢在家里下载个唱吧,随便唱唱就好。 她喜欢画画,老师说她有画画天赋,建议她去找专业的老师去系统地学。她也不愿去学,在家里画得天马行空就行。 总之,但凡让她抛头露面出风头的事情,她就会退缩。她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你们去吧,我看看就好。 我为此伤透了脑筋,雷厉风行如我在这世上勇猛闯到现在,可为何我女儿却这般平庸胆怯,简直不合常理。我多希望她和我一样,展露尖角,成为出色的人。可越是这样期望着,她的人生便越与我的想法背道而驰。 六岁的她甚至老成地对我说:妈妈,你不理解自娱自乐有多幸福。 好吧,我是不能理解。 所以我也不明白,这样的她怎么在幼儿园就成了最受欢迎的孩子。 事实上,确实有很多家长在我面前说过:我家孩子回家总提小D,简直把她当“女神”了。觉得她长得很漂亮,头发梳的好看,裙子都很美,说话也很温柔,连走路的样子都好喜欢。真羡慕你啊,养出这么受欢迎的孩子。 我都一笑而过。 平庸如她,哪里衬得上孩子们口中的“女神”称号? 就像我们看一个莫名走红的女明星,觉得她又黑又丑,实在不明白导演那么力捧她,于是生出那么多不怀好意的流言蜚语。但是,若她只是一个普通人,我们倒也觉得她没那么糟糕。 我甚至有点担心,这种过分赞美会不会对小D的人生会造成不好的影响。 但有位家长坦言说:你知道吗?如果我们说小D半句不好的时候,孩子会非常愤怒地捍卫了自己的女神。这让我有点儿诧异,却有些感动。当初我也不明白孩子的审美眼光。但后来看到小D像个大孩子一样照顾着班里所有的孩子,经常把赞美挂在嘴边,始终笑嘻嘻的,我才明白,孩子眼里的美并不是我们成人所看到的肤浅的美,而是透过内心所表达出来的喜欢。 我突然有些羡慕小D,竟有如此强大的人格魅力,令我这个当妈的都自叹不如。但我娘听了却哈哈笑了,她一语惊醒梦中人:她不就是你年幼的翻版吗? 我有点儿不想承认。毕竟这和我的记忆有所偏差。我一直觉得我是从小带着优等生的光环长大的,所以现在才这么自信和受欢迎嘛。 我娘唾了我一口:你小时候才是名符其实的不起眼好吗?个子最小,还驼背,梳着个男生头,穿着的确凉衬衫,土的掉渣!可来找你的同学多得要命,赶也赶不走,我只好拿棒子轰出去! 纳尼?真的是这样吗?容我缓缓,仔细地回忆一下自己真实的童年。
Read more请不要在继续这种错误了!
教育,不应该走极端。平衡才是最好的教育之道: 总之,对孩子要细心观察,耐心诱导,保证了孩子的物质生活,他们才不会贪婪;让孩子吃点苦头,他们才懂得谦虚;让孩子学音乐美术,孩子懂得了高雅和品味;让孩子受点挫折,他们的灵魂会更加坚韧;孩子经常旅游,他们的视野会更加开阔…… 陪伴就是花时间 很多爸妈都有这种感觉,早上出门时孩子还没睡醒,晚上回来时孩子又睡着了,表面上我们和孩子生活在一起,实际上陪伴孩子时间非常少。现在的父母的确压力非常大,我们在当父母的同时还要扛起家庭的重担。但是孩子的成长一旦错过就不能重来,我们可以认真想想,陪伴的少,到底是时间的问题,还是选择的问题,圣经上说: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就在哪里!父母可以审视你心中的价值排序,是孩子重要还是加班重要?无论是每天早晚的空隙还是周未节假日的时间,只要你愿意,我们总可以挤出时间留给我们的孩子。 陪伴需要高效率 经常听家长对孩子说,这有什么好玩的,爸爸给你买高档的变型金刚!很多爸妈觉得趴在地上看蚂蚁或者在水坑里跳上跳下不如玩高档的玩具和看绘本更有意义,但是在孩子的眼里,这些简单的看似无趣的玩意才是最特别的。什么是高效率的陪伴,就是感受孩子的感受,无论你是陪孩子做游戏也好,聊天也好,甚至你在外地和孩子打电话,视频通话,只要你全心全意的投入在其中,认真的和孩子交流互动,就算只有短短20分钟都可以让孩子得到心灵上的满足。 让理解替代指责 有一次,我洗了一大一小两个苹果,弟弟一把抓起大的就啃,姐姐冲上去就把大苹果从弟弟手中抢了过来。看到弟弟哇哇的哭,我立即对姐姐大吼: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弟弟那么小,你干嘛抢他的!姐姐委屈的说:妈妈,我想把大的苹果给你吃!我当时眼圈都红了。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事情的表面,没有了解孩子为什么这么做。就算是孩子做错事情,我们也不要第一时间责骂孩子,而是应该去问问,孩子会什么要这么做,减少先入为主的观念,听听孩子的理由,让理解代替指责。允许孩子在错误中成长,让我们和孩子的关系因为理解而更加亲密。 和孩子亲密接触 我们经常拥抱亲吻小宝宝,对于大一点的孩子,这种母子之间的亲密接触就不多啦。可是无论孩子年纪大小,来自爸妈的亲吻拥抱都是最美好的爱抚,是他们对幸福的认可和自信的来源。平时我们可以摸摸孩子的头,捏捏他们的小脸蛋,或者挠挠他们的痒痒肉,都会让孩子从中体会到得到来自爸妈的关爱,肌肤之亲是让孩子得到父母关爱最直接的途径。 把童年还给孩子 快点,快速,别磨蹭,这是我们对孩子说的最多的话,在这个什么都讲究效率的年代,孩子们的童年也变得紧张起来,很多小宝宝才几个月就进早教班惹,大一点的孩子更是被各种兴趣班压的直不起腰,因为我们身边有太多“天才孩子”,父母生怕慢一拍,我们孩子就输在起跑线上。还记得我们的童年吗?那种撒欢在田间地头的快乐,那些天马行空慢悠悠的日子,真是最纯真最难忘的,就是这么简单的幸福,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都是一种奢侈。一直催催催急急急让我们的孩子错过成长中很多美丽的风景。等待孩子成长的脚步,让孩子就做个孩子吧,一个真正快乐的孩子才能成为一个乐观自信的人! 各位爹地妈咪,夜深人静时我们不妨问问自己,我这们努力的工作为了什么?就是为了我们的孩子呀!即然是这样,孩子到底最需要的是什么呢?我想,相对于昂贵的礼物,高档的环境,孩子们最最需要的就是爸爸妈妈的陪伴!我们都希望拥有一个智商情商都出色的孩子,孩子的健康成长恰恰离不开父母的陪伴,无论是多大的孩子,父母的陪伴才会让他们拥有安全感 和自信心。不要等到有一天孩子叛逆,不愿意和你亲近才去后悔呀,让我们多留一些时间给孩子们吧,因为任何人都替代不了父母在孩子成长中的角色, 孩子们长的多快呀,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离开我们翱翔在更广阔的天空,那个时候,孩子的成长在我们心里就只有回忆了。。。 文来自: 妈妈育儿必看
Read more训练孩子独立不做直升机父母
「直升机父母」一词,被用来形容父母对子女的过分保护。因为怕孩子受伤害,父母们像直升机一样,时刻盘旋在孩子身边。但过分的保护却损害了孩子们的独立能力,甚至让他们在未来也害怕担当大任。 住在帕洛阿图(Palo Alto)的郭女士有全职工作,先生是高科技公司工程师,收入可观。他们和那些「直升机父母」截然不同,虽然和其他华裔妈妈一样重视教育,甚至为了孩子的教育,在几年前一家人搬到了房价昂贵的帕罗奥图学区,但她的教育观却是地地道道的「美国风格」。 严格的华裔妈妈 郭女士的大女儿,每天骑车到2英里之外的帕罗奥图高中上学;小女儿的学校较远,现在还需要接送,不过,她已打算等小女儿一上高中,也要骑车上学。 除上学外,郭女士平时非常重视两个女儿的独立能力训练。不管功课多忙,女儿的衣服、袜子都要自己洗,房间要自己打扫。如果爸爸妈妈不在家,两个孩子还要自己做吃的,大女儿现在还经常做义工。 训练独立能力,不等于不管孩子。两个女儿在家里不能看电视、不准玩电玩。如果碰上好看的电影或娱乐节目,才可以偶尔动用一下电视,决不能把看电视当作消磨时间的方式。 在平时教育中,郭女士给女儿反覆强调的一句话是:18岁以后,每年在家待的时间,不可超过3周;必须过自己的生活,自己租房子……等等。 溺爱,对孩子有害无益。郭女士认为:孩子的人生,关键还是看他们内心的动机,他们自己的选择。父母可以给他们提供条件,但不可能拉着托着他们一辈子,因此,必须训练他们的独立能力。 独立训练 看似无情却有情 这种教育风格来自于她对美国主流家庭的多年观察。她发现:越富裕、越高端的美国主流家庭,越重视子女的「独立能力」训练。 郭女士遇到过一位16岁的打工少年。这孩子家庭非常富裕,住在帕罗奥图半山腰的豪宅,拥有3,000套公寓,在山景城(Mountain View)还有2间人气餐馆。按说,这种孩子什么都不缺,但他从15岁开始,就在附近一家自行车店帮人修车赚钱;16岁时每周自己开车外出打工。 另一位孩子的家庭也非常富有。他家里每年要给迪士尼捐款,其捐款数量位居全美前50名。每次去迪士尼玩,他们家人享有特殊通道的待遇。但这个家庭的妈妈却让孩子每年夏天帮一些邻居整理庭院垃圾赚钱,一次赚120美元。赚多少,妈妈会相应配多少零花钱,这就是孩子一年的零花钱。 看到这,不少人开始想,这种做法是不是太无情了? 「看起来好像无情,其实不是」郭女士说,美国父母们非常理性,只是他们的思维逻辑和华人不同。西方家庭强调孩子的独立能力,要孩子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付出多少努力,得到多少回报」;不努力,那就只能面对不努力本身带来的结果。 如果父母一味的满足孩子的要求,教育效果反而不好。孩子可能会习以为理所当然,对父母也不怀有感恩之心,也不愿意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有的孩子因为缺乏基本的生活能力,上大学多年都无法毕业。工作后难以独当一面,只能做一辈子小职员。 独立训练 栽了跟头也值得 相比之下,那些美国的主流家庭,有时为了训练孩子的独立性,甚至不惜让孩子栽跟头、吃苦头。 郭女士的一位朋友,曾考上斯坦福大学。他父亲是斯坦福大学教授,上大学第一年,他突然失去了求学兴趣,对教授父亲说,不想上学了。他父亲说:「没关系,你已经18岁了,做你自己的选择。」在上大学前,父子俩曾有约定:如果上斯坦福,父亲会支持他,让他住在家里;如果放弃上学,儿子就要自己找房子住。这个朋友当天就搬了出去租房住。 他找到一家拆车厂,经常在太阳下拆旧车,风吹日晒,又脏又累,非常辛苦。做了一年,他开始反思:我就这样过一辈子吗?这是我要的生活吗?渐渐的他重新燃起求学的愿望,又回到斯坦福。这次,他读完了本科,还一鼓作气攻下硕士学位,斯坦福毕业生以创业当老板著称,这些年来,他创建了3家公司,并把它们全卖了出去,狠赚了一笔。 美国父母们教育孩子时总是说:「这是你的选择。」为什么这么说? 「它根本的东西就是强调独立,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人,」郭女士说:「要让孩子自己去经历那些难的事情,而且越小越好。」
Read more“妈妈,别人有的我也要有!”这个家长的回应值得借鉴
经常有朋友有这样的困惑: 孩子看到别人有什么,自己也要什么,劝也劝不住,不买就大哭大闹,撒泼打滚也是常有的事。甚至,即使孩子长大了,上小学了,甚至上中学了,一样要面对这种到底我们应该如何满足孩子欲望的命题。 家长觉得很为难,一方面,害怕满足了孩子,攀比心会愈发严重,今后更加不可控制;另一方面,物质水平和生活条件其实是能够满足孩子的,又心疼孩子,觉得想要就买吧,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我想就干脆写个文章吧。但闭目回想在我和孩子身上发生的类似情形,以及我们的应对和解决方式,细思极恐,好像在写孩子之前,应该先写写我们这些父母。 别人有,我也要 几个月前,儿子跟我说,“妈妈,班里好多同学都用一种可擦笔,特别好看,我也想要。” 我说,“咱们家里有多少笔啊,都是买的特别好的,干嘛羡慕人家呢?再说,你有的人家也未必有啊!” 儿子想了想,叹了口气说,“唉,那好吧,那我就不要了吧。但是我们班小Z说了,那种可擦笔是世界上最好的笔,什么样的笔都比不了,而且班里好多小朋友都有,就我们几个人没有。” 一瞬间,我就觉得身体里充满了无处发泄的洪荒之力,别的孩子都有的东西,我儿子怎么能没有呢?这也太心酸了! 我于是火速打开电商网站,在大批图片中让儿子指出是哪种,他一下认出来,然后充满惊喜地问:“我要一支绿色的行吗?” “一支?你们同学都有几支?”我问道。 儿子想了想说,“小Z有三支,其他人好像都是一支。” 我说,“那不行,咱买一套,10支,所有颜色都来一支,这有什么大不了的。” 于是一百多块钱买了整套笔,收到当天,孩子欢天喜地地写了擦,擦了写。第二天他把整套都带去了学校,过了三五日,那笔在家里扔得到处都是。 大约一周后,除了笔袋里一直放着的一支绿色的,其他九支,完全不见了踪影。我问儿子,笔呢? 他说,“我也不知道,反正都找不到了。” 这件事中我的做法,我的先生是非常不赞同的,他从开始就建议我,既然说过不买,就不要买了,即便非买,按孩子心意买一支就好,否则未必起好作用。 我嘴上念叨着:“你不懂,买一套包邮。如果只买一支,再花一笔运费是很傻的。” 其实,内心深处我很清楚,自己并不是因为那十块八块运费,而是不愿意别人有的东西,我儿子却没有。 我的先生向来只表态,不干涉内政,所以买不买还是随了我。但看到儿子如此不珍惜轻易得来的一堆笔,最终稀罕的还是他想要的绿色那一支,我先生意味深长地跟我对视了一下,没有多说什么。 后来有一天,儿子放学回来,非常郑重地要求我们给他买一个手机。他才一年级,要手机干嘛?他说,因为班里两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手机,还有几个同学有自己的ipad,是他们自己专用的,想干什么用就干什么用。 我没即时答应孩子,当晚跟我先生商量,我说,“别人有,咱也能有,不就是个手机么,咱也给孩子买一个。” 还是我先生提醒了我,“你能不能稍微理智一点?不能孩子要什么就不假思索地答应,要让孩子理清思路,到底为什么要,要了做什么用,这东西是不是必要的。否则,他现在要的东西,你尚且负担得了,日后等他要的超出你的负担能力,再怎么办?” 他的爸爸是校长,为什么我的爸爸不是 我于是如一盆冷水浇醒,即便是理智如我,在儿子和面子前,也还是有迷失的时候啊!
Read more老教师透露真正优秀孩子的特征,看看你的孩子有几条?
最近,我们拜访了一位80多岁的退休老特级教师,对于教育孩子,她给了这样的忠告:教育好孩子的秘诀,不是成绩、不是早教、也不是名校,而是父母每天对孩子耳濡目染的习惯的影响,由此孩子养成的性格,才是影响他们一生的东西。 仅追逐成绩、早教、名校而忽略其他,这样的父母目光短浅,因为他们把孩子的人生错误地当成了短跑,但其实人生是一场长跑,只有优秀的性格和习惯,才能让孩子走得更好更远。 老教师用她一生的经验,列举了优秀孩子的5个特征,无独有偶,老教师的经验跟一些国内外学者的总结相差无几,这也是按照统计学总结出来的概率,童年时期的孩子只要拥有下面5个习惯,未来就不会差。 1。主动学习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无论是我们的学校,还是不少家庭,都是以灌输的方式让孩子被动接收。 而当孩子自主捧起书本贪婪阅读的那刻,才是一个标志性的不同——孩子懂得了主动学习。 而让孩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的养成,是爸妈以身作侧的榜样,爸妈都喜欢阅读,睡前有看书的习惯等,“近朱者赤”的孩子自然而然就养成阅读的习惯。 学会主动学习的孩子,相当于掌握了人生的金钥匙。 2。懂得聆听 不懂聆听的孩子喜欢插话、插嘴,即使看似在听,但可能思绪已经飘到十万八公里之外。 如果父母发现孩子有这些小毛病,最好及时阻止。因为倾听代表对他人的尊重,能取得较好的人际关系、利于交往,不懂得倾听,还可能误会别人的意思。 美国通用公司前总裁卡耐基说:“一双灵巧的耳朵胜过十张能说会道的嘴巴。” 3。勤奋坚持 勤奋是李嘉诚先生的成功秘诀。人家比你有钱,还比你勤奋,又穷又懒的你只能当臭脚垫,大概没有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沦为“臭脚垫”吧? 勤能补拙,一万小时定律,都说明了穷孩子屌丝如想逆袭,就只有勤奋。 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勤奋坚持?比如做完一事才能做其他,画画要先画完才搭积木,有始有终;上学后不能因为一点小事就不上学;长途散步要坚持走完,而不能中途坐车;让孩子养成从小做家务的习惯而不是嫌弃孩子“帮倒忙”。 4。自律自控 判断孩子是否有自制力的一个很好的小实验,就是在孩子面前摆一个最喜爱的食物,跟他们说:”妈妈出去一趟,如果你能忍住10分钟不吃,那么你将能得到两个。” 能做到的孩子很少,但有这等素质的不是一般的孩子。因为嘴馋好奇是孩子的天性。 能培养吗?尝试让孩子体会到后悔的滋味吧! 自制力就如同镇定剂,能让孩子玩耍后按时写作业、天寒地冻能准时从被窝爬出来、旁边孩子嬉戏打闹他能埋头看书……这样的孩子长大后绝对了不起。 5。学会思考 少跟孩子说这样的话,“头上只能长头发,不能长草”,“金鱼只能在水里游,不能在天上飞”,“这是唯一答案,别无其他”;从小多问孩子这样的问题,“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样”,“肚子咕咕响,你觉得里面有什么东西”,“10根香蕉分给10只猴子每只猴子一根,但还需要留下一根给伺养员,怎么分”,接纳孩子的答案,鼓励孩子养成思考的习惯。 当然,想让孩子养成上面的习惯,对于一个懵懂孩子来说,说教起不了多大的作用,重要的还是父母的榜样作用。 文/教你说话小诀窍
Read more